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提供一套真正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让中小学生读得懂,读得有收获,读得有趣味,对经典既存有崇高的敬意,又不敬而远之,而是乐于亲近经典,体会到与经典相伴的快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历久弥新,就像岁月打磨的一颗颗光亮的钻石,等待我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浩如烟海,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哪些是现阶段“必读”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留待以后再读的呢?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指导精神,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传统文化的推荐阅读书目,并结合小学、初中和高中教材以及中高考涉及的传统文化著作,编辑了这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必读经典”丛书。
《宋词三百首》属于本丛书的“必读古诗经典”系列,选录了《宋词三百首》中的经典篇目,主体内容包括正文、注释、词意和赏析四个部分。典籍原文选用中华书局的精良版本作为底本,注释精准,词意和赏析深入浅出,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阅读实际。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适当阐发新思路、新观点,激发中小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本书还设置了独特的“阅读(备考)方案”,梳理宋词的体裁特点、发展历史,简要介绍宋词名家的生平事迹,并从当代视角出发,引导读者用简捷、恰当的方式欣赏宋词。总之,我们希望提供一部真正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让中小学生读得懂,读得有收获,读得有趣味,对经典既存有崇高的敬意,又不敬而远之,而是乐于亲近经典,体会到与经典相伴的快乐。
赵佶一首
燕山亭(裁剪冰绡) ……………………………………… 1
钱惟演一首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 5
范仲淹一首
苏幕遮(碧云天) ………………………………………… 8
张先一首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11
晏殊二首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14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 17
宋祁一首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 20
欧阳修二首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24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27
柳永三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 31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35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38
王安石一首
桂枝香(登临送目) ……………………………………… 42
晏几道一首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46
苏轼六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50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 54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 57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 6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3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65
秦观一首
满庭芳(山抹微云) ……………………………………… 69
李之仪一首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3
周邦彦二首
六丑(正单衣试酒) ……………………………………… 76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 81
贺铸一首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83
李重元一首
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 ……………………………… 86
陈与义一首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 89
李清照四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9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95
声声慢(寻寻觅觅) ……………………………………… 98
永遇乐(落日熔金) …………………………………… 102
岳飞一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 …………………………………… 106
张孝祥一首
念奴娇(洞庭青草) …………………………………… 111
陆游一首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 115
范成大一首
忆秦娥(楼阴缺) ……………………………………… 119
辛弃疾六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 122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126
摸鱼儿(更能消) ……………………………………… 129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 133
祝英台近(宝钗分) …………………………………… 137
永遇乐(千古江山) …………………………………… 141
姜夔二首
踏莎行(燕燕轻盈) …………………………………… 146
扬州慢(淮左名都) …………………………………… 149
史达祖一首
双双燕(过春社了) …………………………………… 155
刘克庄一首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 159
吴文英一首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 163
张炎一首
解连环(楚江空晚) …………………………………… 167
王沂孙一首
眉妩(渐新痕悬柳) …………………………………… 171
阅读(备考)方案
词是什么 ……………………………………………蔡义江 175
词的发展源流 ………………………………………蔡义江 179
今天我们怎样读宋词 ………………………………豆党锋 184
宋词名家小传 ……………………………………………… 194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黯乡魂:内心因怀念家乡而悲伤。形容心情沮丧叫黯然。
②追旅思:摆脱不了离家在外的愁思。
③倚:靠着。
〔词意〕
天空飘着淡青的云朵,大地铺满枯黄的落叶。秋色绵延,一直伸展到水边,水面清波浩渺,笼罩着一层带有寒意的苍翠的烟雾。远处山峦映着斜阳,天与水连成一片;而引起我思念远方的无情芳草啊,它处处生长,无边无际,哪怕是比斜阳更遥远的天边,也总是绵绵不绝。
我的心因怀念故乡而黯然悲伤,羁旅的愁绪总是在心头萦绕不去;我夜夜都受思念的煎熬而难入睡,除非是能做上个好梦,才会得到片时的安眠。明月正照在高楼之上,还是不要独个儿靠在栏杆上吧。我本想借酒浇愁的,谁知酒喝下去,都变成相思的眼泪了。
〔赏析〕
一代名臣,德高望重,勋业卓著,正气凛然。但他也有如此词那样绮丽哀怨之作。人的感情本丰富多样,未必处处都要板起忧国忧民的面孔来,何况词在北宋,一般都还不作为表严肃内容的文体。这是一首抒写自己离乡去国之别情的词。
上阕写景,借景暗示远别之情。开头先俯仰高天大地,从宏观角度为秋景设色,很有艺术概括力。后来王实甫《西厢记》就用“碧云天,黄花地”作《长亭送别》中莺莺的一段精彩唱词的发端。再接地景,由近及远,绵延至水边。“秋色”于此点明。“寒”“翠”,从感觉和视觉上渲染清秋季节。峰峦被斜阳映照,写时近傍晚,使下阕写夜来情景不突兀。水天相接,意境旷远,引目光于视野尽头,所谓望穿秋水。古诗曰:“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芳草与离情别绪相关,已成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所以李煜词也说:“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草木无情人有情,“无情”二字正启后半阕多情伤感文字。芳草纵然遥远,也不能“更在斜阳外”啊!此所谓诗趣,无关理也。
下阕抒情。“黯乡魂,追旅思”,揭出主题,也将上阕末句的感情内涵和盘托出,“过片”极有章法。接着说因离恨而难眠,不作直笔,却从能睡去说:“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不言而喻,好梦便是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了。而眼下只能是羁旅孤凄,高楼独倚,望月兴叹,以酒浇愁了。明月楼头又是表达相思的传统意象,如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类诗不胜枚举。用自我规劝语式,以见良宵美景勾起离情之苦。“独倚”,交代清自己的处境。又补明上阕中诸景,也是高楼眺望所见。结句巧思独运,九字说尽愁绪难排,极富艺术魅力。“酒”为遣愁,“泪”却难遏,只因“相思”入骨。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自是诗语;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凄恻销魂,婉曲入妙,则是典型的词语了。
