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解析部分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与其说是讲解,不如说是某种高深莫测的暗示。对于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它给出的解释极其简略,很多时候只有一两句话,完全没有展开说明为什么“这是最佳着法”,而其他看起来不错的着法为何是谬误。我能理解,优秀的棋手可能觉得有些变化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正努力从二段迈向初段的棋手来说,我们正是需要那些“言之凿凿”的逻辑推导和变化分析来巩固理解的。如果只是给出结论,而不展示思考的过程,那么这本习题集就失去了教导的意义,退化成了一份答案卡。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脑补”出题者的思路,甚至要对照其他资料来验证那些被一带而过的变化,这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成本和挫败感。一个好的教材,应该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师,只肯展示他的胜利,却吝惜分享他的思考路径。
评分从装订和纸张的选择来看,这本书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被频繁使用的可能性。作为一本“习题集”,它理应经常被翻阅、被在上面演算、被携带到棋馆或训练室。然而,我拿到手没多久,封面就开始卷曲,内页的装订处也隐隐有脱落的迹象。纸张的光滑度也极不适合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大量的棋谱标记和注释,写上去墨迹容易洇开,擦拭时又容易把纸张弄破。这反映出出版方在制作环节上的巨大疏忽,他们似乎只关注了“内容”的堆砌,而完全忽视了“载体”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对于这种需要高强度使用的学习工具来说,良好的物理形态是其价值的基石之一。如此不耐用的制作,使得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对待它,反而束缚了我进行自由思考和演算的冲动,这与一本训练用书的定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一本如此不经用的书,怎么能指望它能陪伴我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棋力提升阶段呢?
评分这本书的难度设置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一道看似简单的定式变化题,它给出的解法却需要用到接近初段才能掌握的复杂手筋,这对于一个正处于二段瓶颈期的棋手来说,无疑是过于超前的打击。而紧接着的下一题,可能又是一道初学就能解决的打吃提子,让人怀疑出题人是不是随便从不同难度的题库里随机抽取组合的。这种极端的跳跃性,使得训练的连贯性荡然无存。我期待的是那种层层递进、稳扎稳打的进步曲线,能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哪一环节加强了,在哪一能力上取得了突破。但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这种反馈机制。它更像是一场盲目的测试,你不知道自己是在接受训练,还是仅仅在浪费时间去适应它那捉摸不定的“风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系统化训练来冲段的棋友来说,这种混乱的梯度安排,比没有习题集还要让人沮丧。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综合”二字表示深深的怀疑,它更像是一本“碎片化”的习题集。内容上,似乎什么都想涵盖一点——死活、手筋、布局、官子——但每一样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某个关键技术点的精髓。比如在官子部分,它堆砌了很多非常规的、罕见的局面,但对于二段棋手最常遇到的、最能拉开差距的“基本大官子”的精确计算和价值判断,却只有寥寥几题带过。这就像是给一个想学做大餐的人,只提供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香料,却忘记了教他如何使用最基础的盐和油。真正的综合训练,应该是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加固和拓展,而不是将精力分散在那些不常出现的“偏门”知识点上。我需要的,是能解决我当前水平对局中常见问题的利器,而不是一本厚厚的“围棋冷知识”大全。因此,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在我看来大打折扣。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一场灾难,阅读体验令人抓狂。字体大小不统一,有些地方细得像蚊子腿,有些地方又粗得像涂鸦,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去研究那些复杂的棋局。更要命的是,页码和章节标题的对应关系混乱不堪,找一道题要花费比解题多得多的时间。我记得有几次,我明明记下了某道题的编号,翻到对应页码却发现内容完全不对,怀疑是不是印刷的时候把不同版本的题目混在一起了。对于业余二段的棋手来说,最需要的是清晰、流畅的学习路径,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在一个杂乱无章的迷宫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踩空。这种粗糙的制作水准,实在是对围棋学习者的不尊重,更别提那些所谓的“综合训练”了,连最基本的阅读体验都无法保证,如何奢求它能在棋力提升上带来帮助呢?我甚至怀疑,设计这本习题集的人是否真的理解,清晰的呈现方式对于理解复杂的围棋变化有多么重要。如果只是为了凑数把题目堆砌在一起,那它存在的意义也就微乎其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