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

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達 著
圖書標籤:
  • Cisco
  • H3C
  • 交換機
  • 配置
  • 管理
  • 網絡
  • 數據通信
  • 組網
  • 實戰
  • 手冊
  • 第3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ISBN:9787517048121
版次:3
商品編碼:1211516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cisco h3c 交換機 配置 管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80
字數:14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cisco交換機h3c交換機技術愛好者
  ● 全新操作係統版本,國內首部H3C Comware V7版本著作
  全麵采用Cisco、H3C以太網交換機全新的操作係統版本,是國內首部全麵采用H3C全新的Comware V7版本的H3C交換機著作。
  ●全麵更新,新增大量寶貴經驗和示例,內容更專業、更實用
  在全麵采用全新版本操作係統和全新産品係列的基礎上,結閤筆者近幾年在視頻課程錄製和培訓中全新積纍的實戰經驗,不僅對本書第二版內容進行瞭全麵更新,還新增瞭許多寶貴經驗介紹和實戰示例。
  ● 一本學會Cisco和H3C兩大品牌交換機主流功能配置與管理
  全麵介紹瞭Cisco和H3C這兩傢全球主流網絡設備品牌的以太網交換機中的基礎及重要功能的相關技術原理和配置與管理方法,並且可以采用對比式方法學習,效果更好。
  ● 通用配置思路分析和配置步驟完美結閤,大量示例更易掌握
  每項主要功能配置中都給齣瞭詳盡的配置思路分析和Step-by-Step式的步驟詳解,從而使復雜的配置一目瞭然,更方便從全局理解及把握每項功能。書中還有大量分層次的配置示例,不僅可以學會各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深入理解不同配置命令之間的相互關聯。
  ● 購買本書的讀者,王達老師對應的視頻課程享3摺優惠!!!:

內容簡介

  《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是國內一本以H3C新的ComwareV7版本和Cisco以太網交換機新的IOS15.2.x版本操作係統為平颱的H3C和Cisco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工具圖書。
  《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共19章,全麵、係統、深入地介紹瞭H3C和Cisco園區網以太網交換機中*基礎、*重要的技術原理和相關功能配置與管理方法,主要內容包括:H3C和Cisco園區以太網交換機産品選型、ComwareV7和IOS15.2.x操作係統的使用、維護與管理方法,以及以太網端口、以太網通道、以太網鏈路聚閤、交換機堆疊、IRF2、基本VLAN特性(包括靜態和各種動態VLAN劃分方式)、擴展VLAN特性(包括SuperVLAN、PrivateVLAN等)、VTP、GVRP/MVRP、生成樹(包括STP、RSTP、PVST和MSTP等)、ACL技術原理和相關功能應用配置與管理方法。
  《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既適閤讀者自學,又可作為培訓機構的H3C和Cisco認證培訓教材。讀者結閤《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配套的超大型實戰視頻課程學習‘,可取得更佳的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

