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礦物學

黏土礦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翔 編
圖書標籤:
  • 黏土礦物學
  • 礦物學
  • 地質學
  • 土壤學
  • 材料科學
  • 地球科學
  • 晶體學
  • 礦物組成
  • 黏土
  • 地質材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61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29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0
字數:3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黏土礦物學》一書從黏土礦物的晶體化學特徵、分類命名、黏土礦物各族的晶體結構特徵、物理化學性質、成因與分布、分離提純技術、研究方法和應用現狀等八個方麵對黏土礦物進行係統論述,涉及蛇紋石-高嶺石族、滑石-葉臘石族、雲母族、濛皂石-蛭石族、綠泥石族 、坡縷石-海泡石族和間層礦物等黏土礦物各族的晶體結構,以及黏土礦物的四類成因類型,即風化型、自生型、成岩型和蝕變型。力圖將近年來黏土礦物發展以及在各領域的應用研究現狀盡可能全麵係統地呈現給讀者,為讀者學習黏土礦物學和從事黏土礦物的科學研究提供方便。
本書可作為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土壤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作者簡介

高翔,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近幾年作者在進行青藏高原鹽湖中的粘土礦物研究時發現,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國際上對粘土礦物的研究有瞭迅猛發展,除作為傳統工業應用外,粘土礦物在功能材料和環境材料、古環境古氣候重建領域等新領域也取得瞭眾多顯著成果。近五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主要科研任務如下:
(1)973鬆科1井項目的專題“鬆科1井嫩江組白雲岩的成因研究”(2008-2010年);
(2)中農礦産資源公司“老撾甘濛省鉀鎂鹽礦床含鹽係的物質組分及成鉀機理研究”(2010-2012);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國高寒區鹽湖錶層沉積物中粘土礦物對氣候環境的響應”(2010-2013年);
(4)973鉀鹽項目的專題“蘭坪-思茅新生代殘留盆地含鹽係的物質組分、來源和鉀鹽沉積特徵”(2011-2015年)。

共發錶文章二十餘篇,其中近兩年發錶的論文如下:
1、 高翔,王平康,李鞦英,王成善,高遠.2010.鬆科1井嫩江組湖相含鐵白雲石的準確定名和礦物學特徵.岩石礦物學雜誌. 29:213-218.
2、 高翔,王平康,彭強,高遠,王成善.鬆科1井嫩江組湖相白雲岩的成因研究.2011.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30(增刊):273.
3、 高翔,瀋渭洲,劉莉莉,姚薇.2011.粵北302鈾礦床圍岩蝕變的地球化學特徵和成因研究. 岩石礦物學雜誌.30:71-82.
4、 Gao X., Fang Q.F., Peng Q., Ma H.W., 2011. Climate recorded by clay minerals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Lake Kusai, the Hoh xil Area, China. ACTA MINERALOGICA-PETROGRAPHICA ABSTRACT SERIES. 6(3):634.
5、 Gao X., Wang P.K., Li D.R., Peng Q., Wang C.S., Ma H.W., 2012. 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dolostone from the Campanian of the SK-I Well Core in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Geoscience Frontier. doi:10.1016/j.gsf.2011.12.014.
6、 Gao X., Peng Q., Fang Q.F., Cai K.Q., Ma H.W. 2012. The evidence of authigenic clay minerals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salt lakes, the Hoh xil Area, China.

目錄

第一章黏土礦物的晶體化學特徵1
第一節基本結構單元1
第二節基本結構層3
第三節層間域、層間物、層電荷和單位結構4
第四節有序-無序和多型5
參考文獻6
第二章黏土礦物分類與命名7
第一節分類7
第二節命名9
參考文獻12
第三章黏土礦物族的晶體結構特徵13
第一節蛇紋石-高嶺石族 13
第二節滑石-葉臘石族 21
第三節雲母族24
第四節濛皂石-蛭石族32
第五節綠泥石族39
第六節坡縷石-海泡石族46
第七節間層礦物48
參考文獻56
第四章黏土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58
第一節基本概念58
第二節吸附性65
第三節膨脹性68
第四節黏土膠體的流變性質71
第五節黏土-有機質相互作用71
參考文獻73
第五章黏土礦物的成因和分布74
第一節風化黏土礦物74
第二節自生黏土礦物78
第三節成岩黏土礦物82
第四節蝕變黏土礦物84
參考文獻86
第六章黏土礦物的分離提純技術方法87
第一節分散87
第二節分離88
第三節分離程序簡介92
參考文獻95
第七章黏土礦物的研究方法96
第一節X射綫衍射分析96
第二節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106
第三節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111
第四節熱分析115
第五節比錶麵積和孔隙率121
參考文獻128
第八章黏土礦物的應用138
第一節概述138
第二節黏土礦物的傳統應用140
第三節納米復閤材料和催化劑149
第四節黏土與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157
第五節沉積黏土礦物在地質測年方麵的應用168
第六節黏土礦物重建古環境氣候的應用170
第七節黏土礦物在油氣地質方麵的應用178
第八節寶玉石中的黏土礦物189
參考文獻200
附錄1常見黏土礦物粉晶X射綫衍射數據211
附錄2黏土礦物中英文名稱對照錶227
附錄3常見黏土礦物的掃描電鏡照片228

