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马高新教育 著
图书标签:
  • 电脑组装
  • 硬件维修
  • 电脑硬件
  • DIY电脑
  • 电脑故障
  • 维修教程
  • 硬件升级
  • 电脑入门
  • 装机教程
  • 电脑维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6848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6316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页数:54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透彻讲解——电脑硬件专家与具有数十年经验的电脑培训教师联手打造
特色方法——精心设计图解和视频双通道教学模式,“入门”更简单,“精通”更高效
视频授课——全程同步高清教学录像,如名师现场指导,透彻解析实操技能
系统全面——系统讲解电脑硬件知识点,全面囊括相关操作技法
精选案例——精心遴选、设计教学案例,典型实用,事半功倍
紧贴实战——紧密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真实需求,学完就用,快速上手
实用技巧——精心甄选操作秘技,极速提升实战水平
海量资源——超值赠送海量学习资料,举一反三,全面提高

DVD多媒体光盘超值赠送
赠送资源1 15小时系统安装、重装、备份与还原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2 电脑维护与故障处理技巧查询手册 
赠送资源3 电脑系统一键备份与还原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4 Windows蓝屏代码含义速查表 
赠送资源5 Windows 7操作系统安装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6 Windows 8.1操作系统安装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7 Windows 10操作系统安装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8 电脑使用技巧电子书 
赠送资源9 网络搜索与下载技巧手册 
赠送资源10 常用五笔编码查询手册 
赠送资源11 9小时Photoshop CC教学录像 
赠送资源12 教学用PPT课件


本书特色
零基础、入门级的讲解
无论读者是否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是否了解电脑选购、组装、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法,都能
从本书中找到起点。本书入门级的讲解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从新手迈向高手行列。
精心排版,实用至上
全部内容都经过精心选取编排,在贴近实际的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帮助读者对所学知识深化理解,触类旁通。
实例为主,图文并茂
在介绍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均配有实例辅助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均配有对应的插图加深认识。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能够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直观、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和效果,便于深刻理解和掌握。
高手指导,扩展学习
本书以“高手秘技”的形式为读者提炼了各种高级操作技巧,总结了大量系统实用的操作方法,以便读者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双栏排版,超大容量
本书采用双栏排版的格式,大大扩充了信息容量,在400多页的篇幅中容纳了传统图书600 多页的内容。这样,就能在有限的篇幅中为读者奉送更多的知识和实战案例。
书盘结合,互动教学
本书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内容与书中知识紧密结合并互相补充。在多媒体光盘中,我们仿真工作、学习中的真实场景,帮助读者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并借此掌握日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

内容简介

《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以零基础讲解为宗旨,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的 方法。
《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分为8篇,共31章。第1篇【组装入门篇】主要介绍了电脑组装基础、电脑内部硬件的选购以及电脑其他硬件的选购等;第2篇【组装实战篇】主要介绍了电脑组装实战、快速掌握BIOS设置和应用、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以及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等;第3篇【系统优化篇】主要介绍了安装与管理驱动程序、电脑性能的检测、电脑系统的优化以及电脑系统的备份、还原与重装等;第4篇【软件故障处理篇】主要介绍了电脑故障处理基础、电脑开关机故障处理、操作系统故障处理以及常见软件故障处理等;第5篇【网络搭建与维修篇】主要介绍了电脑组网攻略和网络故障处理等;第6篇【硬件维修篇】主要介绍了CPU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主板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内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显卡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声卡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硬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电源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第7篇【外部设备故障维修篇】主要介绍了显示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键盘与鼠标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打印机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U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第8篇【高手秘籍篇】主要介绍了使用U盘安装系统和数据的维护与修复等。
在《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附赠的DVD多媒体教学光盘中,包含了23小时与图书内容同步的教学录像以及所有案例的配套素材和结果文件。此外,还赠送了大量相关内容的教学录像和电子书,便于读者扩展学习。
《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不仅适合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的初、中级用户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电脑培训班学员的教材或辅导用书。

作者简介

龙马高新教育,专业的计算机研究、教育机构,拥有近20年的图书出版经历,与39所高校、8个行业协会、5家知名网站保持合作关系,屡获全国畅销书大奖,其推出的“从入门到精通”、“完全自学手册”、 “编程宝典”、“完全自学手册”、“精通100%”、“非常网络6+1”等均成为业界知名图书,受到百万读者的认可和推荐。

目录

第1篇 组装入门篇
第1章 电脑组装基础 2

1.1 电脑的分类 3
1.1.1 台式机 3
1.1.2 笔记本 3
1.1.3 平板电脑 4
1.1.4 智能手机 4
1.1.5 可穿戴电脑与智能家居 5
1.2 电脑的硬件组成 6
1.2.1 CPU 6
1.2.2 内存 7
1.2.3 硬盘 7
1.2.4 主板 8
1.2.5 电源 9
1.2.6 显卡 9
1.2.7 网卡 10
1.2.8 光驱 11
1.2.9 机箱 11
1.3 电脑软件组成 12
1.3.1 操作系统 12
1.3.2 驱动程序 14
1.3.3 应用程序 15
1.4 电脑外部设备 16
1.4.1 常用的外部设备 16
1.4.2 办公常用外部设备 19
选择品牌机还是组装机 21
第2章 电脑内部硬件的选购 23

2.1 CPU 24
2.1.1 CPU的性能指标 24
2.1.2 Intel的主流CPU 25
2.1.3 AMD的主流CPU 27
2.1.4 CPU的选购技巧 29
2.2 主板 30
2.2.1 主板的结构分类 30
2.2.2 主板的插槽模块 30
2.2.3 主板性能指标:芯片组 33
2.2.4 主板的主流产品 34
2.2.5 主板的选购技巧 36
2.3 内存 37
2.3.1 了解内存的性能指标 37
2.3.2 内存的主流产品 38
2.3.3 内存条的选购技巧 39
2.4 硬盘 40
2.4.1 了解硬盘的性能指标 40
2.4.2 主流的硬盘品牌和型号 41
2.4.3 固态硬盘及主流产品 42
2.4.4 机械硬盘的选购技巧 43
2.4.5 固态硬盘的选购技巧 44
2.5 显卡 45
2.5.1 显卡的分类 45
2.5.2 显卡的性能指标 46
2.5.3 显卡的主流产品 47
2.5.4 显卡的选购技巧 49
2.6 显示器 50
2.6.1 显示器的分类 50
2.6.2 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50
2.6.3 显示器主流产品 51
2.6.4 显示器的选购技巧 52
2.7 电源 52
2.8 机箱 53
认识CPU的盒装和散装 54
第3章 电脑其他硬件的选购 55