  王達,著作所獲榮譽:
  《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51CTO“年度*受讀者喜愛的原創IT圖書”;思科中文技術社區“*值得閱讀的十大圖書”
  《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H3C篇》
  《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H3C篇》等:51CTO“年度讀者*喜愛的原創IT圖書”
  《網管員必讀——超級網管經驗談》(第2版):互動齣版網“我*喜愛的技術圖書”
  《網絡工程師必讀——網絡工程基礎》:51CTO“讀者*喜愛技術圖書”
  《網管員必讀》係列圖書:華儲網“讀者*喜愛的IT圖書”稱號,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 Cisco IOS交換機配置與管理
第1章 Cisco IOS係統園區交換機選型及應用/2
1.1 Cisco Catalyst園區交換機/3
1.2 Catalyst 6800係列交換機/6
1.3 Catalyst 6500/6500-E係列交換機/20
1.4 Catalyst 4900係列交換機/29
1.5 Catalyst 4500-X係列交換機/34
1.6 Catalyst 3850係列交換機/39
1.7 Catalyst 3750-X/3560-X係列交換機/44
1.8 Catalyst 2960-S係列交換機/50
1.9 Catalyst 2960-X係列交換機/53
第2章 Cisco IOS係統的基本使用、維護與管理/57
2.1 IOS係統基礎/58
2.2 IOS係統的基本使用/61
2.3 IOS文件係統管理/67
2.4 基礎配置/78
2.5 Console本地登錄IOS係統/82
2.6 Telnet遠程登錄IOS係統/86
2.7 係統消息日誌配置與管理/90
2.8 IOS係統密碼恢復/95
第3章 Cisco IOS係統配置文件和映像管理/99
3.1 IOS映像文件基礎/100
3.2 使用TFTP協議復製IOS映像/105
3.3 使用FTP協議復製IOS映像文件/108
3.4 使用RCP協議復製IOS映像文件/111
3.5 從一個堆疊成員復製映像文件到另一個堆疊成員/113
3.6 IOS配置文件基礎/114
3.7 通過使用TFTP協議復製IOS配置文件/119
3.8 通過使用FTP協議復製配置文件/120
3.9 使用RCP協議復製配置文件/123
3.10 清除、替換和迴滾IOS配置信息/125
3.11 Cisco IOS映像的其他管理/132
第4章 Cisco交換機以太網端口和通道配置與管理/144
4.1 二層以太網端口屬性配置與管理/145
4.2 三層接口基本屬性配置與管理/152
4.3 接口範圍配置/156
4.4 以太網通道配置與管理/159
4.5 以太網通道負載分擔配置與管理/170
4.6 以太網通道故障排除/173
第5章 Cisco交換機堆疊配置與管理/183
5.1 交換機的級聯/184
5.2 交換機堆疊基礎/185
5.3 堆疊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199
5.4 堆疊預備交換機配置與管理/204
5.5 滾動堆疊升級配置與管理/206
第6章 Cisco交換機VLAN配置與管理/208
6.1 VLAN基礎/209
6.2 基於端口的靜態VLAN劃分/214
6.3 普通範圍以太網VLAN配置/217
6.4 配置擴展範圍VLAN/220
6.5 VLAN Trunk基礎/222
6.6 Trunk端口配置與管理/228
6.7 PVLAN基礎/240
6.8 PVLAN配置/244
6.9 VMPS基礎/251
6.10 VMPS服務器的配置/254
6.11 VMPS客戶端的配置/258
6.12 VLAN間路由配置與管理/262
6.13 同網段同VLAN用戶間不能互訪問的故障排除示例/264
第7章 Cisco交換機VTP配置與管理/268
7.1 VTP基礎/269
7.2 VTP配置與管理/276
7.3 通過VTP不能使VLAN配置信息同步的故障排除/284
7.3.1 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的原因/285
7.3.2 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故障排除示例/285
第8章 生成樹協議基礎/289
8.1 理解IEEE 802.1d STP/290
8.2 STP端口狀態/300
8.3 理解IEEE 802.1w RSTP/306
8.4 理解PVST、PVST+和Rapid-PVST+/311
8.5 理解IEEE 802.1s MSTP/314
8.6 生成樹協議增強功能/321
第9章 Cisco交換機生成樹配置與管理/330
9.1 PVST+、Rapid-PVST+模式配置與管理/331
9.2 基於PVST+和Rapid-PVST+模式的負載均衡配置示例/341
9.3 MSTP配置與管理/344
9.4 生成樹增強功能配置/354
9.5 PVST+到Rapid-PVST+的遷移配置示例/356
9.6 PVST+到MSTP的遷移配置示例/371
第10章 Cisco交換機ACL配置與管理/379
10.1 ACL基礎/380
10.2 IPv4 ACL配置與管理/386
10.3 MAC ACL配置與管理/405
10.3.1 名稱型擴展MAC ACL創建/405
10.3.2 應用MAC ACL到二層接口/407
10.4 VACL配置與管理/408
10.4.1 VACL配置指南/408
10.4.2 VACL的創建和刪除/409
10.4.3 應用VACL到VLAN中/412
10.4.4 配置VACL日誌/413
10.4.5 VACL維護與管理/414
10.4.6 VACL配置示例/414
10.4.7 VLAN間訪問控製ACL與VACL配置比較示例/416

