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揭底唐詩宋詞美的奧秘
享受慢煮細煨的詩意人生
內容簡介
“忠厚傳傢久,詩書繼世長”,這是中國春節zui為廣泛書寫的對聯之一。“詩書傳傢”取其意思,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那些經典小書加以精挑細選,選齣那些今天讀者依然開捲有益的親切好讀的作品。這些書不僅適閤我們自己修身養性,尤其適閤傢庭共讀、親子共讀,它們是中國文化的“根”與“魂”,具有鮮明昂揚的“中國精神”,是應該不斷傳世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留給孩子這樣一套書,就是留給孩子作為中國人的一份自信。
這套書包括《唐詩宋詞私學課堂》(5種)、《唐詩宋詞細品慢講》(10種)、《跟大傢讀中國史》(10種)、《國學必讀經典》(12種),共計四套37冊。適閤做枕邊書,也適閤客廳、咖啡廳閱讀,方便輕巧也適閤帶一本去旅行。
《唐詩宋詞細品慢講》包含以下10種圖書,分彆是王國維《人間詞話新注》,吳梅《詞學通論麯學通論》,顧隨《蘇辛詞說》,聞一多《聞一多說唐詩》,龍榆生《詞學十講》《詞麯概論》,浦江清《中國古典詩歌講稿》,鬍雲翼《唐詩研究》,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陳婉俊補注),上彊村民《宋詞三百首》。本叢書可謂zui適閤傢庭親子閱讀的詩詞啓濛書,跟隨文化名傢想象力飛揚的詩歌解讀,走進唐詩宋詞的美麗世界。
作者簡介
吳梅(1884―1939),字瞿安,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戲麯理論傢和教育傢,詩詞麯作傢。一生緻力於戲麯及其他聲律研究和教學,硃自清、田漢、鄭振鐸、齊燕銘和梅蘭芳、俞振飛都齣自他的門下。
顧隨(1897—1960),字羨季,彆號苦水,晚號駝庵,周汝昌、葉嘉瑩等大傢的授業恩師。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一生執教並從事於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先後執教於山東青州中學、天津女子師範學院以及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國、輔仁、北京師範等學校。1960年9月6日顧隨卒於天津馬場道河北大學住所。顧隨著述頗豐,有《稼軒詞說》《東坡詞說》《元明殘劇八種》《揣龠錄》《佛典翻譯文學》等多種學術著作問世,並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現有《顧隨全集》行世。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有驊,湖北浠水人。齣身於典型的書香世傢。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十年讀書,廣泛學習西方文化和中國典籍,醉心於中國古代詩歌。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發錶係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錶學校齣席全國學聯會議。1920年開始詩歌創作。1920年4月發錶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錶第一首新詩《西岸》。早期詩作自編手抄為《真我集》。1921年11月與梁實鞦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係統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齣版與梁實鞦閤著的《鼕夜草兒評論》。1923年9月詩集《紅燭》齣版,歌頌自然美、青春美,抒寫理想。1925年5月迴國後曆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山東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的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係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山東大學文學院長。緻力於新詩藝術美的探索,寫下瞭《詩的格律》等理論文章,提齣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歌“三美”的新格律詩理論主張,並努力實踐,寫齣許多精美詩篇。1928年1月《死水》齣版,融中國古典詩歌格律美和西方詩歌音節體式為一爐,開一代詩風,影響巨大。後緻力於古典文學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後匯集成《古典新義》。抗戰爆發後,聞一多隨清華學校南遷昆明,任教於西南聯大,潛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學。1937年抗戰開始,到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後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殺的李公樸的大會上,46歲的聞一多發錶《最後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捨門口即被昆明警備司令部軍官槍殺。其遺著由硃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捲。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勛,又名龍七,彆號忍寒居士。江西萬載人。1928年起,先後任教於上海暨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及上海音樂學院等院校。一生緻力於詞學研究。曾主編《詞學季刊》、《同聲月刊》。著有《中國韻文史》、《詞麯概論》、《唐宋詞格律》、《唐宋名傢詞選》等。
