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部分。第Ⅰ部分提供OpenStack概述。这部分的目的是奠定基础,涵盖所有OpenStack技术并讲述哪些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第Ⅱ部分引导读者进入OpenStack应用开发和部署阶段。在该部分,你将在OpenStack之上构建一个示例应用,该例深入探讨相关技术,提供一些建议,并帮助你从这些相似技术的视角了解OpenStack。
掌握OpenStack平台以开发健壮且可扩展的应用
开发人员对OpenStack趋之若鹜,因为它是一个免费、可依赖、快速和简单的平台,用于开发可扩展的云应用而无须担心底层硬件。OpenStack可兼容多种云技术,允许开发人员获取更大的灵活性,而无须妥协性能和安全性。本书是开发健壮OpenStack应用的专业路线图,在大型应用的构建、部署、网络和保护方面提供了详细的说明。
主要内容:
◆ 解释OpenStack基本功能的使用,包括用于构建和部署云应用的计算、存储、网络和编排
◆ 阐述OpenStack生态系统并深入讨论网络机制
◆ 详述目前企业虚拟化网络功能开发的很好实践以及专业建议和技巧
◆ 在OpenStack之上构建示例应用,来展示在专业化节奏中企业级IaaS的优势
◆ 提供OpenStack安全和数据防丢失保护方面的专业指引
Scott Adkins,是美国康卡斯特互联网公司云计算运维团队的技术主管。他帮助团队部署新的内部OpenStack环境。
John Belamaric,是Infoblox Cloud产品的主要架构师,专注于OpenStack集成和开发。
Vincent Giersch,是 Flat.io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主要从事SaaS应用自动化部署和伸缩性的相关工作。
第Ⅰ部分 OpenStack概述
第1章 OpenStack介绍 3
1.1 云计算介绍 3
1.1.1 云计算的类型 3
1.1.2 云基础设施部署模型 5
1.2 我关注OpenStack的原因 6
1.2.1 OpenStack简介 8
1.2.2 选择OpenStack的理由 10
1.3 了解OpenStack架构 12
1.3.1 软件架构 12
1.3.2 部署架构 13
1.3.3 优缺点 15
1.3.4 OpenStack版本 15
1.4 小结 17
第2章 了解OpenStack生态系统:核心项目 19
2.1 身份认证 20
2.1.1 使用令牌和重认证 21
2.1.2 OpenStack的各个部分如何相互通信 23
2.1.3 应用可否使用Keystone 24
2.2 计算 25
2.2.1 实例的各个部分 25
2.2.2 了解flavor 26
2.2.3 调度器 26
2.2.4 虚拟机管理程序的类型 28
2.3 存储 29
2.3.1 OpenStack Swift介绍 29
2.3.2 在Swift中存储第一个对象 31
2.3.3 临时Swift URL 32
2.3.4 公有容器和访问控制列表(ACL) 33
2.3.5 了解块存储 34
2.4 镜像 35
2.4.1 存储在何处 36
2.4.2 不同的镜像格式 37
2.5 仪表板 37
2.6 网络 38
2.6.1 Nova网络 39
2.6.2 Neutron网络 40
2.7 将所有内容组合在一起 45
2.8 小结 48
第3章 了解OpenStack生态系统:附加项目 49
3.1 OpenStack Heat 50
3.2 OpenStack数据库即服务:Trove 54
3.2.1 云数据库作为软件定义存储(SDS)的用例 54
3.2.2 OpenStack和Trove 55
3.2.3 OpenStack DBaaS详解 56
3.2.4 Trove架构 60
3.3 DNS即服务:Designate 61
3.3.1 了解Designate架构 62
3.3.2 使用Designate 63
3.4 MAGNUM 66
3.4.1 容器即服务 67
3.4.2 使用Flannel、Kubernetes和Docker构建 67
3.4.3 使用OpenStack构建 68
3.4.4 Bay、Pod、Node和Container 68
3.4.5 Magnum作为OpenStack的未来 69
3.5 应用即服务:Murano 69
3.5.1 Application Catalog 69
3.5.2 Application Publisher 70
3.5.3 Application Catalog管理员 70
3.5.4 Application Catalog终端用户 71
3.5.5 Murano架构 71
3.5.6 Murano使用示例 72
3.6 Ceilometer:计量即服务 73
3.6.1 Ceilometer架构 73
3.6.2 Ceilometer弹性伸缩 74
3.7 小结 75
第Ⅱ部分 使用OpenStack开发和部署应用
第4章 应用开发 79
4.1 将遗留应用转换为OpenStack应用 79
4.1.1 迁移到云的原因 80
4.1.2 迁移到云的方法 81
4.2 从头构建应用 82
4.2.1 OpenStack应用设计指南 82
4.2.2 云应用开发最佳实践 83
4.3 OpenStack应用描述和部署策略 86
4.3.1 云应用描述 86
4.3.2 网络部署策略 88
4.4 小结 90
第5章 改进应用 91
5.1 故障场景 92
5.1.1 硬件故障 92
5.1.2 网络故障 92
5.1.3 存储故障 93
5.1.4 软件故障 94
5.1.5 外部故障 95
5.2 主机名和IP地址分配 96
5.2.1 单一入口 96
5.2.2 DNS轮询 96
5.2.3 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 97
5.2.4 固定IP地址和浮动IP地址 98