第二篇 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
第11章 H3C園區交換機選型及主要應用/419
11.1 H3C園區以太網交換機概述/420
11.2 S10500係列交換機/421
11.3 S9500E係列交換機/428
11.4 S7600/7600-X係列交換機/437
11.5 S7500E係列交換機/443
11.6 S58係列交換機/451
11.7 S5560-EI係列交換機/462
11.8 S5500-HI係列交換機/466
11.9 S5500-EI係列交換機/469
11.10 S5500-SI係列交換機/473
11.11 S5130-HI係列交換機/476
11.12 S5130-EI係列交換機/478
11.13 S3600V2係列交換機/481
第12章 Comware V7係統使用、維護與管理/486
12.1 ComwareV7基礎/487
12.2 認識Comware係統CLI接口/494
12.3 Comware V7命令行視圖和命令行格式約定/495
12.4 Comware V7係統CLI幫助係統/496
12.5 Comware V7命令行輸入/497
12.6 Comware V7命令行顯示/500
12.7 Comware V7用戶綫/503
12.8 用戶角色/504
12.9 配置RBAC/508
12.10 Comware V7係統通過Console口本地登錄/517
12.11 Comware V7係統Telnet遠程登錄/524
12.12 配置通過SSH登錄/528
12.13 Comware V7係統Web登錄配置/536
第13章 Comware V7文件係統、軟件係統和配置文件管理/543
13.1 Comware V7文件係統管理/544
13.2 通過FTP或者TFTP進行文件傳輸/546
13.2.1 FTP簡介/547
13.3 Comware V7軟件係統升級/553
13.4 Comware V7配置文件管理/563
第14章 H3C交換機以太網接口和鏈路聚閤配置與管理/571
14.1 以太網端口配置/572
14.2 二層以太網端口屬性配置/577
14.2.1 配置端口組/578
14.3 三層以太網接口和子接口配置/583
14.4 端口批量配置/584
14.5 以太網端口管理命令/585
14.6 端口隔離配置與管理/585
14.7 以太網鏈路聚閤配置與管理/587
第15章 H3C交換機IRF配置與管理/605
15.1 IRF基礎/606
15.2 IRF係統建立原理/610
15.3 多IRF衝突檢測原理/614
15.4 固定配置交換機的IRF配置與管理/618
15.5 MAD檢測配置與管理/624
15.6 固定配置交換機IRF配置示例/628
15.7 框式交換機的IRF配置與管理/633
第16章 H3C交換機VLAN配置與管理/637
16.1 H3C交換機VLAN基礎/638
16.2 VLAN基礎配置/638
16.2.1 VLAN基本屬性配置/638
16.2.2 VLAN接口基本屬性配置/639
16.3 基於端口VLAN配置/640
16.3.1 二層以太網端口類型/640
16.3.2 將Access端口添加到VLAN中/642
16.3.3 將Trunk端口添加到VLAN中/643
16.3.4 將Hybrid端口添加到VLAN中/644
16.3.5 基於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645
16.4 基於協議VLAN配置/647
16.4.1 協議VLAN簡介/647
16.4.2 配置基於協議VLAN/648
16.4.3 基於協議VLAN的配置示例/649
16.5 基於IP子網VLAN配置/652
16.5.1 基於IP子網VLAN的配置/652
16.5.2 基於IP子網VLAN的配置示例/653
16.6 基於MAC地址VLAN配置/655
16.6.1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的實現機製/655
16.6.2 動態觸發端口加入靜態MAC VLAN的實現機製/656
16.6.3 動態MAC VLAN的實現機製/657
16.6.4 配置基於MAC地址的VLAN/657
16.6.5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的配置示例/659
16.7 VLAN維護與管理/661
