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歌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度,《千家诗》作为一本影响广泛、流传百年的优秀诗歌选集,其地位早已不言而喻。前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同样适用于《千家诗》。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领悟这些经典诗篇的不朽魅力,我们选编了这本《千家诗全鉴(珍藏版)》。希望通过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刻解析,培养我们对诗歌意境美的感知能力,帮助我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内心美好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
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五绝
春晓
访袁拾遗不遇
送郭司仓
洛阳道
独坐敬亭山
登鹳雀楼
观永乐公主人蕃
春怨
左掖梨花
思君恩
题袁氏别业
夜送赵纵
竹里馆
送朱大入秦
长干行
咏史20
罢相作
逢侠者
江行望匡庐
答李浣
秋风引
秋夜寄丘员外
秋日
秋日湖上
宫中题
寻隐者不遇
汾上惊秋
蜀道后期
静夜思
秋浦歌其十五
赠乔侍郎
答武陵太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婕妤怨
题竹林寺
三闾庙
易水送别
别卢秦卿
答人
卷二 五律
幸蜀回至剑门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春夜别友人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送友人
送友人入蜀
次北固山下
苏氏别业
春宿左省
题玄武禅师屋壁
终南山
寄左省杜拾遗
登总持阁
登兖州城楼
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崔融
扈从登封途中作
题义公禅房
醉后赠张九旭
玉台观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江南旅情
宿龙兴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松汀驿
圣果寺
野望
送别崔著作东征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
宿云门寺阁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
临洞庭
过香积寺
送郑侍御谪闽中
秦州杂诗
禹庙
望秦川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渡扬子江
幽州夜吟
卷三 七绝
春日偶成
春日
春宵
城东早春
春夜
初春小雨
元日
上元侍宴
立春偶成
打球图
宫词
廷试
咏华清宫
清平调词
题邸间壁
绝句
海棠
清明
清明
社日
寒食
江南春
上高侍郎
绝句
游园不值
客中行
题屏
漫兴
庆全庵桃花
玄都观桃花
再游玄都观
滁州西涧
花影
北山
湖上
漫兴
春晴
春暮
落花
春暮游小园
莺梭
暮春即事
登山
蚕妇吟
晚春
伤春
送春
三月晦日送春
客中初夏
有约
闲居初夏午睡起
三衢道中
即景
初夏游张园
鄂州南楼书事
山居夏日
田家
村居即事
题榴花
村晚
书湖阴先生壁
乌衣巷
送元二使安西
题北榭碑
题淮南寺
秋月
七夕
立秋
秋夕
中秋月
江楼有感
题临安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入直
夏日登车盖亭
直玉堂作
竹楼
直中书省
观书有感
泛舟
冷泉亭
冬景
枫桥夜泊
寒夜
霜月
梅
早春
雪梅其一
雪梅其二
答钟弱翁
泊秦淮
归雁
题壁
卷四七言律诗
早朝大明宫
和贾舍人早朝
和贾舍人早朝
和贾舍人早朝
上元应制
上元应制
侍宴
答丁元珍
插花吟
寓意
寒食书事
清明
清明
郊行即事
秋千
曲江其一
曲江其二
黄鹤楼
旅怀
答李儋
江村
夏日
辋川积雨
新竹
表兄话旧
偶成
游月陂
秋兴其一
秋兴其三
秋兴其五
秋兴其七
月夜舟中
长安秋望
新秋
中秋
九13蓝耕会饮
秋思
与朱山人
闻笛
冬景
冬至
梅花
自咏
干戈
归隐
时世行
送天师
送毛伯温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春晓①
孟浩然②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早晨。②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人,以五言为主要形式,多反映隐逸生活。作品有《孟浩然集》。③闻:听到。
【译文】
在春天睡个好觉,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发现,到处都是鸟儿的啼叫声。夜里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不知会有多少花朵被吹落在地。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的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描述了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春光的喜爱。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睡意蒙咙中听到百鸟的鸣叫声,才发现不知何时天已经放亮,“不觉”二字巧妙地写出了春眠的甜美和惬意;后两句写诗人醒后的回忆,想起昨夜的狂风骤雨,不知打落了多少花朵,充满了无限惋惜之情。
诗人用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语言精练自然,明白如话,音韵和谐有序,意境清丽优美。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几个字,但写得有情有景,诗意盎然。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洛阳访才子①,江岭作流人②。闻说梅花早③,何如北地春。
【注释】
①才子:古代有才华的人,这里指袁拾遗。②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③梅花早:梅花早开。
【译文】
