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古籍
  • 上海
  • 出版社
  • 图书目录
  • 文献
  • 历史
  • 文化
  • 地方文献
  • 索引
  • 出版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5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183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84
字数:2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收上海古籍出版社(包括本社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6-2016年6月间出版的万余种图书内容提要及相关版本信息。按图书分类法分类,并结合本社具体出书情况,按,按文学、历史、哲学、考古·文博·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技、教育、综合九大类排列,大类下再细分若干小类。每个条目包括书名、作者(无署名者除外)、出版年月、开本、页数、装帧(不标明装帧者为平装)、定价、内容简介等内容。附录历年图书获奖信息、书名检索(笔画及书名首字汉语拼音检索)、丛书名索引(按笔画排列)、上海古籍出版社联系方式等。

作者简介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一流专业出版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

目录

一、文学…………………………………… 1
(一)文学典籍……………………… 1
综合性丛书……………………… 1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1
中国近代文学丛书…………… 18
诗经 楚辞…………………… 22
楚辞要籍丛刊………………… 22
其他…………………………… 22
诗文集………………………… 24
总集…………………………… 24
别集…………………………… 27
中国古代名家全集……………… 27
唐诗小集……………………… 29
宋蜀刻本唐人集丛刊…………… 32
冯梦龙全集…………………… 35
明清小品丛刊………………… 39
清人别集丛刊………………… 40
其他…………………………… 43
选集…………………………… 54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54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集…………… 57
“花非花”名媛诗词系列………… 58
中国名胜古迹诗词丛书………… 59
名家选名篇系列………………… 60
龙榆生选名人尺牍三种………… 61
中日历代名诗选………………… 61
其他…………………………… 62
词集…………………………… 73
词总集………………………… 73
词别集………………………… 74
宋词别集丛刊………………… 74
词系列丛刊…………………… 76
词系列(线装典藏系列)………… 81
词·婉约系…………………… 81
词林集珍……………………… 82
其他…………………………… 86
词选集………………………… 87
龙榆生词学四种………………… 87
绝妙好词丛书………………… 88
其他…………………………… 88
戏曲…………………………… 91
散曲…………………………… 91
元明散曲集刊………………… 91
散曲聚珍……………………… 92
选集…………………………… 94
戏曲名著……………………… 95
明清传奇丛刊………………… 99
古代戏曲丛书………………… 100
图文评点本四大名剧………… 102
戏曲研究资料………………… 102
民间文学……………………… 104
民歌说唱集…………………… 104
明清民歌时调丛书…………… 105
其他…………………………… 105
小说…………………………… 107
历代小说……………………… 107
名家绘图珍藏全本四大古典小说………………………… 118
名家绘图珍藏全本三言二拍……………………………… 118
长篇小说评点本……………… 119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普及本……………………… 121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 122
四大名著新读本……………… 122
注评本四大名著……………… 123
绣像批评本四大名著………… 123
十大古典小说系列…………… 124
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丛书…… 124
十大古典白话小说名著续书…… 125
十大古典英雄传奇小说丛书…… 127
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 128
十大古典社会人情小说丛书…… 130
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丛书…… 131
十大古典神怪小说丛书………… 133
十大古典白话短篇小说丛书…… 134
十大文言短篇小说今译丛书…… 136
中国文言小说全译丛书……… 137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选译丛书……………………………… 138
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四大名著…………………… 139
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 139
中国晚清谴责小说四大名著……………………………… 140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四大名著……………………………… 140
中国古典小说珍本丛书……… 140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第一辑)…………………… 141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第二辑)…………………… 143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第三辑)…………………… 144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新版)……………………… 145
历代宫廷演义丛书…………… 148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 149
其他小说研究资料…………… 153
文论…………………………… 154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要籍丛书……………………………… 154
纪事…………………………… 155
文心雕龙……………………… 156
诗话…………………………… 157
其他…………………………… 160
(二)文学研究…………………… 162
丛书…………………………… 162
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162
六朝文学研究丛书…………… 163
唐诗学书系…………………… 163
历代词通论…………………… 164
清词研究丛书………………… 165
古代维吾尔语诗歌集成……… 166
中华戏剧史论丛书…………… 167
中国古代文学双城书系……… 169
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 169
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哲遗著丛刊……………………………… 170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 171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丛书……………………………… 17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系列论文集……………………… 172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论丛………………………… 173
学者论集……………………… 174
胡小石论文集………………… 174