精彩書摘

  《黏土礦物學》:
  (7)海泡石和坡縷石族(Sepiolite and Palygorskite Group)該族礦物具黏土級顆粒和縴維狀形態。在定嚮製樣中,它們沒有顯示一個係列的OO/衍射。如果存在一定數量,可幾個X射綫衍射峰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鑒定(Moore和Reynolds,1997)。少量的混閤物隻有通過強烈的110衍射的存在被標示齣來,即海泡石的110衍射為1.20~1.29nm,坡縷石為1.03—1.05nm,且此峰對乙二醇或甘油處理不敏感。當海泡石被加熱到300℃,1.2nm的衍射峰消失,在1.04nm和0.82nm齣現新衍射峰,但這些變化在水化後是可逆的。當加熱坡縷石時,1.03nm的衍射峰減弱,在0.92nm齣現一個新衍射峰(Jones和Galan,1988)。這些實驗可將海泡石和坡縷石從混層黏土礦物中區分齣來。同時,通過SEM和TEM能觀察到縴維顆粒形態(Russell和Fraser,1994)。
  二、混層黏土礦物的鑒定
  1.峰位法
  鑒定罕見的規則混層黏土礦物涉及要認識組分層的性質。應用的鑒定標準與純礦物的相同。例如,經乙二醇飽和的濛皂石層膨脹至1.7nm,加熱後塌陷至1.0nm,而伊利石層仍穩定。纍托石(Rcctorite)是一個規則的伊利石—濛皂石間層,應該給齣一個理想係列的00l衍射,其乙二醇化樣品的間距為2.7nm,加熱後變為2.0nm。要把一個黏土礦物定為規則間層種類,必須滿足專業標準完整性(Bailcy,1982)。060衍射和紅外光譜也能區分二八和三八麵體種類。一個非理想係列的00l衍射指示不規則混層。成分層的性質、它們的比例和間層模式都應該能確定。一個實用的鑒定方案是從考慮兩組分體係開始,因為它們是最常見和最容易識彆的。首先,低角度區域用於檢測超結構衍射,即對應於A+B間距。如果間層是有序的,該衍射就齣現,即間層並非排列在一個隨機陣列中,而是組分層的交替齣現,錶現為ABAB…序列。如果組分層的比率接近1:1是比較強的。超結構衍射的缺乏錶明,間層要麼是隨機的,要麼由一種類型的層占主導地位。超結構衍射(間距)的存在及其遵循標準處理的行為,對成分層的鑒定可能很有幫助。
  ……

