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继业,周翠玲,胡琳琳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装饰
  • 装修工程
  • 施工技术
  • 工程施工
  • 建筑工程
  • 装修设计
  • 施工工艺
  • 工程技术
  • 室内装修
  • 建筑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066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48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3
字数:77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特别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应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等显著特点,可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伴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装饰装修行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年来已经习惯遵循和参照的装饰工程施工规范、装饰工程验收标准及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均已开始发生重要变化,所以,按照国家新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科学合理地选用建筑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努力提高建筑装饰业的技术水平,对于创造一个舒适、绿色环保型环境,促进建筑装饰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按照国家新发布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中的规定,全面介绍了抹灰工程、门窗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板工程、地面工程、饰面砖工程、玻璃幕墙工程、金属幕墙工程、石材与陶瓷板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标准、检验方法等。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特别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介绍建筑装饰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及常用中、小型施工机具类型、用途、操作方法等内容,特别着重对新规范应用的介绍,具有应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等显著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等中的规定,全面介绍了抹灰工程、门窗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板工程、地面工程、饰面砖工程、玻璃幕墙工程、金属幕墙工程、石材与陶瓷板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标准、检验方法等。
本书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特别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应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等显著特点,可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李继业: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水利工程和公路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教学工作,曾编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材料》、《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施工技术》、《道路建筑材料》等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抹灰工程施工技术/1
第一节装饰抹灰的种类和机具1
一、装饰抹灰工程的分类1
二、抹灰工程施工常用的机具3
第二节一般抹灰饰面施工4
一、一般抹灰基体及基层处理4
二、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要求6
