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國現代史豐富的寶庫,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颱灣《傳記文學》雜誌珍藏內容大陸首度完整呈現! 
 目前已齣版《從晚清到民國》《再見大師》《民國三大校長》《我們的朋友鬍適之》《從甲午到抗戰》《十四年:從1931到1945》《馮玉祥傳》等! 
 新一輯《亦雲迴憶》《一個女人的自傳》《《蔣廷黻迴憶錄》再續佳作! 
 
 2.蔣介石、張群、鬍適、張公權作序推薦,民初政壇風雲人物、蔣介石把兄弟黃郛之妻瀋亦雲披露不為人知的曆史背後! 
 
 3.本書堪稱“中國現代史榜樣之作”,大陸首度齣版!貢獻一點事實,即貢獻一點曆史;瀋亦雲以此書嚮中國曆史交捲,亦嚮中國倫理道德交捲。 
 
 4.蔣介石:“膺白許身報國見危授命,誌足以懾強寇之氣,而勢不能弭爍金之口。其忍辱負重,誠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來誌士仁人,臨湯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謗而不辭者難。當其睏心衡慮,不計毀譽,以一身翼衛國族之安全,謂非大仁大勇,曷剋臻此。皎皎此心,至今日抗戰勝利,乃剋大白於天下,可哀亦可慶也。亦雲夫人撰此《傢傳》,其於逝者心事,實能推見至隱。省覽斯編,曩昔憂患共同之史實,曆曆在目” 
本書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曆史學部”推齣的係列曆史人物口述傳記之一,由唐德剛協助瀋亦雲整理完成。瀋亦雲是民初政壇風雲人物黃郛之妻,見證瞭現代史上風起雲湧的中國政治。本書是研究民初政壇的一手史料,價值極高。 
 黃郛在辛亥革命前後,與孫中山、陳其美、黃興等人關係密切,並與陳其美、蔣介石結為義兄弟,但他卻不是國民黨員。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後一直擔任重要職位。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中,他是幕後人,扮演瞭重要角色。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後,他又立即成為蔣氏的政治靈魂。從這本迴憶中,我們能夠瞭解黃郛的性格和應世處事之道,見證黃氏的理想是要講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業繼續完成。亦能看到作為對蔣介石施政影響極大的人,黃郛的艱難處境,這也從側麵反映瞭蔣介石最終失敗的原因。
瀋亦雲(1894—1971年),黃郛之妻。祖籍浙江湖州,生於嘉興。原名性真,後改署景英,字亦雲。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後到蘇州景海女學讀英文。辛亥革命時,在上海組織女子軍事團。抗戰期間,在滬創辦南屏女子中學。1950年後定居美國。1971年逝於美國紐約。
蔣 序/ 001 
 張 序/ 002 
 鬍函代序/ 004 
 張函代序/ 007 
 自序一/ 010 
 自序二/ 018 
 
 一嘉興東柵口/ 001 
 二我的父親/ 007 
 三我的母親/ 015 
 四二妹性仁/ 023 
 五傢鄉的幾位前輩/ 031 
 六到天津讀書/ 039 
 七辛亥革命知見/ 049 
 八不幸的二次革命/ 073 
 九亡命生涯/ 091 
 一○歸國/ 111 
 一一遷北京/ 125 
 一二天津三年/ 139 
 一三再度齣國/ 157 
 一四首都革命/ 175 
 一五攝政內閣/ 191 
 一六滯京一年/ 203 
 一七南歸/ 221 
 一八北伐時期/ 235 
 一九對黨和政的不同意見/ 249 
 二○上海特彆市/ 267 
 二一我印象裏的日本/ 285 
 二二寜案/ 297 
 二三濟案/ 311 
 二四莫乾山/ 339 
 二五“九一八”瀋陽霹靂/ 353 
 二六最後北行/ 369 
 二七塘沽停戰協定/ 387 
 二八政整會/ 413 
 二九餘事/ 439 
 三○分手與身後/ 467 
 三一抗日戰起/ 485 
 三二重迴上海/ 499 
 三三南屏十年/ 515 
 三四戰後的莫乾農村/ 533 
 三五遲遲吾行/ 553 
 
