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田的采访,内容精彩、涉猎广泛,充满了智慧和优雅。凤凰卫视值得为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记者感到骄傲!
——美国前国防部长 威廉·科恩
我曾两次接受《风云对话》节目的采访。我必须要说采访人傅晓田非常专业,令我印象深刻。优秀的记者能让整个采访的价值得以提升。令人欣赏!
——苏丹外交部长 易卜拉欣·甘杜尔
在我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很少遇到像这样一位既专业又特别的记者。
——意大利驻华大使 谢国谊
我接受过傅晓田的采访,很高兴有这样的经历,她是一位有教养又可爱的姑娘。
——塞尔维亚总统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太平绅士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联袂推荐
傅晓田是凤凰卫视年轻一代主持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颁意大利骑士勋章。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于2016年以"傅晓田"的名字命名学校花园,以表彰傅晓田在推动国际交流、资助母校教育方面的贡献。这是剑桥大学建校800余年以来di一次以女性华人校友的名义命名学院设施。
傅晓田曾任凤凰卫视伦敦记者站任首席记者。2011年两度前往利比亚报道战事。2015年又亲赴大马士革,在总统府专访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傅晓田采访的名人政要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多国总统总理、以及时事聚焦中的外长、领袖顾问、革命事业接班人等。
《世界政要谈中国》选取了近年傅晓田通过《风云对话》节目与世界领袖精英的对话内容。每个采访实录前面附傅晓田的心得讲述,一手资料、一手观察,给读者更切身感受。
傅晓田被誉为"不可多得的智慧、专业的政治类节目主持人"。这本书将力求将对话中所囊括的时政信息、政治智慧、和外交优雅展现给我们的全球读者。用世界政要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故事,记录中国的发展。
傅晓田:凤凰卫视高端访谈节目记者
对话超过200位世界级政要
深入利比亚战地、叙利亚乱局寻找硝烟里的真相,被称为“沙漠之花”;
以“傅晓田”命名的花园是剑桥大学一座以华人女性校友命名的花园;
意大利总统为她颁授骑士勋章“意大利之星”
我采访的第一位国家元首是奥地利总统海因茨·菲舍尔。在位于霍夫堡宫殿的总统府内。霍夫堡宫殿曾经是哈布斯王朝奥匈帝国皇帝的宫苑,外观宏伟大气,内部装饰更是磅礴辉煌。那年我26岁。
总统海因茨·菲舍尔慈眉善目。他说:“你真年轻啊!” 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原本对采访成竹在胸的我变得紧张局促起来。还好随后的采访进展顺利。
结束后,总统在他宽敞得近乎“辽阔”的会客厅里带我“漫步”,一边欣赏墙上的油画,一边话家常。那些年里我是凤凰卫视驻伦敦站记者。菲舍尔总统年轻时也在伦敦学习生活过。他说他住在South Kensington,喜欢参观附近的博物馆。转眼四年过去了,我在海南博鳌再次采访了菲舍尔总统。 菲舍尔总统依然记得我们之前的那次采访。他笑着说:“你还是这么年轻!”而这一次,没有了忐忑与羞怯,我平和、自然地接受了这位老总统的夸奖。
第二次采访菲舍尔总统的时候,我是凤凰卫视《风云对话》节目的主持人,每个星期跟来自不同国家的政要采访对话。每次采访前,我会花至少两天时间阅读资料、梳理思路、寻找玄机 。从讨论重点到话题切入点,从起承转合到遣词造句,都会反复斟酌。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既能为嘉宾提供机会表达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又能自然流畅地产生新闻节点从而切入话题讨论;在敏感议题上,要敢问、会收,既照顾节目效果,又不失外事场合必要的得体友善。常常有人问我是如何把控的。其实谈不上把控,从接手《风云对话》节目至今,自识一直在探索、总结、思考,当然,希望也在进步。还有人问我,采访时是什么感觉,会不会紧张。我说当一个人全神贯注的时候,是顾不上紧张的。有人问我采访过后是什么感觉。因为每次采访的话题、气氛、包括嘉宾性格都不相同,所以采访过后的感觉很难一概而论,但总有的情绪因素,我想是“过瘾”:对话一位在一大群随员、保镖簇拥下的稳若泰山的国家领导人,既要展现出尽可能与之相匹配的庄重,又要在无有意冒犯的前提下对其提出或立场或逻辑上的挑战——我总开玩笑说,这对脑细胞数量和血管壁厚度都有很高要求。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些年间对话世界级政要的收获有哪些?收获很多。首先,能有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看世界、读世界,我由衷地感谢凤凰卫视——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宗旨的媒体。我要感谢我的领导、团队,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给我的莫大信任、无限支持。
我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凤凰这棵大树。而大树所承载和庇荫的所有个体,当然也包括大树本身,其立足之本、繁茂之基、养分之源无一例外都是中国这块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逐步展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领导力。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也需要我们的倾听。时局赋予了《风云对话》最好的沃土。
沃土,不可负。
在跟来自世界各国政要的交往点滴里,我渴望以微知著,不仅发现谈话内容的精髓,还力求读解多层次延展信息,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领导权威、不同民主程度国家的不同媒体态度、不同宗教文明里的不同世界观、价值观……
除此以外,我还常常在嘉宾身上总结值得我们老百姓学习的优秀品质。例如我发现,很多时候,嘉宾的魅力来自他们的自信、隐忍——人不知而不愠,对喜欢不喜欢的问题都用同样理性、温和、有力的方式去回应。《世界政要谈中国》将在这一点上多有呈现。
其实很多嘉宾都有一颗平常心,他们的随和、幽默让人印象深刻。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就是一个例子。德沃尔科维奇是克里姆林宫的实力“少壮派”、普京的心腹爱将。跟他采访那次,由于路上交通管制,我竟迟到了半个多小时,那也是我唯一一次采访迟到的经历。后来听说德沃尔科维奇和他的所有随员就在采访间旁边的咖啡厅里静坐着,德沃尔科维奇一个人就喝了三杯咖啡。我非常愧疚抱歉,却没有受到丝毫责难。采访后,德沃尔科维奇在我的留言簿上写道:“保持微笑!别再遇到交通管制了!”他还“俏皮”地反复问我:
“你确定不介意我这样写吧?”他们还往往慷慨自己的祝福,乐于鼓励年轻人。2016 年,我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决定用我的名字命名一座花园,一座将布满温斯顿·丘吉尔生前最喜欢的29 种玫瑰的花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获悉后,对我表达了祝贺,她说我通过《风云对话》节目“鼓励了国际合作,鼓励了年轻人更加积极地加入到国家的社会活动中,鼓励了年轻人追求教育发展”。其实我想说,是《风云对话》鼓励了我,鼓励了我加入到跨文化交流中,鼓励了我更加关心教育,因为教育改变未来,鼓励了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惧怕平凡。
秉着不惧怕平凡之心,我在2017 年春天有了要将过去几年里的部分采访对话整理出书的想法。所谓整理,是删去了已不具时效性的对话,保留了不受时间局限,至今仍有阅读价值的内容。为了阅读体验,在确保原意不变的基础上,原文(90% 为英文)里的一些过于口语化,或语法上欠规范的文字也被转化成了更加合理的书面表达。唯一的例外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那一章,因为采访前叙利亚政府提出过“约法三章”:视频不准剪、文字不能动、播出还必须一气呵成。因此,巴沙尔·阿萨德的采访实录看似全书最长,其实是因为没有删节的缘故。
希望这本书能为关心国际事件、熟悉地缘政治、热心文化交流、研究各国价值观及文明冲突的朋友们提供一定参考。
……