这本《宋词三百首》真是我近期最满意的图书购入之一!作为一位长期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我深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而宋词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本书的选篇恰到好处,既包含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名篇,也收录了一些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的佳作,而且内容上侧重于中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的范畴,避免了过于晦涩或主题不适的作品。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意盎然,到“枯藤老树昏鸦”的深沉哀婉,再到“大江东去”的豪情万丈,这三百首词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又像是一曲曲吟唱的乐章,将宋代的风物人情、士人情怀、家国兴衰,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孩子们通过阅读这些词,不仅能接触到优美的文字,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更能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而且,书中对一些生僻字的注音和一些背景知识的简要介绍,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逐渐领略宋词的魅力。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词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阅读体验更加连贯和富有层次感。
评分我是一位对历史文化极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对宋朝的文学成就,特别是宋词,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这次购入的《宋词三百首》让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的选篇数量适中,三百首的篇幅既能让我领略到宋词的多样风貌,又不会让我感到过于庞杂而难以消化。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冷门”或者“晦涩”的作品,而是着重选择了那些最能代表宋词风骨、最富于感染力、也最能展现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读着这些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苍凉,看到了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比如,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感受到了那种伟大的胸怀;读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仿佛看到了壮士的豪情与无奈。书中的一些简短的题解和作者介绍,也恰到好处地帮助我理解了词的背景,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能够真正“读懂”宋词,并且爱上宋词的书。
评分我是一位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家长,一直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早日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宋词。当我拿到这本《宋词三百首》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十分典雅,封面没有过度的花哨,内页纸张也比较柔和,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内容上,这本书的选词非常精炼,涵盖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一大批宋代词坛巨匠的代表作,而且都是经过精心筛选,适合中小学生理解的。我惊喜地发现,书中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词作,还附带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注释和作者背景的简要介绍,这对于初次接触宋词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比如,在阅读李清照的词时,简单一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但书中对“比”字的解释和当时的背景介绍,就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那种瘦弱的愁绪。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比生硬的说教要有效得多。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时而因为词句的优美而赞叹,时而因为词中的情感而陷入沉思,这正是我所期望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高雅的宋词,以一种亲切而又深刻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一代。
评分作为一名刚开始接触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学生,我一直对宋词抱有好奇,但又觉得门槛有点高。这本《宋词三百首》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像一些学术专著那样晦涩难懂,也没有像某些版本那样堆砌过多不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精”与“简”。“精”体现在选词上,三百首都是宋词中的精品,每一首都值得细细品味。“简”则体现在注释和解读上,它提供的注释简洁明了,直击要害,帮助我快速理解词义,而不是被过多的细节淹没。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关注词的意境和情感,让我能够从作品本身去感受宋词的魅力。例如,在读到岳飞的《满江红》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悲壮,更是那种精忠报国的豪情,而书中对词句的解析,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情感的爆发力。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快速建立起对宋词的初步认识和喜爱,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觉得宋词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走进我的生活,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评分最近在整理书架时,我翻出了这本《宋词三百首》,再次勾起了我当年阅读的回忆。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生,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一直非常深刻。当时,学校的语文课程引入了部分宋词,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零散的几首难以窥见全貌。直到我接触到这本《宋词三百首》,才真正打开了通往宋词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选篇非常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既有那些描写自然景色的婉约之作,也有抒发家国情怀的豪迈之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每首词都配有简洁明了的注释,对于一些古语和生僻字的解释非常到位,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词句的含义,而不必费力去查阅厚重的工具书。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和情感的深度。读着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孤独与伤感;读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能体会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思念。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词选,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引领我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初步鉴赏能力。
评分正版书籍,比较简单,没有解释,只有论语本身
评分全五分好评!性价比很高!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推荐购物!!!
评分京东自营,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价值原则。
评分在京东上买了很多次书啦,质量有保证,价格还实惠。
评分古籍还是信任中华书局,以前买的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笠翁对韵全是错别字
评分趁活动,一次把初中要求的课外阅读书补全了正版,字迹清晰,适合初中孩子阅读。
评分京东就是方便,想买什么就有什么,希望京东一直保证品质
评分适合孩子用
评分很好的书,家庭必备啊,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