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生态农业概述、生态农业与效益经济、环境污染的防治与处理、美丽乡村建设概述、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的项目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等。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简明扼要。本书适用于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学习参考。
精彩书摘
第一章生态农业概述
第一节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人类在面临粮食缺乏挑战下提出的新观念,最早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William(1971)提出来的。
生态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合理安排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来代替石油能源或减少石油能源的消耗,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是一种高效优质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质和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因农业生产而破坏或恶化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二、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
根据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农业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强调的是高能源投入、高度机械化、高度社会化运作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过不同程度的破坏。
生态农业强调是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结合,现在国内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就是从人和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避免因急功近利导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失衡,最终影响整个效益。
三、生态农业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
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绿色农业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有机农业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第二节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一、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三、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四、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三节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生态平衡
1�鄙�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是指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物种、资源等,但一般指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平衡,见下图。
图生态平衡
2�鄙�态失衡的原因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3�比宋�因素导致生态平衡的表现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此外,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kg减至5000kg,严重地破坏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3)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受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雌性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前来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二、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概括来讲主要包括四方面。
1�彼�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仅黄河流域年流失土壤8亿t;我国有荒漠化土地262万km2;耕地退化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耕地侵占草地、草地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地退化;草地退化、建设占用导致草地减少,生态涵养功能降低,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
2�蓖恋匚廴尽⒏�地质量下降
全国有330万hm2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年化肥使用量5800万t、农药使用量180万t、农用膜使用量220万t;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受重金属污染粮食1200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3�彼�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
地下水过度开采使华北平原20万km2范围成地球上最大漏斗;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少雨,土地干裂、板结;用污染水灌溉农田致土地污染最终使土地更加贫瘠。
4�弊匀换肪成�物多样性减少
村民用潜水泵从河流、池塘、沟渠乱取水或无节制取水,枯水季竭泽而渔,捕鱼捉虾,使水系的水生动植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三、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如下。
1�笨�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
要按照农业环境的特点和自然规律办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切实保护好我国的土地资源,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乱占耕地。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的管理,保护我国的渔业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保护区,保护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珍稀濒危农业生物物种资源。
2�狈乐闻┮祷肪澄廴�
它是指预防和治理工业(含乡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城镇垃圾和农药、化肥、农膜、植物生长激素等农用化学物质等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障农业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任务。
(1)防治工业污染。
①严格防止新污染的发展:对属于布局不合理,资源、能源浪费大的,对环境污染严重,又无有效的治理措施的项目,应坚决停止建设;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新安排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或转产的乡镇、街道企业,都必须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凡列入国家计划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设备、材料和施工力量必须给予保证,不准留缺口,不得挤掉;坚决杜绝污染转嫁。
②抓紧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一些位于生活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厂企业污染问题。一些生产上工艺落后、污染危害大、又不好治理的工厂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关停并转。要采取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的技术政策,减轻城市、乡镇大气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切实负起治理污染的责任;要利用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
(2)积极防治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将会不断增加。必须积极防治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鼓励将秸秆过腹还田、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在施用化肥时要求农民严格按照标准科学合理地时要求农民严格按照标准科学合理地倡导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严格按照安全使用农药的规程科学,合理施用农药,严禁生产、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回收农用地膜,组织力量研制新型农用地膜,防治农用地膜的污染。
3�贝罅�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示范和推广生态农业,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生态工程,防治水土流失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的建设,通过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鄙�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保护区的建设,防止物种退化,有步骤、有目标地建设和完善物种保护区工作,加速进行生物物种资源的调查和摸清濒危实情,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系统档案等,划分濒危的等级和程度,依此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科学地利用物种,禁止猎杀买卖珍稀物种,有计划、有允许地进行采用,不断繁殖,扩大种群数量和基因库,发掘野生种,培育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
……
前言/序言
前言
随着我国土壤和水体污染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日益加剧,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而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开突破口。
本书是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规范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8章。第一章为生态农业概述,介绍了生态农业的相关概念、主要特征以及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为生态农业与效益经济,介绍了生态畜牧业、生态种植业、农业生态旅游与无公害生态农产品等;第三章为环境污染的防治与处理,介绍了化肥污染的防治、农药污染的防治、“白色”污染的防治、农作物秸秆污染的防治、畜禽粪便污染的防治、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重金属污染等;第四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概述,介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什么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等;第五章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介绍了美丽乡村的村庄类型、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美丽乡村的典型模式等;第六章为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介绍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美丽乡村住宅规划、美丽乡村道路规划、美丽乡村给排水规划、美丽乡村电网规划、美丽乡村绿地建设、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规划等;第七章为美丽乡村的项目建设,介绍了支持“三农”发展的项目、项目的申报条件与要求及申报流程、公共设施与美丽乡村、乡土人才培养等;第八章为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介绍了乡村文化的内涵及建设措施。
由于编写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
编者
2017年3月
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