郭绍虞论著集………………… 174
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 175
其他…………………………… 175
作品研究……………………… 178
诗经楚辞研究………………… 178
文心雕龙研究………………… 181
红楼梦研究…………………… 182
其他…………………………… 186
作家研究……………………… 190
陶渊明研究…………………… 190
杜甫研究……………………… 191
其他…………………………… 192
专题研究……………………… 198
文学史 文学批评史………… 220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2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语言文学类…………………… 222
文学史………………………… 222
文学批评史…………………… 224
其他…………………………… 225
学者纪念文集………………… 225
科研院所论文集……………… 226
会议论文集…………………… 227
(三)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229
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229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230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选汇………………………… 240
诗词曲精选系列……………… 241
彩图本诗词曲一百首系列…… 242
诗词曲图文本系列…………… 243
袖珍诗词曲图文本系列……… 245
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 246
中华活叶文选………………… 25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 25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选汇………………………… 263
历代名家与名作丛书………… 264
古典文学知识入门丛书……… 266
文学面面观丛书……………… 267
(四)现当代作品………………… 267
诗词…………………………… 267
散文…………………………… 270
民国名刊精选………………… 270
白屋丛书……………………… 272
其他…………………………… 273
小说剧作……………………… 275
虹影丛书·民国女作家小说
经典………………………… 275
卧龙生精品系列……………… 278
树棻洋场小说系列…………… 279
香港陶然新概念小说………… 280
新选历史演义丛书…………… 280
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 283
历史传奇小说………………… 284
传奇新编……………………… 285
历史故事新编………………… 285
故事新编丛书·醉花阴……… 287
故事大观系列………………… 287
其他…………………………… 288
其他…………………………… 289
电视剧系列…………………… 289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戏曲剧作丛书………………………… 290
工农通俗文库………………… 291
(五)外国文学…………………… 291
韩国汉文要籍丛刊…………… 291
典籍…………………………… 291
域外汉文小说研究丛书……… 293
二、历史………………………………… 294
(一)历史典籍…………………… 294
基本史籍……………………… 294
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294
历代会要丛书………………… 295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抽印本……………………………… 297
晚明史料丛书………………… 300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 301
其他…………………………… 301
档案 史料…………………… 313
上海档案史料丛编…………… 313
其他…………………………… 313
年谱 传记…………………… 315
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 315
其他年谱……………………… 315
传记…………………………… 319
史籍译注……………………… 321
新世纪古代历史经典读本…… 321
二十五史新编………………… 323
其他…………………………… 325
(二)方志 专志 地理………… 327
天一阁藏明方志选刊………… 327
上海府县旧志丛书…………… 327
江南名镇志…………………… 329
其他方志……………………… 330
上海市松江区专业志系列丛书
 ……………………………… 334
江阴市建国后“三亲”史料…… 337
其他专志……………………… 339
地理…………………………… 340
研究…………………………… 343
(三)地方文献整理及文化研究………………………………… 345
苏州文献丛书………………… 345
苏州山塘文化丛书…………… 347
江阴文史丛书………………… 347
嘉兴文献丛书………………… 349
台州文献丛书………………… 349
台州文化研究丛书…………… 350
义乌丛书……………………… 350
永康程氏遗书………………… 353
西湖文献丛书………………… 353
东明山文化丛书……………… 354
岭南思想家文献丛书………… 355
东莞历代著作丛书…………… 355
东莞地域历史文化丛书……… 356
潮汕历史文献丛编…………… 357
遵义沙滩文化典籍丛书……… 357
榆阳文库……………………… 358
地方文献……………………… 358
江南文化史研究丛书………… 361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361
上海史研究译丛……………… 362
地方研究……………………… 364
(四)清史专题…………………… 366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366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 367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368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368
(五)历史研究…………………… 369
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
研究书系…………………… 369
南宋史研究丛书……………… 371
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
丛书………………………… 372
近代中国研究专刊…………… 374
目击20 世纪丛书…………… 375
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 376
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377
西夏文献研究丛刊…………… 378
实录研究丛书………………… 380
乐农史料选编与研究………… 380
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 381
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 382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译丛……… 383
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丛书………………………… 383
暨南史学丛书………………… 383
学者论集……………………… 385
专题研究……………………… 388
学者纪念文集………………… 405
科研院所论文集……………… 406
会议论文集…………………… 407
专题史………………………… 409
文史中国……………………… 409
插图本史书系列……………… 412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 413
历史聚焦……………………… 414
