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分卷本·套装全四册)

唐诗鉴赏辞典(分卷本·套装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歌
  • 鉴赏
  • 文学
  • 辞典
  • 古典诗词
  • 文化
  • 艺术
  • 唐代
  • 中国古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49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328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分卷本中国文学鉴赏辞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56
套装数量:4
字数:2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本书分为四卷,共收录唐诗名作1100余篇,选目涵盖各家各派,全面精到。每篇诗作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俞平伯、萧涤非、周汝昌、施蛰存、程千帆、周振甫、钱仲联、马茂元、霍松林等撰写鉴赏文章,讲解详尽,深入浅出,帮助读者领略唐诗之美。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精彩书评

  由《唐诗鉴赏辞典》开山的《中国文学鉴赏大系》,所依赖的就是创造性与高质量。

  ——章培恒(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终身教授)

  阅读古诗文,就要怀着热爱的感情和探宝的执着,必能获得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感受。

  ——于漪(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

目录

篇目表
虞世南
蝉1
王绩
野望2
秋夜喜遇王处士3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5
诗(选二首)6
寒山
杳杳寒山道7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9
卢照邻
长安古意10
骆宾王
咏蝉15
于易水送人一绝16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8
渡湘江19
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21
王勃
咏风22
滕王阁诗23
别薛华2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7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28
山中30
杨炯
从军行32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33
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35
题大庾岭北驿37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38
灵隐寺40
渡汉江41
沈佺期
杂诗三首(其三)42
夜宿七盘岭44
独不见45
郭震
古剑篇47
李適之
罢相48
陈子昂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50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51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52
燕昭王53
登幽州台歌54
晚次乐乡县56
送魏大从军58
春夜别友人59
贺知章
咏柳60
回乡偶书二首61
沈如筠
闺怨6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64
张说
蜀道后期68
送梁六自洞庭山69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71
汾上惊秋72
张敬忠
边词74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76
感遇十二首(其四)77
感遇十二首(其七)78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80
望月怀远81
归燕诗82
赋得自君之出矣83
王之涣
登鹳雀楼84
凉州词85
宴词87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88
夏日南亭怀辛大90
彭蠡湖中望庐山91
夜归鹿门歌9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94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95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96
早寒有怀98
留别王维99
与诸子登岘首100
晚泊浔阳望庐山102
题义公禅房103
过故人庄104
舟中晓望106
岁暮归南山107
春晓109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111
宿建德江112
送杜十四之江南113
渡浙江问舟中人115
李颀
古从军行116
送陈章甫118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119
古意121
送刘昱122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124
送魏万之京126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128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129
从军行七首(其二)130
从军行七首(其四)131
从军行七首(其五)133
出塞二首(其一)134
采莲曲二首(其二)135
春宫曲137
西宫春怨138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140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141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142
青楼曲二首144
闺怨145
听流人水调子147
送魏二148
芙蓉楼送辛渐149
送柴侍御151
祖咏
望蓟门152
终南望馀雪154
王维
陇西行155
送别157
青溪158
渭川田家159
春中田园作160
新晴野望161
夷门歌162
陇头吟164
老将行165
桃源行167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70
酬张少府171
送梓州李使君173
过香积寺174
山居秋暝175
终南别业177
归嵩山作178
终南山179
观猎181
汉江临泛183
使至塞上184
秋夜独坐185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187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189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190
酬郭给事192
出塞作193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
人不遇194
积雨辋川庄作195
息夫人197
孟城坳198
鹿柴199
栾家濑201
白石滩201
竹里馆202
辛夷坞204
漆园206
鸟鸣涧207
山中送别208
杂诗(其二)209
相思210
书事212
山中212
田园乐(其六)213
少年行(其一)2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8
送元二使安西221
送沈子福之江东222
伊州歌223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225
李白
古风(其一)226
古风(其三)229
古风(其十五)231
古风(其十九)232
古风(其二十四)233
古风(其三十一)235
古风(其三十四)237
古风(其四十六)239
远别离240
蜀道难243
梁甫吟246
乌夜啼249
乌栖曲250
战城南252
将进酒254
行路难三首(其一)257
行路难三首(其二)259
日出入行261
北风行263
关山月265
杨叛儿267
长干行268
古朗月行270
妾薄命271
塞下曲六首(其一)272
玉阶怨274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275
清平调词三首276
丁都护歌277
静夜思279
从军行280
春思281
子夜吴歌282
长相思284
襄阳歌286
江上吟288
玉壶吟290
梁园吟292
横江词六首(其一)294
横江词六首(其五)295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296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298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299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300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301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304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