16.8 GVRP配置與管理/662
16.8.1 GVRP基礎/662
16.8.2 GVRP工作原理/665
16.8.3 GVRP功能啓用和注冊模式配置/668
16.8.4 GARP定時器配置/668
16.8.5 GVRP維護與管理/669
16.8.6 GVRP綜閤配置示例/670
16.9 管理VLAN配置/672
16.10 MVRP配置與管理/673
16.10.1 MRP工作原理/674
16.10.2 MRP消息類型/674
16.10.3 MRP定時器/676
16.10.4 MVRP注冊模式/677
16.10.5 MVRP配置與管理方法/677
第17章 H3C交換機擴展VLAN特性配置與管理/686
17.1 Super VLAN配置與管理/687
17.1.1 Super VLAN聚閤原理/687
17.1.2 Sub VLAN主機的三層通信原理/689
17.1.3 Super VLAN配置/692
17.1.4 Super VLAN簡單配置示例/694
17.1.5 Super VLAN綜閤配置示例/696
17.2 Private VLAN配置與管理/698
17.2.1 Private VLAN簡介/699
17.2.2 配置Private VLAN/700
17.2.3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promiscuous模式)/704
17.2.4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trunk promiscuous模式)/707
17.2.5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trunk promiscuous & trunk secondary模式)/710
17.2.6 Secondary VLAN間三層互通配置示例/713
第18章 H3C交換機生成樹配置與管理/716
18.1 生成樹技術基礎/717
18.1.1 STP協議基礎/717
18.1.2 STP生成樹計算基本流程/719
18.1.3 RSTP簡介/721
18.1.4 PVST簡介/722
18.1.5 MSTP簡介/722
18.1.6 MSTP的基本概念/723
18.2 生成樹配置與管理/726
18.2.1 生成樹配置任務/727
18.2.2 生成樹工作模式配置/729
18.2.3 配置MST域/730
18.2.4 配置根橋或備份根橋/731
18.2.5 配置設備的橋優先級/732
18.2.6 配置MST域的最大跳數/733
18.2.7 配置交換網絡的網絡直徑/733
18.2.8 配置生成樹的時間參數/734
18.2.9 配置超時時間因子/735
18.2.10 配置端口發送BPDU的速率/735
18.2.11 配置端口為邊緣端口/736
18.2.12 配置端口的路徑開銷/736
18.2.13 配置端口的優先級/737
18.2.14 配置端口的鏈路類型/738
18.2.15 配置端口收發的MSTP報文格式/739
18.2.16 打開端口狀態變化信息顯示開關/739
18.2.17 使能生成樹協議/739
18.2.18 執行mCheck操作/740
18.2.19 配置摘要偵聽功能/741
18.2.20 配置No Agreement Check功能/742
18.2.21 配置TC Snooping功能/743
18.2.22 配置生成樹保護功能/744
18.2.23 生成樹維護與管理命令/747
18.2.24 MSTP配置示例/747
18.2.25 PVST配置示例/751
第19章 H3C交換機ACL配置與管理/754
19.1 ACL基礎/755
19.1.1 ACL的編號、命名和分類/755
19.1.2 ACL規則匹配順序/756
19.1.3 ACL規則步長/757
19.2 ACL配置與管理/757
19.2.1 ACL生效時間段配置/757
19.2.2 IPv4基本ACL配置/759
19.2.3 IPv4高級ACL配置/760
19.2.4 二層ACL配置/765
19.2.5 用戶自定義ACL配置/768
19.2.6 ACL復製配置/770
19.2.7 應用ACL進行報文過濾/771
19.2.8 ACL維護與管理/773
19.3 H3C交換機ACL配置示例/773
19.3.1 IPv4基本ACL配置示例/773
19.3.2 IPv4高級ACL配置示例/776
19.3.3 二層ACL配置示例/779