故事本史书系列……………… 415
正说古代历史人物丛书……… 415
历史上的大事件系列………… 417
其他…………………………… 417
三、哲学………………………………… 420
(一)哲学典籍…………………… 420
十三经注疏…………………… 420
十三经注疏(影印)…………… 421
清人十三经注疏(影印)……… 423
十三经译注…………………… 423
四书五经(影印)……………… 425
诸子百家丛书(影印)………… 426
诸子译注丛书………………… 434
天地人丛书…………………… 435
十大古典哲学名著…………… 436
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 437
经典双向解读丛书…………… 438
中国经典宝库………………… 439
圣贤语录丛书………………… 440
画说经典系列………………… 441
现代版系列…………………… 442
插图本现代版系列…………… 444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445
清代春秋学汇刊……………… 445
其他…………………………… 446
(二)宗教典籍…………………… 455
佛学名著丛刊………………… 455
佛学名著选刊………………… 459
佛藏要籍选刊(影印)………… 461
佛门典要……………………… 463
天台宗系列…………………… 463
云门宗丛书…………………… 464
日藏佛教典籍丛刊…………… 465
民国佛学讲记系列…………… 465
佛典新读……………………… 466
寒山书院丛书………………… 467
道藏要籍选刊………………… 467
其他…………………………… 468
(三)哲学研究…………………… 471
当代易学研究丛刊…………… 471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丛书…… 473
中国审美文化史……………… 473
国学与现代化研究丛书……… 474
专题研究……………………… 474
(四)宗教研究…………………… 484
觉群佛学译丛………………… 484
戒幢佛学丛书………………… 488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488
佛教常识丛书………………… 489
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书系……… 490
宗教社会学译丛……………… 491
世界宗教入门………………… 491
民族宗教研究丛书…………… 493
佛教研究……………………… 493
道教研究……………………… 497
其他…………………………… 499
四、考古·文博·语言文字……… 501
(一)出土文献…………………… 501
甲骨…………………………… 501
简帛…………………………… 502
其他…………………………… 504
(二)考古报告…………………… 506
北京文物与考古系列丛书…… 506
北京考古志…………………… 507
其他…………………………… 507
(三)文博图录…………………… 50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
丛书………………………… 508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 510
上海博物馆展览图录………… 512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物丛刊………………………… 513
旧城旧影·历史邮品图像集萃……………………………… 513
文化上海·典藏……………… 513
德川博物馆藏品录系列……… 514
铜镜…………………………… 514
陶瓷…………………………… 516
海外遗珍……………………… 517
其他…………………………… 518
(四)收藏鉴赏…………………… 520
文物鉴赏丛书………………… 520
尊古斋金石集拓……………… 522
民间收藏书系………………… 522
古玩真赝对比系列…………… 523
中国钱币文献丛书…………… 524
钱币丛书……………………… 525
郭若愚博物品鉴……………… 526
钱币…………………………… 527
其他…………………………… 529
(五)考古文博研究……………… 530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530
亚欧丛书……………………… 532
商周文明探索丛书…………… 532
震旦博雅书系………………… 533
名家论集……………………… 533
专题研究……………………… 535
(六)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
究……………………………… 542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 542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书……………………………… 543
专题研究……………………… 544
(七)语言文字…………………… 546
笺疏选注……………………… 546
研究论著……………………… 548
探索丛书·语言文字学……… 548
语言科技文库—古代汉语学研究系列……………………… 548
其他…………………………… 549
五、艺术………………………………… 555
(一)书法…………………………… 555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一辑)………… 555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 556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三辑)………… 557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558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鉴赏版………… 558
西安碑林名碑精粹…………… 560
西安碑林名帖·大字本……… 563
走近翰墨·名家书经丛书…… 565
碑帖拓片……………………… 566
书法手迹……………………… 568
篆刻…………………………… 572
书法研究……………………… 573
(二)绘画…………………………… 576
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线装)…… 576
中国古代版画丛刊…………… 578
古代书画著作选刊…………… 580
刻画雅辑……………………… 581
岩画系列……………………… 582
上海图书馆年度大展图录系列……………………………… 582
丰子恺画作集………………… 584
古代绘画……………………… 584
传统人物题材绘画…………… 587
当代人物题材绘画…………… 589
敦煌题材绘画………………… 590
连环画系列…………………… 590
涂色书系列…………………… 593
绘画研究……………………… 593
其他…………………………… 596
(三)图史 画像画传…………… 599
图像…………………………… 599
……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一部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缩影与辉煌 上海古籍出版社,自1956年诞生以来,便肩负着整理、出版、传播中华优秀古籍的庄严使命。历经六十载风雨兼程,这家以“古籍”为名的出版社,不仅是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阵地,更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卓越的出版质量、丰硕的出版成果,深刻地影响和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筚路蓝缕,奠基开创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成立,是中国文化复兴背景下,对抢救、整理、出版珍贵古籍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建国初期,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散佚、湮没,许多手稿、抄本、旧刻本亟待整理和保护。