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这个被称为“里面”的世界是一个立方体,时代不明,地点不明。这个全封闭的人造空间被分成上层和下层:上层生活着一个独裁家族,通过“人控警”控制着所有人;而下层,拥挤着十倍于上层人数的“下层人”,干着立方体世界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恐怖统治之下,几个陷入危机的小人物暗中联合,偷偷寻找传说中通往“外面”的门。
主人公特蕾拉是一个无名小卒,因为擦洗管道而对这个世界的管道系统了如指掌,能够暗中往来于上下层之间。这原本只是她自己的冒险,直到她卷入危机,被迫找到了通往外界的“门”,发现了令人绝望的真相……
作者简介
玛丽亚·斯奈德(1969-),美国科幻/奇幻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著有“立方体世界”系列、“研究”系列、“灵魂探测者”系列、“治疗者”系列等多部作品。
玛丽亚原为气象学家,在厌倦了这份工作后开始写作。她的处女作《毒药研究》于2005年10月出版,入选当年《轨迹》杂志推荐阅读书单,并赢得了2006年的康普特?克洛科奖蕞佳处女作奖。
除写作之外,玛丽亚的兴趣还包括旅行、摄影、制作首饰和打排球。她目前与家人和一只名叫瓦莱克的黑猫一同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精彩书评
令我惊讶,让我感动。这是一本精彩绝伦、引人深思的书,充满了鲜活的人物。而故事发生的地点,立方体世界,令人觉得既陌生又熟悉。
——美国畅销书作家瑞秋·凯恩
“斯奈德的又一力作。”
——美国《出版人周刊》
精彩书摘
《立方体之战·突围》:
就要抵达滑道时,脚上突然一痛。我倒抽一口凉气,扭头一看,只见一个远控温感器咬住了我的脚趾头。可恶!
它小小的天线开始震动,应该是在报告我的方位。我想象着它传出的信息通过错综复杂的缆线网向各层各区扩散开去,猛地从工具带上抽出扳手,朝它砸去。我把远控温感器砸成废铁,然后从脚上扯了下来。
抵达滑道后,我一股脑儿滑下了两层,没被脏衣物蒙住头。这也算小小的幸事了。最终,我降落在一只半满的箱子里。
烘干机劲头十足地嗡鸣着,排出的热量让这地方成了“里面”温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即便远控温感器跟到这儿来,也没法从一大片热气和一大群在这儿劳动的擦洗工中辨认出我。
我在一排烘干机背后找到一处空隙,缩了进去,上气不接下气。
好多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现在我该去哪儿?不能把光盘交给破碎人,搞不好这一切都是他一手操控的。人控警在他的房间布下陷阱,显然是想抓住试图去取光盘的人。可他们于吗不直接在通风管里设套呢?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光盘的具体位置。这就是说,破碎人和他们不是一伙儿的。那为什么他们不在破碎人被贬到下层之前,把他审个清楚?我原本不想招惹任何麻烦的,现在却骑虎难下。
我可以把光盘藏回第三层,任由人控警发现它们。如果破碎人不是他们的卧底,他们就只会知道有人来找过光盘,却不清楚是谁。那样我就能抽身了。这个办法最安全、最聪明。就让人控警把光盘拿去好了。
破碎人说过,光盘也许能告诉我们“闸门”的位置。我凭什么要为了这点虚无缥缈的可能性而冒险呢?我甚至不相信“闸门”存在。
可我不能让人控警得偿所愿。那样太憋屈了。我把光盘塞进工具带,匆匆去找破碎人。
大批人控警涌人了下两层。第三和第四小组正在擦洗工中巡视,偶尔停下来,拉住一两个人问话。我摸了摸装着光盘的口袋,感觉它仿佛在发烫。我尽量装出平静又不起眼的样子,去老地方找破碎人。
他原先当作讲坛的台子上空无一人。卡贡站在平台的旁边,双手掩面。
“怎么回事?”我问。
‘破碎人走了。”他低头看着地板。
“他失踪了?”果不其然,他就是个卧底,而我竟然傻乎乎地上了当,连个三百周大的小孩都不如。
“不。他是被带走的。”卡贡抬头看我。他的前额到脸颊上被划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卡贡!”我连忙跑到一边,从沿着走廊排列的衣物箱里抓了条毛巾回来。我们附近就有几个擦洗工在叠床单,仿佛压根儿没看见卡贡受了伤。可我知道他们一定看见了。
“来!”我替卡贡擦干净眼睛和脸颊,又用毛巾按压住伤口,“谁把你弄伤的?”卡贡是个大块头,敢惹他的擦洗工可能还没有出生。
“人控警。”他回答。
卡贡的话意味着什么,我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回过味来。我的世界仿佛在缩小,在周围越收越紧,快要把我挤成肉酱了。人控警只要审问过破碎人,下一个来找的便是我。
“什么时候的事?”我追问。
“就在刚才。”卡贡指了指走廊的方向,“我想跟他们理论来着,劝阻他们,可是……”他摩挲着自己的额头。
这丝毫不奇怪。人控警很清楚拳头才是教会擦洗工规矩的最佳手段。哪个擦洗工挨过一次打后还敢挑衅他们,便会立即被捕,再也不会活着出现在下两层。
“来了多少人控警?”
