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5
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把語法化、詞匯化理論運用於漢語曆史語法研究的具體實踐中,對漢語漢語史上的實詞虛化和結構式的語法化現象進行瞭深入細緻的探索。該書特點是視野開闊,理論色彩濃厚,同時材料紮實,分析深入細緻。該書內容除瞭前言部分簡要梳理瞭語法化研究及相關的概念之外,主要包括三個方麵:(一)以語氣副詞“不成”、時間副詞“已經”為個案,揭示瞭跨層結構的凝固成詞過程及其後續發展;(二)深入考察瞭漢語史上與時、體、語氣有關的一些虛詞的來源和句法語義演變過程;(三)對漢語史上常見結構式的來源和演化過程進行瞭細緻地考察,對結構式的曆時更替、結構式演變與語言接觸的關係進行瞭探索。
語法化研究綜觀
1.什麼是語法化
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當前語言學研究的熱點。語法化是指語法成分(詞匯項和構式)、語法範疇的産生和形成的過程。典型的語法化通常指語言中意義實在的詞轉化為無實在意義、錶語法功能的成分這樣一種過程或現象,也即中國傳統語言學的“實詞虛化”。
語法化本來是研究曆史語法的人感興趣的一個問題,現在很多研究共時語法的人也研究語法化,其原因是研究共時語法的人希望對共時語法現象做齣解釋而不僅僅是描寫。而且他們相信,語言共時平麵的變異是語言曆時演變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反映。語法化研究把語言的共時研究和曆時研究重新結閤起來,試圖從語言的曆時演變解釋語言共時平麵上的差異。
語法化研究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關注語法中的“形式”從何而來,著重研究實詞如何虛化為語法成分,也就是從詞匯形式到句法和形態的演化,考察哪些實義詞語在演變中逐漸失去實義,變成錶達語法範疇的虛詞或構詞構形的虛語素。漢語語法化研究很多屬於這種種類型,即關注成分的語法化,這與漢語語法研究的傳統以及漢語的特點都有關係。漢語由於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在很多語言中通過形態錶達的語法意義在漢語中往往要通過虛詞來錶達,所以虛詞研究一直是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重點。
另一種類型關注語法中的“範疇”從何而來,著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轉化為句法成分,也就是語義內容和話語—語用功能是怎樣逐漸發展固化為專門的形態手段的。比如單復數之彆是一種意義範疇,而單復數的意義對立在英語、俄語中是高度語法化的範疇,它要求名詞、代詞以形態體現齣“數”,而且要求句法上的主語和謂語動詞保持數的一緻,甚至要求形容詞和中心名詞保持數的一緻。這是語義範疇的語法化。話題和焦點是信息結構的概念,可以算一種語用功能,但在匈牙利語中,焦點有非常固定的語法位置,緊靠著動詞謂語之前的句法位置就是焦點的位置。可見焦點在該語言中已被語法化,這類語言被認為是“焦點優先語言”或“焦點結構化語言”,與話題優先語言既話題結構化語言同屬話語概念結構化語言。徐烈炯通過對漢語話題和焦點的句法位置的考察,認為漢語屬於話題概念結構化語言,而不是焦點概念結構化語言。這種從語義/語用到句法的語法化也被叫做句法化。①
以上兩個方麵的語法化研究大體上對應於國外語法化研究的兩條路子,一條是Lyons、Heine、Sweetser等人的路子,研究實詞如何虛化為語法成分,偏重於從人的認知規律來探究語法化的原因,另外一條路子的研究以Givon、Hopper、Traugott等認為代錶的章法成分的句法化和詞匯化的研究,他們偏重於從語用和信息交流的規律來探究語法化的動因。前者重在研究認知方式的語法化,而後者重在研究語用法的語法化。
2.語法化的過程和機製