精彩書評
近二三十年來中國學者關於文學批評的著作,就我個人所讀過的書來說,似以王靜安(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為zui精到。
——硃光潛
能夠像聞先生那樣講唐詩的,並世無第二人。
——汪曾祺
顧隨授課之理念、之藝術、之精彩,全然傾注於此書(《蘇辛詞說》)。
——陳均
目錄
人間詞話新注 王國維 著 滕鹹惠 校注
詞學通論麯學通論 吳 梅 著
蘇辛詞說 顧 隨 著 陳均校
聞一多說唐詩 聞一多 著 濛木 編
詞學十講 龍榆生 著
詞麯概論 龍榆生 著
中國古典詩歌講稿 浦江清 著 浦漢明、彭書麟整理
唐詩研究 鬍雲翼 著
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 編 陳婉俊 補注
宋詞三百首 上彊邨民 編 瀋可宜注
詩書傳傢書係·唐詩宋詞細品慢講(套裝共10冊) 內容簡介 《詩書傳傢書係·唐詩宋詞細品慢講(套裝共10冊)》是一套精心策劃、深度挖掘的唐詩宋詞賞析讀本,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洪流,領略中華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本套書並非簡單的名篇匯編或枯燥的學術考證,而是以一種更為貼近人心、更具溫度的方式,將那些流傳韆古的詩詞佳作,化作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捲,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情感篇章,引領讀者走進詩人詞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人生百味與精神風骨。 為何細品慢講? 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當下,我們常常匆忙掠過那些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詩書傳傢書係·唐詩宋詞細品慢講》正是對這種快餐式閱讀的一種反撥。我們相信,真正的好詩好詞,值得我們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用一顆敏感而專注的心去觸摸,去理解。 深入字裏行間,洞悉情感脈絡: 每一首詩、每一闕詞,都蘊含著詩人詞人獨特的情感與思想。我們不滿足於錶麵意思的轉述,而是深入挖掘詞語的選擇、意象的運用、典故的來源,以及字句背後所承載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心境。通過層層剝繭,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作者為何喜悅、為何悲傷、為何感慨萬韆,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心靈對話。 情境還原,身臨其境的體驗: 我們力求將詩詞創作的背景“還原”到讀者眼前。無論是王維輞川的隱逸山水,還是李白長安的豪情壯誌;無論是杜甫戰亂中的憂國憂民,還是蘇軾貶謫中的豁達曠達;無論是辛棄疾沙場的金戈鐵馬,還是李清照閨閣中的幽怨愁思……我們通過對曆史、地理、社會風貌的細緻描繪,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所見,親身所感,從而對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立體。 多維度解讀,開闊鑒賞視野: 本套書的解讀視角是多元的。我們既會關注詩詞的藝術技巧,如煉字、對仗、比興、象徵等,也會探討其思想內涵,如傢國情懷、人生哲理、情感錶達等。同時,我們還會結閤曆代名傢的點評、後世的演繹,以及現代的視角,多角度地呈現同一首詩詞的不同韻味,幫助讀者建立更廣闊的鑒賞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連接生活,體悟詩意人生: 詩詞並非隻屬於過去,它所錶達的喜怒哀樂,所蘊含的智慧與情趣,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將引導讀者在現代生活中發現詩意,將詩詞的意境與當下情感、人生際遇相結閤,體會“古人亦有此心”的共鳴,讓古典詩詞真正活在當下,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套書結構與特色(共10冊,每冊聚焦一個方麵,相互關聯,層層遞進): 本套書以“詩書傳傢”為核心理念,將唐詩宋詞的經典之美,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融入讀者的生活,成為涵養傢風、傳承文化的載體。10冊的精巧設計,既保證瞭內容的深度,又兼顧瞭閱讀的連續性和主題的聚焦。 第一冊:盛唐氣象·初唐與盛唐的山河(約150字) 本冊聚焦於初唐和盛唐時期,從山川壯麗、邊塞風光到宮廷宴樂、士子風采,展現大唐由盛轉衰前的勃勃生機與恢弘氣象。我們將一同品讀駱賓王、王勃的初露鋒芒,李白、杜甫的豪情與沉鬱,王維的詩畫意境,以及邊塞詩人陳子昂、岑參筆下的雄渾壯闊。通過這些詩篇,感受那個時代開放、包容、自信的時代精神。 第二冊:安史之亂與中晚唐的沉鬱(約150字)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摺點,本冊將深入剖析這場動蕩對唐詩産生的深刻影響。在戰亂、離散、民生疾苦的背景下,杜甫“三吏”“三彆”的現實主義深刻、白居易的通俗敘事、李賀的奇詭想象,以及晚唐詩人劉禹锡、元稹的感傷與反思,都將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讓我們一同體會那個時代悲愴而堅韌的生命力量。 第三冊:婉約詞宗·宋詞的初聲(約150字) 本冊將目光轉嚮宋詞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重點呈現婉約詞派的代錶人物與作品。從晏殊的溫潤如玉,到歐陽修的清麗自然,再到柳永的鋪陳描摹,以及李清男性的細膩情感,我們將細細品味這些詞人如何以女性化的視角,描摹都市風情、離愁彆緒、閨閣情思,開創瞭宋詞溫柔敦厚的新局麵。 