三、内墙一般抹灰施工8
四、外墙一般抹灰施工11
五、顶棚一般抹灰施工13
六、细部一般抹灰施工14
七、机械喷涂抹灰施工17
第三节装饰抹灰饰面施工24
一、装饰抹灰的施工一般要求24
二、装饰抹灰的施工机具设备25
三、水刷石装饰抹灰施工工艺25
四、干粘石装饰抹灰施工工艺28
五、斩假石装饰抹灰施工工艺30
六、假面砖装饰抹灰施工工艺31
七、清水砌体勾缝施工工艺32
第四节抹灰装饰工程质量控制34
一、一般抹灰质量控制34
二、装饰抹灰的质量控制35
三、清水砌体勾缝质量控制36
第二章吊顶工程施工技术/37
第一节吊顶工程基本知识37
一、吊顶的基本功能37
二、吊顶的形式和种类38
三、吊顶设计的基本原则39
第二节木龙骨吊顶施工40
一、木龙骨吊顶对材料的要求40
二、胶合板罩面吊顶施工42
三、纤维板罩面吊顶施工51
第三节轻钢龙骨吊顶施工53
一、吊顶轻钢龙骨的主件和配件54
二、轻钢龙骨的安装施工57
第四节其他吊顶工程施工61
一、金属装饰板吊顶施工61
二、开敞式吊顶的施工工艺65
第五节吊顶装饰工程质量控制73
一、吊顶工程质量控制一般规定73
二、整体面层吊顶工程质量控制74
三、板块面层吊顶工程质量控制75
四、格栅吊顶工程质量控制75
五、吊顶工程施工注意事项76
第三章轻质隔墙工程施工技术/78
第一节骨架隔墙工程施工78
一、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施工78
二、木龙骨轻质隔墙施工81
第二节板材隔墙工程施工84
一、板材隔墙工程材料质量要求84
二、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85
三、加气混凝土板隔墙施工工艺91
四、钢丝网水泥板隔墙的施工工艺93
五、石棉水泥复合板隔墙的施工工艺95
第三节玻璃隔墙工程施工96
一、玻璃隔墙施工要求96
二、玻璃板隔墙施工工艺97
三、空心玻璃砖隔墙施工99
四、玻璃隔墙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00
第四节其他隔断工程施工101
一、铝合金隔墙与隔断的施工101
二、彩色压型金属板面层复合板隔断施工104
三、石棉水泥板面层的复合板隔墙施工105
四、活动隔墙的施工工艺107
第五节轻质隔墙工程质量控制114
一、轻质隔墙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114
二、骨架隔墙工程质量控制114
三、板材隔墙工程质量控制115
四、活动隔墙工程质量控制116
五、玻璃隔墙工程质量控制117
第四章楼地面装饰工程施工技术/118
第一节楼地面装饰工程概述118
一、地面工程主要功能118
二、楼地面工程的组成119
三、地面面层的分类119
第二节整体地面的施工119
一、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120
二、水泥砂浆面层施工123
三、水磨石面层施工126
四、水泥钢(铁)屑面层施工131
五、防油渗面层施工133
六、不发火面层施工138
第三节块料地面铺贴施工141
一、块料材料的种类与要求141
二、砖面层施工141
三、石材面层施工156
四、预制板块面层施工162
五、料石面层的施工166
第四节木地面施工技术169
一、木地面施工准备169
二、木地板施工工艺170
三、木拼锦砖施工工艺171
四、复合木地板施工工艺172
五、木地板施工注意事项174
第五节塑料地面的施工174
一、塑料板的质量要求175
二、半硬质聚氯乙烯塑料地板铺贴176
三、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地板铺贴180
四、塑胶地板的施工工艺183
五、塑料地板的成品保护184
第六节地毯地面铺设施工184
一、地毯铺贴的施工准备184
二、活动式地毯的铺设188
三、固定式地毯的铺设189
四、楼梯地毯的铺设191
五、地毯地面施工成品保护192
第七节活动地板安装施工193
一、活动地板的类型和结构193
二、活动地板的材料要求194
三、活动地板的安装工序194
四、活动地板的施工要点194
五、活动地板的成品保护195
第八节地面装饰工程质量控制196
一、地面工程质量基本规定196
二、地面基层铺设质量控制198
三、整体面层铺设质量控制207
四、板块面层铺设质量控制217
五、木竹面层铺设质量控制226
第五章门窗工程的施工技术/233
第一节门窗的基本知识233
一、门窗的分类方法233
二、门窗的作用及组成234
三、门窗制作与安装的要求234
第二节装饰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236
一、木门窗的开启方式236
二、木门窗对材料要求237
三、木门窗的制作工艺245
四、木门窗的安装工艺249
五、木门窗的成品保护251
六、木门窗施工注意事项251
第三节金属门窗的制作与安装252
一、铝合金门窗质量性能要求252
二、铝合金门窗的制作与安装256
三、钢门窗的制作与安装266
四、涂色镀锌钢板门窗的安装268
五、金属门窗的成品保护和安全环保措施273
第四节塑料门窗的施工274
一、塑料门窗的性能和材料质量275
二、塑料门窗的安装施工277
三、塑料门窗的成品保护280
第五节自动门的施工280