前言/序言

  第三版前言
  ● 本書的寫作動機
  自本書第二版於2012年1月齣版四年多以來,銷售形勢可用火爆來形容,一再重印,在各大網店上也是好評如潮(僅當當網上截止筆者在為這本新書寫《前言》時已1300多條,且幾乎100%好評),真誠感謝各位朋友的高度信任與大力支持。但同時總是有眾多讀者朋友在追問我什麼時候齣新的版本。的確,第二版的齣版迄今已經四年多瞭,在這期間,Cisco IOS係統和H3C Comware係統版本和産品都發生瞭很多改進及更新。但確實苦於時間不夠用:先是應華為之邀為他們寫瞭兩本新書《華為交換機學習指南》和《華為路由器學習指南》,然後又要錄製圖書的配套實戰視頻課程,以及網上直播的認證培訓課程,還有自身還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所以一直沒能抽時間來完成本書的改版。
  但麵對讀者愈加強烈的更新改版要求,在手上的課程錄製工作暫告一段落後,我毅然決定暫停其他一切工作,著手進行本書第二版的更新改版工作。因為與第二版相隔的時間比較長,兩大品牌交換機設備的操作係統發生瞭很大改變,所以本書可以說是完完全全地重寫,全麵按照Cisco交換機目前使用的zui新15.2及以上 IOS版本,H3Czui新的Comware V7版本,以及各自對應的當前zui新、主流應用的交換機産品進行介紹。希望能滿足大傢的需求!
  ● 本書的主要特色
  本書經過以前兩個版本的齣版,收集到瞭一些讀者朋友好的建議,同時加上這麼多年來,筆者的專業技能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本版圖書除繼承前兩個版本的特色外,在專業性方麵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具體來講,本書具有以下區彆同類其他圖書的突齣特色:
  ● 采用zui新的操作係統版本和産品係列
  本書Cisco交換機部分,采用zui新的15.2及以上IOS版本,H3C交換機部分采用zui新的Comware V7版本(除部分采用V5版的主流機型外),書中介紹的交換機産品中既包括瞭zui近幾年新推齣的,又包括瞭當前主流應用的。
  ● 係統性和專業性進一步提高
  經過前幾年與華為公司的閤作,目前對全球三大品牌:Cisco、華為和H3C的網絡設備和技術均有更加深入及全麵的掌握,特彆是在技術原理方麵的鑽研及心得,使得本版圖書在係統性和專業性方麵更有進一步提高。
  ● 國內zui大型、zui係統的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本書與前兩個版本一樣,集成介紹瞭Cisco和H3C交換機zui基礎、zui常用的交換機功能配置與管理方法,全書近800頁,比較全麵地介紹瞭Cisco和H3C目前主流應用的以太網交換機係列,以及它們zui主要的功能的配置與管理方法,絕對是Cisco和H3C交換機初學者的首選。
  ● 深入技術原理剖析與分層配置示例完美結閤
  本書區彆於許多同類圖書之處在於,本書不僅有比較深入的各種Cisco、H3C交換機技術原理剖析,而且列舉瞭大量各種不同層次的應用配置案例。這種有機結閤就可以使廣大讀者,特彆是初學者不再是孤立地學習這些枯燥的技術原理,而是能體驗到這些技術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反過來又加深瞭對這些技術原理的理解。另外,分層次的配置案例可使讀者朋友不僅可以全麵瞭解各具體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通過綜閤案例深入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間的相互關聯及應用方法。
  ● 圖書與配套實戰視頻課程雙劍閤璧
  筆者在兩年前就開始全麵錄製所齣版的圖書的配套實戰視頻課程,對於本書,筆者也錄製瞭配套視頻課程,可以為大傢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當然,視頻課程不是圖書內容的簡單視頻化,而是對圖書內容的提高和實戰化,因為視頻課程中絕大多數是實戰實驗案例演示,這樣就可幫助鞏固及加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大傢可以在後麵將要介紹到的視頻課程中心試聽或購買我的視頻課程,也可直接嚮我購買下載版。
  ● 本書適用的讀者對象
  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麵、係統和深入,適閤於各層次的讀者,具體如下:
  各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
  各Cisco、H3C設備培訓機構(可作為教材或輔導教材)
  希望能從零開始學習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讀者
  以前沒有係統地學習過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讀者
  看不懂Cisco、H3C交換機配置方案,沒有掌握通用配置方法的讀者
  希望有一本可用於平時工作中查閱的大型Cisco、H3C交換機配置手冊的讀者
  ● 本書的服務資源
  備注:大傢需要我的視頻課程時可直接在以上課程中心購買,也可直接嚮我購買下載版,還可購買下載版視頻課程終身會員,獲得我錄製的所有視頻課程。另外,我每年還將舉辦兩期左右的華為、Cisco或H3C的各類認證的網上直播視頻培訓,可加入以下讀者QQ群或學員QQ群嚮我瞭解。
  讀者和學員QQ群
  為瞭能為大傢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方便大傢相互交流、學習,筆者為本書讀者提供以下三個QQ讀者群。對於購買瞭我的視頻課程的學員朋友,可加入以下兩個視頻課程學員QQ群。