 金跋/ 568 
 瀋跋/ 570 
 附錄黃膺白先生傢傳/ 575
鬍函代序 
 
 亦雲夫人: 
 承您許我先讀《迴憶》的自序,又得讀《塘沽協定》諸章的原文,十分榮幸,十分感謝!這半個月以來,我天天想寫信給您,總沒有安定的心情,直到今天,勉強寫這信,一定不能錶達我想說的話。 
 我要首先嚮您道賀,賀《迴憶》的寫成,賀您這一件心事的完成。我在這三四十年裏,到處勸朋友寫自傳,人人都願意,但很少人有這閑暇,有這文學修養,更少人能保存這許多難得的“第一手”史料,所以很少人能夠寫齣像您這樣有曆史價值的迴憶錄。所以您的稿本的寫成是真值得慶賀的! 
 自序寫得很好,我讀瞭很感動。第一段敘述亂離時保存材料的睏難,使我想起李清照的《金石錄後序》。您說:“我豈可以此不急之物,分人逃生之地?”這是很感人的一句話。 
 自序寫“屬稿時”的心理與方法,也說的很動人。您批評中國新史傢好像有心“迴避”現代史的題目,並且指齣“教科書中所見……對國難尤多責人之言。……我們自己豈無一點責任?”正因為有許多人至今還不肯負“一點”國難的責任,所以現代史的材料至今多沒有齣現,所以現代史至今還是被“迴避”的題目。我盼望您的《迴憶》的齣世可以引起彆人的仿效,把他們長久收藏的史料發錶齣來,把他們的追憶或迴憶也寫齣來。 
 史料的保存與發錶都是第一重要事。我看瞭您的幾捲稿本之後,我的感想是:亦雲夫人這部《迴憶》的第一貢獻在於顯示保存史料的重要,第二貢獻在於建立一種有勇氣發錶真實的現代史料的精神。保存瞭真實史料而沒有機會發錶,或沒有勇氣發錶,那豈不是辜負瞭史料?豈不是埋沒瞭原來保存史料的一番苦心? 
 日本軍人在瀋陽發難,到今天已是二十九年瞭。“七七”與“八一三”到今天已是二十三年瞭。我們到今天還沒有一部中國史傢著作的“中日八年戰史”,也沒有一部中國史傢著作的“抗戰前的六年中日國係史”。這都是很可恥的事。為什麼我們的史傢到今天還沒有寫齣“中日戰史”(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實在是“十四年中日戰爭”)這一類的著作呢?一個原因是史料不容易保存,不容易得人整理。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您說過的,“史傢似在迴避此一題目”。這就是說:社會裏還有太多的忌諱,史傢就沒有勇氣去整理、發錶那些隨時隨地可以得罪人或觸犯忌諱的資料瞭! 
 您說:“我所記者,偏於我一傢的事。……區區之心,嚮現代史傢交捲,擁護研究現代史的風氣。”我很熱誠地歡迎您“交捲”,很熱誠地佩服您發錶這許多現代史料的勇氣。這樣的“交捲”纔是“擁護研究現代史的風氣”。這就是替中國現代史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瞭。 
 傅沅叔先生遺劄影本四件奉還。其冊二年一月六日一劄的影本,承您許我留存,我十分感謝。沅叔先生父子待我最厚,他傢藏書常許我藉校。民國卅七年(一九四八)十二月中我最後飛齣北平的前夕,我還在料理托人送還他傢的書,那時他老人傢已病睏多年瞭。我最愛他這封長信中的一段: 
 ……朋舊相關,時加勸喻,謂衰齡晚歲,宜事優閑,何必自苦如此。愚急不然。凡人處境,宜事勤勞,慎勿長閑耽逸,虛度此生。蓋閑者體易惰,精神或緻衰頹;逸則心易放,誌意無所專注,最為人之大病。常人且然。若聰明纔智之士,尤不可閑逸自甘。《易》曰,天行健。古訓雲,民生在勤。一息尚存,此誌不容稍懈。鄙人居恒以此自勵,願夫人亦共勉之。人生此世,固有應盡之責,則待治之事正多。苟撫心自省,奮誌勉圖,且有來日苦短之慮。此生又安有閑逸之日乎?…… 
 我讀此信,始知沅叔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原來都建築在“勤勞”的人生觀之上。這又可以顯示保存師友信劄的重要瞭。 
 我很高興您已把割去的一章恢復瞭。 
 昨夜我聽您說,您還有不少的文件沒有采用到《迴憶》裏。我昨夜曾建議:最好請哥倫比亞大學主講“Oral History”(口述的曆史)的先生們給您的文件做一套microfilm,這樣就不怕遺失或毀壞瞭。倘您對這件事有興趣,可以和何淬廉先生接洽:Professor Pranklin Ho,464 Riovoide Drive.電話是Mo-2-6786。昨天江季平說,Columbia Univercity主持Oral History的人曾托遊建文先生轉詢您是不是願意口述膺白先生和您的自傳,讓他們記錄(record)下來。我想,您已寫成瞭《迴憶》三十多章,似不必口述瞭。但我還盼望您讓他們把《迴憶》全稿(包括文件)製成一套microfilm,由大學保存negative原本,而您可以請他們復製一兩套——這是最便於保存的方法,值得您考慮。 
 最後,我重申慶賀您寫成《迴憶》全稿的大喜!並祝您和熙治、同同平安快樂! 
 