一、自动门品种和规格280
二、微波自动门施工工艺281
第六节全玻璃门的施工283
一、全玻门所用玻璃的技术性能283
二、全玻门的施工工艺290
第七节特种门的施工293
一、防火门的安装施工294
二、金属旋转门的施工297
三、金属卷帘门的施工298
第八节门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300
一、门窗工程质量控制一般规定300
二、木门窗工程安装质量控制301
三、金属门窗工程安装质量控制302
四、塑料门窗工程安装质量控制303
五、特种门工程安装质量控制305
六、门窗玻璃安装工程安装质量控制306
第六章饰面装饰工程施工技术/308
第一节饰面材料及施工机具308
一、饰面材料及适用范围308
二、饰面装饰的常用机具309
第二节木质护墙板的施工310
一、施工准备及材料要求310
二、木材饰面板施工工艺311
第三节饰面砖的镶贴施工313
一、饰面砖施工准备工作313
二、内墙面砖镶贴施工工艺314
三、外墙面砖镶贴施工工艺317
四、陶瓷锦砖的施工工艺319
第四节饰面板的安装施工322
一、饰面板安装前的施工准备322
二、饰面板的施工工艺324
第五节金属饰面板的安装施工330
一、铝合金墙板的安装施工331
二、彩色涂层钢板的安装施工336
三、彩色压型钢板的安装施工337
第六节饰面装饰工程质量控制338
一、饰面板工程质量控制338
二、饰面砖工程质量控制342
第七章涂料饰面工程施工技术/345
第一节涂饰工程的施工工序345
一、建筑装饰涂料的作用345
二、涂饰工程施工环境条件346
三、涂饰工程的材料要求347
四、涂饰工程施工作业条件349
五、涂饰工程施工基层处理349
六、涂饰施工的基层复查351
七、涂饰准备及涂层基本要求352
八、涂料的选择及调配353
第二节油漆及其新型水性漆涂饰施工353
一、基层清除工作354
二、嵌批、润粉及着色355
三、打磨与配料356
四、溶剂型油漆的施涂358
五、聚氨酯水性漆的施涂361
第三节建筑涂料涂饰施工363
一、室内涂饰施工基本工艺363
二、多彩喷涂施工工艺365
三、天然岩石漆涂饰施工工艺366
四、乳胶漆涂料施工工艺367
第四节涂料饰面工程质量控制369
一、涂饰工程的一般规定370
二、水性涂料涂饰工程质量控制370
三、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质量控制371
四、美术涂饰工程质量控制372
第八章裱糊饰面工程施工技术/374
第一节裱糊的基本知识374
一、壁纸和墙布的种类与特点374
二、施工常用胶黏剂与机具375
第二节裱糊工程主要材料376
一、壁纸和墙布376
二、对软包材料的要求379
二、对胶黏剂的要求379
第三节裱糊饰面工程的施工380
一、裱糊工程的施工准备381
二、裱糊饰面工程的施工381
第四节软包装饰工程施工384
一、软包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384
二、人造革软包饰面的施工385
三、装饰布软包饰面的施工386
第五节裱糊装饰工程质量控制388
一、裱糊与软包工程一般规定388
二、裱糊工程的质量控制389
三、软包工程的质量控制389
第九章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技术/391
第一节幕墙工程的重要规定391
第二节玻璃幕墙的施工392
一、玻璃幕墙材料及机具393
二、有框玻璃幕墙的施工395
三、框玻璃幕墙的施工403
四、支点式玻璃幕墙施工409
第三节石材幕墙的施工411
一、石材幕墙的种类411
二、石材幕墙对石材的基本要求412
三、石材幕墙的组成和构造413
四、石材幕墙施工工艺415
五、石材幕墙施工安全418
第四节金属幕墙的施工418
一、金属幕墙材料及机具418
二、金属幕墙的施工工艺420
第五节幕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422
一、玻璃幕墙质量控制422
二、金属幕墙质量控制430
三、石材与陶瓷板幕墙质量控制434
第十章细木工程施工技术/439
第一节细木工程的基本知识439
一、木构件制作加工原理439
二、施工准备与材料选用440
第二节细木构件的制作与安装441
一、橱柜制作与安装442
二、窗帘盒制作与安装443
三、窗台板制作与安装445
四、门窗套的制作与安装447
五、栏杆和扶手制作与安装449
六、花饰制作与安装455
第三节细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458
一、细部工程一般规定458
二、橱柜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459
三、窗帘盒和窗台板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460
四、门窗套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460
五、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461
六、花饰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462
参考文献/463

