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梅甘 M.楚迪 等 编,申昆玲 译
图书标签:
  • 儿科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儿童健康
  • 约翰·霍普金斯
  • 临床指南
  • 疾病诊断
  • 治疗方案
  • 医学参考
  • 儿科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4455
版次:19
商品编码:1213028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12
字数:12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将关键知识点总结为表格、诊疗流程图,图文并茂,条目清晰,易查易用,有助于将书本所学与最新进展应用于临床诊疗,是各级儿科医师学习提高的理想参考书。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与*讯息和现行指南保持同步。它已从一个霍普金斯住院医内部使用的“宝书”演变为受美国本土和国际瞩目的临床工作资源。如今已翻译成多种语言,《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仍致力于便携实用的原则,有助于儿科医师提供*现代而全面的医疗服务。

内容简介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原著由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儿童中心的几十位临床医师联合编写,本版历经40余年的修订,凝聚了一代代儿科精英们的心血,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精心翻译而成。《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分为四篇31章,以条目的形式简明阐述了儿科急症、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预防,并介绍了儿科相关检查、统计学和循证医学。《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第四篇为儿科相关药物剂量和处方,并特殊介绍了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调整方法。

目录

第一篇儿科急症
第1章急诊处理3
一、气道3
二、呼吸7
三、循环7
四、过敏急诊(过敏反应)8
五、呼吸急诊9
六、神经系统急诊12
第2章中毒17
一、网址17
二、初始评估17
三、急救处理22
四、摄入物23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40
第3章操作48
一、基本准则48
二、血液标本48
三、建立血管通路51
四、体液标本58
五、进行免疫和药物治疗67
六、普通撕裂伤修补术67
七、肌肉骨骼的操作70
第4章创伤、烧伤及常见急重症处理74
一、创伤总述74
二、特殊创伤损伤75
三、动物咬伤80
四、烧伤81
五、儿童虐待86
六、常见急重症88
第二篇诊断与治疗
第5章青少年医学101
一、网址101
二、青少年健康概述101
三、青少年健康维持104
四、性健康106
五、脊柱侧弯114
六、预先体格评估(PPE)的建议内容115
第6章镇痛与镇静119
一、网址119
二、疼痛评估119
三、镇痛药120
四、镇静124
五、病人自控镇痛(PCA)131
六、阿片类药物的减量停药131
第7章心脏病学135
一、网址135
二、心动周期135
三、体格检查136
四、血脂监测的建议(美国儿科科学会建议)145
五、心电图学146
六、先天性心脏病159
七、影像学改变164
八、先天性心脏病运动建议166
九、获得性心脏病167
十、心血管筛检172
第8章皮肤病学174
一、网址174
二、皮肤损害的评估和临床描述174
三、皮肤肿物:诊断和治疗174
四、丘疹鳞屑性损害:诊断和治疗180
五、脱发:诊断和治疗185
六、痤疮187
七、常见的新生儿皮肤疾病190
八、疱病:诊断和治疗192
第9章发育、行为和精神健康196
一、网址196
二、简介196
三、定义196
四、正常发育和行为指南197
五、发育筛查与评价201
六、发育性疾病的医学评估204
七、发育异常性疾病207
八、行为异常209
九、精神疾病211
十、转诊和干预212
第10章内分泌学214
一、网址214
二、糖尿病214
三、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功能218
四、肾上腺及垂体功能223
五、生长和性发育227
六、试验和步骤231
七、正常值234
第11章液体和电解质242
一、液体和电解质治疗的目标242
二、维持需要量242
三、水和电解质缺乏的治疗244
四、继续丢失量254
五、血清电解质分布254
六、酸碱比率/渗透间隙(osmolar gap)紊乱262
第12章胃肠病学266
一、网址266
二、胃肠道急症266
三、胃肠道疾病(食管/胃/肠)268
四、肝疾病273
五、胰腺炎276
第13章遗传学280
一、网址280
二、新生儿代谢筛查280
三、急性表现的遗传性疾病的处理:先天性代谢缺陷281
四、畸形285
五、常见的综合征286
六、退行性疾病288
七、遗传病的咨询289
第14章血液学292
一、贫血292
二、血红蛋白病297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00
四、血小板减少症302
五、凝血302
六、血液成分替代品317
七、血涂片说明320
第15章免疫学及变态反应322
一、过敏性鼻炎322
二、食物过敏324
三、青霉素过敏326
四、对可疑的免疫缺陷进行评估326
五、免疫球蛋白疗法329
六、免疫学参考值331
七、补体途径335
第16章免疫预防338
一、网址338
二、疫苗缩写338
三、免疫程序338
四、免疫接种指南343
五、特殊宿主的免疫预防指南343
六、特殊疾病的免疫预防指南352
第17章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371
一、微生物学371
二、感染性疾病371
第18章新生儿学411
一、网址411
二、胎儿评估411
三、新生儿复苏411
四、新生儿评估413
五、液体、电解质和营养416
六、新生儿发绀419
七、呼吸系统疾病419
八、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421
九、心脏疾病422
十、血液系统疾病423
十一、消化系统疾病426
十二、神经系统疾病426
十三、早产儿视网膜病(ROP)428
十四、先天性感染430
十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用药物430
第19章肾病学431
一、网址431
二、尿常规,化学分析431
三、尿常规、有形成分432
四、泌尿系感染的评估和治疗433
五、肾功能检查437
六、肾小管功能紊乱440
七、肾疾病的临床表现440
八、肾小球性疾病445
九、急性肾损伤(通常所说的急性肾衰竭)446
十、急性血液透析447
十一、慢性肾病448
十二、慢性高血压449
十三、尿石症453
第20章神经系统455
一、网址455
二、神经系统检查455
三、头痛458
四、发作性疾病462
五、脑积水469
六、共济失调469
七、卒中470
第21章营养与生长473
一、网址473
二、营养状况的评估473
三、能量需要的评估484
四、膳食参考摄入量486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492
六、肠道营养496
七、静脉营养(PN)508
第22章肿瘤学512
一、网址512
二、儿童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体征512
三、常用化疗药及相关急性毒不良反应(见处方辅料)514
四、肿瘤急症514
五、发热和白细胞减少516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516
七、骨髓移植常见并发症518
八、血液病护理和合并症519
九、对癌症患者恶心的治疗520
十、肿瘤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521
十一、儿童癌症幸存者的管理521
第23章姑息疗法525
一、姑息疗法525
二、决策的制订525
三、遗产及记忆存储526
四、限制干预治疗的决定526
五、死亡时的躯体、心理及精神改变527