我到洛阳拜访一位叫袁拾遗的才子,他却获罪流放到大庾岭。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很早,但怎么比得上故乡洛阳的春色呢。
【赏析】
这是一首精练而含蓄的小诗。诗人前去拜访朋友,没想到朋友却被流放到了江岭。所以诗中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自己寻访友人不遇,交代了朋友的去处;后两句写岭南与洛阳的气候不同,从侧面抒写了自己的心情。
全诗贯穿着两个对比:首先是诗人朋友流放前后的对比,由“才子”变成了“流人”;接着是岭南与洛阳气候的对比,写岭外的“梅花”不如洛阳的春色。通过这两个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颇有才气的朋友所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送郭司仓①。
王昌龄②
映门淮水绿③,留骑主人心④。
明月随良掾⑤,春潮夜夜深。
【注释】
①司仓:指管理粮食的官吏。②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及第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乱时,避乱江淮,准备折返江宁时,被濠州刺史间丘晓忌杀。他是开元、天宝时期的杰出诗人,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的诗题材广泛,边塞军旅、宫怨闺怨、赠别离情都有佳作。诗风俊爽婉丽、雄厚自然。擅长七绝,后人赞为“神品”。有《王昌龄诗集》。③淮水:即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最后注入长江。④留骑:挽留坐骑,这里是留客的意思。⑤良掾(yuan):好官,这里指郭司仓。掾是古代府、州、县属官的通称。
【译文】
门上映出了碧绿清澈的淮河水流,我再三挽留即将远去的友人郭司仓。愿你的官运如皎月一般步步高升,而我对你的挂念也会像春潮一样夜夜高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自己好友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感情表达得十分细致。王昌龄的绝句以俊逸含蓄著称,这首诗便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特色。
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为友人饯别时的环境和对友人的再三挽留;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别后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与第一句遥相呼应,把送别的不舍之情推向了高潮,淮水之绿和春潮之深既是写自然之景,同时也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
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 一、 煌煌经典,千年回响 《千家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明珠,历经千年而不衰,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哲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它所汇集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心灵深处最纯粹的情感,是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怀。从唐宋的繁盛到明清的雅致,从山川湖海的壮丽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从家国情怀的激昂到离愁别绪的缠绵,《千家诗》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斑斓多彩的文学画卷。 这部《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并非仅仅是对《千家诗》的简单收录,而是经过精心策划与打磨,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更加完整、深刻、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版本。它不仅包含历代选家推崇的经典篇章,更力图发掘那些被时间长河稍有掩埋却同样熠熠生辉的诗篇,让《千家诗》的版图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二、 全鉴之“全”:精选与拓展的深度融合 “全鉴”二字,道出了本版本的核心追求。我们深知,《千家诗》历代有不同的编纂版本,其收录范围和侧重点亦各有不同。为了达到“全”的境界,编者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审慎的选辑。 1. 经典篇章的精雕细琢: 历代《千家诗》中最为人熟知的经典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春晓》等,在本版本中得以保留,并对原文进行了严谨的校勘,确保其字句的准确与传达的意蕴。这些耳熟能详的篇章,是《千家诗》最坚实的基石,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 2. 广度与深度的拓展: 除了公认的经典,编者们还深入挖掘了被后世选本偶然遗漏的优秀诗篇。这些诗篇可能来自一些名家不甚显赫的作品集,或是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的小品,抑或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地方特色的诗歌。通过广泛的文献考证和诗歌鉴赏,本版本力求将《千家诗》的内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读者能够接触到更丰富、更多元的古代诗歌风貌。 3. 朝代与风格的多样性呈现: 《千家诗》的魅力在于其朝代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丰富性。本版本在选辑时,充分考虑了不同朝代的诗歌特色,从先秦的质朴,汉魏的慷慨,唐诗的盛唐气象与中晚唐的沉郁,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到元曲的自由奔放,乃至明清诗歌的演变,都力求有所体现。