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深刻见解和独特视角的书籍。《世界政要谈中国:傅晓田访谈录》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些要素的期待。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期待,是因为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中国进行评论,而是通过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直接与那些塑造国际政治格局的重量级人物对话。这些人物的身份,本身就赋予了他们对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观察视角和判断能力。他们可能是在峰会上与中国领导人并肩决策的同僚,也可能是在复杂地缘政治中与中国博弈的对手,他们对中国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真实影响力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态度。我非常好奇,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的世界领袖,他们是如何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外交政策以及文化影响力?他们的评价中,是否会流露出对中国未来走向的预测,或者对未来国际秩序的设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跨越信息壁垒,直接聆听来自世界的声音,从而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中国,以及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暗示着书中内容的重要性与深刻性。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听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领导人,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国家的。傅晓田作为一位在国际新闻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能够获得与这么多世界政要进行深入访谈的机会,本身就证明了她的专业能力和这本书的价值。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光谱的领导人,他们眼中“中国”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他们会如何评价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全球和平与安全可能带来的贡献或挑战?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曾经在重大国际事件中与中国有过互动,甚至有过分歧的领导人,他们现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他们是否会对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成就给予肯定,又是否会对中国未来扮演的角色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或担忧?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下这些对话,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从全球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从而获得更具启发性的思考,理解中国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那种沉静又不失力量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分量。我一直对国际政治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很感兴趣,所以当得知有这样一本汇集了多位世界政要对中国看法的书时,我立刻就有了阅读的冲动。傅晓田这位年轻的媒体人,能够深入到各个国家的权力中心,与那些真正影响世界格局的人物进行对话,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当这些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体制的领导人,面对镜头,以一种相对坦诚的方式谈论中国时,他们会展现出怎样的视角?是赞赏,是担忧,是合作的期待,还是挑战的信号?我相信,每一个访谈都不仅仅是对中国政策的回应,更是对全球化时代下,不同文明如何理解和互动的一个生动注解。我尤其期待那些平日里很少公开表达真实想法的领导人,在这次访谈中能流露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洞察。这本书就像一个万花筒,我希望它能折射出中国在世界眼中复杂而多元的影像,也能帮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关于中国的讨论,大多来自国内的媒体解读,或是西方媒体的批评性报道。而《世界政要谈中国》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直接倾听那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关键角色的政治家们,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政策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想象一下,来自不同大洲、不同意识形态的领导人,他们可能曾经是中国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他们会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历史经验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出发,给出怎样的评价?这种来自“局内人”的视角,远比我们隔岸观火的猜测要来得更加真实和深刻。我尤其想知道,那些曾经对中国持谨慎态度的领导人,他们的看法是否有所转变?而那些一直以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领导人,他们又看到了哪些中国带来的机遇?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宏观、更包容的视野,来审视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评分在浩瀚的书海中,一本能够汇集各国领导人对中国看法的作品,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复杂而生动的形象。我之所以对它充满期待,是因为这些受访者不仅仅是普通的公民,他们是掌握着国家命运、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政治家。他们的视角,承载着各自国家的立场、历史经验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我相信,通过傅晓田的访谈,我们能够听到一些平日里难以听到的真实声音,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外交政策的演变,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我尤其好奇,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的领导人,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是否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是否会就合作、竞争、共同挑战等议题,分享出不同寻常的见解?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的视角,去审视中国,去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扮演的角色和未来的发展轨迹。
评分还不错
评分单纯的采访实录,采访视频翻译,没有更多内容
评分新书值得阅读
评分还好还好哈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老公买的,到货很快,内容很丰富,才女加美女!
评分书干净新的。好
评分单纯的采访实录,采访视频翻译,没有更多内容
评分挺不错的我妈很喜欢哈
评分比之前贵了5块,不过书质量不错,40块也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