前言/序言

黏土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土壤和岩石中都有黏土,人類開發利用黏土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六韆年前,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黏土燒製各種陶器器皿供生活使用,因此,黏土的利用要比金屬早得多。
人類對黏土的認識經曆瞭一個過程。在開發利用黏土的初期,僅憑藉經驗去利用黏土的各種特性,如根據黏土遇水形成膠體的性質,認為構成黏土的物質可能都是非晶質,因為當時認為凡是膠體都是非晶質的,但對黏土的本質並不清楚。直到1895年倫琴發現X射綫之後,Hadding和Rinne分彆在1923年和1924年通過X射綫衍射對黏土進行分析,得齣結論:大部分黏土為結晶質。此後,Ross和Shannon分彆在1925年和1926年對已被工業利用的黏土進行瞭光學、熱學、X射綫以及化學成分等方麵的研究,再次肯定瞭大部分黏土是結晶質的結論,並把黏土中的結晶物質定名為“黏土礦物”,從此確立瞭黏土的新觀念。
黏土物質雖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性質獨特,但黏土的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綜閤黏土的粒度、化學成分和結構特徵等,將黏土礦物定義為:黏土礦物是自然界分布廣泛、具有序過渡結構的微粒(<2μm)、含水的層狀結構矽酸鹽和層鏈狀結構矽酸鹽礦物。黏土礦物是構成地球錶麵岩石和土壤細粒部分(<2μm)的主要礦物。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進程可以看齣,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現階段的後工業時代,均是以利用地球資源的增長為標誌的。而黏土作為自然界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天然礦物,約占岩石圈和風化殼總量的一半。為滿足人類生産生活的需要,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黏土礦物學作為地質學領域中的一門獨立學科得到瞭迅速發展,而黏土和黏土礦物作為一種重要的礦産資源,也成為陶瓷、橡膠、塑料、造紙、紡織、食品加工、醫藥與農藥、日用産品(洗滌及化妝産品)和鑄造等工業的重要原料和配料,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十多年來,黏土礦物因其特有的層狀和層鏈狀晶體結構、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如離子交換、吸水膨脹)等,其應用得到快速發展,如將黏土礦物製備成黏土復閤材料,廣泛應用於環境工程領域,在水體和土壤汙染物的淨化、核工業和核廢料的存儲方麵等取得顯著成效。在地學領域,黏土礦物用於油氣的勘探開發和同位素年齡的測定;因黏土礦物的形成對環境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近年來也被應用於古環境古氣候的重建,成為研究不同地質曆史時期古環境古氣候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手段,為我們判斷古氣候並研究其發展演化提供瞭重要的礦物學依據。
《黏土礦物與黏土岩》(地質齣版社,1992)是20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地質係任磊夫教授主編的黏土教材。時隔多年,黏土礦物學有瞭飛速發展,特彆是在應用領域,已從傳統的工業應用發展到環境保護與人類健康以及高科技的納米材料。為滿足現階段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編者廣泛查閱文獻,並結閤科研工作中的一些經驗,經過四年的準備,編寫完成本書。
本書共八章。第一~六章,第七章第一、第三和第五節,第八章第六節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高翔副教授編寫;黏土礦物的晶體結構圖由高翔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潘蕊博士繪製;第七章第二、第四節,以及第八章第一~五節由北京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馬宏偉副教授編寫;第八章第七節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李琦副教授編寫;第八章第八節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郭穎副教授編寫。研究生石東東錄入瞭附錄部分,並對部分文獻進行校正;董娟參與瞭部分文字的錄入。本書從晶體結構特徵、物理化學特性、地質成因與分布、分離提純技術和分析鑒定方法等方麵對黏土礦物進行係統闡述,特彆是對近十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黏土礦物應用的研究現狀進行瞭綜述,旨在將黏土礦物學較全麵地展現在讀者麵前。因此,本書可作為地球科學和材料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行業科研人員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本書為北京市“礦物材料學優秀教學團隊”教改項目,由該項目和教育部“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傢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經費共同資助。從立項到編寫的過程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鴻文教授和蔡剋勤教授給予瞭大力支持與鼓勵!兩位教授對全書進行瞭評審,提齣瞭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並緻謝!
因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
高翔
2017年4月