《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實戰指南:深入解析企業級網絡架構》 前言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網絡已成為企業運營的生命綫,穩定、高效、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從中小企業到大型跨國集團,每一個組織都依賴於強大的網絡連接來支持其日常運營、數據傳輸、通信協作乃至核心業務的開展。然而,網絡的復雜性也日益增加,從基礎的網絡協議到高級的路由、交換、安全和虛擬化技術,都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精湛的管理技能來駕馭。 本書旨在為廣大網絡工程師、IT管理員以及對網絡技術充滿熱情的研究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指南。我們跳齣瞭特定廠商的束縛,將目光聚焦於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的核心原理、通用技術和實戰經驗。本書不是對某個廠商産品手冊的簡單復述,而是對支撐現代企業網絡運轉的通用技術體係進行抽絲剝繭式的剖析,並結閤大量貼近實際的案例,幫助讀者建立起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深知,網絡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驚人,但底層原理和核心思想往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本書在內容設計上,力求在經典網絡理論的深度與前沿技術的熱度之間取得平衡。我們不僅會深入探討TCP/IP協議棧的細節,還會詳細講解路由協議(如OSPF、BGP)的運行機製、交換技術(如VLAN、STP)的配置策略、網絡安全(如ACL、VPN)的實施方法,以及一些新興的網絡技術趨勢。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一群在網絡領域擁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傢組成。我們結閤瞭各自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網絡環境中的工作心得,將最實用、最有效的配置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融入書中。我們相信,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各種網絡挑戰,設計、部署、優化和維護更加健壯、高效的企業級網絡。 第一部分:網絡基礎原理與協議深度解析 本部分將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網絡基礎。我們不會停留在網絡模型(OSI、TCP/IP)的錶麵介紹,而是深入到每個層次的細節,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第一章:深入理解TCP/IP協議棧:從數據封裝到三次握手 網絡模型迴顧與現代網絡架構關聯:清晰闡述OSI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並將其與現代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的功能進行關聯,理解數據在不同設備和層次上的流轉。 IP協議詳解:深入剖析IPv4和IPv6的地址結構、子網劃分(VLSM、CIDR)的原理與實踐,理解IP數據包的格式、路由選擇過程,以及IPv6地址的引入和優勢。 傳輸層協議分析:詳細解讀TCP和UDP協議。深入探討TCP的可靠性機製(序列號、確認應答、超時重傳、流量控製、擁塞控製)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以及UDP的無連接、快速特性在特定應用中的優勢。重點講解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的過程,理解其在建立連接中的作用。 應用層協議解析:挑選一些關鍵的應用層協議進行深入講解,例如HTTP/HTTPS(Web服務)、DNS(域名解析)、DHCP(動態主機配置)等,理解它們在網絡通信中的角色以及配置要點。 第二章:路由選擇與路徑計算:構建高效的網絡路徑 路由的基本概念與工作原理:介紹路由器的核心功能,理解路由錶的作用,以及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的區彆與應用場景。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RIP):詳細講解RIP協議的工作機製,包括度量值(跳數)、路由更新周期、水平分割、毒性逆嚮等防環機製,並分析其局限性。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OSPF):深入剖析OSPF的LSA(鏈路狀態通告)概念、區域(Area)劃分、DR/BDR選舉機製、鄰居關係建立過程、SPF(最短路徑優先)算法的工作原理。重點講解不同LSA類型的功能及其在網絡中的傳播方式,以及如何通過區域劃分和路由策略優化OSPF網絡的性能。 高級路由協議(BGP):介紹BGP作為互聯網核心路由協議的地位。講解AS(自治係統)、AS號、路徑矢量路由的基本概念。深入分析BGP的報文類型、鄰居建立過程、路徑屬性(Attribute)及其在路徑選擇中的作用,理解BGP如何實現跨AS的路由交換和策略控製。 路由策略與引入:探討如何通過路由過濾、路由策略(Route-map, Prefix-list, AS-path list)等技術精細化控製路由信息的傳播和選擇,以及如何實現不同路由協議之間的路由引入。 第三章:交換技術與VLAN劃分:構建安全隔離的局域網 二層網絡模型與MAC地址:迴顧二層網絡的工作原理,詳細講解MAC地址的作用、ARP協議(地址解析協議)的工作流程,以及廣播域和衝突域的概念。 交換機工作原理與轉發機製:深入理解交換機如何通過MAC地址錶進行數據幀的轉發,講解MAC地址學習、老化、轉發、過濾、泛洪等過程。 VLAN(虛擬局域網)的配置與管理:詳細講解VLAN的概念、劃分方式(基於端口、MAC地址、協議等),以及VLAN Trunk(802.1Q)的工作原理。重點講解如何通過VLAN實現廣播域的隔離,提高網絡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生成樹協議(STP/RSTP/MSTP):深入理解STP如何防止二層網絡中的環路。詳細講解BPDU(橋協議數據單元)報文、根橋選舉、端口角色(根端口、指定端口、阻塞端口)和端口狀態(Listening, Learning, Forwarding, Blocking)。重點分析RSTP(快速生成樹協議)和MSTP(多生成樹協議)在提高收斂速度和支持多VLAN環境中的優勢。 鏈路聚閤(EtherChannel/LAG):介紹鏈路聚閤技術如何通過捆綁多條物理鏈路來提高帶寬和冗餘性,講解其配置要求和工作模式。 第二部分:企業網絡安全與服務質量保障 網絡安全和性能優化是現代企業網絡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構建一個安全可靠、性能卓越的網絡環境。 第四章:網絡安全基礎與策略實施 訪問控製列錶(ACL):詳細講解ACL的類型(標準ACL、擴展ACL、命名ACL),如何根據源/目的IP地址、端口號、協議類型等進行精細化的流量控製,以及ACL在路由器和交換機上的應用策略。 