前言/序言

建筑装饰装修是一个广泛、普遍的工程工艺和文化艺术现象。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在建筑工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些印迹除了在建筑的构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装饰装修中。建筑装饰装修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都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文化内涵和工艺水平的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显现。
伴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装饰装修行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年来已经习惯遵循和参照的装饰工程施工规范、装饰工程验收标准及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均已开始发生重要变化,所以,按照国家新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科学合理地选用建筑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努力提高建筑装饰业的技术水平,对于创造一个舒适、绿色环保型环境,促进建筑装饰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根据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GB 50327—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中的规定,对抹灰工程、门窗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地面工程、饰面板工程、饰面砖工程、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全面讲述。
本书由李继业、周翠玲、胡琳琳主编,魏娟、李明雷、李海豹参加了编写。编写的具体分工为:李继业撰写第一章;胡琳琳撰写第二章、第七章;周翠玲撰写第三章、第六章;李明雷撰写第四章、第五章;李海豹撰写第八章;魏娟撰写第九章、第十章。全书由李继业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技术文献和书籍,在此向这些作者深表谢意。同时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也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资料不全等原因,书中的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7年3月
《现代住宅空间设计精要》 内容梗概 《现代住宅空间设计精要》是一本深度探讨当代住宅空间规划、功能布局、审美表达与人性化需求的专业设计读本。本书旨在为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对住宅空间有更高追求的业主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深入剖析了从宏观的居住理念到微观的细节处理,层层递进,力求呈现一个完整、精炼的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居住理念的演进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住宅设计理念的百年变迁,从早期强调实用性的基本功能,到中期追求风格化的装饰美学,再到当下高度重视居住者情感体验、健康环保以及科技融合的居住模式。我们将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家”的定义以及由此引发的设计革新。 居住功能的升级: 住宅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是集居住、工作、社交、娱乐、休憩、学习、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灵活的布局和可变的空间设计,满足现代人多变的居住需求。例如,如何将工作区融入生活区,又如何通过隔断或家具的灵活组合,实现空间的区隔与互通。 人性化与情感化设计: 聚焦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强调设计的温度与关怀。这包括对人体工程学的深入应用,如家具的尺寸、高度、比例,动线的流畅性,以及空间对情绪的影响。我们会探讨色彩心理学、光影效果在营造温馨、舒适、宁静或活力氛围中的作用。同时,也会关注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居住需求,提出适老化、适童化设计方案。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深入探讨在住宅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这包括对环保材料的选择(如可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节能设计(如优化自然采光、通风,选用高效节能设备),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我们将分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如LEED、WELL)对住宅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实现健康、低碳的居住环境。 科技赋能智慧人居: 展望智能家居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从基础的智能照明、温控系统,到更高级的安防系统、影音娱乐系统、健康监测系统,以及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个性化服务。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智能技术与空间设计有机融合,提升居住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而非仅仅是堆砌设备。 第二部分: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的智慧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在于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最大化住宅的使用效率与居住体验。 动线分析与流线优化: 详细阐述室内动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主次动线、工作动线、生活动线等。我们将通过图示和案例分析,演示如何通过优化动线,减少无效穿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使居住者的活动更加便捷、高效。例如,厨房、餐厅、客厅之间的动线关系,卧室、卫生间、衣帽间的连接逻辑。 核心功能区的深度解析: 客厅: 作为家庭的公共核心,分析其作为会客、家庭聚会、休闲放松等多种功能的承载。探讨不同风格下客厅的布局模式,如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以及家具的摆放策略。 餐厅: 强调其作为家庭成员交流的重要场所,分析餐桌与空间尺度的匹配,以及与厨房、客厅的连接关系。 厨房: 深入研究厨房的工作三角(储藏、清洗、烹饪)和U型、L型、岛型等经典布局,关注操作流程的便捷性、储物空间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卧室: 聚焦于睡眠的私密性与舒适性,分析床的位置、衣柜的设计、照明的调节,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材质营造宁静的休息氛围。 卫生间: 探讨干湿分离、功能分区(如淋浴区、如厕区、洗漱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空间,提升使用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多功能空间的巧思: 针对中小户型或需要多重功能的空间,如书房兼客房、儿童房兼游戏区、阳台兼休闲区等,提供创意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折叠家具、隐藏式家具、可移动隔断等,实现空间的多样化利用。 储物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储物是住宅设计中长期被忽视但极其重要的环节。本书将从整体规划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的储物需求,如玄关的收纳、客厅的展示与储藏、卧室的衣物收纳、厨房的餐具厨具收纳、卫生间的洗漱用品收纳等。提供定制化、集成化、隐藏式储物解决方案,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第三部分:材料、色彩与光影的艺术 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运用材料、色彩和光影三大设计元素,构建出富有质感、情感和氛围的空间。 