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的后起之秀,其理论通过对传统经济学的一些不现实假定进行批评与修正,揭示了经济生活中产权和制度所起的作用。产权经济学从产权结构或产权制度的角度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产权安排,创造或维持一个交易费用较低从而效率高的产权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产权的经济分析》这部经典的产权经济学著作,是一本必看的制度经济学经典书籍。书中认为私人所有不一定会比政府所有更有效率,对私人权利的限制也不一定降低效率,一些情况下非市场配置手段比市场配置手段更有效率的观点,对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了立足于产权和制度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指导和政策借鉴。
现代产权经济学大师之一、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约拉姆?巴泽尔秉持交易费用为零不切实际的观点,在本书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产权理论研究心得,对“产权”给出了独到的定义,并力求以“用例子说话”的方式讲清产权的含义,说明为何产权方法适用于经济分析。书中对产权理论作了精辟的阐释,并且几乎没用数学公式,多以图形和来自以色列、美国和欧洲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产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
人们为何要组织各种资源的使用价值?目的是较大化其使用该资源时获得的经济权利的价值。书中,作者定义,个人对某一资产所拥有的经济产权就是他直接消费该资产或以此来交换而产生的获利能力。当然,要仔细衡量所有的资产属性成本太过高昂,因此,资产的产权从来都无法完全界定。因此,产权很有可能被他人挪用——如被盗窃,被过度使用,逆向选择,搭便车以及偷懒时。个人可通过一定的保护措施或更清晰的产权界定来进一步稳固产权,但同时也产生了交易成本。在第二版中,作者单独用一章内容来分析权益资本作为企业运营的保证的重要作用。此外,他重点强调了经济权利与法律权利的区别,并捎带探讨了从产权保护角度看到的国家的起源。
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以色列籍经济学家,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现代产权经济学大师之一,提出了著名的“巴泽尔困境”,在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其研究领域包括产权理论、应用价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
《产权的经济分析》是对日渐流行的应用价格理论的一种启发式介绍,该理论可以极大地扩展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这本书伟大的意义在于:定义清晰的原则和假设下,有逻辑地退出重要结论。在这本分析缜密的书中,产权方法被灵巧地应用于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如合同选择、非价格配置以及经济组织。作者有趣地提出问题,而后又提供了有洞见的答案。
——Business Library Review
导论
1 产权模型
1.1界定经济权利和法律权利
1.2商品所有权的分割
1.3影响所有权配置的因素
1.4个人权利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1.5产权模型的运作特点
1.6产权方法与瓦尔拉斯模型
1.7产权方法的特色
2公共领域:排队配给与价格控制
2.1排队配给
2.2价格控制分析
2.3汽油交易
2.4价格控制下的产权初探
2.5汽油的排队配给
2.6浪费的最小化
2.7小结
3合同选择:租佃合同
3.1分成合同及张五常对此的贡献
3.2土地所有者与劳动所有者之间的三种合作方法
3.3要素变化性的影响
3.4固定租金合约
3.5限制损失的方法
3.6分成合同的优缺点
3.7独占所有权的成本
3.8一些推论
3.9小结
4 分割产权
4.1 设备的所有权
4.2 保险:转移所有权的方法
4.3 减轻共同财产问题:缩小设备规模和利用固定工资合同
4.4 小结
5 老企业与新组织
5.1 对传统企业模型的批评
5.2 企业与市场:错误的两分法
5.3 现有的企业理论
5.4 科斯定理、变化性和责任
5.5变化性配置和剩余索取者
5.6企业承担变化性的能力和股权资本的作用
5.7 小结
6 权利的形成
6.1权利产生的情境
6.2共同财产与私有财产的两分法
6.3 经济权利和法律权利
6.4 新的权利的界定
6.5 不完全界定的权利
6.6纠纷与权利的形成
6.7 法院在权利界定中的作用
6.8 共同财产
6.9北海成为所有者财产的转变
6.10加强权利的方法
6.11 小结
7奴隶制
7.1奴隶制合同
7.2奴隶劳动的供给
7.3监督成本
7.4奴隶的消费
7.5蓄奴与保护产权
7.6 小结
8 限制产权与权利价值最大化的调和
8.1所有权分割与对所有者的约束
8.2限制以及监督保护成本
8.3美国对其西部水资源所有者的限制
8.4宅地法
8.5私人约束、收入最大化与纵向联合
8.6 小结
9 产权与非市场机制配置
9.1通过投票配置资源
9.2献血与卖血的比较
9.3由政府来配置资源
9.4 小结
10 产权理论的其他应用
10.1反垄断侵蚀
10.2产权与盗窃之间的关系
10.3发明创造方面的产权问题
10.4价格信息方面的产权
10.5 野生动物相关的产权问题
11 产权模型概要
再版前言
自《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一版出版以来,我继续研究经济组织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这些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第二版的第5和第6章内容中。同时,我也将分割产权的内容从原来的关于企业的内容中单独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一章,即第4章,同时,在第5章老企业和新组织中,我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在第6章,我简要地分析了产权的形成以及国家的起源。
过去几年,我一直教授产权的课程,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第一版中的一些错误,诸多表述模糊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之处。我试图更正这些错误,更明晰我的阐述,以及在所需之处详细解释。我也新增了一些图表,其中部分来自于我最近的关于产权的研究。
再次我要感谢Dean Lueck,他读了我整部初稿,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我的女儿Tamar,帮我的语言润色不少;以及Earhart Foundation对我慷慨的经济支持。