網絡地址轉換(NAT):深入理解NAT的原理,包括靜態NAT、動態NAT、PAT(端口地址轉換)等模式,以及它們在節省公網IP地址、增強網絡安全方麵的作用。 防火牆基本概念與工作模式:介紹防火牆在網絡安全中的核心作用,講解包過濾防火牆、狀態檢測防火牆、應用層防火牆等不同類型。 VPN(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深入講解VPN的原理,重點介紹IPsec VPN(站點到站點、遠程訪問)和SSL VPN的配置要點,以及如何利用VPN實現安全可靠的遠程訪問和跨廣域網互聯。 安全加固措施:探討設備自身的安全加固,如修改默認密碼、禁用不必要服務、配置SSH訪問、日誌審計等。 第五章:服務質量(QoS)保障與流量管理 QoS概念與重要性:解釋QoS在企業網絡中的必要性,以及它如何確保關鍵應用(如VoIP、視頻會議)的性能。 流量分類與標記:講解如何通過ACL、DSCP(區分服務代碼點)、CoS(類彆服務)等方式對不同類型的流量進行分類和標記。 流量整形與限製:介紹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流量監管(Traffic Policing)的技術,如何控製流量的發送速率,避免網絡擁塞。 擁塞管理:講解排隊算法(如PQ、WFQ、CQ)在路由器和交換機上的應用,如何根據流量優先級進行隊列管理,確保關鍵流量的優先通過。 流量工程:探討如何通過路由策略、MPLS等技術優化網絡流量的路徑,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第三部分:高級網絡技術與運維管理 隨著企業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復雜度的增加,高級網絡技術和高效的運維管理變得至關重要。 第六章:網絡虛擬化與 SDN(軟件定義網絡) 虛擬化基礎:介紹虛擬化技術在網絡領域的應用,如虛擬交換機(vSwitch)、虛擬機之間的網絡連接。 SDN核心概念:深入講解SDN的架構(控製層、數據層、應用層),以及其如何通過集中控製實現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 OpenFlow協議:介紹OpenFlow協議作為SDN控製器與網絡設備通信的標準協議,理解其在指令下發和流量轉發中的作用。 SDN的應用場景:探討SDN在數據中心網絡、廣域網優化、網絡安全等方麵的應用前景。 第七章:無綫網絡配置與管理 Wi-Fi標準與協議:迴顧IEEE 802.11係列標準,講解不同Wi-Fi版本的特性和性能差異。 無綫接入點(AP)配置:講解AP的SSID設置、加密方式(WEP, WPA/WPA2/WPA3)、信道選擇、漫遊配置等。 無綫控製器(WLC)管理:介紹WLC在集中管理大量AP、策略下發、用戶認證等方麵的作用。 無綫安全:重點講解WPA/WPA2/WPA3的企業級安全配置,如802.1X認證、RADIUS服務器集成。 第八章:網絡監控、故障排除與性能優化 網絡監控工具與協議:介紹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yslog等協議在網絡監控中的應用,以及常用的網絡監控軟件(如Zabbix, Nagios)的功能。 日誌分析與告警:講解如何收集、分析設備日誌,並設置有效的告警機製,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異常。 故障排除流程與技巧:係統性地介紹網絡故障排除的常用步驟和思路,從物理層到應用層,逐層排查。 性能瓶頸分析與優化:講解如何通過流量分析、鏈路利用率監控、設備CPU/內存占用率檢查等方式,識彆網絡性能瓶頸,並提齣相應的優化建議。 網絡文檔與知識庫建設:強調網絡文檔(拓撲圖、配置手冊、IP地址分配錶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維護知識庫,提升運維效率。 結語 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但不變的是對穩定、高效、安全的追求。本書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和豐富的實踐指導,希望能幫助讀者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網絡領域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成為一名齣色的網絡工程師。我們相信,掌握瞭這些通用的網絡配置與管理技能,無論麵對何種廠商的設備,都能遊刃有餘,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講,我是一名網絡工程師,日常工作中接觸交換機的機會很多,但總覺得自己在一些高級配置和性能優化方麵存在短闆。《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它不僅僅是簡單的配置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你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管理和優化網絡設備。書中對各種高級功能,如VRRP、HSRP等高可用性協議的原理和配置,以及它們在實際組網中的應用場景,都講解得非常透徹。我尤其關注的是關於網絡性能調優的部分,書中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過調整QoS策略來保證關鍵業務流量的優先級,如何優化鏈路聚閤以提升帶寬和冗餘性,這些內容對我來說都極具價值。而且,它還涉及到一些網絡安全加固的方麵,比如如何防範DDoS攻擊、ARP欺騙等,這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尤為重要。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讓我對交換機管理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H3C的交換機瞭解不多,主要精力都放在瞭Cisco上,但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H3C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多,急需一本能夠係統梳理的資料。《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對H3C交換機的特性、命令語法和配置邏輯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並且將其與Cisco的相應配置進行瞭對比分析,這對於我這種習慣瞭Cisco命令的用戶來說,極大地降低瞭學習成本,也讓我能夠更快地適應H3C設備。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演示瞭如何將Cisco的配置思路遷移到H3C環境中,並且指齣瞭兩者之間的差異和注意事項。這本手冊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不僅僅局限於基礎的配置,還涉及到瞭很多H3C特有的高級功能和解決方案,這讓我對H3C設備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為我以後選擇和部署網絡設備提供瞭重要的參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擁有,尤其是在需要同時管理Cisco和H3C設備的網絡工程師。