5.2.5 Neutron端口保留 99
5.2.6 永久IP地址 99
5.3 伸缩 100
5.3.1 应用剖析 100
5.3.2 多台实例 101
5.3.3 多位置 102
5.3.4 负载均衡 102
5.3.5 性能 104
5.3.6 数据存储 104
5.3.7 高可用性 105
5.4 应用改进 106
5.4.1 简单应用 107
5.4.2 复杂应用 107
5.4.3 改进Web UI组件 108
5.4.4 改进API组件 109
5.4.5 改进数据库组件 109
5.4.6 将所有内容组合在一起 112
5.4.7 多区域实例 113
5.5 小结 114
第6章 部署应用 115
6.1 裸机、虚拟机和容器 116
6.1.1 裸机 116
6.1.2 虚拟机 117
6.1.3 容器 118
6.1.4 裸机上的容器 120
6.1.5 为问题选择正确的技术 120
6.2 编排和配置管理 121
6.2.1 编排工具:Heat、Murano和Cloudify等 121
6.2.2 配置管理和云初始化 122
6.2.3 Puppet、Chef、Salt和Ansible 125
6.2.4 使用快照的方式和原因 128
6.3 监控和计量 129
6.4 弹性 130
6.4.1 确保需要弹性/可伸缩性 131
6.4.2 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脚本的对比 132
6.4.3 再论负载均衡 133
6.4.4 使用Heat和ResourceGroups扩展 135
6.4.5 将Heat、Ceilometer和AutoScalingGroup组合在一起 136
6.5 更新和补丁 141
6.5.1 补丁更新选择 142
6.5.2 OpenStack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142
6.6 小结 143
6.7 本书总结 144
前 言
OpenStack是一组软件包,用于管理虚拟化资源,包括计算、网络和存储。它能够创建和销毁虚拟机,使用私有网络将虚拟机连接在一起并为其提供基于网络的存储,并且可从内部网络和外部世界访问虚拟机。OpenStack为所有这些操作提供一致且统一的API服务,对使用该API的应用隐藏特定于虚拟机管理程序和厂商的细节。它还提供基于相同API的用户界面,允许用户查看和管理虚拟资源。
本书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对了解OpenStack及其如何转变应用设计和开发过程感兴趣的应用开发人员。本书也适合刚接触云环境的新手,想要对该环境有广泛了解的读者,以及想要深入了解OpenStack并付诸实践的读者。
本书内容
本书将提供对云概念的广泛理解,介绍其如何适应应用开发人员的日常开发工作。然后会深入讲述对应用开发人员而言最重要的OpenStack服务,并展示这些服务如何对应用部署和应用设计带来改变。本书将提供关于每个服务的详细信息,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展示应用开发人员如何使用每个服务。
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Ⅰ部分提供OpenStack概述。这部分的目的是奠定基础,涵盖所有OpenStack技术并讲述哪些技术是最重要的。
第Ⅱ部分引导读者进入OpenStack应用开发和部署阶段。在该部分,你将在OpenStack之上构建一个示例应用,该例深入探讨相关技术,提供一些建议,并帮助你从这些相似技术的视角了解OpenStack。
以下是章节列表:
● 第Ⅰ部分:OpenStack概述
第1章:OpenStack介绍
第2章:了解OpenStack生态系统:核心项目
第3章:了解OpenStack生态系统:附加项目
● 第Ⅱ部分:使用OpenStack开发和部署应用
第4章:应用开发
第5章:改进应用
第6章:部署应用
阅读本书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你需要了解应用开发的基础知识——应用如何由多台服务器构成,例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你不必了解任何云平台特有的知识,但是应该知道虚拟化和虚拟机是什么,并对网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约定
为了帮助你从本书中学到更多并跟踪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在本书中使用了一些约定。可以自行下载并试验的示例一般会出现在一个框内,如下所示:
示例标题
该部分对示例进行简要概述。
源代码
该部分包含示例源代码。
源代码
输出
该部分列举输出结果:
示例输出
注释:注释包含备注、建议、提示、技巧或当前讨论的旁白。
源代码
在学习本书中的示例时,可以手工输入所有的代码,也可以使用本书附带的源代码文件。本书使用的所有源代码都可以从站点www.wrox.com下载。对于本书而言,可以从www.wrox.com/go/openstackcloudappdev和https://github.com/johnbelamaric/openstack- appdev-book页面的Download Code选项卡上下载代码。也可以通过ISBN在www.wrox.com上搜索本书(本书的ISBN是978-1-119-19431-6)来找到源代码。还可以通过本书封底的二维码下载源代码。
提示:
由于许多图书的标题都很类似,因此按ISBN搜索是最简单的,本书英文版的ISBN是978-1-119-19431-6。
下载代码后,只需用自己喜欢的解压缩软件对它进行解压缩即可。另外,也可以进入http://www.wrox.com/dynamic/books/download.aspx上的Wrox代码下载主页,查看本书和其他Wrox图书的所有代码。