《礦物的奇幻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專著,而是一次引人入勝的礦物探索之旅。我們旨在揭開礦物世界神秘的麵紗,以生動有趣的筆觸,帶領讀者穿越地殼深處,探訪孕育神奇寶石的熔岩洞穴,漫步在水晶簇的瑰麗迷宮,甚至潛入海底,尋找被海浪雕琢的獨特礦藏。這不是對某種特定類型礦物(例如黏土礦物)的細緻解剖,而是對整個礦物傢族的宏大視野展現,從它們宏觀的形態、色彩,到微觀的晶體結構,再到它們在地質演變、地球科學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礦物的七彩世界——形態與色彩的視覺盛宴 在本章,我們將拋開復雜的化學式和技術術語,直接用眼睛去感受礦物的魅力。你會驚嘆於石英傢族的多樣性——從無色透明的水晶簇,到深邃神秘的紫水晶,再到溫潤如玉的薔薇石英,每一種都擁有獨特的光澤和晶體形態。我們將深入探討為什麼有的礦物呈現齣耀眼的金屬光澤,如黃鐵礦和黃銅礦,而有的則如玻璃般晶瑩剔透,例如方解石和螢石。色彩的奧秘也將一一揭曉,火山活動、元素混入、光綫摺射,甚至是微小的雜質,都可能賦予礦物令人驚嘆的色彩。我們將一同欣賞如紅寶石的殷紅,藍寶石的湛藍,祖母綠的翠綠,這些大自然的饋贈,是如何通過礦物在地殼深處的漫長孕育過程而形成的。 除瞭色彩,礦物的形態同樣令人著迷。我們將介紹各種奇特的晶體形狀,從規則的多麵體,到針狀、柱狀,甚至是罕見的樹枝狀和球狀。我們會解釋這些形態是如何受礦物內部原子排列和生長環境的製約而形成的。你會瞭解到,為何有的礦物會形成棱角分明的晶體,而有的則呈現齣無定形或塊狀。我們還會特彆介紹一些形態奇特的礦物,例如能夠發齣柔和磷光的方解石,或是擁有磁性且外觀酷似鐵屑的磁鐵礦。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深入分析某種特定形態的形成機理,而是通過展示大量精美的礦物圖片和生動的描述,激發讀者對礦物形態多樣性的好奇心。 第二章:藏於地下的秘密——礦物的形成與演變 礦物並非憑空産生,它們是地球億萬年地質活動的結晶。本章將帶領讀者追溯礦物形成的源頭。我們將探索火成岩礦物的形成過程,當熾熱的岩漿冷卻,其中的元素如何有序地排列,形成各種礦物晶體。你會瞭解到,不同的岩漿冷卻速度和化學成分,會造就截然不同的礦物組閤,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岩石。 接著,我們將目光轉嚮變質岩礦物,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原有的礦物結構被打破,重新排列組閤,生成新的礦物。我們會介紹一些典型的變質礦物,如石榴石、藍晶石和矽綫石,以及它們在地殼深處的形成環境。 沉積岩礦物則展現瞭地錶水的力量。風化、侵蝕、搬運、沉積,這些過程將岩石分解成細小的顆粒,在適宜的環境下,這些顆粒又重新膠結,形成新的礦物。我們會介紹一些常見的沉積岩礦物,如石英砂、黏土礦物(但不會深入探討黏土礦物的結構和性質)和碳酸鹽礦物。 此外,我們還會簡要介紹一些特殊的礦物形成過程,例如熱液活動,溫泉水中溶解的礦物質如何沉積形成晶體,以及生物活動在礦物形成中的作用,例如貝殼中的碳酸鈣。本書將著重於展現礦物形成過程的宏大和多樣性,而非針對特定礦物的詳細形成機理進行深入研究。 第三章:礦物的“傢族史”——礦物分類與識彆的初步探索 麵對琳琅滿目的礦物世界,如何對其進行區分和瞭解?本章將為你提供一個初步的視角。我們將介紹一些基本的礦物分類方法,例如根據礦物的化學成分進行劃分,如氧化物、硫化物、矽酸鹽等。但這並非一個嚴謹的分類學教學,而是為瞭幫助讀者理解不同礦物之間的基本聯係。 我們會重點介紹一些在自然界中最為常見且具有代錶性的礦物傢族,例如占據地殼絕大部分的矽酸鹽礦物,包括我們熟知的石英、長石、雲母等。我們也會簡要提及一些重要的非矽酸鹽礦物,如金屬礦物(如黃鐵礦、赤鐵礦)、碳酸鹽礦物(如方解石、菱鎂礦)和鹵化物(如食鹽)。 在本章,我們不會提供一套詳細的礦物鑒定手冊,而是通過介紹一些簡單易懂的觀察方法,幫助讀者初步識彆礦物。例如,如何通過觀察礦物的顔色、光澤、透明度、硬度(通過簡單的颳擦試驗)和斷口特徵來區分它們。我們會以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例如如何用指甲或小刀來測試礦物的硬度,以及不同礦物在光綫下呈現齣的不同“性格”。我們的目標是讓讀者對礦物識彆産生興趣,並能夠大緻區分一些常見的礦物。 第四章:礦物的“超能力”——物理性質與化學特性 礦物的“超能力”隱藏在它們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之中。本章將深入淺齣地探討這些特性,並展示它們在自然界中的應用。 我們將從最直觀的性質開始: 硬度: 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將介紹莫氏硬度計,並通過一些日常用品(如指甲、銅幣、鋼刀)與常見礦物進行對比,讓讀者直觀感受不同礦物的硬度差異。硬度的差異如何影響礦物的開采和加工? 光澤: 礦物錶麵的反光能力,從金屬光澤到玻璃光澤、油脂光澤,甚至無光澤,每一種光澤都訴說著礦物獨特的化學成分和結構。 顔色與條痕: 顔色是礦物最顯著的特徵,但有時會受到雜質的乾擾。條痕,即礦物粉末的顔色,則更能反映其真實的成分。我們會舉例說明,例如同樣是藍色,藍寶石和方鈉石的條痕可能截然不同。 解理與斷口: 礦物在受力時沿著特定平麵裂開的現象稱為解理,而隨機斷裂則稱為斷口。這些特徵與礦物內部的化學鍵強弱和原子排列方式息息相關,對礦物識彆至關重要。 密度: 同樣體積的礦物,重量卻可能差異巨大。我們將解釋為什麼有的礦物(如金)如此沉重,而有的(如石英)則相對輕盈。 在化學特性方麵,我們將觸及一些基礎概念: 溶解性: 某些礦物能夠溶解在水中或酸中,這在自然界的化學風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碳酸鹽礦物(如方解石)遇稀鹽酸會産生氣泡,這是一個經典的識彆方法。 穩定性: 礦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穩定性也各不相同。有些礦物在高溫高壓下穩定,有些則在常溫常壓下更容易分解。 我們將以大量實例說明這些性質如何影響礦物的形成、分布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例如,金剛石的極高硬度使其成為重要的工業切割材料;石英的壓電效應使其在電子設備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書不會深入探討復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而是側重於這些性質與實際應用的聯係。 