六、最后时刻:用药及处理528
七、讣告529
八、后事处理——丧亲530
第24章肺病学532
一、网址532
二、肺部体格检查532
三、肺换气的评估533
四、肺功能检查536
五、明显危及生命的事件(ALTE)539
六、哮喘540
七、细支气管炎547
八、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47
九、囊性纤维化(CF)548
十、阻塞性睡眠障碍综合征(OSAS)549
十一、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550
第25章放射学553
一、儿科一般原则553
二、头部553
三、眼部:眶蜂窝织炎554
四、脊柱554
五、气道555
六、胸部556
七、心脏与血管560
八、腹部561
九、泌尿生殖道562
十、四肢562
第26章风湿病学564
一、网址564
二、实验室检查564
三、关节炎568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72
五、血管炎574
六、肉芽肿性疾病576
七、其他风湿性疾病578
第三篇参考资料
第27章血液生化和体液检查585
一、参考值585
二、体液的评价596
三、转换公式597
第28章生物统计和循证医学599
一、网址599
二、偱证医学599
三、医学文献的统计方法600
第四篇药物剂量与处方
第29章药物剂量609
一、敬告读者609
二、范例610
三、对于哺乳类别的解释611
四、对于妊娠类别的解释611
五、药物索引611
六、药物用量632
第30章添加剂处方集946
一、网址946
二、全身性皮质激素946
三、治疗呼吸道炎症的吸入皮质激素949
四、局部激素951
五、胰岛素953
六、胰酶补充品954
七、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剂和抑制药系统954
八、眼科用药955
九、抗精神病药物958
十、化疗药961
十一、氧化剂和葡萄糖G6G磷酸脱氢酶不足965
第31章肾功能不全病人用药调整方法968
一、药物剂量调整方法968
二、肾衰竭时抗生素调整要求968
三、肾衰竭时非抗生素调整要求968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儿科急症
  第1章 急诊处理
  当接近一位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时,最重要的是首先关注其A,B,C,D和Es。病史询问、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应于快速初步处理后立即进行。
  注意: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诊指南对2005年指南进行更新,推荐立即心脏按压应作为心搏骤停患者抢救的第一步,因此,提出C-AB的抢救步骤。由于原先的A-B-C步骤仍为迅速评估和处理任何危重患儿的可行方法,因此本章节仍沿用。
  一、气道
  (一)评估
  1.气道通畅吗?
  如考虑有梗阻:仰头提颏法(怀疑颈部外伤时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2.患儿有自主呼吸吗?
  如没有,必须立即通过抢救呼吸、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
  3.通气量足吗?
  (1)观察胸廓起伏。
  (2)识别呼吸窘迫体征(喘鸣、呼吸暂停、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辅助呼吸肌应用、喘息)。
  (二)处理
  1.设备
  (1)对神志不清患者使用鼻咽或口咽通气道。
  ①口咽通气道:意识不清患者——长度为牙齿至下颌角。
  ②鼻咽通气道:清醒患者——长度为鼻尖至耳屏。
  (2)喉罩:保护气道的简单方法(不需要喉镜),尤其对困难气道;不能防止误吸。
  (3)如果通气有效(观察胸廓起伏),面罩气囊正压通气同时行环状软骨按压可长时间应用。
  2.气管插管 (即将发生的)呼吸衰竭、梗阻、气道保护、药物治疗或需要长时间呼吸支持时可实行。
  (1)设备:吸引、氧气、气道、药物(SOAP)。
  ①喉镜叶片:直(或Miller)叶片通常用于儿童。
  型号:早产儿至2个月:00-1#;3个月至l岁:1#;>2岁:2#;>8岁:3#。
  弯(或Mac)叶片适用于>2岁患儿。
  ②气管导管( ETT)
  管号大小:气管导管内径(mm)一(年龄/4)+4,或用以身长为基础的复苏皮尺估计。
  气管导管插入深度(cm)一气管导管内径×3。
  不带套囊气管导管用于年龄<9岁患者。
  导丝:注意不要超过气管导管顶端。
  可连接呼气末C():监测器以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和判断胸外按压有效性。
  ③鼻胃管:排空胃,插入深度为鼻至下颌角至剑突长度。
  (2)除非是新生儿或神志不清患者外,推荐快速顺序气管插管(RSI),这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并降低误吸风险。
  ①用非重复吸人面罩吸至少3min 100%氧气。
  除非患者通气不足,不要使用正压通气。
  由于小儿的氧消耗更快和功能残气量更少,其氧气/呼吸储备较成年人少。
  ②RSI的用药参见图1-1和表1-1:选择合适药物(辅助用药、镇静药、肌松药)时需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临床情况(气管痉挛、颅高压、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高钾血症)、过敏史、神经肌肉疾病或解剖异常、血流动力学状况。
  表1-1 快速顺序气管插管药物
  +.潜在优点;-,潜在缺点或需注意点;BP.血压;HR.心率;ICP.颅内压;MA()I.单胺氧化酶抑制药;IV.静脉注射
  ③对面罩气囊通气困难或困难气道患者,可考虑使用镇静药而不用肌松药,并在专科医师(麻醉师和耳鼻喉科医师)帮助下进行。
  (3)过程:不超过30s。
  ①如上所述预吸100%氧。
  ②给插管药物(图1-1和表1-1)。
  图1-1 A.气管插管流程;B.镇静药选择
  ③按压环状软骨防止误吸(Sellick方法)。
  ④使用剪式技术打开口腔。
  ⑤左手持喉镜,将叶片吹入右侧口角,将舌推向左侧,暴露视野。
  ⑥将叶片推至会厌,如使用直叶片,提起喉镜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如用弯叶片,将叶片顶端置人会厌谷,提起喉镜使会厌上抬,暴露声门。
  ⑦如可能,另一人手持气管导管,在直视下将导管插入声门,直到黑色标志线位于声
  ……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 本书简介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作为全球儿科领域的权威参考指南,其第19版中文翻译版,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全面的内容覆盖和贴近临床实践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儿科医护人员的信赖。本书凝聚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儿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和最新研究成果,是每一位致力于儿童健康事业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 本书的特点与价值 1. 权威性与前沿性: 本书由世界顶级的儿科专家团队倾力打造,内容经过严格审校,确保其准确性和权威性。第19版在延续经典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儿科诊疗指南、疾病管理策略以及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展,涵盖了从新生儿期到青少年期的各类儿科疾病,为临床决策提供最可靠的支持。 2. 全面性与系统性: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涵盖了儿科领域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从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到常见及少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再到危重症的监护与管理,本书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对于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本书都提供了详尽的临床指南和治疗建议。 