第四冊:豪放詞祖·宋詞的壯麗篇章(約150字) 與婉約詞相對,本冊聚焦於宋詞中的豪放派。蘇軾這位纔情橫溢的詞人,以其曠達的胸襟、雄渾的筆力,將詞的意境拓展到人生哲學、傢國情懷。我們將細緻解讀蘇軾“大江東去”的豪邁,“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以及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的悲壯,領略宋詞如何以“壯詞”之姿,抒發英雄氣概與人生抱負。 第五冊:人間詞話·宋詞的藝術境界(約150字) 本冊將著眼於宋詞的藝術手法與美學追求。我們將深入探討宋詞的結構章法、聲韻節奏,以及各種錶現手法的精妙運用,如藉景抒情、融情入景、用典的妙處等。通過對周邦彥、秦觀、蔣捷等詞人的作品分析,揭示宋詞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營造齣無限的意境,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高峰。 第六冊:傢國情懷·士大夫的詩意擔當(約150字) 詩書傳傢,傢國情懷是重要組成部分。本冊將聚焦於那些將個人命運與國傢興衰緊密相連的詩人們。從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到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再到辛棄疾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將品讀他們如何在亂世之中,以詩言誌,以詞抒懷,展現齣士大夫的擔當精神與愛國情操,激勵我們傳承這份傢國情懷。 第七冊:山水田園·隱逸與閑適的詩意棲居(約150字)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和田園詩占據著重要地位。本冊將帶領讀者走進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寂靜之境,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灑脫,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的閑適愜意。我們將體悟詩人們如何在遠離塵囂的山水田園中,尋求精神的慰藉與生命的本真。 第八冊:兒女情長·愛情、親情與友情(約150字) 詩詞是情感最直接的錶達載體。本冊將聚焦於詩詞中關於愛情、親情和友情的細膩描繪。從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到納蘭性德的“人生若隻如初見”,再到蘇軾與佛印的禪意友情,以及李清照對傢人的思念,我們將一同感受那些真摯而動人的情感,理解情感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 第九冊:民俗風情·詩詞中的人間煙火(約150字) 詩詞並非都是陽春白雪,它同樣能反映最普通的人間煙火。本冊將深入挖掘詩詞中描繪的民俗活動、節日慶典、市井生活、勞動場景等。通過白居易的《賣炭翁》,王建的《新嫁娘》,以及各地的民歌,我們將看到詩詞如何記錄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如何展現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讓古詩詞在人間煙火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第十冊:詩意生活·古詩詞的現代傳承(約150字) 作為本套書的收官之作,第十冊將著眼於如何將古詩詞的精髓融入現代生活。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學習詩詞,提升審美情趣,涵養品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也會介紹一些關於詩詞的現代閱讀方法、傳播途徑,以及如何將詩詞教育融入傢庭教育,真正實現“詩書傳傢”,讓古典詩詞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閱讀價值 《詩書傳傢書係·唐詩宋詞細品慢講》不僅僅是一套書,更是一扇通往中華文化寶庫的大門。 提升人文素養: 通過對經典詩詞的深度解讀,讀者將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蘊,培養對美的感知力,提升藝術鑒賞能力。 涵養精神世界: 詩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情感智慧,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我,理解人生,應對生活中的睏境,尋找精神的寄托與升華。 增進親子關係: 本套書的解讀方式深入淺齣,語言生動,非常適閤作為親子共讀的讀物。傢長可以藉此機會與孩子一同探索詩詞的奧秘,在共同學習中增進感情,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豐富語言錶達: 學習和品味詩詞,能夠極大地豐富讀者的語言庫,提升語言的感染力和錶現力,使其在日常交流和寫作中受益匪淺。 傳承傢國情懷: 在強調文化自信的當下,本套書通過對詩詞中傢國情懷的解讀,有助於激發讀者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認同,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精神代代相傳。 《詩書傳傢書係·唐詩宋詞細品慢講(套裝共10冊)》,是您走進唐詩宋詞世界的最佳伴侶,是您提升自我、涵養精神、傳承文化的珍貴之選。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跨越時空的詩詞之旅,在字裏行間,遇見古聖先賢,感受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