这种多样性不仅展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 4. 主题的全面覆盖: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思想的表达。《千家诗》所涉及的主题广泛而深刻,涵盖了山水田园的恬静,离乡别土的愁绪,边塞征战的悲壮,闺阁思念的缠绵,咏史怀古的悠远,讽喻现实的尖锐,以及对哲理的探求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本版本在选辑过程中,力求覆盖这些主题,让读者能够从不同侧面感受到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三、 珍藏之“藏”:匠心独运的编辑与装帧 “珍藏”不仅意味着内容的丰富,更代表着其在形式上的精美与价值上的提升。这部《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在编辑、装帧上,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旨在成为读者案头的艺术品,值得永久珍藏。 1. 精美的装帧设计: 本书采用精装设计,封面材质考究,工艺精湛,触感温润,尽显古典韵味。色彩搭配典雅,图案纹饰寓意吉祥,力求在视觉上给予读者极致的享受。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和对品质的追求。 2. 考究的排版与内文设计: 书内文字清晰易读,采用古朴典雅的字体,与诗歌内容相得益彰。在排版上,留白适度,布局合理,保证了阅读的舒适性。对于重要的诗篇或名家作品,可能配以相应的书法拓片、画作插图,或是历史背景的简要介绍,以增强文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3. 严谨的校勘与注释: 诗歌的理解离不开准确的文本。《千家诗全鉴》在选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了反复的校勘,参考了多部权威版本,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诗歌的原貌。同时,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典故、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都进行了精炼而准确的注释,使得阅读过程更加顺畅,理解更加深入。 4. 附录的增值价值: 为了进一步丰富本版本的文化价值,可能还会精心编撰相关的附录。例如,对《千家诗》历史流传的概述,历代著名诗人的简要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或是与《千家诗》相关的诗歌创作理论探讨等。这些附录将极大地提升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使其不仅是一本诗歌集,更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百科全书。 四、 阅读之“鉴”: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诗意旅程 《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所呈献的,是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集合,更是古人情感与智慧的传递,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 1. 感受古人的情怀: 通过阅读这些诗篇,我们可以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会他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领略他们对家国天下的担当,体味他们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超脱。每一首诗,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情感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去共鸣。 2. 提升文学素养: 《千家诗》以其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格律的严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系统地阅读和学习《千家诗》,能够有效地提升读者的语言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3. 获得人生启迪: 诗歌不仅仅是文字游戏,更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千家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着深刻的洞察。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思考,找到人生的方向。 4. 传承中华文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古典诗歌,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以其高品质的呈现,必将成为连接现代读者与古老文明的桥梁,让中华诗歌的薪火得以代代相传。 五、 结语 《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是一部凝聚了编者匠心、承载了千年诗韵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全”的内容、“藏”的品质,邀您一同走进那片古老而迷人的诗歌世界,开启一段涤荡心灵、启迪智慧的诗意旅程。无论您是初识古典诗歌的读者,还是对诗歌有着深厚感情的爱好者,亦或是希望为自己和家人寻觅一份珍贵文化礼物的收藏家,这部《千家诗全鉴 珍藏版 (精装)》都将是您不容错过的理想选择。让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句,在您的手中,再次焕发生机,温暖您的心房,丰富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