3.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本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临床实践的需求。内容组织逻辑性强,语言精练,条理清晰,易于查阅。书中穿插了大量的表格、流程图和插图,直观地展示了疾病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和关键步骤,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对于儿科医生、住院医师、医学生以及儿科护理人员而言,本书都是一个得力的助手,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儿科临床问题。 4. 中文翻译的品质: 本中文翻译版在翻译过程中,力求准确传达原书的学术精髓和临床指导意义。翻译团队由资深的儿科专家和专业的医学翻译人员组成,他们对儿科医学术语和临床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确保了翻译的专业性、流畅性和可读性,让国内的读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取最前沿的儿科知识。 5. 诊断与治疗的指导: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儿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鉴别诊断以及详细的治疗方案。书中不仅提供了药物治疗的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还包含了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的建议。对于疫苗接种、儿童保健、营养支持、生长发育迟缓、行为异常等问题,本书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6. 危重症管理的焦点: 本书对儿科危重症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详细阐述了急性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中毒、严重感染等危重症的救治原则、治疗措施和监测要点,为处理儿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7. 特殊人群的关注: 本书也关注了特殊儿科人群的需求,例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儿童、肿瘤患儿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等。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喂养、护理、用药以及长期管理,本书都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书的适用人群 儿科医生: 无论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儿科,还是在儿童专科医院,本书都是儿科医生日常诊疗工作的重要参考。 儿科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 本书是系统学习和掌握儿科知识、提升临床技能的理想教材。 医学院校的师生: 作为儿科专业的重要参考书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儿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 儿科护理人员: 为儿科护士在护理实践中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其他相关专业医护人员: 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的医护人员,以及对儿科医学感兴趣的其他医学领域专业人士。 《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全面的临床指导和精良的翻译品质,将持续为推动中国儿科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保障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儿科临床一线的护士长,虽然不是医生,但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与儿科疾病打交道,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即便对于非专业人士,在医生解释病情时,也能大致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关于患儿护理的细节,虽然不是全书的重点,但在某些章节的提示和建议中,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疾病对患儿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护理。例如,在描述一些慢性疾病时,手册会提及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和康复需求,这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患儿提供身心两方面的照护。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有哮喘的患儿,通过阅读手册中关于哮喘的章节,我了解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一些长期的治疗目标,这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向患儿家长讲解如何居家进行哮喘的预防和管理,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提升了家长的依从性。这本书让我感觉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患儿和家庭的需求。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入职儿科的年轻医生,对这个领域的热情有余,但经验尚显不足。在选择第一本专业书籍时,我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它在国际上的盛誉所吸引,但真正使用起来,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而且,它非常注重临床实用性,书中提供了大量非常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流程,甚至连用药剂量、给药途径都标注得非常清晰,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大量参考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在查房的时候,随身携带这本手册,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就立刻翻阅。例如,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个新生儿黄疸的病例,手册中关于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和处理流程,条理非常清晰,让我能够快速排除一些严重的疾病,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蓝光照射指征和换血指征,让我心里有底。这本书真的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扎实的儿科临床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快地成长,更有信心地面对患者。