材料的触感与美学: 介绍各类常用与新型室内装饰材料的特性、应用范围、优缺点及其环保性能。我们将深入探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皮革)的温润质感与纹理,以及现代工业材料(如金属、玻璃、陶瓷、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时尚感与功能性。重点分析材料的搭配与组合,如何通过材质的对比与和谐,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色彩心理学在空间中的应用: 详细解读色彩的心理效应和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在不同空间中运用色彩来影响居住者的情绪和感知。从基础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单色、邻近色、互补色),到主题色彩的应用,再到如何通过局部色彩点缀提升空间活力。我们将分析不同色彩组合在营造温馨、宁静、活力、高级等不同氛围中的作用。 光影的魔术: 深入探讨照明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重要性。区分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介绍不同类型照明(如基础照明、重点照明、氛围照明)的功能与效果。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亮度以及灯具的造型,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层次,提升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和艺术感。特别会关注如何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光环境的个性化调节。 第四部分:风格的演变与多元融合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不同的设计风格,理解其核心特征,并探讨如何在当代设计中进行风格的创新与融合。 经典风格的解读与再现: 现代简约风格: 强调“少即是多”的哲学,注重线条的简洁、功能的纯粹和材质的原始美感。 北欧风格: 以自然、舒适、实用为导向,多采用浅色调、木材、棉麻等材质,营造明亮、温馨的居家氛围。 工业风格: 崇尚粗犷、原始的美学,常运用裸露的砖墙、水泥、金属、管道等元素,展现工业时代的独特魅力。 新中式风格: 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强调意境、韵味和舒适性,而非简单的复古。 轻奢风格: 在现代简约的基础上,融入少量精致、高级的元素,如大理石、金属、丝绒等,营造低调奢华的质感。 风格的多元融合与个性化表达: 强调在理解不同风格的基础上,鼓励设计师打破风格的界限,进行混搭与重塑,创造出更具个性化和包容性的居住空间。我们将分析如何将不同风格的元素巧妙结合,既保留各自的精髓,又形成独特的整体效果。 第五部分:设计实践与落地要点 本部分将回归实际操作层面,为读者提供从概念落地到项目实施的关键指导。 设计流程与项目管理: 梳理完整的室内设计流程,包括前期咨询、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绘制、材料选定、现场协调等环节。强调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预算控制、时间节点把控、沟通协调等。 施工工艺与细节处理: 介绍与住宅空间设计相关的关键施工工艺,例如墙面处理(涂料、壁纸、艺术漆)、地面铺贴(瓷砖、木地板)、吊顶造型、灯具安装、门窗安装等。重点强调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如阴阳角的处理、收边收口、接缝的处理等,这些细节直接决定了设计的最终品质。 家具、软装与配饰的选择: 探讨家具的选购与布局,如何根据空间风格、尺寸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家具。同时,深入分析软装(窗帘、地毯、灯具、绿植)和配饰(挂画、摆件、抱枕)在提升空间格调、丰富空间层次、表达居住者个性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 提供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建议,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案的优化、家具的采购策略等,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精选多个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住宅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细节处理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并结合实际项目中的经验教训,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现代住宅空间设计精要》以其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前瞻性的设计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追求高品质居住空间的设计者和居住者提供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帮助您打造兼具美学、功能与人文关怀的理想家园。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可好了,终于有了一本真正拿得出手的“工具书”。我所在的团队,经常会接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项目,比如商业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创意,更要有扎实的落地能力。书中关于商业空间装饰装修的关键技术,是我重点学习的部分。比如,在餐饮业的装修中,对地面材料的防滑性、耐磨性、易清洁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手册中详细对比了不同地面材料(如环氧地坪、PVC地板、瓷砖等)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施工规范和维护建议。我曾在一个餐厅项目中,客户希望采用一种既美观又易于打理的地面材料,我们当时选择了某种进口的PVC地板。在施工过程中,手册中关于“基层找平”、“防潮处理”、“地板拼接与收边”的详细讲解,帮助我们避免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地面起鼓、接缝开裂等。最终,整个工程顺利完工,餐厅的经营者对地面的表现非常满意。另外,在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和施工方面,手册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它不仅仅是介绍灯具的种类,更是讲解了如何根据空间的功能、尺寸和人的活动需求,进行科学的照明布局,以及不同光源对色彩、情绪的影响。这对于提升商业空间的整体氛围和顾客体验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各种商业装修的特殊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评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施工技巧和方法,更在于它引导我们去理解“为什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隔音与保温”技术的章节。在现代建筑中,隔音和保温已经成为提升居住舒适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声音传播的原理、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以及如何在墙体、楼板、门窗等部位进行有效的隔音处理。例如,在处理楼板隔音时,书中介绍了“浮筑楼板”等多种隔音减震的方案,并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案的构造层次、材料选择和施工要点。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楼板会传来楼上的脚步声,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在保温方面,书中不仅介绍了外墙保温、屋顶保温等常见方式,还深入讲解了窗户的隔热性能、通风设计对保温效果的影响等。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节能建筑项目,对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手册中的相关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实践方案,帮助我们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隔音和保温不仅仅是简单的材料堆砌,更是需要科学原理和精湛工艺的结合。