“教训我的有三个。”他苦笑,“但带他走的只有一人。他坐着轮椅,没什么反抗能力。”
“他们本来可以把你送去喂咀嚼机的!”我嘴上责怪他,心思却已飘去了别处。
“这只是一种可能,特蕾尔。他们未必真会这么做。而且,如果我不去帮他,一定会非常后悔。”他叹了口气,“算了,我是对牛弹琴,你根本不关心这儿的任何人。”
习以为常的争论又要来了:我每次都跟他解释,我有多么关心他;而他会说,那你表示关心的方式还真够奇怪的。但眼下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你说得没错。那你为什么还要理我呢?为什么每来一个先知都要拖我去看?”
“因为我心怀希望。即使大家身处逆境,也要看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他从我手中接过毛巾。把毛巾盖在布满血痕的脸上时,他肩膀一沉,“也许你说得没错,这一切都是骗局。”他指了指破碎人的讲坛。
光盘的事情并不是破碎人编造出来的,可人控警马上也会知道它们的存在了。我的大脑飞快转动,形成了一个计划,“人控警带着破碎人往哪个方向去了?”
“问这干吗?”卡贡浓眉紧锁,困惑地问我。
“回答我就好。”
‘往A1区去了。很可能是要坐电梯上第四层。”
我必须抓紧时间,“卡贡,你最好去医务室看看。我得走了。”
“去哪儿?”他扫了一眼时钟,“还有两个小时你才上班呢。”
“不关你的事。”我说着,抬头看了眼上方的管道。我加快脚步,心里规划着前往A区电梯的最短路线。
……
《星尘轨迹》 在遥远的银河系边缘,有一颗名为“埃尔斯”的行星,那里并非宁静的伊甸园,而是战火纷飞的炼狱。数百年来,埃尔斯行星的居民,以及那些被迫流亡至此的异星种族,在资源的极度匮乏和政治的残酷斗争中,撕扯着生存的底线。 故事的主角,一个名叫凯的年轻埃尔斯人,从小就生活在底层贫民窟的阴影下。他的童年被饥饿、寒冷和无休止的暴力所笼罩。与埃尔斯行星上其他被压迫者不同,凯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却又被严密压制的特殊能力——他能感知并短暂地操纵一种名为“以太”的宇宙能量。这种能力在埃尔斯行星上被视为禁忌,因为传说中,曾利用以太力量的古老文明,最终走向了毁灭。 埃尔斯行星由数个强大的星际家族统治,他们依靠着对稀缺能源——“晶石”——的垄断,以及一支由基因改造士兵组成的军队,维持着他们腐朽的统治。这些家族之间,明争暗斗,表面上维持着脆弱的和平,实则暗流涌动,任何一点火星都有可能引燃全面战争。 凯的平静生活在一次突袭中被打破。一支隶属于“赤日家族”的士兵,为了搜寻潜藏的“以太觉醒者”,血洗了他的贫民窟,他最亲近的亲人和朋友都在这场屠杀中丧生。在绝望与愤怒的驱使下,凯体内沉睡的以太力量被彻底唤醒。他凭借着本能,击退了敌人,但也因此暴露了自己的能力,成为了赤日家族追捕的头号目标。 逃亡的旅途中,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遇到了塞拉斯,一个曾经是赤日家族的精英士兵,因不满家族的残暴统治而叛逃,他身怀绝技,对赤日家族的秘密了如指掌,成为了凯的导师和保护者。他还遇到了莉娜,一个来自遥远星系的独立探险家,她聪明、狡黠,拥有一艘装备精良的飞船,对埃尔斯行星的历史和隐藏的秘密有着浓厚的兴趣。莉娜的加入,不仅为凯提供了逃离埃尔斯行星的机会,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宇宙,看到了埃尔斯行星之外的世界。 随着凯对以太力量的掌握日益熟练,他开始逐渐了解到埃尔斯行星的真相。他发现,统治者们隐藏的晶石并非只是单纯的能源,而是某种远古文明留下的遗产,拥有着改变宇宙法则的巨大潜力。而赤日家族之所以如此急切地追捕以太觉醒者,并非仅仅是为了压制反抗,而是试图利用觉醒者的力量,开启某种被封印的古老装置,从而获得足以统治整个星域的力量。 凯的逃亡之路,也渐渐演变成了一场揭露真相、反抗压迫的斗争。他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而是为了让埃尔斯行星上所有被压迫的生灵,能够摆脱黑暗,迎来黎明。他开始联合其他被压迫的种族,包括被剥削的矿工、被流放的异星人,以及那些同样对现状不满的家族成员。 然而,赤日家族的力量远比想象的要强大。