3.1 光驱的选购 56
3.2 键盘和鼠标的选购 57
3.2.1 鼠标 57
3.2.2 键盘 58
3.3 耳麦的选购 58
3.4 音箱的选购 59
3.5 摄像头的选购 60
3.6 U盘和移动硬盘的选购 61
3.6.1 U盘的选购 61
3.6.2 移动硬盘的选购 62
3.7 路由器的选购 63
企业级的路由器选择方案 64
第2篇 组装实战篇
第4章 电脑组装实战 66

4.1 电脑装机前的准备 67
4.1.1 制定组装的配置方案 67
4.1.2 必备工具的准备 67
4.1.3 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8
4.1.4 电脑组装的流程 68
4.2 机箱内部硬件的组装 69
4.2.1 安装CPU(CPU、散热装置)和
内存条 69
4.2.2 安装电源 72
4.2.3 安装主板 72
4.2.4 安装显卡 73
4.2.5 安装硬盘 73
4.2.6 连接机箱内部连线 74
4.3 外部设备的连接 78
4.3.1 连接显示器 78
4.3.2 连接鼠标和键盘 79
4.3.3 连接网线、音箱 80
4.3.4 连接主机 80
4.4 电脑组装后的检测 80
电脑各部件在机箱中的位置图 81
在线模拟攒机 82
第5章 快速掌握BIOS设置和应用 83

5.1 认识BIOS 84
5.1.1 BIOS基本概念 84
5.1.2 BIOS的作用 84
5.1.3 BIOS的常见类型 85
5.2 BIOS中常见选项的含义与 设置方法 86
5.2.1 BIOS中常见选项的含义 86
5.2.2 BIOS的设置方法与规则 88
5.3 BIOS的常见设置 88
5.3.1 进入BIOS 88
5.3.2 设置日期和时间 89
5.3.3 设置启动顺序 90
5.3.4 设置BIOS管理员密码 91
5.3.5 设置IDE 92
5.4 恢复BIOS默认设置 94
5.5 退出BIOS 94
5.5.1 不保存设置直接退出 94
5.5.2 保存设置并退出 95
5.6 综合实战—BIOS的升级与修复 96
借鸡下蛋—用完好的BIOS 芯片
启动计算机 97
什么情况下设置BIOS 98
BIOS与CMOS的区别 98
第6章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99

6.1 认识磁盘分区 100
6.1.1 硬盘分区的格式 100
6.1.2 硬盘存储的单位及换算 101
6.1.3 硬盘分区原则 102
6.1.4 硬盘分区常用软件 103
6.2 硬盘的分区方案 105
6.2.1 机械硬盘的分区方案 105
6.2.2 固态硬盘的分区方案 105
6.3 使用系统安装盘进行分区 106
6.4 使用DiskGenius对硬盘分区 108
6.4.1 快速分区硬盘 108
6.4.2 手动创建分区 110
6.4.3 拆分分区 112
6.4.4 设置卷标 113
6.4.5 格式化分区 113
6.4.6 4K对齐检查 114
6.4.7 删除分区 115
6.5 综合实战—克隆硬盘数据 116
不格式化转换分区格式 117
使用FORMAT命令对焦点所在卷
进行格式化 118
第7章 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 119

7.1 操作系统安装前的准备 120
7.1.1 认识操作系统32位和64位 120
7.1.2 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 121
7.2 全新安装Windows 7系统 122
7.3 全新安装Windows 8.1系统 127
7.4 全新安装Windows 10系统 129
7.5 安装Linux Ubuntu 131
7.5.1 启动安装程序 131
7.5.2 选择并格式化分区 132
7.5.3 安装设置 133
7.6 升级当前Windows系统版本 135
7.6.1 Windows XP升级Windows 7/8.1/10
系统 135
7.6.2 Windows 7/8升级Windows 8.1
系统 135
7.6.3 Windows XP/7/8/8.1升级 Windows 10系统 137
7.7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139
7.7.1 安装多系统的条件 139
7.7.2 双系统共存 139
7.7.3 三系统共存 141
7.7.4 设置电脑启动时默认操作系统 141
7.7.5 解决多系统下的开机引导问题 142
7.8 使用GHO镜像文件安装系统 144
7.9 综合实战—在32位系统下安装64位
系统 145
删除Windows.old文件夹 146
第3篇 系统优化篇
第8章 安装与管理驱动程序 148

8.1 认识驱动程序 149
8.1.1 什么是驱动程序 149
8.1.2 驱动程序的版本 149
8.1.3 如何获取驱动程序 150
8.2 安装驱动程序 152
8.2.1 安装主板驱动 152
8.2.2 安装显卡驱动 153
8.2.3 安装网卡驱动 154
8.2.4 安装声卡驱动 155
8.2.5 安装外部设备驱动 156
8.3 使用第三方软件管理驱动程序 157
8.3.1 检测电脑硬件驱动 157
8.3.2 安装与更新驱动程序 158
8.3.3 备份和还原驱动程序 158
8.4 修补系统漏洞 160
解决系统安装后无网卡驱动的问题 161
安装外部设备驱动后导致注册表
读取错误 161
第9章 电脑性能的检测 163

9.1 电脑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164
9.2 查看电脑的基本配置 167
9.2.1 通过系统属性界面查看 167
9.2.2 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 167
9.2.3 使用DirectX诊断工具查看 168
9.2.4 使用鲁大师查看 169
9.3 电脑整机性能评测 170
9.3.1 使用系统体验指数评分 170
9.3.2 使用鲁大师测试 172
9.3.3 使用AIDA64测试 173
9.3.4 使用3DMark测试 179
9.3.5 使用PCMark测试 179
9.4 CPU性能测试 180
9.5 显卡性能测试 182
9.6 硬盘性能测试 182
9.6.1 使用HD Tune测试硬盘性能 182
9.6.2 使用AS SSD Benchmark测试固态
硬盘性能 185
9.7 内存检测与性能测试 186
键盘的性能检测 187
第10章 电脑系统的优化 189

10.1 电源的优化 190
10.1.1 设置电源功能按钮 190
10.1.2 创建电源计划 191
10.1.3 启用快速启动 192
10.2 硬盘的优化 193
10.2.1 检查磁盘错误 193
10.2.2 整理磁盘碎片 194
10.2.3 硬盘的分区管理 196
10.3 加快系统运行速度 200
10.3.1 禁用无用的服务组件 200
10.3.2 设置最佳性能 202
10.3.3 结束多余的进程 202
10.3.4 取消显示开机锁屏界面 203
10.3.5 取消开机密码,设置Windows
自动登录 204
10.4 系统瘦身 204
10.4.1 关闭系统还原功能 204
10.4.2 更改临时文件夹位置 205
10.4.3 禁用休眠 206
10.5 注册表优化 207
10.5.1 注册表编辑器 207
10.5.2 备份注册表 208
10.5.3 导入注册表 209
10.5.4 清理注册表 210
10.6 组策略优化 210
10.6.1 打开组策略编辑器 210
10.6.2 系统安全优化 211
10.6.3 控制面板优化 215
10.7 使用360安全卫士优化电脑 215
10.7.1 电脑优化加速 215
10.7.2 给系统盘瘦身 216
10.7.3 转移系统盘重要资料和软件 217
10.8 综合实战—使用鲁大师对磁盘 进行检测 218
手工清理注册表 219
利用组策略设置用户权限 220
第11章 电脑系统的备份、还原与重装 221