語法化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語法化的過程、機製和動因:
What: What change is It ? 演變的路徑
How: How does it change ? 演變的機製
Why: Why does it change ? 演變的動因
每一項具體的語法化研究,都要涉及演變的過程或路徑的問題。最近有一本書叫《語法化的世界詞庫》(劍橋大學2002年齣版),收錄瞭世界各地500多種語言的400多個語法化過程或模式,這些“語源成分—目標成分”模式反映瞭語法化的共性,證明人類語言的語法演變的確是有規律的。該書涉及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漢語史語料62例,粵語語料2例。比如:
能力>容許 能、得 來到>目的 來
伴隨>並列 共 係詞>焦點 是
處所>進行 在 存在>領屬 有
完成>完成體 瞭 跟隨>伴隨 跟、同
得到>義務 得 給予>受益 給
吃>被動 吃 處所>比較 於
領屬>完成 有 遭受>被動 被
拿>處置 把 去>遠指指示詞 之
近些年的語法化研究揭示瞭很多語法化路徑,比如:
言說>認為 謂、呼、言、雲、道
保證>必然 保、管、保管、管保、保準、準保、保證
擔心>可能 怕、恐怕
願望>意誌>將來 將、要、想
當前的語法化研究尤其注重機製和動因的探討。語法化的機製就是語法化過程中具體的原則和製約因素,迴答語法演變是怎麼實現的。一般認為有兩種機製,一是“重新分析”,一是“類推”,最近還有人提齣“藉用”和“復製”。
重新分析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狹義的重新分析僅指結構發生瞭改變,即一個結構式在不改變錶層形式的情況下底層結構發生瞭變化。這種結構變化體現為構成成分、層次結構、範疇標注、語法關係和粘著性(指邊界類型)的變化,它在本質上涉及的是綫性的、組閤性的、經常是局部的重新組織和規則演變,在形式上的可辨認的關係被揭示齣來以前,它是隱蔽的。比如“加上、若是、因而、否則”等連詞的形成就涉及結構層次的重新切分。廣義的重新分析指一個語言形式在演變中改變瞭結構或功能,如實詞虛化為虛詞,因為功能改變瞭,也叫做重新分析。功能的改變涉及的最重要的變化是隱涵義地位的逐漸改變,即“特殊隱涵義PCI 一般隱涵義GCI 固有語義SM”。如“之”“個”,原來都是指示代詞(之二蟲又何知?/旁觀者滿路旁,個是誰傢子?),後來重新分析為結構助詞和量詞。再如“個”除瞭有指示詞用法外,還有量詞用法:
若道和尚是龍頭蛇尾,也隻是個瞎漢。(《祖堂集》)
將知爾行腳,驢年得個休歇麼!(《景德傳燈錄》)
好個問頭。(《祖堂集》)
“個”後來又有瞭詞綴化傾嚮:
早個對和尚瞭也。(《祖堂集》)
重新分析隻是發生在特定語境裏的語法創新,其本身並不構成一個語法演變。因為重新分析隻是作用於一個結構式的底層結構關係,它並未改變這個結構式的錶層形式,因而是隱性的;而一個語法創新隻有在錶層形式上有瞭變化並且能用於新的語境,我們纔能肯定這個語法創新導緻瞭語法演變。
類推是指一個結構式在不改變底層結構的情況下錶層形式發生瞭變化。現在很多新語法現象,如動賓結構帶賓語、新興被動句式等都是類推的結果。
落戶上海 留學美國 接班李嘉誠
印象劉三姐 魅力北京 魅力音樂
工人被下崗 居民被小康
國安被奪冠 記者被失蹤
導師被署名 傢長被自願
民眾被高鐵 他被精神病
類推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類推拉平,規則的形式拉平不規則的形式;二是類推創新,仿詞格就是利用類推創造新詞。瀋傢煊(2006a,2006b,2008b)討論的句式的“糅閤”和“截搭”實際上都屬於類推,他認為“王冕死瞭父親”是“王冕失去瞭父親+父親死瞭”句式糅閤的結果;“他是去年生的孩子”的形成,也是經過瞭下麵的糅閤過程:
a. 這是去年生的父親 b. 他是去年生的父親
x. 這是去年生的孩子 y. (—) xb他是去年生的孩子
江藍生(2008)討論“差一點沒”句式,認為是“差一點+沒”糅閤的結果。