第五章:礦物的“生活”——它們在地球上的足跡與價值 礦物並非僅僅是地殼中的化學物質,它們是地球生命的基石,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驅動力。本章將展現礦物在地球係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緊密聯係。 我們將探索礦物在岩石圈中的角色,它們是如何構成岩石,又是如何參與岩石的循環。我們會簡要介紹幾種重要的岩石類型,以及構成它們的典型礦物。 礦物對地球錶麵的塑造也功不可沒。風化作用如何分解礦物,水土流失如何攜帶礦物顆粒,這些過程塑造瞭我們看到的山川河流。 更重要的是,礦物是人類文明的物質基礎。從遠古時期人類使用的石器,到現代社會的高科技産品,幾乎每一個方麵都離不開礦物。我們將列舉一些重要的礦物及其應用: 金屬礦物: 鐵礦石支撐著鋼鐵工業,銅礦石是電力傳輸的關鍵,鋁土礦是輕工業的支柱。 建築材料: 石灰石、石膏、石英砂,它們是建造房屋、道路的必需品。 能源礦物: 煤炭、石油、天然氣,雖然嚴格來說不屬於嚴格定義的礦物,但它們的形成與地質作用密切相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 寶石與裝飾品: 鑽石、紅寶石、藍寶石,它們不僅具有經濟價值,更承載著人類對美的追求。 工業原料: 硫磺、磷灰石,它們是化肥、化工産品的關鍵原料。 本章將以一種宏觀的視角,讓讀者認識到礦物無處不在,它們默默地支撐著人類社會的運轉,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瞭無限可能。我們將聚焦於礦物作為自然資源的角色,以及它們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而不會涉及到任何關於特定礦物(如黏土礦物)的詳細技術細節或專業應用。 結語: 《礦物的奇幻之旅》旨在開啓你對礦物世界的好奇心。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你能看到礦物不僅僅是冰冷的石頭,它們是地球生命的史詩,是藝術的傑作,是科技的基石。我們鼓勵你走齣書本,去觀察身邊的石頭,去博物館欣賞礦物的展品,去感受這個隱藏在腳下、卻又無處不在的奇妙世界。這趟旅程,纔剛剛開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宏觀的黏土礦物分類,到微觀的晶體結構和化學性質,層層遞進,讓讀者能夠係統地掌握相關知識。我非常喜歡書中對黏土礦物在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的討論。例如,黏土礦物如何參與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環,對調節地球氣候和生態係統平衡起著怎樣的作用。這些宏大的視角讓我認識到,黏土礦物學不僅僅是關於岩石和礦物,更是關於整個地球生命係統運作的科學。書中對黏土礦物在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的分析,也讓我印象深刻。原來,這些微小的顆粒,在維持地球生命的過程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與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緊密聯係起來,讓讀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提升對自然界復雜性和精妙性的認知。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微觀的奇妙世界。書中對黏土礦物形成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條件的細緻描述,讓我領略到瞭地球演化的神奇力量。從熱液蝕變到風化作用,每一種形成機製都揭示瞭黏土礦物獨特的“生命軌跡”。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黏土在古代文明中的應用的章節所吸引。從古代陶器的製作,到泥闆文書的刻寫,黏土作為人類最早的材料之一,承載瞭豐富的曆史信息。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黏土的應用方式的對比分析,讓我看到瞭人類智慧與自然資源的巧妙結閤。我從未想過,那些被視為“泥巴”的物質,竟然能夠記錄下如此悠久的曆史,並成為我們瞭解過去的重要綫索。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黏土礦物學的基礎知識,更激發瞭我對曆史、考古以及人類文明演進的興趣。它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物質,也可能蘊藏著非凡的故事。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黏土就是那些用來捏小玩意的泥巴,沒想到它背後竟然蘊含著如此復雜而迷人的科學。書中對各種黏土礦物的晶體結構、化學成分的描述,就像是在解剖一塊塊微觀世界的精密儀器,讓我對它們的形成過程和在地質作用中的角色有瞭全新的認識。例如,書中詳細講解瞭濛脫石和伊利石是如何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形成的,它們的水化和膨脹特性更是讓我驚嘆。以前覺得黏土就是黏土,現在纔知道,原來每一種黏土都有其獨特的“基因密碼”,決定瞭它的脾氣和用途。書中穿插的許多案例研究,比如某個地區黏土的分布如何影響瞭當地的農業,或者某種黏土在石油勘探中的關鍵作用,都讓那些原本枯燥的礦物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黏土在環境修復方麵應用的討論,原來這些不起眼的物質,竟然還能成為淨化土壤和水源的“超級英雄”。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腳下的土地有瞭更深的敬意,也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瞭更細緻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專業,但作者的敘述方式很清晰,循序漸進,即使我不是地質專業的學生,也能跟著作者的思路逐漸深入,體會到黏土礦物學的魅力所在。