11.1 使用Windows系统工具备份与 还原系统 222
11.1.1 使用Windows系统工具备份系统 222
11.1.2 使用Windows系统工具还原系统 223
11.1.3 系统无法启动时进行系统还原 225
11.2 使用GHOST一键备份与还原 系统 226
11.2.1 一键备份系统 226
11.2.2 一键还原系统 228
11.3 重置电脑 229
11.4 重装系统 230
11.4.1 什么情况下重装系统 230
11.4.2 重装前应注意的事项 231
11.4.3 重新安装系统 231
11.5 综合实战—回退到升级Windows 10前的系统 233
进入Windows 10安全模式 235
第4篇 软件故障处理篇
第12章 电脑故障处理基础 238

12.1 故障处理的基础 239
12.1.1 软件故障 239
12.1.2 硬件故障 239
12.1.3 外部设备故障 240
12.2 故障产生的原因 241
12.3 故障诊测的原则 242
12.3.1 先假后真 242
12.3.2 先软后硬 242
12.3.3 先外后内 243
12.3.4 先简单后复杂 243
12.3.5 先一般后特殊 243
12.4 电脑维修的常用工具 243
12.4.1 系统安装盘 243
12.4.2 拆卸工具 244
12.4.3 清洁工具 245
12.4.4 焊接工具 245
12.4.5 万用表 246
12.4.6 主板测试卡 247
12.5 故障诊断的方法 247
12.5.1 查杀病毒法 247
12.5.2 清洁硬件法 248
12.5.3 直接观察法 248
12.5.4 替换法 248
12.5.5 插拔法 249
12.5.6 最小系统法 249
12.5.7 程序测试法 249
12.5.8 对比检查法 250
如何养成好的使用电脑习惯 250
第13章 电脑开关机故障处理 251

13.1 故障诊断思路 252
13.2 开机异常 254
13.2.1 按电源没反应 254
13.2.2 不能开机并有报警声 254
13.2.3 开机要按【F1】键 255
13.2.4 硬盘提示灯不闪、显示器提示
无信号 255
13.2.5 硬盘提示灯闪、显示器无信号 256
13.2.6 停留在自检界面 256
13.2.7 启动顺序不对,不能启动引导
文件 256
13.2.8 系统启动过程中自动重启 256
13.2.9 系统启动过程中死机 257
13.3 关机异常 257
13.3.1 无法关机,点击关机没有反应 257
13.3.2 电脑关机后自动重启 258
13.3.3 按电源按钮不能关机 259
13.4 开/关机速度慢 260
13.4.1 每次开机自动检查C盘或D盘后
才启动 260
13.4.2 开机时随机启动程序过多 260
13.4.3 开机系统动画过长 261
13.4.4 开机系统菜单等待时间过长 262
13.4.5 Windows 10开机黑屏时间长 262
关机时出现蓝屏 263
自动关机或重启 264
第14章 操作系统故障处理 265

14.1 Windows系统启动故障 266
14.1.1 电脑启动后无法进入系统 266
14.1.2 系统引导故障 268
14.1.3 系统启动时长时间停留在“正在 启动Windows”画面 268
14.1.4 电脑关机后自动重启 269
14.2 蓝屏 271
14.2.1 启动系统出现蓝屏 271
14.2.2 系统正常运行时出现蓝屏 272
14.3 死机 273
14.3.1 “真死”与“假死” 273
14.3.2 系统故障导致死机 274
14.3.3 软件故障导致死机 274
14.4 修复系统 275
14.4.1 使用启动修复工具操作系统 275
14.4.2 故障恢复控制台常用命令 276
14.4.3 使用系统安装盘修复操作系统 277
14.4.4 进入安全模式修复系统 278
14.4.5 通过升级安装修复操作系统 282
14.5 注册表的常见故障 284
14.5.1 注册表的概念 284
14.5.2 注册表常见故障汇总 285
14.6 病毒查杀与防治 286
14.6.1 病毒与木马介绍 286
14.6.2 感染原理与感染途径 288
14.6.3 电脑中病毒或木马后的表现 289
14.6.4 中毒后的处理 290
通过注册表在计算机右键菜单中添加
【组策略】菜单命令 294
如何保护注册表 295
手工清理注册表 297
第15章 常见软件故障处理 299

15.1 输入故障处理 300
15.1.1 输入法无法切换 300
15.1.2 输入法丢失 302
15.1.3 搜狗输入法故障 302
15.1.4 键盘输入故障 302
15.1.5 其他输入故障 303
15.2 办公软件故障处理 303
15.2.1 Word启动失败 303
15.2.2 Word中的打印故障 304
15.2.3 Excel文件受损 305
15.2.4 以安全模式启动Word才能使用 305
15.2.5 机器异常关闭,文档内容未保存 305
15.2.6 无法卸载 306
15.2.7 鼠标失灵故障 307
15.2.8 在PowerPoint中一直出现宏的
警告 308
15.3 影音软件故障处理 308
15.3.1 迅雷看看故障处理 308
15.3.2 Windows Media Player故障处理 308
15.4 其他常见故障处理 309
15.4.1 安装软件时,提示需要输入密码 309
15.4.2 如何取消软件安装时弹出的
“是否允许”对话框 310
15.4.3 电脑无法进行粘贴操作 311
15.4.4 广告弹窗的拦截处理 312
如何修复WinRAR文件 313
Windows Media Player经常出现
缓冲提示 313
第5篇 网络搭建与维修篇
第16章 组网攻略 316