評分

說實話,在拿到這本《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之前,我對市麵上這類技術書籍普遍持觀望態度,總擔心內容陳舊或者過於理論化,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內容更新非常及時,針對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對一些新興技術和安全方麵的內容進行瞭重點介紹,這一點讓我非常驚喜。比如,書中對SDN(軟件定義網絡)在交換機層麵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命令行實現相關的配置和管理,都有比較深入的探討,這讓我對未來的網絡技術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而且,它的排版設計也十分人性化,圖文並茂,關鍵的命令和配置片段都用醒目的方式標齣,閱讀起來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我特彆欣賞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命令,而是會解釋每個命令的含義、作用以及可能産生的後果,並給齣一些優化建議,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在處理一些復雜網絡故障時,思路更加清晰,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瞭顯著提升。

評分

這本《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絕對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技術書籍購買體驗瞭。首先,它的內容深度是它最大的亮點。不像市麵上很多淺嘗輒止的書籍,這本書深入剖析瞭Cisco和H3C兩種主流交換機廠商的體係架構和配置細節,幾乎涵蓋瞭日常網絡管理和故障排除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場景。從基礎的VLAN劃分、端口安全,到更高級的路由協議(OSPF、BGP)、鏈路聚閤、QoS策略,甚至是對堆疊、虛擬化等復雜技術的詳盡闡述,都做到瞭條理清晰、循序漸進。而且,它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提供瞭大量實操性的配置命令和示例,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記得在配置一個復雜的ACL策略時,書中提供的詳細步驟和參數解釋,讓我事半功倍,避免瞭很多彎路。另外,它還對一些常見問題的診斷和排查技巧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點尤其寶貴,往往在實際工作中,一個小小的故障就能耗費大量時間,而這本書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能夠極大地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總而言之,如果你真的想在交換機配置和管理方麵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且想要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全過程,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寶藏。

評分

我是一位初入網絡技術領域的新手,對交換機的配置和管理感到有些茫然。《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3版)》這本書,真的是我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交換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種端口、協議的作用。書中的例子非常貼閤實際,我跟著書中的指導一步一步進行操作,很快就掌握瞭VLAN、STP等核心概念的配置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實戰演練”的部分,它會模擬一些常見的組網場景,然後給齣詳細的配置步驟和命令,讓我能夠親手實踐,加深理解。即使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書中的詳細解釋也總能幫助我找到答案。而且,這本書還介紹瞭一些基礎的網絡故障排除方法,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新手來說,非常重要,讓我知道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如何著手分析和解決。它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信心。

評分

買瞭好多書,要慢慢看。。。。

評分

們的京豆肯定不夠發給我。現在數一下,超瞭,不好意思

評分

驗你們的存儲空間,還是考驗我的作文,如果是後者,你

評分

一直很喜歡王達的書,這次京東搞活動所以買瞭這本!

評分

可惜不是和華為設備做對比

評分

書不錯,希望對我有很大幫助。

評分

這本書的H3c篇章的所有內容(思科部分我沒有看,因為我公司的産品都是h3c的),完全是復製的h3c産品的配置指導書,每個知識點作者就連一個配置舉例都沒有寫,很是失望。大傢完全可以直接閱讀自己産品的配置指導書,而不用花這多麼的冤枉錢買這種無用書。

評分

此書特彆好,內容很實用,講的也得非常的詳細,對我非常有幫助,以後有需要還會繼續購買的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