一)305
峨眉山月歌306
清溪行308
临路歌309
赠孟浩然310
江夏赠韦南陵冰312
赠钱征君少阳314
赠汪伦315
沙丘城下寄杜甫31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318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319
寄东鲁二稚子322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324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
阙范侍御327
梦游天姥吟留别328
金陵酒肆留别33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32
渡荆门送别334
南陵别儿童入京336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337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338
灞陵行送别339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341
送杨山人归嵩山343
送友人344
送友人入蜀34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47
山中问答351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352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35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356
把酒问月358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359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
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360
登太白峰361
登金陵凤凰台363
望庐山瀑布364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366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367
望天门山369
客中作370
夜下征虏亭371
早发白帝城372
秋下荆门373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374
越中览古375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377
望鹦鹉洲悲祢衡378
谢公亭380
夜泊牛渚怀古381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383
山中与幽人对酌384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笛385
独坐敬亭山38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387
忆东山二首(其一)388
拟古十二首(其九)389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
士391
听蜀僧濬弹琴392
劳劳亭394
春夜洛城闻笛395
长门怨二首396
哭晁卿衡398
哭宣城善酿纪叟399
刘眘虚
阙题400
王湾
次北固山下402
崔颢
黄鹤楼404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406
行经华阴407
孙逖
宿云门寺阁409
崔国辅
怨词二首(其一)411
采莲曲412
小长干曲413
王翰
凉州词414
张旭
山中留客415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417
咏史419
桂州腊夜420
早梅421
高適
燕歌行423
人日寄杜二拾遗426
封丘作427
别韦参军429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430
营州歌432
别董大二首(其一)433
塞上听吹笛434
除夜作435
无名氏
听张立本女吟436
储光羲
钓鱼湾438
江南曲四首(其三)439
张谓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441
题长安壁主人441
万楚
五日观妓442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444
听弹琴446
送灵澈上人447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448
余干旅舍449
饯别王十一南游450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451
酬李穆见寄452
长沙过贾谊宅453
登余干古县城455
送严士元456
李冶
寄校书七兄458
杜甫
望岳460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462
房兵曹胡马464
画鹰465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67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470
兵车行473
饮中八仙歌476
春日忆李白478
前出塞九首(其六)480
丽人行481
贫交行483
醉时歌485
后出塞五首(其二)487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89
月夜493
悲陈陶495
对雪496
春望497
哀江头498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501
北征502
羌村三首506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
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
别情见于诗510
春宿左省512
曲江二首513
曲江对酒516
九日蓝田崔氏庄518
日暮519
赠卫八处士521
洗兵马523
新安吏526
石壕吏529
潼关吏532
新婚别533
垂老别536
无家别539
佳人542
梦李白二首544
秦州杂诗(其七)546
天末怀李白548
月夜忆舍弟549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
首(其七)551
成都府552
蜀相553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555
南邻557
狂夫558
江村560
野老562
恨别564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
早梅相忆见寄565
后游566
客至567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569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569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570
春夜喜雨571
江亭572
琴台573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575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57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77
赠花卿580
不见581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583
堂成585
戏为六绝句587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59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92
送路六侍御入朝594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595
别房太尉墓597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598
登楼599
绝句二首(其一)601
绝句二首(其二)602
绝句四首(其三)603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604
宿府606
倦夜608
有感五首(其三)610
禹庙611
旅夜书怀613
八阵图614
白帝615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617
宿江边阁618
诸将五首(其二)619
秋兴八首621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627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6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631
阁夜632
孤雁634
又呈吴郎635
九日637
登高638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640
漫成一首642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644
江汉645
登岳阳楼647
南征648
发潭州649
燕子来舟中作650
小寒食舟中作651
江南逢李龟年652
李华
春行即兴654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57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659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
征660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663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664
寄左省杜拾遗665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67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668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
绛669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670
逢入京使671
碛中作672
戏问花门酒家翁673
春梦674
刘方平
采莲曲675
月夜675
春怨677
民谣
神鸡童谣678
裴迪
华子岗680
元结
舂陵行并序682
贼退示官吏并序685
欸乃曲五首(其二)687
孟云卿
寒食688
张继
枫桥夜泊689
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691
赠阙下裴舍人693
暮春归故山草堂694
归雁696
贾至
春思二首(其一)697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699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700
郎士元
柏林寺南望701
听邻家吹笙703
韩翃
寒食704
宿石邑山中706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707
金陵怀古708
江村即事710
喜外弟卢纶见宿710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712
李端
胡腾儿713
拜新月715
鸣筝715
闺情716
胡令能
咏绣障718
小儿垂钓719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720
顾况
囝721
公子行722
过山农家724
宣宗宫人
题红叶725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727
严武
军城早秋728
张潮
江南行729
于良史
春山夜月731
柳中庸
听筝732
征人怨734
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735
三闾庙736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738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
府县僚友739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740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741
登楼寄王卿742
寄李儋元锡744
寄全椒山中道士745
寒食寄京师诸弟746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747
赋得暮雨送李曹749
长安遇冯著750
幽居752
滁州西涧753
闻雁755
卢纶
逢病军人756
塞下曲六首(其二)757
塞下曲六首(其三)758
晚次鄂州758
送李端760
………………