16.1 了解电脑上网 317
16.1.1 认识关于网络连接的名词 317
16.1.2 常见的家庭网络连接方式 319
16.2 电脑连接上网 320
16.2.1 ADSL宽带上网 320
16.2.2 小区宽带上网 321
16.2.3 PLC上网 323
16.3 组建无线局域网 324
16.3.1 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准备 324
16.3.2 制作标准网线 326
16.3.3 使用测线仪测试网线是否通路 328
16.3.4 组建无线局域网 329
16.4 组建有线局域网 331
16.4.1 组建有线局域网的准备 331
16.4.2 组建有线局域网 332
16.5 管理局域网 333
16.5.1 网速测试 333
16.5.2 修改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 334
16.5.3 IP的带宽控制 335
16.5.4 关闭路由器无线广播 336
16.5.5 实现路由器的智能管理 336
16.6 实现Wi-Fi信号家庭全覆盖 337
16.6.1 家庭网络信号不能全覆盖
的原因 337
16.6.2 解决方案 338
16.6.3 使用WDS桥接增强路由
覆盖区域 340
安全使用免费Wi-Fi 342
将电脑转变为无线路由器 342
第17章 网络故障处理 343

17.1 故障诊断思路 344
17.1.1 网络的类型 344
17.1.2 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 345
17.1.3 诊断网络故障的常用方法 346
17.2 宽带接入故障 347
17.2.1 ADSL宽带无法上网的主要原因 347
17.2.2 故障1:ADSL Modem的Link 指示灯不亮 347
17.2.3 故障2:使用ADSL上网常常掉线 347
17.2.4 故障3:拨号时出现630错误提示 348
17.2.5 故障4:拨号时出现645错误提示 348
17.2.6 故障5:拨号时出现678错误提示 348
17.2.7 故障6:拨号时出现691错误提示 349
17.2.8 故障7:拨号时出现797错误提示 349
17.3 网络连接故障 349
17.3.1 故障1:无法发现网卡 349
17.3.2 故障2:网线故障 350
17.3.3 故障3:无法链接、链接受限 350
17.3.4 故障4:无线网卡故障 351
17.4 网卡驱动与网络协议故障 351
17.4.1 故障1:网卡驱动丢失 351
17.4.2 故障2:网络协议故障 351
17.4.3 故障3:IP地址配置错误 353
17.5 无法打开网页故障 353
17.5.1 故障1:浏览器故障 353
17.5.2 故障2:DNS配置故障 354
17.5.3 故障3:病毒故障 355
17.6 局域网故障 355
17.6.1 故障1:局域网共享故障 355
17.6.2 故障2:IP地址冲突 358
17.6.3 故障3:局域网中网络邻居
响应慢 359
可以正常上网,但网络图标显示
为叉号 359
可以发送数据,而不能接收数据 360
第6篇 硬件维修篇
第18章 CPU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362

18.1 CPU维修基础 363
18.1.1 CPU的工作原理 363
18.1.2 CPU故障诊断思路 364
18.1.3 CPU维修的常用工具 364
18.1.4 CPU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365
18.2 CPU常见故障与维修 365
18.2.1 故障1:开机无反应 365
18.2.2 故障2:CPU超频导致黑屏 366
18.2.3 故障3:针脚损坏 366
18.2.4 故障4:CPU温度过高导致系统 关机重启 367
18.2.5 故障5:CPU温度故障导致死机 368
18.2.6 故障6:CPU供电不足 368
18.2.7 故障7:启动提示“CPU FAN Error Press F1 to Resume”错误 368
18.2.8 故障8:CPU温度上升过快 369
18.2.9 故障9:机箱噪声过大 369
18.2.10 故障10:CPU低温下死机 369
CPU散热片故障维修 370
CPU散热故障维修 370
第19章 主板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371

19.1 主板维修基础 372
19.1.1 主板的工作原理 372
19.1.2 主板的故障诊断思路 372
19.1.3 主板维修的常用工具 374
19.1.4 主板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375
19.2 主板常见故障与维修 376
19.2.1 故障1:根据主板报警音排除
电脑故障 376
19.2.2 故障2:使用诊断卡判断主板
故障 377
19.2.3 故障3:CMOS设置不能保存 377
19.2.4 故障4:CMOS电池引起的
主板故障 378
19.2.5 故障5:开机主板不自检 378
19.2.6 故障6:电脑开机无显示 379
19.2.7 故障7:主板温控失常,导致开机 无显示 380
19.2.8 故障8:主板接口不能使用 380
19.2.9 故障9:接通电源,电脑
自动关机 381
19.2.10 故障10:电脑开机时,反复
重启 381
19.2.11 故障11:电脑频繁死机 382
19.2.12 故障12:安装或启动Windows时
鼠标不可用 382
19.2.13 故障13:电脑修改时间后
无法保存 382
19.2.14 故障14:找不到硬盘 383
19.3 BIOS常见故障 384
19.3.1 故障1:开机系统错误提示汇总 384
19.3.2 故障2:BIOS密码清除 385
19.3.3 故障3:BIOS刷新与升级 386
19.3.4 故障4:BIOS不能设置 387
19.3.5 故障5:BIOS感染病毒导致电脑
不能启动 387
系统时钟经常变慢 388
主板防病毒未关闭,导致系统无法
安装 388
第20章 内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389

20.1 内存维修基础 390
20.1.1 内存的工作原理 390
20.1.2 内存故障诊断思路 391
20.1.3 内存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391
20.2 内存常见故障与维修 392
20.2.1 故障1:开机长鸣 392
20.2.2 故障2:内存接触不良引起死机 393
20.2.3 故障3:电脑重复自检 393
20.2.4 故障4:内存显示的容量与实际 内存容量不相符 394
20.2.5 故障5:提示内存不足故障 394
20.2.6 故障6:弹出内存读写错误 394
20.2.7 故障7:电脑清理后,开机故障 395
20.2.8 故障8:内存损坏,安装系统提示 解压缩文件出错 395
20.2.9 故障9:内存松动导致无法开机 396
20.2.10 故障10:升级内存后出现
系统故障 396
20.2.11 故障11:电脑升级后内存容量 显示不正确 397
20.2.12 故障12:内存过热导致死机 397
20.2.13 故障13:“ON BOARD PARLTY ERROR”故障 397
内存分配错误故障 398
内存与主板不兼容故障 398
第21章 显卡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399

21.1 显卡维修基础 400
21.1.1 显卡的工作原理 400
21.1.2 显卡的故障诊断思路 400
21.1.3 显卡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01
21.2 显卡常见故障与维修 402
21.2.1 故障1:开机无显示 402
21.2.2 故障2:显卡驱动程序自动丢失 403
21.2.3 故障3:显示颜色不正常 403
21.2.4 故障4:更换显卡后经常死机 404
21.2.5 故障5:玩游戏时系统无故重启 404
21.2.6 故障6:安装显卡驱动程序时
出错 405
21.2.7 故障7:显示花屏,看不清字迹 405
21.2.8 故障8:屏幕出现异常杂点
或花屏 406
21.2.9 故障9:电源功能或设置的影响 406
21.2.10 故障10:显卡插槽问题引起
的故障 406
21.2.11 故障11:显卡风扇引起的
死机故障 407
21.2.12 故障12:显卡接触不良故障 407
电脑运行时出现VPU重置错误 408
显卡挡板故障 408
第22章 声卡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09