天呐,这本《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版)》真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像是突然获得了某种“读心术”,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却又无比复杂的产权问题。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还以为会是一堆枯燥的经济学模型和理论,但很快我就被作者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他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概念,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入手,比如邻里之间的噪音纠纷、共享单车的乱停放,甚至是互联网上的版权侵犯,一点一点地引导我们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产权逻辑。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交易费用”时引入的那些生动比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他还详细分析了不同产权制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优劣,比如科斯定理的妙用,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看似无解的冲突,其实都有经济学上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感觉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从容应对,不至于像以前那样一头雾水了。
评分当拿到《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版)》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次学术性的阅读体验,但实际情况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看似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之中。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产权的演变”这一部分所吸引,作者通过历史的视角,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面貌。从早期简单的占有权,到现代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中的产权,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分析了驱动产权制度演变的内在经济动力,比如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等等。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产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产权体系。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经济学并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且深深影响着社会的走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绝对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著作之一!《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版)》完全没有一本严肃经济学书籍该有的那种生硬和压抑感,反而充满了活力和启发性。作者在分析“产权的侵权与救济”时,引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有时候甚至有点像在听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会。他把抽象的法律概念和经济学原理,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让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特别是关于“损害赔偿”和“禁令救济”的对比分析,他用一些极具画面感的描述,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两种不同救济方式的经济学含义和实际效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法律和经济学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塑造着我们社会的秩序。我感觉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只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进行一次思维的“按摩”,让那些复杂的概念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评分尽管我对这本书的某个特定章节没有深入了解,但整体而言,《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处理“产权与公共政策”这一主题时,展现出的分析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他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入大量的现实政策案例,引导读者去思考产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产权问题。我感受到了作者在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去审视那些看似公平的政策背后,是否真的考虑到了产权的有效配置和激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框架,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分析政策的潜在影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它让我意识到,在公共决策领域,产权的考量是多么至关重要,并且常常是影响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洞察力的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产权的研究并没有太深的了解,总觉得是经济学里比较高深的部分。但《产权的经济分析(第二版)》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作者的笔触细腻且富有洞察力,他不仅仅是陈述理论,更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我尤其对他在阐述“产权界定”这一章节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书中通过一系列经典案例,如海边的公共海滩使用权、森林资源的采伐权等,生动地展示了清晰的产权界定对于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性。书中对于“无主地”和“公地悲剧”的分析,更是让我对产权的演变和制度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能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严谨和思考,他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例证,一一呈现出来,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去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经济规律。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世界的大门。
评分学生辅导课外书。追踪热点。
评分给学校活动买的书,同学们很喜欢
评分学生辅导课外书。追踪热点。
评分学生辅导课外书。追踪热点。
评分这本书我想买很久了,终于买到了,质量可以
评分经典书籍,值得好好读,物流没有预想的快,而且书的质量有点问题,望改进!
评分很好啊,很方便,应该是正品吧!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好啊,很方便,应该是正品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