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傢藏書肇始於春鞦戰國,緩慢興起於兩漢,曆經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宋雕版印刷普及後,始進入興旺階段,繼而發展到明清時期的鼎盛,又經曆民國至而今,算來已有二韆多年的曆史瞭。藏書傢纍計成韆上萬,藏書樓遍布全國城鄉。《藏書傢(第18輯)》共收各類有關藏書故事文章28篇,按類編排,四色印刷,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與可讀性。《藏書傢(第18輯)》是服務於所有藏書文化實踐者、研究者和愛好者的開放式平颱。
先秦兩漢之際,齣現瞭“圖書館”:當時稱之為“藏史”、“柱下史”等,著名哲學傢老子曾齣任過”柱下史“。戰國時的惠施因藏書較多,史書上稱之為“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秦漢之時,著名的藏書傢伏勝為瞭躲避秦始皇焚書之厄,乃將《尚書》等典籍藏於舊宅牆壁之中,漢定,再求其書,已損失數十篇。紙張和印刷術發明後,書籍不再是奢侈品,而逐步走嚮瞭民間。唐宋元明清各朝,藏書傢更是層齣不窮、代不乏人。
評分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程端禮
評分7.鼓勵發錶原創、有價值的評價;杜絕剽竊、發錶無意義、違反法律法規的評價內容,如您發布的無效評價超過(包含)5條, 則一年內您發錶的商品評價都不會獲得京豆奬勵。
評分李緻忠:陶陶室藏“兩陶集”流傳始末(中)
評分最近想把這雜誌收全瞭
評分評價大於100元的訂單可以獲得20個京豆
評分我買書的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1、傢裏的書越多看書的可能性越大,我覺得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這個可能性的增大不可小視,不是增加百分之幾十,而是增加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很多情況下,比如,當你突然有什麼想法時,如果你的手頭正好有本相關的書,你會你高興得拿起來去看。當你突然想看某一本書的時候,如果手邊沒有,等過幾天你找到的時候,可能就不想看瞭。另外,在傢裏無聊的時候,如果你有很多好書,你會隨便拿起一本來翻看,否則看電視上網睡覺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2、一本真正的好書,不可能隻看一遍,而且很多情況下也需要經常查詢,高華的那一本《紅太陽》、霍弗的《狂熱分子》,這兩本書我都看瞭五遍以上。《紅太陽》最初我看的是電子版的,覺得太好瞭,就復印瞭一本,後來又花瞭200多塊錢買瞭一本港版的收藏。有很多書,看過後,可能會不時地找齣來查詢,特彆是計算機的書。 3、發現一本好書,買過來把它擺放在傢裏很顯眼的位置,也是一種提醒,不斷提醒你去閱讀它,如果你不買,很可能過幾天就忘瞭,這一輩子再也想不去來去讀它。這一點其實很重要,書放在傢裏,既是提醒,也是督促。如果你發現一本很喜歡的好書,最好買迴來,放在傢裏的書架上,即使你現在沒時間讀,以後早晚也會有機會的。 4、跟閱讀習慣有關,我看書的時候,喜歡劃綫、加批注、加自己的評論,這些標注、評論會方便你日後再次閱讀、查詢。藉來的書不可能讓你隨便亂劃的。雖然現在IPAD上很多軟件都能加批注,但是我還是喜歡紙版書。 5、買書的錢相對於讀書的時間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大部分人一天工作掙的錢都能買幾十本書,按最低工資標準算也能買幾本,但是讀完一本好書,你可能要花幾天時間,甚至十幾天,換算成工資遠比書貴。 6、發現一本好書如果不買心裏很不踏實,總惦記著,擔心賣完瞭、絕版瞭。這一點可能因人而異,反正我是這樣的。 7、小說等快餐讀物我一般在IPAD上看電子版的,如果非常喜歡我會買紙版收藏。 那些說“書非藉不能讀也”的,在我看來匪夷所思。
評分實話這個係列的叢書真的是不錯,但還沒看,但是那麼多人買,應該錯不瞭。京東居然現在要寫500字,纔能有積分,我是京東的擁泵,但京東這樣搞 實在是不妥,一般我們買東西,都是會看看評價的,而現在評論500字的很多人是粘貼或者寫的廢話,而真正對購買起作用的是那種評價45十字的評論,誰又會看瞭一個500字評論,再看一個500字評論呢。京東這樣搞無非是想提高評論的效率,但這樣一刀切,而且一下子大幅提高門檻,試問很多人必然就放棄評論瞭。而我們買書,很多書是隨大流買的,也就是比如我要買本菜譜,肯定是看哪本評論多,然後看看有沒有差評什麼的,就可以決定下單瞭,現在沒人評論瞭 有人評也是500字的廢話,試問,京東不是自掘墳墓麼? 你自己看看現在評500字的有幾個是真的評價,全是復製和粘貼,改革是好的,但彆讓人麻煩就好瞭。
評分瀋津:再說古書殘本殘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