22.1 声卡维修基础 410
22.1.1 声卡的工作原理 410
22.1.2 声卡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11
22.2 声卡常见故障与维修 412
22.2.1 故障1:声卡无声 412
22.2.2 故障2:操作系统无法识别声卡 413
22.2.3 故障3:声卡发出的噪音过大 414
22.2.4 故障4:播放MIDI无声 415
22.2.5 故障5:播放CD无声 415
22.2.6 故障6:声卡在运行大型程序时 出现爆音 416
22.2.7 故障7:安装新的Direct X之后, 声卡不发声 416
22.2.8 故障8:Direct X不支持硬件缓冲 416
22.2.9 故障9:电脑播放声音过小 417
22.2.10 故障10:播放声音不清晰 417
22.2.11 故障11:WINDOWS没发现硬件
驱动程序 418
22.2.12 故障12:播放的声音有爆音 418
22.2.13 故障13:安装其他设备后,声卡
不发声 419
22.2.14 故障14:音箱有“沙沙”杂音 419
无法播放Wav音乐、Midi音乐 420
声卡不能录音 420
第23章 硬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21

23.1 硬盘维修基础 422
23.1.1 硬盘的工作原理 422
23.1.2 硬盘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24
23.2 硬盘常见故障与维修 427
23.2.1 故障1:硬盘坏道故障 427
23.2.2 故障2: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 427
23.2.3 故障3:硬盘被挂起 428
23.2.4 故障4:开机无法识别硬盘 428
23.2.5 故障5:无法访问分区 428
23.2.6 故障6:无法调整硬盘分区 429
23.2.7 故障7: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
正确识别 429
23.2.8 故障8:硬盘分区表损坏导致电脑 无法启动 430
23.2.9 故障9:硬盘电路故障 430
23.2.10 故障10:磁盘碎片过多,导致 系统运行缓慢 431
硬盘故障提示信息 431
硬盘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432
第24章 电源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33

24.1 电源维修基础 434
24.1.1 电源的工作原理 434
24.1.2 电源的故障诊断思路 435
24.1.3 电源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35
24.2 电源常见故障与维修 436
24.2.1 故障1:重启电脑才能进入系统 436
24.2.2 故障2:硬盘电路板被烧毁 437
24.2.3 故障3:电脑无法启动 437
24.2.4 故障4:升级后电脑经常重启 438
24.2.5 故障5:电脑主机突然断电 438
24.2.6 故障6:机箱带电 438
24.2.7 故障7:硬盘出现“啪、啪”声 439
24.2.8 故障8:电源故障造成电脑烧毁 439
24.2.9 故障9:电脑电源损坏导致
经常重启 439
无法关机 440
自行开机 440
第7篇 外部设备故障维修篇
第25章 显示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42

25.1 显示器维修基础 443
25.1.1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443
25.1.2 显示器的故障诊断思路 444
25.1.3 显示器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44
25.2 显示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446
25.2.1 故障1:显示屏画面模糊 446
25.2.2 故障2:显示器屏幕变暗 446
25.2.3 故障3:显示器色斑故障 447
25.2.4 故障4:显卡问题引起的显示器
花屏 447
25.2.5 故障5:显示器变色 448
25.2.6 故障6:显示器无法开机 448
25.2.7 故障7:显示器开机不显示 449
25.2.8 故障8:显示器显示缺色 449
25.2.9 故障9:显示器开机显示模糊 450
25.2.10 故障10:调整液晶显示屏的
分辨率 450
25.2.11 故障11:显示屏显示一条横线 451
检查显示器VGA数据库是否插好 451
显示器的保养技巧 451
第26章 键盘与鼠标常见故障诊断 和维修 453

26.1 键盘和鼠标维修基础 454
26.1.1 键盘与鼠标的工作原理 454
26.1.2 键盘与鼠标的故障诊断思路 455
26.1.3 键盘与鼠标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55
26.2 键盘和鼠标常见故障与维修 457
26.2.1 故障1:某些按键无法键入 457
26.2.2 故障2:键盘无法接进接口 457
26.2.3 故障3:按键显示不稳定 457
26.2.4 故障4:键盘按键不灵 458
26.2.5 故障5:键盘不灵敏 458
26.2.6 故障6:按键不能弹起 458
26.2.7 故障7:鼠标按键无法自动复位 459
26.2.8 故障8:鼠标的指针故障 459
26.2.9 故障9:计算机无法识别鼠标 460
26.2.10 故障10:鼠标不能正常使用 460
26.2.11 光电鼠标漂移故障 460
键盘的保养 461
鼠标的保养 462
第27章 打印机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63

27.1 打印机维修基础 464
27.1.1 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464
27.1.2 打印机的故障诊断思路 465
27.1.3 打印机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65
27.2 打印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466
27.2.1 故障1:新打印机无法使用 466
27.2.2 故障2:装纸提示警报 468
27.2.3 故障3:打印字迹故障 468
27.2.4 故障4:通电打印机无反应 469
27.2.5 故障5:打印纸出黑线 469
27.2.6 故障6:无法打印纸张 469
27.2.7 故障7:打印字体不清晰 470
27.2.8 故障8:乱码现象 470
27.2.9 故障9:卡纸 471
27.2.10 故障10:联机不打印 471
加墨注意事项 471
打印机使用注意事项 472
第28章 U盘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73

28.1 U盘维修基础 474
28.1.1 U盘的工作原理 474
28.1.2 U盘的故障诊断思路 475
28.1.3 U盘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75
28.2 U盘常见故障与维修 476
28.2.1 故障1:电脑无法检测U盘 476
28.2.2 故障2:U盘插入提示错误 477
28.2.3 故障3:U盘容量变小故障 477
28.2.4 故障4:U盘无法保存文件 478
28.2.5 故障5:弹出U盘出错 478
28.2.6 故障6:U盘文件丢失(1) 479
28.2.7 故障7:U盘文件丢失(2) 479
判断U盘是否中病毒 480
U盘的保养 480
第29章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481

29.1 笔记本维修基础 482
29.1.1 笔记本的工作原理 482
29.1.2 笔记本的故障诊断思路 483
29.1.3 笔记本维修的思路与流程 483
29.2 笔记本常见故障与维修 485
29.2.1 故障1:开机不亮 485
29.2.2 故障2:显示器故障 485
29.2.3 故障3:笔记本自动重启 486
29.2.4 故障4:显示器不亮 486
29.2.5 故障5:笔记本卡槽故障 486
29.2.6 故障6: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导致 系统故障 487
29.2.7 故障7:DVD光驱托盘不能弹出 但指示灯亮 487
29.2.8 故障8:光驱读盘不稳定故障 488
29.2.9 故障9:“我的电脑”窗口中丢失
DVD光驱图标 488
29.2.10 故障10:DVD光驱读盘时间长 488
笔记本的清洁 489
台式机与笔记本 489
第8篇 高手秘籍篇
第30章 制作U盘/DVD系统安装盘 492