评分

我一直认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部关于“匠心”的传承。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表面处理工艺”的深入探讨。这包括了油漆、涂料、壁纸、墙布等各种墙面处理方法的详细介绍。比如,在油漆施工方面,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油漆的种类,而是详细讲解了基层处理(如腻子批刮、打磨、底漆施工)的重要性,不同类型油漆(如乳胶漆、艺术漆、防水漆)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施工工具(如滚筒、喷枪、刮板)的使用技巧。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客户对墙面的质感要求非常高,希望达到一种细腻、光滑且无刷痕的效果。当时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我翻阅了手册中关于“滚涂技巧”、“批刮手法”以及“打磨抛光”的章节,才找到了突破口。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控制滚筒的压力和速度,如何掌握批刮的厚度和角度,以及如何选择不同目数的砂纸进行精细打磨。按照手册中的指导,我们最终达到了客户满意的效果。这本书让我明白,任何看似简单的表面处理,背后都蕴含着精湛的工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敬畏和热爱我的职业。

评分

对于我这样长期在建筑装饰装修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简直就像一本“行走的天书”,哪里不懂点哪里。我一直对“金属结构装饰”部分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类工程往往对精度和工艺的要求极高。书中在这方面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各种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铜)的性能特点、加工工艺(如焊接、折弯、切割、抛光),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如,在制作不锈钢栏杆时,书中不仅说明了如何根据图纸进行精确下料和焊接,还强调了焊接后的打磨抛光技巧,以及如何进行防锈处理,以确保栏杆的美观和耐用。我曾在一个高端住宅项目中使用大量的不锈钢构件,手册中的内容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让我明白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如何在表面处理上达到镜面效果,以及如何进行现场的精确测量和安装,以避免出现尺寸偏差。此外,书中关于铝合金门窗的安装、金属幕墙的节点设计等内容,也让我对这类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意识到,金属结构装饰不仅仅是简单的材料堆砌,更是一种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应对那些挑战性极高的金属装饰工程。

评分

对于那些长期奋战在装修一线,但又渴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个人尤其看重书中关于防水工程的章节。长久以来,防水似乎是一个“玄而又玄”的环节,很多问题都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出现。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系统和科学的态度,剖析了防水的原理、不同区域(如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室)的防水要求,以及各种防水材料(如水泥基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卷材等)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棘手的卫生间渗漏问题,多次修补都未能彻底解决。在仔细研读了手册中关于“基层处理”、“泛水处理”、“防水层施工细节”等内容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施工存在一些关键性的疏漏。书中强调了对管道根部、阴阳角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附加层”处理,并且详细说明了防水涂料的涂刷遍数、厚度要求以及闭水试验的标准。按照手册中的指导,我们对该卫生间进行了彻底的返工处理,结果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这不仅仅是赢得了一个客户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让我对防水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施工方法。此外,书中关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和环保材料应用的部分,也为我今后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让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对健康居住环境的需求。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内心着实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期待,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无数细节和精妙工艺构建而成的宏大空间。书中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文字,却像是指南针,精准地指引着我在浩瀚的建筑装饰装修领域中前行。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材料选择与处理的部分。例如,关于天然石材的鉴别与应用,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石材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更提供了在实际施工中如何进行预处理、防护,甚至是如何针对不同设计风格搭配出最佳效果的实用建议。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客户对一种特定纹理的大理石情有独钟,但市场上找到的石材却存在色差和瑕疵问题。当时真是焦头烂额,但翻阅手册后,我从中找到了关于“石材同板取料”和“二次加工补色”等技巧的描述,这给了我新的思路。虽然最终实施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手艺,但手册中的理论指导让我敢于尝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够有条不紊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对于各种粘结剂、填缝剂的性能介绍,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过去,我可能仅仅是按照供应商的说明来使用,但手册中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不同类型粘结剂的适用范围、固化时间、耐候性以及如何根据基层情况进行选择。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从根本上保障了装饰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度。甚至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节点,比如异形吊顶的安装、金属幕墙的收边等,手册中那些清晰的图示和分解步骤,都让我受益匪浅,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