精彩书摘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南朝宋谢灵运《泰山吟》那要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萧涤非)

  ……

前言/序言

  王国维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诗人辈出,诗派纷纭,各领风骚,更有李白杜甫两位大家,双峰并峙,光焰万古。唐诗诸多名篇流传至今,深入人心,广为传诵,早已融于了人们的生活。《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更是掀起了全民吟诵诗词的热潮。

  正逢国家大力倡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际,上海辞书出版社以此为契机,为满足读者需要,推出分卷本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本书以入选国家“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分为四卷,共收录唐诗名作1100余篇,选目涵盖各家各派,全面精到。每篇诗作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俞平伯、萧涤非、周汝昌、施蛰存、程千帆、周振甫、钱仲联、马茂元、霍松林等撰写鉴赏文章,讲解详尽,深入浅出,帮助读者领略唐诗之美。书中插配有关唐人诗意的书画作品,书后附有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词语简释等资料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诗海拾贝:中国古典诗歌精粹与鉴赏》 一、 编纂宗旨与价值 《诗海拾贝:中国古典诗歌精粹与鉴赏》旨在为广大古典诗歌爱好者提供一部集精选、释读、品析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我们深知,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哲理、高超艺术以及历史文化信息,是连接古今、启迪心灵的宝贵财富。本书的编纂,正是希望以一种系统、深入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遵循“精粹至上”的原则,严选历代公认的、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从先秦的《诗经》到唐宋的黄金时代,再到明清的诗歌流变,我们力求涵盖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代表性诗人及其名篇。我们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每一篇入选的作品,都经过细致的甄选,确保其艺术水准和文化意义。 鉴赏部分,则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摒弃了生硬的断句和空泛的赞美,而是力图从多个维度对诗歌进行深入解读。这包括: 时代背景的梳理: 每一首诗歌都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理解其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是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本书将尽可能简要而准确地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帮助读者把握诗歌的宏观脉络。 诗人生平与创作风格的勾勒: 诗如其人,诗人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人生遭际,往往是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和情感寄托。我们将对重要诗人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让读者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能走近诗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诗歌内容的细致解读: 对于诗歌的字词句,我们将进行严谨的考证和清晰的释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挖掘诗歌的深层含义,分析其所描绘的意境、抒发的情感、寄寓的哲理。 艺术手法的剖析: 诗歌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精妙的艺术手法上。本书将重点分析诗歌在炼字、用典、比兴、对仗、结构安排等方面的独到之处,让读者了解诗歌是如何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的。 多角度的品评与赏析: 我们鼓励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品味。本书的鉴赏部分,将提供多元化的解读视角,既有对传统经典解读的继承,也有结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创新。我们将引导读者去体会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悟、自然之美,激发读者自身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本书编纂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诗歌文本和深入的鉴赏解读,帮助读者: 1. 提升文学素养: 学习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丰富精神世界: 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拓展精神视野,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3. 