勘误表
尽管我们已经尽了各种努力来保证文章或代码中不出现错误,但是错误总是难免的,如果你在本书中找到了错误,例如拼写错误或代码错误,请告诉我们,我们将非常感激。通过勘误表,可以让其他读者避免受挫,同时,这还有助于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
请给wkservice@vip.163.com发电子邮件,我们就会检查你的反馈信息,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将在本书的后续版本中采用。
要在网站上找到本书英文版的勘误表,可以登录www.wrox.com/go/openstackcloudappdev,单击Errata链接。在这个页面上可以查看到Wrox编辑已提交和粘贴的所有勘误项。
如果没有在本书的勘误页面发现你要找的错误,请访问www.wrox.com/contact/ techsupport.shtml,完成该页面上的表格并将你所发现的错误发送给我们。我们会检查所提交的信息,如果合理,会在本书的勘误页面上发布一条信息并在本书的后续版本中修复它。
p2p.wrox.com
要与作者和同行讨论,请加入http://p2p.wrox.com上的P2P论坛。这个论坛是一个基于Web的系统,便于你张贴与Wrox图书相关的消息和相关技术,与其他读者和技术用户交流心得。该论坛提供了订阅功能,当论坛上有新的消息时,它可以给你传送感兴趣的论题。Wrox作者、编辑和其他业界专家和读者都会到这个论坛上来探讨问题。
在http://p2p.wrox.com上,有许多不同的论坛,它们不仅有助于阅读本书,还有助于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要加入论坛,可以遵循下面的步骤:
(1) 进入p2p.wrox.com,单击Register链接。
(2) 阅读使用协议,并单击Agree按钮。
(3) 填写加入该论坛所需要的信息和自己希望提供的其他信息,单击Submit按钮。
(4) 你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其中的信息描述了如何验证账户,完成加入过程。
提示:
不加入P2P也可以阅读论坛上的消息,但要张贴自己的消息,就必须加入该论坛。
加入论坛后,就可以张贴新消息,响应其他用户张贴的消息。可以随时在Web上阅读消息。如果要让该网站给自己发送特定论坛中的消息,可以单击论坛列表中该论坛名旁边的Subscribe to this Forum图标。
关于使用Wrox P2P的更多信息,可阅读P2P FAQ,了解论坛软件的工作情况以及P2P和Wrox图书的许多常见问题。要阅读FAQ,可以在任意P2P页面上单击FAQ链接。
我是一名对前沿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尤其对云计算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Openstack作为开源云计算的代表,其开放性和灵活性一直让我着迷。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市面上有很多关于Openstack理论介绍的书籍,但真正能够引导我进行“开发”的书籍却相对较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个空白,为我提供一条清晰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开发路径。我渴望了解如何利用Openstack提供的强大功能,构建真正能够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云应用。这可能包括如何使用Openstack的SDK来编写自定义的代码,如何将现有的应用迁移到Openstack平台,以及如何利用Openstack的弹性伸缩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负载。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丰富的代码示例和项目实战,让我能够亲手操作,加深对Openstack云应用开发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探索Openstack云开发领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
评分作为一个在传统IT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应用部署的重要性。近几年,云计算的浪潮席卷而来,Openstack作为一个强大的开源选项,自然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一直认为,要真正驾驭云计算,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层面,而是要深入到“开发”层面,理解其底层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更具竞争力、更贴合业务需求的应用。这本书的题目“Openstack云应用开发”正是直击我的痛点。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Openstack的开发模式,包括如何利用其提供的各种API和服务来创建、管理和部署应用。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虚拟机、容器、存储卷、网络配置等一系列操作。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微服务架构在Openstack上的实践,以及如何利用Openstack的自动化能力来提升应用的部署效率和运维便利性。