评分

最近一直在学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之前比较侧重于整体的设计风格和最终的视觉效果,但在一些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本书里关于“管道工程”的部分,对我触动很大。我之前可能只关注管道的走向和材料,但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管道(如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暖气管)的材质选择、连接方式(热熔、承插、法兰等)的优劣势,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比如管道坡度、伸缩缝、固定方式、保温隔热等。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客户反映家里的水管噪音很大,并且偶尔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在仔细研读了手册中关于“管道隔音处理”、“管道固定方式”和“管道连接可靠性”的章节后,我才意识到,之前在施工时,对管道的固定不够牢固,并且没有进行有效的隔音处理。按照手册中的指导,我们对相关管道进行了重新固定和隔音包覆,并且更换了一些连接件。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即使是隐藏在墙体内的管道,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幕后英雄”的施工技术,详细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品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如同久旱逢甘霖,为我解开了许多装修工程中的“死结”。我一直对木工工艺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室内装修中,木饰面的肌理、造型和安装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空间的整体质感。而这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几种木饰面的安装方法,而是深入到木材的选购、干燥处理、防腐防潮措施,以及不同连接方式(如榫卯、螺钉、胶粘)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我记得有一次,需要制作一个弧形电视背景墙,传统的直线型施工方法完全无法实现。当时我们团队陷入了僵局,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木饰面做到流畅自然的弧度。我立刻想到了这本书,翻找了关于“异形木结构制作”的章节。手册中不仅有关于木材弯曲处理的理论知识,更提供了几种具体的施工流程图,包括如何制作模具、如何对木材进行预处理以增加柔韧性,以及在安装过程中如何分段固定并确保整体平整度。照着手册的指导,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那个项目,客户对此赞不绝口,认为我们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同样,在涉及到木地板的铺设时,书中关于基层处理、防潮隔离、不同地板材质(实木、复合、强化)的铺装要点,以及踢脚线、收边条的安装技巧,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以前可能只关注地板本身,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好的地板工程,离不开坚实的基层和精细的收边。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评分

每当我感觉在装修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对某个环节不够确定的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都会成为我第一时间翻阅的“救星”。这本书在“电气工程”方面的讲解,对我来说是极具价值的。在过去的认知里,电气工程似乎是需要专门的电工来完成的,但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其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它详细介绍了家居和商业空间中,不同区域的用电负荷计算、电路设计原则、各种开关插座的选择与安装、电线型号的规格、穿管敷设的要求,以及安全接地和防雷措施等。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客户希望增加一些智能家居设备,这涉及到复杂的电路布线和控制系统。在阅读了手册中关于“智能家居布线要点”和“弱电与强电分离原则”的章节后,我才明白,在前期设计阶段,就应该为智能家居预留足够的线缆和接口,并且要考虑弱电干扰的问题。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早地介入到电气设计中,并与专业电工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确保最终的布线方案既满足功能需求,又符合安全规范。此外,书中关于应急照明、消防联动等方面的介绍,也让我对电气工程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了解了其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之前,对某些装修环节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特别是关于结构性加固和改造的部分,总觉得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像是我的一场及时雨。它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技术难题,反而迎难而上,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结构改造的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得淋漓尽致。我曾参与过一个老旧房屋的改造项目,客户希望打通两个房间的墙体,实现空间的整合。在设计阶段,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面墙是否是承重墙?如果是,应该如何进行安全可靠的加固?通过翻阅手册,我系统地学习了如何识别承重墙、非承重墙,以及在拆除或改造承重墙时,必须遵循的审批流程、加固方案(如增加梁、柱、墙体等)和施工工艺。书中提供的具体加固案例和计算公式,虽然我不是结构工程师,但至少让我能够理解其基本逻辑,并在与结构工程师沟通时,能够提出更具建设性的问题。此外,对于一些墙体开洞、楼板加固等问题,手册也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这让我明白,在进行任何结构性改造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规划,并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谨慎和负责。

评分

物流很快,己收到了货物,对我很有用的

评分

虽然是2017年出版的新书,但内容和手里2006年的书内容差不多。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书是新的!值得一看看学习……

评分

书是新的!值得一看看学习……

评分

虽然是2017年出版的新书,但内容和手里2006年的书内容差不多。

评分

书的内容可以的,虽然有些内容还是少点,不过也算齐全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