30.1 制作U盘系统安装盘 493
30.1.1 使用UltraISO制作启动U盘 493
30.1.2 使用软媒魔方制作系统安装盘 495
30.1.3 保存为ISO镜像文件 495
30.2 制作Windows PE启动盘 496
30.2.1 使用FlashBoot制作Windows PE
启动盘 496
30.2.2 使用软媒魔方制作Windows PE
启动盘 498
30.2.3 使用大白菜制作Windows PE
启动盘 498
30.3 使用U盘安装系统 500
30.3.1 设置从U盘启动 500
30.3.2 使用U盘安装系统 501
30.3.3 在Windows PE环境下安装系统 501
30.4 刻录DVD系统安装盘 504
30.5 使用微软官方工具制作U盘DVD 安装工具 506
30.5.1 创建安装介质 506
30.5.2 安装系统 508
解决制作系统安装盘后,U盘内无
内容的问题 509
第31章 数据的维护与修复 511

31.1 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512
31.1.1 备份与还原分区表 512
31.1.2 导出与导入注册表 514
31.1.3 备份与还原QQ个人信息和数据 515
31.1.4 备份与还原IE收藏夹 517
31.1.5 备份与还原已安装软件 519
31.2 使用系统备份和还原文件 520
31.2.1 备份文件 520
31.2.2 还原文件 522
31.3 使用OneDrive同步数据 523
31.3.1 OneDrive的设置 523
31.3.2 选择同步的文件夹 526
31.3.3 将文档上传至OneDrive 526
31.3.4 查看OneDrive文件夹 528
31.3.5 在手机上使用OneDrive 529
31.4 使用云盘同步重要数据 530
31.4.1 认识常用的云盘 530
31.4.2 上传、分享和下载文件 530
31.4.3 自动备份 532
31.4.4 使用隐藏空间保存私密文件 533
31.4.5 从云盘将数据下载到手机中 534
31.5 恢复误删的数据 535
31.5.1 恢复删除的数据应注意的事项 535
31.5.2 从回收站还原 536
31.5.3 清空回收站后的恢复 536
31.5.4 使用“文件恢复”工具恢复 误删除的文件 537
为U盘进行加密 538
加密U盘的使用 540
《深入探索:现代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 一、引言:驾驭数字世界的基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如同数字世界的无形指挥官,默默地管理着我们每一次的指令、每一次的数据交换,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石。从我们手中每一次滑动屏幕的智能手机,到支撑庞大企业运行的服务器集群,再到驱动尖端科学研究的超级计算机,无一不依赖于复杂而精妙的操作系统。 本书《深入探索:现代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旨在引领读者穿越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从宏观的设计理念到微观的实现机制,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探究。我们不满足于仅仅了解如何“使用”操作系统,更希望能够理解它“如何工作”,以及为何这样设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从根本上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交互,掌握资源管理的奥秘,并为更高级的软件开发、系统优化乃至安全防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之间取得平衡。我们不会回避复杂的概念,但会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并辅以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和思考题,鼓励读者主动探索和实践。无论您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希望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在职工程师,亦或是对计算机底层原理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学习伙伴。 二、第一篇:操作系统的宏观视角与核心概念 在深入探讨具体的技术细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宏观认识。本篇将为您勾勒出操作系统的全景图,介绍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演进过程以及在现代计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览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基本职能:资源管理器、用户接口、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 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分布式、嵌入式等。 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虚拟化、云计算、移动化、安全化。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演进 早期计算机的无操作系统时代。 批处理系统的诞生与发展。 分时系统的出现与交互式计算的兴起。 实时操作系统的需求与应用。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革命。 面向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的操作。 现代操作系统的融合与创新。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内核(Kernel): 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和提供基础服务。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用户程序请求内核服务的接口。 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 两种不同的 CPU 运行模式,用于保护内核和系统资源。 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接口。 系统工具与实用程序: 提供用户交互和系统管理的各种工具。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 方便性: 简化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交互。 有效性: 高效地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 可扩展性: 易于开发、测试和修改。 安全性: 保护系统资源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破坏。 第二章:进程管理:程序的动态生命 程序是静态的代码,而进程则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动态实体。理解进程的概念、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是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关键。本章将深入剖析进程的管理机制。 2.1 进程的概念与状态 进程的定义: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 进程的组成:程序计数器、寄存器集合、栈、数据段、堆等。 进程的状态:新建(New)、运行(Running)、就绪(Ready)、等待(Waiting)、终止(Terminated)。 进程状态转换图。 2.2 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 PCB) PCB 的作用:存储进程的关键信息。 PCB 中包含的关键信息:进程标识符、进程状态、CPU 寄存器信息、内存管理信息、I/O 状态信息、调度信息等。 PCB 的组织方式:链表、数组等。 2.3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 进程创建的方式:父子进程、进程映像、exec 函数族。 进程创建的开销:资源分配、PCB 创建等。 进程终止的方式:正常退出、错误退出、外力终止。 进程终止的影响:资源回收、子进程处理。 2.4 进程的阻塞与唤醒 进程阻塞的原因:I/O 请求、等待资源、等待事件。 进程阻塞与唤醒机制。 2.5 进程的线程模型 线程的概念:进程内可独立执行的最小单位。 线程与进程的对比:资源共享、创建开销、通信方式。 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 多线程模型的优势与挑战。 第三章:CPU 调度:合理分配计算资源 CPU 是计算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如何高效、公平地在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分配 CPU 时间,是 CPU 调度的核心问题。本章将介绍各种 CPU 调度算法及其优缺点。 3.1 调度基本概念 调度的目标:CPU 利用率、吞吐量、周转时间、等待时间、响应时间。 调度类型: 先到先服务(FCFS, First-Come, First-Served): 最简单的调度算法。 短作业优先(SJF, Shortest-Job-First): 解决长作业饥饿问题,但需要预测执行时间。 优先级调度(Priority Scheduling): 基于进程优先级分配 CPU。 时间片轮转(Round Robin, RR): 适用于分时系统,每个进程获得固定时间片。 非抢占式调度 与 抢占式调度。 3.2 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估 分析不同调度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平均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的计算。 不同调度算法的权衡取舍。 3.3 多级队列调度 将就绪队列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队列,每个队列有自己的调度算法。 不同队列之间调度的方式:固定优先级抢占、时间片分配。 3.4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 允许进程在不同队列之间移动,实现动态调整优先级。 防止短进程长时间等待,同时也能让长进程获得足够的 CPU 时间。 3.5 实时调度 硬实时与软实时。 实时调度算法的特点:截止时间、周期性。 第四章:同步与互斥:避免竞态条件的发生 当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和互斥机制,就可能出现“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导致数据不一致和程序错误。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1 竞态条件与临界区 竞态条件的产生条件。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的定义与访问规则。 4.2 解决临界区问题的基本要求 互斥(Mutual Exclusion): 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进程在临界区内。 前进(Progress): 如果没有进程在临界区内,且有进程希望进入临界区,则只能选择进入临界区的进程。 有限等待(Bounded Waiting): 从进程请求进入临界区到允许其进入,等待的时间是有限的。 4.3 软件实现方法(了解其局限性) 禁用中断。 自旋锁(Spinlock)的基本原理。 Peterson 算法。 4.4 基于硬件的同步机制 测试并置(Test-and-Set)指令。 比较并交换(Compare-and-Swap)指令。 4.5 信号量(Semaphores) 信号量的定义与操作(wait/P, signal/V)。 使用信号量实现互斥(二元信号量)。 使用信号量实现同步(计数信号量)。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读者-写者问题。 4.6 互斥锁(Mutexes)与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 互斥锁的应用场景。 条件变量的等待与唤醒机制。 互斥锁与信号量的区别与联系。 4.7 死锁(Deadlock) 死锁的定义与四个必要条件(互斥、占有并等待、非抢占、循环等待)。 死锁的预防(破坏四个必要条件)。 死锁的避免(银行家算法)。 死锁的检测与恢复。 第五章:内存管理:高效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 内存是计算机运行程序的核心载体。如何有效地分配、使用和回收内存,是操作系统至关重要的任务。本章将深入剖析各种内存管理技术。 5.1 内存管理基本概念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地址重定位。 内存碎片(内部碎片与外部碎片)。 5.2 连续内存分配 固定分区分配。 可变分区分配: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 内存压缩。 5.3 分页(Paging) 分页的基本原理:将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和页框。 页表(Page Table):记录逻辑页到物理页框的映射。 地址转换过程。 多级页表。 反向页表。 5.4 分段(Segmentation) 分段的基本原理:将程序划分为逻辑上独立的段(代码段、数据段、栈段等)。 段表(Segment Table):记录逻辑段到物理内存的映射。 段页式管理。 5.5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虚拟内存的概念:利用磁盘空间作为内存的扩展。 请求分页(Demand Paging):只将需要的页调入内存。 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 先进先出(FIFO)。 最近最少使用(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时钟算法(Clock Algorithm)。 二次机会算法。 页面失效(Page Fault)的处理。 颠簸(Thrashing):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的现象。 工作集模型。 二、第二篇:现代操作系统实战:深入Linux与Windows 在理解了操作系统的通用原理后,本篇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操作系统——Linux和Windows。