传承中华文化: 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而璀璨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4. 激发创作灵感: 学习古人的诗歌创作智慧,为现代人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灵感。 《诗海拾贝》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典诗歌丰富世界的窗户,是一次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场涤荡心灵的文学盛宴。我们期待它能成为您在诗歌海洋中探索的得力助手,陪伴您发现那些闪耀着智慧与情感光芒的文学珍宝。 二、 内容结构与特色 《诗海拾贝:中国古典诗歌精粹与鉴赏》将采用分卷本的编排形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全套共计四卷,力求系统性与实用性兼顾。 第一卷:先秦至汉魏诗歌溯源 本卷将着重收录先秦时期《诗经》中的精选篇章,如《关雎》、《采薇》、《伐檀》等,展现早期诗歌朴素而真挚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随后,将进入楚辞的领域,以屈原的《离骚》、《九歌》为代表,体会其瑰丽的想象、深沉的爱国情怀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汉乐府民歌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将是本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生动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展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画卷。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卷将重点收录曹操、曹植父子的“建安风骨”作品,如曹操的《观沧海》、曹植的《洛神赋》等,感受其慷慨激慨与情真意切。同时,也将涵盖建安七子、正始文学以及竹林七贤等诗人的代表作,如阮籍的《咏怀诗》、嵇康的《管鲍篇》等,展现这一时期文学的独特风貌,如对生命、自由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疏离与批判。 鉴赏特色: 本卷的鉴赏将着重分析早期诗歌的语言特点、叙事模式以及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对于《诗经》的歌谣体,《乐府》的叙事性,《楚辞》的浪漫想象,都将进行细致的阐释。同时,对建安文学的“风骨”特质,魏晋风度的形成,也将有深入的探讨。 第二卷:唐诗盛世的璀璨群星(上)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群星璀璨,名篇迭出。本卷将聚焦于唐诗的早期和中期,汇集众多大家名作。 初唐: 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的作品为代表,展现早期唐诗的蓬勃生机和由初唐四杰所开创的豪放飘逸的风格。 盛唐(前半期): 本卷的重头戏将是诗仙李白。我们将精选其代表作,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行路难》等,深入剖析其“诗仙”的浪漫主义精神、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盛唐(后半期): 杜甫,作为“诗圣”,其作品以现实主义精神著称,本卷将收录其《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并深入解读其“诗史”的价值,分析其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对社会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此外,本卷还将收录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等重要诗人的作品,展现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的勃勃生机,以及不同诗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鉴赏特色: 本卷的鉴赏将深入挖掘李白“天马行空”般的浪漫情怀,分析其想象力如何构建出奇幻瑰丽的意境。对于杜甫,则侧重于其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其作品如何成为反映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同时,对初唐四杰的开创性,以及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也将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第三卷:唐诗盛世的璀璨群星(下)与宋诗的变革 本卷将继续聚焦唐诗的辉煌,重点展示盛唐诗歌的更多精彩,以及中晚唐的诗歌发展。 盛唐(续): 白居易的诗歌以其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著称,本卷将收录《长恨歌》、《琵琶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分析其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和白话诗的语言特色。 中晚唐: 涵盖李商隐、杜牧的“小李杜”组合,以及韩愈、柳宗元等,展现晚唐诗歌的綺麗、感伤以及古文运动对诗歌的影响。 随后,本卷将转向宋诗的特点。宋诗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发展出更为理性、哲理化、生活化的特点。我们将收录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宋代重要诗人的代表作。特别是对苏轼的豪放词与诗的兼顾,黄庭坚的“江西诗派”风格,以及陆游的爱国情怀,都将给予充分的展示。 鉴赏特色: 本卷的鉴赏将继续深入剖析晚唐诗歌的风格演变,如李商隐的朦胧婉约,杜牧的俊爽。