此外,对于开发者而言,了解如何进行性能调优、安全加固以及故障排查等关键环节也至关重要。这本书能否提供这方面的实践指导,将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我是一个对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有着深刻理解的架构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构建更具弹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的IT解决方案。Openstack作为开源云计算的领头羊,其强大的能力和灵活的生态系统一直吸引着我。然而,要将Openstack的潜力最大化,关键在于如何在其之上开发出优秀的云应用。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Openstack云应用开发模式,并提供实战指导的书籍。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利用Openstack的各种服务,例如Nova(计算)、Cinder(块存储)、Neutron(网络)等,来构建高度可用的分布式应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容器化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与Openstack的集成,以及如何利用Openstack的API和CLI工具来实现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此外,对于开发者来说,如何利用Openstack进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如何进行应用的监控和性能调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如果能涵盖这些方面,无疑将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简洁大气的风格,深邃的蓝色调,仿佛预示着一个广阔的云计算世界。书名“Openstack云应用开发”几个字有力地排布着,给人一种专业而可靠的感觉。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云计算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概念层面,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只涉及单一云服务商的私有云,缺乏一个真正开放、灵活的平台视角。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其复杂性和潜力一直让我感到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深入探索Openstack云应用开发的希望。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入门指引,帮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快速理解Openstack的核心架构,例如计算、存储、网络等关键组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如何基于Openstack平台开发实际的应用。这不仅仅是了解API接口,而是要能构建出能够充分利用Openstack弹性和可扩展性优势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打开通往Openstack云开发世界的大门。
评分我对云计算的认识是从接触各种商业云平台开始的,这些平台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也让我意识到,对于更深层次的控制和定制化需求,开源的解决方案往往更具优势。Openstack正是我一直以来想要深入了解的平台。我渴望通过这本书,不仅理解Openstack的架构和组件,更能掌握如何在Openstack环境中开发和部署自己的应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开发案例,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基于Openstack的Web服务,如何利用其存储服务来管理海量数据,或者如何利用其网络服务来实现安全的跨地域通信。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Openstack的API设计哲学,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API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于一个开发者而言,学习曲线的平缓和实用性的结合至关重要。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出色,将极大地帮助我掌握Openstack云应用开发的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分好!!!!!好
评分很好的书,很给力
评分刚收到,大致翻了下,还可以。
评分你懂的
评分好!!!!!好
评分好!!!!!好
评分书不错,希望通过此书提升自己。
评分不错
评分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