我们将结合实际的系统组件,进一步理解前篇所述的原理如何在具体实现中得到体现。 第六章:Linux 操作系统:开源的力量与灵活的架构 Linux 作为一款强大的开源操作系统,以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广泛的应用而闻名。本章将重点剖析 Linux 内核的结构及其关键模块。 6.1 Linux 内核概览 Linux 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单体内核(Monolithic Kernel)与微内核(Microkernel)的对比。 Linux 内核的组件: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网络协议栈等。 6.2 Linux 进程管理 进程与任务(Task)在 Linux 中的表示:`task_struct`。 Linux 的进程调度器:CFS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进程创建:`fork()` 和 `exec()` 函数族。 进程间通信(IPC):管道(Pipes)、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s)、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信号(Signals)、套接字(Sockets)。 6.3 Linux 内存管理 Linux 的分页机制:页表、TLB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Linux 的内存分配器:`kmalloc()`、`vmalloc()`。 Linux 的内存回收机制:页面置换(LRU 链表)。 Swap 分区与 Swap 机制。 6.4 Linux 文件系统 Linux 的虚拟文件系统(VFS, Virtual File System):提供统一的文件系统接口。 常见的 Linux 文件系统:Ext4、XFS、Btrfs、NFS。 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 inode、目录项(dentry)、文件句柄(file descriptor)。 缓冲与缓存:页缓存(Page Cache)。 6.5 Linux 设备驱动模型 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 设备文件的概念。 Linux 设备驱动的注册与管理。 6.6 Linux 系统调用接口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的切换。 系统调用的实现机制。 第七章:Windows 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的统治者与企业级应用 Windows 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桌面操作系统,其复杂而成熟的架构支持着海量的应用软件。本章将揭示 Windows 内核的奥秘。 7.1 Windows 内核概览 Windows NT 内核的混合微内核(Hybrid Microkernel)设计。 Windows 内核的主要组件:Executive、Kernel、HAL (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对象管理器(Object Manager):统一管理系统对象。 7.2 Windows 进程与线程管理 进程与线程在 Windows 中的表示:`EPROCESS` 和 `ETHREAD` 结构。 Windows 的调度器:优先级调度、多处理器调度。 进程创建与线程创建。 Windows 进程间通信(IPC):命名管道(Named Pipes)、内存映射文件(Memory Mapped Files)、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7.3 Windows 内存管理 Windows 的虚拟内存管理:页文件(Page File)、工作集(Working Set)。 虚拟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的映射。 内存分配与回收。 内存管理单元(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 7.4 Windows 文件系统 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 的特性:日志、权限、压缩、加密。 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I/O 管理器。 7.5 Windows 设备管理 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机制。 设备驱动程序模型(WDM, Driver Model)。 即插即用管理器。 7.6 Windows 系统调用接口 Win32 API 与 NT API。 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的切换。 三、第三篇:操作系统进阶与应用 掌握了操作系统原理和具体实现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探讨一些更高级的主题,以及操作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八章:文件系统深入 8.1 文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文件分配方法: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 目录结构:单级、两级、多级。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8.2 现代文件系统的特性 日志文件系统(Journaling File System)。 写时复制(Copy-on-Write, COW)文件系统。 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 DFS)。 8.3 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 缓存与预读。 块大小的优化。 文件系统的碎片整理。 第九章:I/O 系统与设备管理 9.1 I/O 控制器与设备控制器 I/O 端口与内存映射 I/O。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9.2 I/O 软件层次 用户层 I/O 软件。 设备无关的 I/O 软件。 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处理器。 9.3 I/O 缓冲与缓冲技术 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在 I/O 中的应用。 9.4 磁盘调度算法 FCFS、SSTF、SCAN、C-SCAN、LOOK、C-LOOK。 第十章:网络通信与操作系统 10.1 TCP/IP 协议栈 网络模型的层次划分(TCP/IP 模型)。 IP 地址、端口号。 TCP 的可靠性与流量控制。 UDP 的无连接与高效性。 10.2 套接字(Socket)编程接口 Socket 的创建、绑定、监听、连接、发送与接收。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10.3 操作系统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网络接口驱动。 协议栈的实现。 套接字接口的实现。 第十一章:操作系统安全 11.1 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 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 拒绝服务攻击(DoS, Denial of Service)。 缓冲区溢出。 11.2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身份认证与授权。 访问控制列表(ACL, Access Control List)。 加密与解密。 安全审计。 11.3 常见安全漏洞与防范 权限管理不当。 不安全的系统配置。 软件漏洞。 第十二章:虚拟化与容器技术 12.1 虚拟化的基本概念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 Hypervisor(虚拟机监视器)。 类型 1 和类型 2 Hypervisor。 12.2 容器化技术 容器(Container)的概念。 与虚拟机的区别与联系。 Docker、Kubernetes 等技术简介。 12.3 操作系统在虚拟化与容器中的作用 虚拟化平台对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 容器隔离机制的实现(cgroups, namespaces)。 四、结论:迈向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书《深入探索:现代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的编写,并非旨在罗列枯燥的代码或晦涩的理论,而是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讲解,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操作系统坚实而全面的认知。我们坚信,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运作,将极大地提升您在软件开发、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等各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并为您在不断变化的科技浪潮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宏观概念到微观实现,从通用原理到具体系统的多个层面。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鼓励您结合实际操作,通过阅读相关文档、尝试编写简单的系统程序,来加深理解。每一次对操作系统内部机制的探索,都是一次对数字世界底层逻辑的洞察。 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操作系统学习之旅中的一位良师益友,激发您对计算机系统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领域将持续涌现新的挑战与机遇,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是您应对这些变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探索者和实践者的坚实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技术类的书籍应该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易读性,《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在这两点上都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它对于“进阶”概念的解读,让我耳目一新。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让你了解硬件的组成和安装,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思考“为什么”。比如,在讲解CPU散热器的选择时,它不仅仅是列出不同类型的散热器,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风道设计对整体散热效果的影响。这让我明白,原来选择一个好的散热器,不仅仅是看它有多“大”或者有多“酷”,而是要综合考虑它的设计理念和与机箱风道的匹配度。这一点,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此外,它在“硬件升级”的章节里,也给出了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更换某个零件,而是会分析当前硬件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瓶颈,从而帮助读者做出更明智的升级决策。我曾经有过几次盲目升级的经历,最终发现升级后的效果并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掌握“升级的思路”比单纯的“升级操作”更重要。这本书的论述角度非常独到,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怎么做”,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电脑硬件,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和升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的书,我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自己能看懂,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电脑硬件方面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每次看到电脑出了问题,都只能乖乖地找人维修,感觉自己像是被技术甩在了后面。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它竟然真的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是老朋友在给你讲解一样,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我这种初学者,也能毫不费力地理解。它从最基础的电脑组成部分开始讲起,比如CPU是什么、内存条怎么插、硬盘有什么用,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还配上了大量的彩图,让我能直观地看到每一个硬件的样子和安装位置。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关于显卡选择的那一章节,之前我总是纠结于显卡的型号,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以及什么样的游戏或者应用需要什么样的显卡,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组装”层面,它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这一点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我总是担心自己动手会不会把电脑弄得更糟,但书中提供的排查步骤清晰明了,操作也非常具体,让我觉得即使是第一次尝试,也能胸有成竹。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了电脑硬件的世界,让我从一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能够自信拆卸、组装、甚至初步维修电脑的爱好者。