上海古籍出版社正是应运而生,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初创时期,出版社汇聚了一批在古籍整理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投入到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中。当时的出版条件远不如今日,但正是这份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让每一部书稿都凝聚了心血与智慧。从最初的经典整理,到后来逐步拓展的各类古籍项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术为本,质量至上 六十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将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出版的生命线。每一部出版的书籍,都经过审慎的选题策划、严格的稿件审校和精良的印制工艺。 经典传承,薪火相传: 出版社出版了大量重要的中国古代典籍,涵盖了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从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从《史记》、《汉书》到《资治通鉴》,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努力,得以重现光彩,走进千家万户,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校注本、笺注本、汇校本的问世,不仅解决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可靠的学习范本。 版本校勘,精益求精: 针对同一古籍可能存在的不同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特别重视版本校勘工作。他们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考证,辨析异同,力求推出最接近原貌、最准确的版本。例如,一些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哲学思想或文学艺术的经典,都经过了反复的比较和校订,确保了文献的可靠性。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学术声誉的基石。 开拓创新,文脉延伸: 除了对传统经典的整理,出版社也积极关注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在古籍整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出版领域,如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学史、哲学史、历史地理、民俗学、宗教文化等,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著作。同时,他们也关注近现代学术大家的著作整理与出版,为学术史的梳理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装帧艺术,文化载体: 上海古籍出版社深知,书籍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艺术品。因此,在装帧设计上,他们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从传统的古籍线装本,到精美的函套本,再到现代的精装版本,每一本都力求在形式上与内容相得益彰,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情趣。这些精心制作的书籍,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阅读体验,也成为了一件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影响深远,贡献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出版活动,对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术界的基石: 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在进行古籍研究时,都离不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工具书、整理本和研究专著。可以说,出版社为中国古籍研究提供了最可靠、最权威的文献支持。 文化传承的桥梁: 出版社通过普及性的古籍出版,让更多普通民众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许多曾经只在学术界流传的经典,因为出版社的努力,走进了普通读者的书架,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行业发展: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古籍整理、版本校勘、文献考据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古籍出版社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湛的出版技艺,成为行业标杆。 国际交流的窗口: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古籍,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一些重要的汉学研究成果,也通过出版社的平台得以传播。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历经六十载的辉煌,上海古籍出版社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面对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出版社将继续秉持“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的宗旨,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深化数字化转型: 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在线数据库、电子书等产品,让古籍文献更易于检索、传播和利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拓展国际视野: 加强与国际汉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多优秀中华古籍推向世界,同时引进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出版内容。 关注青年学者: 鼓励和支持青年学者参与古籍整理与研究,为他们提供更多出版机会和平台,培养下一代古籍整理与研究的领军人才。 创新出版形式: 在保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探索更多元化的出版形式,如普及读物、有声读物、跨媒体出版等,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以其卓越的学术品味、严谨的治学态度、精良的出版质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古籍出版社将继续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近年来的阅读兴趣越来越倾向于清代乾嘉学派的研究,尤其是那些涉及经学考证、碑帖校勘的专门著作。这类书籍往往篇幅浩繁,内容精深,对阅读者的基础学识要求极高,因此往往只有少数几家出版社愿意投入巨大的成本去整理和出版。我希望看到这份总目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家出版社在“学术前沿”和“基础普及”之间的平衡策略。是否有一些难度极大的、几百年无人问津的学术专著,被他们成功地以现代出版规范呈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程?对我而言,一份优秀的古籍总目,不应只是一个简单的清单,它更像是一份“功绩簿”,记录着出版人如何以一己之力,对抗时间的侵蚀,为后来的学者们搭建起攀登知识高峰的坚实阶梯。我渴望从中找到那些“我以前从未听说过,但读完后豁然开朗”的经典之作,那才是阅读的至高享受。