評分

我之前對岩石和礦物一直保持著一種模糊的興趣,總覺得它們離我的生活太遙遠。直到我翻開瞭這本《黏土礦物學》,我纔意識到,原來我每天接觸的,甚至腳下踩著的,都可能與黏土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中對黏土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的闡述,讓我對“化土為糧”的農業生産過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原來,土壤的肥力,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其中黏土礦物的種類和比例。書中對不同黏土礦物對土壤質地、保水保肥能力影響的分析,讓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為施肥就是讓土地變好,現在纔明白,土體本身的“體質”纔是根本。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黏土礦物在陶瓷、建築材料等工業領域應用的介紹。我一直以為陶瓷就是燒製齣來的,沒想到裏麵蘊含著那麼多關於黏土礦物學原理的考量。不同黏土的塑性、燒結性能,直接決定瞭成品的強度、耐用性和美觀度。書中的一些圖片和圖錶,雖然有些技術性,但結閤文字描述,也能大緻理解其中關於礦物形態和結構的信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科學知識如何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也讓我對那些看似普通的物質産生瞭前所未有的好奇心。

評分

這是一本在科學嚴謹性上做得非常齣色的書籍。作者在闡述各種黏土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時,引用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理論模型,讓我感受到其深厚的學術功底。例如,書中對於凱氏比、陽離子交換量等關鍵指標的講解,雖然初看有些吃力,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逐漸體會到這些指標對於理解黏土行為的重要性。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黏土礦物在水文地質學中作用的章節,對於地下水的遷移、汙染物的吸附和截留等方麵的論述,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書中通過對不同黏土層滲透性的分析,解釋瞭為什麼有些地區地下水資源豐富,而另一些地區則乾旱缺水。此外,書中對黏土礦物在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發中的應用,也進行瞭詳盡的介紹。例如,某些黏土礦物在儲層中的存在,如何影響油氣的生成和運移,以及鑽井液中黏土的作用,都讓我大開眼界。我明白,這本書並非為普通讀者量身定做,它更像是一本專業工具書,但對於有誌於深入瞭解黏土礦物學的讀者來說,它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

書破瞭啊!得有幾十頁 京東給個說法啊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評分

書破瞭啊!得有幾十頁 京東給個說法啊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評分

書破瞭啊!得有幾十頁 京東給個說法啊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評分

唉,,有點傷心,,買瞭幾本書,就用一個單皮袋子包裝,真不擔心書會被弄皺嗎?希望以後包裝好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