作為語法化的機製,類推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誘發一個變化的開始,另一個是使變化的新形式擴展開來。語法化是由三種擴展類型來體現其特性的,一是主體詞擴展,指一個正在語法化的形式會增加其與有關詞類的搭配範圍,能産性增加;二是句法擴展,可以引申到更多的句法環境中,比如從謂語位置引申到介詞位置;三是語義-語用擴展,指一個正在語法化的形式,在語用或語義的環境中會發展齣新的多義現象。
另外,在文獻中提到的具體的語法化機製還有隱喻、推理、泛化、和諧、吸收等。
3.語法化中的形義互動
語法研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研究形式和意義的匹配規律。所以語法化也就體現為形式和意義的變化上,典型的語法化過程包括三個方麵:
語用—語義 去語義化:意義虛化
形態—句法 去範疇化:詞匯形式或低語法化的形式原有的典型的形態句法屬性消失
語音—音係 銷蝕:語音弱化
上述過程互相關聯,依次促動。如“底﹥的”這樣的語法化過程就體現瞭三者的關聯和互動。“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常用作疑問代詞,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單身如螢火,持底報郎恩?(《歡文歌》),到瞭唐宋時期,它又可以用作指示代詞:不知朝夕見底!(《宋書》)在“VP+(底+NP)”這個句法環境中,“底”被重新分析為結構助詞:“(VP+底)+NP”:解說昨夜看底光。(敦煌變文?頻婆摩羅)語法化的結果使“底”的語音形式弱化,失去獨立的聲調而變成輕聲,韻母變為央元音。為瞭適應語音形式的變化,十五世紀左右,“底”改寫為“的”。
指示代詞到定冠詞是一條跨語言的共性,有些歐洲語言的有定性後綴是從指示代詞演變來的,如丹麥語dreng-en“那個男孩”中的-en、hus-et“那所房子”中的-et,分彆是通性名詞和中性名詞的有定、單數標記,它們來源於更早的後置指示代詞。北京口語中的“這”“那”也經曆瞭從指代詞到定冠詞的語法化過程。
語義錶現:失去瞭指彆功能
句法錶現:位於專有名詞、通指名詞、光杆名詞之前
語音錶現:弱化中
4.語法化的原則
從梅耶、薩丕爾到Hopper,語言學傢一直緻力於語法化原則的探討,到目前為止提齣的原則有並存原則、歧變原則、擇一原則、保持原則、降類原則、滯後原則、頻率原則,近年來頻率原則和單嚮性原則格外受到關注。
頻率原則是指使用頻率越高,發生語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有些語言裏具有雙數範疇但沒有三數範疇,這是因為數量“二”普遍比數量“三”齣現頻率高。Bybee認為語法化過程本質上就是儀式化。因為儀式化(適應、自動化和解放)的發生導源於重復,所以Bybee強調語法化最基本的機製是重復。他從突顯重復在語法化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這個角度將語法化重新定義為:一個頻繁使用的詞匯序列或語素序列自動化為一個單一的加工單位。而且,重復和頻率不僅作用於語法化演變,人類語言中大量的形態句法、音係、語義和詞匯現象的産生和演變都跟話語的重復密切相關。重復不僅是語法化及其他語言演變現象的重要機製,也是大量的文化和生態現象發生儀式化的根本動因。很多學者認為,語法化最基本的機製既非特域的,也非特種的,高度抽象的語法性質有望用更為普遍的術語來加以詮釋。(參見吳福祥2004)
語法化的單嚮性是由Givon首先明確提齣並作齣解釋的,此後單嚮性一直被認為是語法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單嚮性指的是語法化演變是以“詞匯成分>語法成分”或“較少語法化>較多語法化”這種特定方嚮進行的。比如在下麵的演變序列中,若一個形態-句法演變隻是按照由左嚮右的方嚮進行的,那麼我們就說這個演變是單嚮性的,或者說是不可逆的。反之則是單嚮性的反例。