评分

上海这座城市,自古便是文脉汇聚之地,无数墨客骚人在此留下浩瀚的心血结晶。我这些年行走书海,深知那些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古籍,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每一次翻开泛黄的纸页,仿佛都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和气息。我尤其偏爱那些经过精心校勘、装帧考究的影印本,它们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尊重,也是对印刷工艺美学的致敬。市面上许多出版社都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与出版,但能做到既忠于底本,又兼顾现代阅读体验的,实属凤毛麟角。我期待看到一家老牌、信誉卓著的出版社,如何梳理和呈现其六十载的出版历程,这中间必然蕴含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学术坚守与文化担当。我希望能从中窥见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流变,哪些重要的版本得以抢救和重光。这不仅仅是一份书目,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变迁的编年史,每一个条目背后,或许都藏着一段与时间赛跑的珍贵记忆。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购书的重点正在悄然转向那些地方志和地方史料的整理汇编,感觉这才是真正扎根于泥土、反映地域文化精髓的宝藏。很多宏大的通史叙事,难免在细节上有所疏漏,而地方性的文献,往往能提供一种细腻入微的、活生生的历史切片。我总觉得,只有把散落在各地的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我们才能对过去的生活、风俗、乃至社会结构,有一个更接近真相的认知。想象一下,一家出版社,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出版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六十年来的文献成果,那工程量和学术难度是何等惊人!这需要极强的地域情结和超乎寻常的耐心去对待那些尘封的档案、手稿和民间刻本。我更看重的是,这份总目里是否能清晰地展现出,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他们是如何平衡“学术抢救”与“市场需求”的,这种取舍本身就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写照。我迫切想知道,哪些被时间磨损、几乎失传的珍稀版本,是他们最终得以存世并付梓的关键。

评分

从一个图书市场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一家出版社的选题方向和最终的出版物结构,往往折射出其背后的学术立场和市场敏感度。特别是在古籍出版这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如何保持稳定的生存和持续的优质产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很好奇,这份总目所涵盖的图书,是否体现了一种动态的调整?比如,在特定时期,他们是否紧跟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的步伐,集中力量出版了哪些重要的丛书?反之,在市场低迷时,他们又有哪些“冷门”却极具学术价值的孤本,是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下来的?如果这份总目能展示出这种“顶层设计”与“田野耕耘”相结合的出版策略,那就太有意思了。我关注的不是书名本身,而是书名背后的“为什么”,即在那个时间点,选择出版这本书的文化动因是什么,这比单纯的目录罗列要耐人寻味得多。

评分

我本人对古典诗词和宋代以来的笔记小说情有独钟,每逢闲暇,总喜欢在这些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古人的闲情逸致和处世哲学。现在的出版物,追求速度和新颖,常常牺牲了审校的严谨性,导致同一个版本,不同批次的印刷品中,错字讹文比比皆是,着实令人沮丧。对于我们这些“细节控”的读者来说,一个真正优秀的出版机构,其标志就在于它对“准确性”近乎偏执的追求。我非常好奇,一个出版了六十年古籍的机构,他们的“通行本”和“标准本”是如何确立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是否经历过重大的校勘修订,又是如何平衡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最终确定一个相对公允的文本面貌?这份总目,如果能提供版本流变信息,哪怕只是简要的标注,都将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梳理自己“宋明清小说珍藏系列”时,查验版本渊源的最佳助手,避免购入那些粗制滥造的“伪善本”。

评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 不错

评分

正品,非常不错!

评分

正品,非常不错!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正品,非常不错!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京东物流,品质保证

评分

剁得太快乐,活动还行,希望一直给力。。。

评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 不错

评分

剁得太快乐,活动还行,希望一直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