他们不仅拥有先进的武器和军队,还掌握着一种能够干扰以太能量的特殊技术,这让凯的觉醒者身份一度陷入危险。在一次次的生死搏杀中,凯和他的伙伴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塞拉斯为了保护凯,身受重伤;莉娜的飞船在一次与赤日家族舰队的交火中损坏,不得不进行艰难的维修。 在一次深入赤日家族控制的地下遗迹的探索中,凯和莉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埃尔斯行星的晶石,以及以太能量,都源自于一个早已消失的超文明。这个文明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科技,但最终因为对力量的滥用而自我毁灭。赤日家族试图重蹈覆辙,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这种力量,但却浑然不知,他们正在唤醒的,是足以吞噬一切的古老威胁。 凯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依靠以太力量来对抗赤日家族。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摧毁晶石的源头,或者封印那个被唤醒的古老力量。在莉娜的帮助下,他开始研究古老文明的文献,寻找能够对抗眼前危机的线索。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埃尔斯行星的核心晶石矿脉。赤日家族的族长,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人,利用手中的晶石和被捕获的以太觉醒者的力量,试图开启一个连接着未知维度的传送门。凯和他的伙伴们,以及他们联合起来的反抗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这场战斗,不仅是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更是希望与绝望的抗争。凯在最关键的时刻,领悟到了以太力量的真正含义——它并非仅仅是破坏的力量,更是连接、共鸣与守护的力量。他将自己所有的以太力量,与所有被压迫者的意志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洪流,冲击着赤日家族的阵线。 最终,凯成功地阻止了赤日家族的阴谋。传送门被关闭,被滥用的以太能量也得到了净化。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没有代价。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埃尔斯行星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故事的结局,并非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赤日家族的统治被推翻,但埃尔斯行星的未来依然充满了挑战。凯,这个曾经的贫民窟少年,如今成为了反抗军的领袖,他肩负着重建家园、带领人们走向新生的重任。他明白,真正的“突围”,不仅仅是摆脱压迫,更是要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繁荣的全新道路。 《星尘轨迹》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牺牲、反抗与希望的故事。它在残酷的宇宙背景下,刻画了普通人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对自由与正义的永恒追求。故事中交织着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惊心动魄的太空冒险,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深邃探索,带领读者一同踏上一场跨越星辰大海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