實義詞>語法詞>附著詞>屈摺詞綴>(零形式)
近年來單嚮性原則引起較大的爭論,Newmeyer(1998)曾列舉瞭大量的所謂單嚮性反例,以否認單嚮性的存在。比如英語bus一詞來自於拉丁語omnibus的詞尾-bus。再如漢語副詞“也”的來源,學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種觀點認為副詞“也”來源於句中語氣詞“也”(賜也可使從政也與?賜也達,與從政乎何有?),其間經曆瞭(S也)P→S(也P)的重新分析的過程。目前大多數學者的意見是,(1)語法化演變的單嚮性是一個強烈的傾嚮而非絕對的原則;(2)單嚮性假設顯示齣形態-句法演變的普遍製約,是對人類語言演變共性的一種概括,因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參見吳福祥2003)
5.語法化中的語用推理
重新分析和類推是語法化發生的機製,但卻不是語法化發生的動因。語法化的動因就是為什麼會發生語法化。一般認為這是語言本身交際的特點和人的推理能力決定的。說話人不願意多說(R原則:說話人為自己著想,隻說必要的話),聽話人希望說話人盡量多說(Q原則:說話人為對方著想,盡量提供足量的信息)。雙方通過推理——主要是“迴溯推理”(abduction)來傳遞和理解沒有說齣來的意思。
會話原則
Grice提齣會話“閤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1975[1967]) ,認為語言交流的參與者根據交流的意圖和交流的環境采取互相閤作的態度。閤作的方式是多樣的,具體要遵循四條準則:
a. 真實準則(Quality):要說真話,不說假話和無根據的話。
b. 適量準則(Quantity):提供的信息要適量,不多也不少。
c. 相關準則(Relevance):說跟話題有關的話,不說無關的話。
d. 方式準則(Manner):說話要清楚明瞭,簡潔而有條理。
Horn將Grice閤作原則的四條準則簡化為兩條原則——Q原則和R原則。
Q原則 = 足量準則 + 方式準則中的“要避免含糊和歧義”
R原則 = 不過量準則 + 相關準則 + 方式準則中的“要簡潔和有條理”
Q原則是指(在R原則的前提下)盡量說得多。這是一條下限原則,利用它可以引發上限寓意:說話人在說齣P時傳遞(據他所知)“最多P”的寓意。 例如,說齣“老王有三個孩子”,傳遞“老王隻有三個孩子”的隱涵義。這樣的隱含義的推導需要一個量級模型:
< 總是,經常,有時 > < 熱,暖和,冷 >
< 全都,許多,有些 > < n,......4,3,2,1 >
< 肯定,很可能,也許 > < 必須,應該,可以 >
< 嗜愛,喜歡 > < 主張,同意 >
如果所說的話涉及一個由大到小排列的量級,那麼說齣X2時隱含著~X1,說齣X3時隱含著~X2和~X1;依次類推,說齣Xn時隱含著~Xn-1, ~Xn-2,......,~X1。
R原則是指(在Q原則的前提下)不說過量的話。這是一條上限原則,利用它可以引發下限寓意:說話人在說齣P時傳遞“不止P(至少P)”的寓意。例如,說齣“老王有三個孩子”,傳遞“老王有三個親生孩子”的隱涵義。這種隱涵義是肯定性的(至少是P),推導這種隱涵義需要特定的背景知識(父母的孩子一般是親生的)。
Q原則和R原則是相互矛盾的,決定哪一條原則起作用的因素有多個:如果就一個詞語而言很容易建立起一個基於衍推關係的“荷恩等級”(Horn’s Scale),那麼一般是Quantity原則(Q原則)起作用。如果Quantity 原則的應用會與我們一般接受的“常規關係”矛盾,那麼Informativeness原則(R原則)起作用。
語用推理
交際雙方傳遞和理解沒有說齣來的意思要通過推理,推理的類型主要是“迴溯推理”(abduction),一種基於常識或常規的推理。
形式邏輯的推理主要是兩種: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自然語言還經常用到第三種推理方式:迴溯推理。
前提:如果是某甲作案,那麼現場會留下他的足跡。
結果:現場有某甲足跡。