评分

说实话,当我翻开《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我只是觉得,作为一名对电脑硬件一窍不通的人,或许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皮毛。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和颠覆。它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硬件知识,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赏它关于“故障诊断”的逻辑思维训练。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从最简单的开机无显示,到复杂的蓝屏死机,它都给出了清晰的排查思路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逐渐培养了一种“侦探式”的思维方式,能够主动去分析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结果。我曾经遇到过一次电脑无法联网的问题,按照书中的步骤,我一步步排查,最终发现是网卡驱动程序损坏。在此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网卡驱动是干什么的。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可循。而且,它在“硬件维护”方面的内容也相当实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清理灰尘,还讲解了如何防止静电,以及定期检查硬件健康状况的重要性。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够极大地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让我觉得,电脑硬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事物,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技能。

评分

我必须坦诚地承认,在阅读《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之前,我对电脑硬件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为零。每一次涉及到电脑的组装或者维修,我都只能束手无策,或者依赖于身边熟悉电脑的朋友。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电脑硬件的认知,也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你装”的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什么这么装”的道理。例如,在讲解内存条的选择时,它不仅仅列举了不同的DDR代数,还详细阐述了内存频率、时序等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CPU对内存支持的差异。这让我不再是凭空猜测,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在“硬件维修”部分,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它通过大量的图文示例,详细地展示了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过程,并且鼓励读者去思考问题的根源。我曾经因为显示器连接线松动而导致电脑无法正常显示,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我能够冷静地检查每一个接口,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这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它能够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够轻松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本能够激发我学习热情、培养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启蒙书。

评分

我必须得承认,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尤其是在我尝试自己动手升级电脑配置之后。之前我总觉得电脑硬件是个复杂且神秘的领域,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触及。但《新编电脑组装与硬件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它并没有上来就罗列一堆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层层递进地讲解。我尤其赞赏它在关于“优化”方面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把零件拼装起来,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最合适的硬件搭配,从而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性价比。书中对于不同主板接口的详细解释,以及如何根据CPU和内存的兼容性来选择合适的组合,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因为主板接口不兼容而白白浪费了一笔钱,这本书如果早点看到,就能避免这样的损失了。而且,它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简直是神器。我遇到过几次电脑突然死机或者无法启动的情况,以前只能是抓耳挠腮,或者立刻求助他人。但现在,我能够根据书中提供的图文并茂的步骤,一步步地去诊断问题,有时候仅仅是内存条松动或者显卡驱动出现问题,就能被我自行解决。这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做得相当出色,它既能满足初学者的入门需求,又能为有一定基础的用户提供进阶的知识。

评分

不错哦!!!!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很好的一本教材,和现实中的操作几乎全部吻合。视频也很不错?

评分

产品很好,有配套光碟,值得一看。

评分

送的快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可以啊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很好,对初学者有一定帮助。还会再来。

评分

最近很清晰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货真价实,非常满意,准时准点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