评分

作为一名儿科的研究生,我对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深度有着极高的要求。《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份基础知识的汇编,更是一份能够反映儿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进展的权威指南。每次更新版本,都能够看到许多新的章节和内容的加入,例如在遗传代谢性疾病、罕见病领域,都有非常详尽和及时的更新。这对于我们进行前沿研究非常重要。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复杂疾病的深入剖析,会详细解释其分子机制和最新的治疗靶点,这对于我撰写研究论文和深入理解疾病非常有帮助。最近,我在研究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手册中对该疾病的最新基因治疗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和文献支持。这本书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地掌握最新的知识,为我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在儿科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医生,我对于专业书籍的要求向来非常挑剔。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儿科教材和手册,但真正能够做到既全面又实用的,寥寥无几。《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19版)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罗列疾病和治疗方法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凝聚了无数儿科专家智慧和临床经验的宝库。在内容编排上,它遵循了以疾病为中心,辅以系统性疾病概述的模式,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临床实践的针对性。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每一种疾病时,都会详细阐述其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案,并会给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的个体化治疗建议。这对于指导临床决策至关重要。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因发热伴皮疹入院的小朋友,最初考虑是常见的病毒感染,但手册中关于川崎病的鉴别诊断部分,其详尽的描述和明确的指征,让我警惕起来,并及时进行了相关检查,最终确诊并早期干预,避免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种基于证据的严谨性,是这本书最闪光的地方,也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临床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非常专业且权威的感觉,深蓝色基调搭配烫金的书名,低调而又不失庄重。翻开书页,纸质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易疲劳。我是一名儿科的住院医师,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而这本《约翰·霍普金斯儿科手册》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它就像一个全知全能的老师,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总能给予我最及时、最准确的指导。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编排方式,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从病因、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再到治疗原则和预后,无不详尽。而且,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更是锦上添花,将复杂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我曾遇到过一个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症状表现得非常隐匿,常规的检查似乎都无法完全解释。在翻阅手册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章节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极为相似的病例,手册中详细描述了其特殊的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的要点。正是因为这个提示,我才得以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患儿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体验,让我对这本手册的信赖感油然而生。

评分

书还不错,不过有些跟国内的实际情况还是有点不太符,总的来说还比较实用的

评分

慢慢学习,长点知识。

评分

慢慢学习,长点知识。

评分

感谢京东,效率就是高,值得信赖,推荐购买!

评分

不错,很适合我

评分

内容实用,经典之做,值得拥有!

评分

书倒是挺厚的,内容介绍的比较简单,干货多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少,作为一本案头工具书还是很好的

评分

这本书后悔买了。。。。。。。。。。。。。。。。。。。。。

评分

慢慢学习,长点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