对于宋诗,则重点阐述其与唐诗在精神气质、艺术手法上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宋人如何将儒、释、道思想融入诗歌,以及宋诗“以文为诗”的特点。对苏轼等大家,将着重分析其诗歌与词的融通,以及如何从容达观的人生哲学。 第四卷:宋词的繁盛与元明清诗歌的流变 本卷将以宋词为主体,展现宋代词坛的辉煌成就。我们将收录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等词人的经典作品,涵盖婉约派、豪放派以及花间派等不同风格流派,深入分析词的独特韵律、情感表达以及与诗的异同。 之后,本卷将拓展到元、明、清时期的诗歌。元代诗歌在继承宋代的基础上,也涌现出如萨都剌、杨维桢等诗人。明代诗歌经历了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以及后来的公安派的“独抒性灵”,我们将选取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分析其风格的演变。清代诗歌则更加多元,既有乾嘉学派的考据风格,也有对唐诗宋词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将收录如纳兰性词、顾炎武、王夫之、袁枚、赵翼等代表人物的诗作,展现清代诗歌的丰富面貌。 鉴赏特色: 本卷对宋词的鉴赏将着重分析词的音乐性、章法以及抒情方式的独特性,并深入解读不同词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追求。对于元明清诗歌,将梳理其与前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复古思潮、性灵说等不同文学主张的影响,以及晚清时期诗歌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的尝试。 三、 读者对象与阅读指南 《诗海拾贝:中国古典诗歌精粹与鉴赏》面向广大对中国古典诗歌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文学爱好者: 寻求系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深入体会历代名篇名作艺术魅力的读者。 学生群体: 在校学生,尤其是在语文、文学、历史等专业领域学习的师生,本书可作为重要的参考读物。 文化研究者: 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的学者,本书提供的严谨考证和多角度解读,将有一定参考价值。 普通读者: 希望提升个人文化修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普通读者。 阅读指南: 1. 循序渐进: 建议读者从第一卷开始,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行阅读,逐步建立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体认识。 2. 精读与泛读结合: 对于特别喜爱的作品,可以进行精读,反复品味其文字、意境和情感。对于不甚熟悉的篇章,也可以进行泛读,初步了解其大意和风格。 3. 辅助鉴赏: 在阅读诗歌文本后,务必阅读本书提供的鉴赏部分。鉴赏部分将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欣赏其艺术技巧,避免望文生义。 4. 联系生活: 鼓励读者将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哲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体会诗歌的现实意义,实现古今心灵的沟通。 5. 独立思考: 鉴赏部分提供的是一种解读思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形成独立的见解。诗歌的魅力在于其多义性和开放性,允许读者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6. 查阅资料: 在阅读过程中,如遇不甚理解的词语、典故,可以参考本书的注释,或进一步查阅其他工具书,以加深理解。 《诗海拾贝》不仅仅是一部书籍,更是一次文化的旅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您探索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忠实伴侣,让您在品味文字的韵律之美,感受情感的跌宕起伏,领悟人生智慧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唐诗相关的书籍,但大多数要么过于学院派,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显,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无法触及诗歌的灵魂。直到我入手了这套《唐诗鉴赏辞典(分卷本·套装全四册)》,我才真正找到了“对味”的读物。它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虽然是辞典,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每一首诗的选录都堪称经典,而随附的鉴赏文字,则是我认为最出彩的部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考据,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 sensibility。编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探寻诗歌背后的真实情感和意境。举个例子,读到某首诗,可能我们会觉得意境优美,但读完鉴赏,我们才能明白,原来这优美背后,还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无奈、欣喜,或是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层层剥茧的解读,让我对唐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体验。这套书,我真的觉得是给所有热爱唐诗、渴望了解唐诗的人准备的。

