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
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专业,并以优异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任进副教授——导师享有国内首饰设计界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与学术带头人、中国珠宝设计教父等美誉。
多年来一直从事珠宝首饰的教学与设计工作,获得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个人作品曾获得第五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钻石组二等奖、上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珍珠组三等奖,并参展第二届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等。指导学生获得新加坡首饰设计大赛di一名、比利时HRD钻石设计大赛29强、蝉联香港足金首饰设计大赛学生组大奖等赛事奖项。
首饰既是艺术品,同时又具备商品属性。因此,首饰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符合众人的表达欲望;又要尽可能顺应市场的需求,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当代首饰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设计师对艺术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首饰设计需要理性的设计法则作为指导。本书介绍了首饰创意的特点和启发设计思维的方法,以帮助读者的创作思维得以实现。书中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大量的首饰图纸和图例,说明首饰款式的特点和设计原则,给广大设计者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由于首饰的工业属性,为了给初学者提供工艺理论,书中特增加了首饰材质的特点和加工方法,以便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工艺知识。
本书第一版在2011年编著出版,作为首饰设计专业教材及参考书。时隔6年,首饰设计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造型设计、实用功能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在本书再版之际,结合当前首饰设计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原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补充。
全书按照首饰设计的基本定义、基础设计原理、创意思维方法和加工工艺特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首饰和首饰设计定义、首饰的起源及分类、首饰设计师的综合考虑因素,使读者对首饰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章主要介绍纸、笔、尺等首饰设计的主要绘图工具。第三章主要介绍首饰设计的点、线、面和色彩基本造型元素。第四章主要介绍首饰三视图、立体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平面、凹面、凸面金属光影效果的表达,以及金属肌理效果的绘制方法。第五章主要介绍刻面、素面、珠型和异型宝石琢型的绘制,以及常见的爪镶、包镶、迫镶、闷镶、起钉镶、微镶等宝石镶嵌方式。第六章主要介绍首饰基本类别绘制和设计技法,包括戒指、吊坠、项饰、耳饰、胸饰、手链、手镯、男性饰品和套装首饰等。第七章主要介绍自然题材、传统素材、几何抽象型、相关艺术启发下的和趣味化的首饰设计作品。第八章主要介绍常用的铂金、钯金、黄金、K金、银等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并介绍了手造法、冲压法和铸造法三种常见的首饰加工方法。最后整理了四个附录给读者设计首饰时以作参考,分别是宝石中英文名称以及物理性质、宝石加工处理、珠宝设计的参考题材和钻石尺寸对照表。
本书的再版,前后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感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王昶教授在百忙之中帮我审稿,感谢我的学生蔡晓冬、刘冰荣、陈清松等为本书提供设计图稿,感谢广州芊亿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黄国志先生为本书提供设计图纸。在即将付梓之际,本人深知,由于学识和能力有限,书中不足之处,还需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朱欢
2017年4月16日于广州番禺
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但同时又丝毫没有觉得枯燥。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从基础的几何学原理如何应用到首饰的结构设计,到色彩搭配的心理学基础,讲解得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人体工程学与佩戴舒适度”的那一章节,这往往是很多设计书会忽略的细节,但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实用价值和佩戴者的体验。书中大量运用了案例分析,通过对世界知名设计师作品的拆解,让我看到了从一个灵感到最终成品的完整蜕变过程,这种“解构”式的教学方法对我启发非常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接受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的私人指导,每一个知识点的铺陈都恰到好处,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让人应接不暇,而是稳步地将读者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和灵感宝库的结合体。我尤其欣赏它对“可持续设计”和“当代首饰艺术”趋势的关注。在这个时代,设计师的责任感越来越重要,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些前沿话题,而是将其融入到传统技艺的讲解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书中收录的一些设计草图的演变过程简直是艺术品,从最初的潦草速写到精细的结构图,每一步都充满了思考和推敲。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冲击更高设计奖项的朋友来说,这本书能帮助你打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高级感”和“设计张力”。它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让你能客观地评估自己作品的成熟度和市场潜力。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的水准无疑是顶级的。纸张的厚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能保证彩色图片的色彩还原度,又不会因为过分反光而影响阅读体验。我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思考与实践”环节,这些小小的作业或提问,强迫读者将书本知识立刻投入到自己的创作构想中去检验。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避免了“读完就忘”的尴尬。这本书的系统性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它像一架稳固的梯子,让我能够一步步向上攀登,而非盲目地在原地打转。它真正做到了将艺术的浪漫与工程的严谨完美融合,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细细品味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用心打磨过的专业书籍。我一直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想找一本能系统引导入门的书籍,但市面上大多数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就是零散的技巧分享,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图文并茂,而且配图的精美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都是高清的实物照片,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宝石和金属的光泽。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美学层面,还深入探讨了一些材料学和工艺流程的基础知识,这对于想要真正动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不同风格设计时所引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让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创作,而是有了更深厚的底蕴。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全面的起点,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正确的设计思维框架。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类专业书籍都会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口语化,即便是涉及高难度的技术问题,作者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创新思维”的引导。书中花了很大篇幅讨论如何打破传统框架,如何从自然界、建筑、艺术史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可实现的珠宝语言。这对我这样一个常常陷入灵感枯竭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做”,而是教你“怎么想”。而且,它对不同材质的特性分析得极其透彻,比如不同K金的延展性差异,以及不同宝石的镶嵌难度,这些“干货”对于实际制作环节至关重要,避免了许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