 鬍適敬上
蔣 序 
 
 辛亥以來,英士、膺白二先生皆與餘以安危同仗、甘苦共嘗、相互勖勉。金石交期,不啻手足。今英士殉國將三十年,而膺白憂國謝世,匆匆亦已十年矣。宿草頻凋,精誠彌耿。迴溯膺白許身報國,見危授命,誌足以懾強寇之氣,而勢不能弭鑠金之口。其忍辱負重,誠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來誌士仁人,臨湯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謗而不辭者難。當其睏心衡慮,不計毀譽,以一身翼衛國族之安全,謂非大仁大勇,曷剋臻此。皎皎此心,至今日抗戰勝利,乃剋大白於天下,可哀亦可慶也。亦雲夫人撰此《傢傳》,其於逝者心事,實能推見至隱。省覽斯編,曩昔憂患共同之史實,曆曆在目。惟此足慰亡友膺白於九泉已爾。 
 
 卅四年(一九四五)十一月二十八日中正序
這本書像一場淅瀝的雨,不急不緩地敲打著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翻開《亦雲迴憶》的瞬間,仿佛推開瞭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迎麵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卻又濃鬱到化不開的情愫。它不是那種會讓你心跳加速、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像是一個老朋友坐在你身邊,呷一口清茶,娓娓道來那些年少時的懵懂、青春期的迷惘,以及生活中那些細微卻又深刻的觸動。文字樸實無華,卻處處流淌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讓你在不經意間就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曾經曆過那些似曾相識的場景。那些關於成長、關於友情、關於親情的描繪,沒有刻意的煽情,卻直擊人心,讓我無數次在深夜裏,默默地流下幾滴眼淚,又在黎明破曉時,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釋然。這本書,它沒有驚心動魄的冒險,也沒有宏大的敘事,但它卻用最真摯的情感,雕刻齣瞭最動人的生命畫捲,讓我深刻體會到,原來最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波瀾壯闊。
評分讀《亦雲迴憶》的過程,與其說是在閱讀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作者用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瞭人物內心世界的光影變幻,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那些不為人知的渴望,那些微小的遺憾,都被一一剖析得淋灕盡緻。我常常在閱讀時,會將書中的人物與自己的經曆對照,驚喜地發現,原來我的那些小心思,那些難以啓齒的睏惑,並非我一人獨有。這本書讓我明白,成長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瞭迂迴麯摺,充滿瞭自我懷疑和自我和解。它教會我,即使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要保持一份坦然和勇氣,去擁抱那些不完美,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書中的一些片段,如同明鏡一般,映照齣我曾經的稚嫩和迷茫,也讓我看到瞭如今的自己,是如何在時光的打磨中,變得更加成熟和堅韌。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我人生旅途中,一位沉默卻又至關重要的引路人。
評分《亦雲迴憶》是一本讓我細細品味的“慢書”。它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衝突,但它卻以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緩緩地滲透進我的內心。我喜歡它描繪的那些生活中的瑣碎細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又無比真實的情感流露。作者的文字就像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韻味。書中的人物,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的睏惑與成長,都讓我們看到瞭自己的影子。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開始更加關注那些被忽略的情感,開始更加珍惜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間。閤上書本,內心並沒有強烈的震撼,卻有一種久久無法平息的感動。這本書,它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默默地陪伴著你,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最溫柔的安慰和最深刻的啓示。
評分《亦雲迴憶》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與慰藉。在這個快節奏、充滿焦慮的時代,能有這樣一本書,靜靜地安撫你的心靈,是多麼難得的體驗。它沒有過於復雜的技巧,也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它以最純粹的方式,傳遞著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我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捕捉,那些對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對話的細緻描摹,都仿佛將我置身於那個特定的場景之中,與書中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身邊的親情和友情,意識到那些看似平淡的陪伴,纔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感到內心充滿瞭力量,也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這本書,讓我相信,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風雨,隻要心中有愛,有溫暖,我們就永遠不會孤單。
評分與其說是“讀”這本書,不如說是“經曆”瞭這本書。它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仿佛我就是書中那個正在經曆一切的角色,感受著她的喜怒哀樂,她的迷茫與堅持。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巧妙,時而像一股清泉,緩緩流淌;時而又像一陣微風,拂過心田,留下淡淡的痕跡。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生硬的說教,但字裏行間透齣的情感卻無比真摯,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觸動,為書中人物的命運而牽掛。那些關於人生選擇的糾結,關於情感的得失,關於理想與現實的碰撞,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使是平凡如我們,內心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能夠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它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莫乾山,莫乾山,“布榖鳥”在叫。
評分蠻好的啊。價格實惠的啊
評分裝幀設計到內容都無可挑剔,值得收藏的書。
評分民國時期最重要的迴憶裏之一
評分裝幀精美,印刷清晰,內容翔實,期待更多優惠活動。
評分東西不錯,對得起價格,值得買!
評分裝幀設計到內容都無可挑剔,值得收藏的書。
評分還行。。。。。。。。。。。。。。。。。。。。。。。。
評分京東購物,多快好省,值得推薦給大傢分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