评分

这套《唐诗鉴赏辞典》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这套书,就像一股清流,将我引向了那个遥远的、充满诗意的唐朝。让我惊喜的是,它并不是那种“一站式”的知识输出,而是鼓励读者主动去思考、去感受。比如,在鉴赏某首诗的时候,它可能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我去揣摩诗人的情感,去想象当时的场景,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而且,它的分卷设计也非常巧妙,感觉每一卷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主题,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学习,不会感到信息过载。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工具书,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唐诗,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评分

收到这套《唐诗鉴赏辞典(分卷本·套装全四册)》真的让我惊喜连连,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非常有品味,选用的是古朴典雅的风格,书脊烫金的字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文化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是一流,细腻光滑,印刷清晰,翻阅起来非常舒适,一点也不会有廉价感。打开第一卷,扑面而来的就是如潮水般涌来的唐诗之美,那些熟悉的诗句在精美的排版和恰到好处的注释下,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我尤其喜欢它在诗歌选择上的编排,似乎是按照一定的脉络或者主题来组织的,这样读起来更有连贯性,也更容易沉浸其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能够感受到编纂者深厚的功力和对唐诗的理解,每一首诗都像一颗精心打磨过的宝石,在辞典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份喜悦,也期待着接下来的阅读之旅能够带给我更多的感悟和启发,这绝对是一套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在于它能否真正打动人心,引发共鸣。这套《唐诗鉴赏辞典(分卷本·套装全四册)》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实而精致的外观所吸引,仿佛捧着一件珍贵的文物。打开之后,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唐诗,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它的鉴赏部分,它没有选择生硬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语言,去解读每一首诗的内涵。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去领略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意境。当我读到某首熟悉的诗句,在有了这套书的解读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对它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这套书,让我对唐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由衷的敬意。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唐诗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觉得那是汉语文学的巅峰,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套《唐诗鉴赏辞典》,而且还是分卷本的全套,我的心简直就飞起来了。拿到手之后,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的分卷非常人性化,我记得以前买过的很多同类书籍,要么是厚重得不方便携带,要么就是内容杂乱,不好查找。但这套书就不同了,每一卷的大小适中,我可以轻松地放在包里,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后的咖啡馆里,随时随地翻阅。更重要的是,它的鉴赏部分写得实在太好了!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分析,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的情感、当时的社会背景娓娓道来。我仿佛能看到李白醉酒放歌的豪迈,也能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深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解读方式,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那些意境深远的诗句。这套书简直就是我的唐诗启蒙老师,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唐诗,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我买的是唐诗宋词分卷本套装,好沉啊,不过希望我能坚持学下去。加油,小包子!可以买,这个包装比较严实,不像合本,我买的元曲合本保护膜就坏了,有点脏。这个挺好!

评分

作者简介作者有俞平伯、周汝昌、葛晓音、王运熙、萧涤非、程千帆等一百多位国内唐诗研究领域名家。

评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评分

西方学界已有共识,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公认的影响力、引用率方面“无有比肩者”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此书于1971年出版,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没有第二本音乐书籍获得过此项殊荣,其在音乐书中的“塔尖”地位俨然不可撼动。

评分

为了给这个商品好评,我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来到镇上,脚上磨起了许多豆大的水泡,鞋子也开胶了。本来想把家里的苞谷卖掉几十斤,在镇上坐车到城里的网吧给这个商品好评,无奈天公不作美,今年收成不好,种的粮食只够家里吃,所以我只好在镇上的砖窑里打工,挣足路费。从砖窑搬一块砖到拖拉ji上只给一分钱,为了100块的车费,我搬了一万块砖,十个手指头都磨出了鲜血,为了省下车费,我没贴云南白药创可贴,让血液自然凝结。之后拿到搬砖钱,我坐上了从镇上开往城里的汽车。来到网吧,一摸兜里,没有三块钱的上网费了,少搬了300块砖。我只好在大街上四处奔走,守望着那些喝矿泉水的人们,当他们将矿泉水瓶从手中抛出的那一刹那,我就像守门员扑球般扑去了,生怕矿泉水瓶被别人抢去了,历尽千辛万苦,我终于收集到60个珍贵的矿泉水瓶子,拿到废品收购站换了3块钱的网费,迫不及待来到网吧,打开京东网站的第一件事就是点五星好评。

评分

《唐宋词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中重要品种。该书初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编者精心选目,并延请国内外专家撰写赏文,打造出继《唐诗鉴赏辞典》之后的又一文学鉴赏精品,面世二十余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久负盛誉,至今长销不衰。但因编撰历时已久,原书不少信息已显陈旧,不及反映词学界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故出版社延请词学研究名家钟振振、王兆鹏、刘尊明等诸位先生,对原书赏析文、词学书目及诗人小传等内容进行深入修订,推出《唐宋词鉴赏辞典》第二版。此版改正原书舛讹,增补新材料,酌删少量篇目,充分吸收近年来词学研究成果,使全书质量更上层楼,更能满足读者需求。正是"精益求精谱新篇,畅销廿年续华章"。

评分

给朋友代买的,朋友颇有魄力,当然也是受我藏书的刺激,不过我好好的过了把敞开买书的瘾。给京东的物流点赞?,给送货上门的师傅点赞?,您辛苦!!!

评分

期待已久,终于以140.9的超低价入手,满心欢喜哈!经仔细鉴定,正版图书没毛病。购书上京东,绝对省钱又轻松。

评分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京东自营还是信得过的,趁着618优惠采购了一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京东的服务也很好,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到了,纸箱包装,包装完好,书本无破损。很满意。因为书比较多,就不一个个评论了,统一作此评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