推論:很可能是某甲作案。
歸納和溯因與演繹的不同之處在於前兩者能産生新的、不為前提蘊含的真命題(truth-producing),(當然它們也可能産生假命題),而演繹隻限於推導齣前提所蘊含的後果。歸納與溯因的區彆在於前者試圖從個彆導齣普遍,而後者僅企望對個例提供解釋。歸納和溯因都有可能産生謬誤,但在許多時候,人確實需要通過推理立時得齣結論,盡管這種結論有可能在其後得到的更多證據麵前被證實是錯誤的。
語法化的重新分析和類推主要靠語用推理實現。如“給與>使役>被動”是漢語史上一個反復齣現的語法化路徑,在許多不同類型的語言中都存在:
雖貧眼下無妨樂,縱病心中不與愁。(白居易《會昌二年春題池西小樓》)
紫鵑這話原給黛玉開心。(《紅樓夢》八十七迴)
這一語法化過程經過瞭這樣的推理:
前提:如果這話要使某人開心,那麼要把這話說“給”他聽。
事實:說的是“這話說給他聽”。
推論:要錶達的很可能是“這話要使他開心”。
概念轉喻:用說“給”他聽轉指“使”他開心。
“給”的使役義進一步演化齣被動義來:我給/讓他騙瞭。
使役義弱化為被動義的過程首先是經曆瞭“允許”這一階段:
老師不讓我請假。
然後弱化為“容讓”(不願意但不加阻止;如果阻止就不會發生或繼續。是一種被動性使役):
我讓他罵去。
從給與到容忍的演變,最容易發生在聽見、看見這樣的知覺心理動詞的否定式上:
這正是大傢的規矩,連我們傢也沒這些雜話給孩子們聽見。(紅54)
趕天亮就有纔好。韆萬彆給老太太、太太知道。(紅52)
這是因為這樣的心理狀態如果不加阻止就會自然發生。
迴溯推理過程:
前提:如果我被他罵瞭一頓,那麼一定是容讓他罵人來著(我阻止的話他就罵不成)。
事實:我容讓他罵人。
推論:我被他罵瞭一頓。
概念轉喻:用“我容讓他來罵人”轉指“我被他罵瞭”。
……
語法化詞匯化與漢語研究叢書”共包含九本,作者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此次選擇的作品都是具有原創性和獨立係統的研究成果。此套叢書的齣版為語言學的專業研究者與愛好者展示這一語言學流派在漢語領域的研究成果。
評分語法化詞匯化與漢語研究叢書”共包含九本,作者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此次選擇的作品都是具有原創性和獨立係統的研究成果。此套叢書的齣版為語言學的專業研究者與愛好者展示這一語言學流派在漢語領域的研究成果。
評分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評分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評分語法化詞匯化與漢語研究叢書”共包含九本,作者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此次選擇的作品都是具有原創性和獨立係統的研究成果。此套叢書的齣版為語言學的專業研究者與愛好者展示這一語言學流派在漢語領域的研究成果。
評分語法化詞匯化與漢語研究叢書”共包含九本,作者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此次選擇的作品都是具有原創性和獨立係統的研究成果。此套叢書的齣版為語言學的專業研究者與愛好者展示這一語言學流派在漢語領域的研究成果。
評分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評分語法化詞匯化與漢語研究叢書”共包含九本,作者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工作,此次選擇的作品都是具有原創性和獨立係統的研究成果。此套叢書的齣版為語言學的專業研究者與愛好者展示這一語言學流派在漢語領域的研究成果。
評分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語法化的語用機製與漢語虛詞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