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 Linux內核

奔跑吧 Linux內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天飛 著
圖書標籤:
  • Linux內核
  • 操作係統
  • 內核開發
  • C語言
  • 係統編程
  • 計算機科學
  • 技術
  • 開源
  • 嵌入式係統
  • 性能優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65023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2745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基於Linux 4.x內核

  2.Linux內核奔跑捲,提高讀者興趣,方便麵試人員復習。

  3.以實際問題為導嚮的內核分析書籍,給讀者提供一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引導的閱讀方式。

  4.基於Linux 4.x內核和Android 7.x內核

  5.基於ARM32/ARM64體係架構

  6.內容詳實,講解深入透徹,反映內核社區技術發展

  7.新型黑科技:EAS調度器、MCS鎖、QSpinlock、DirtyCOW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基於Linux4.x內核,主要選取瞭Linux內核中比較基本和常用的內存管理、進程管理、並發與同步,以及中斷管理這4個內核模塊進行講述。全書共分為6章,依次介紹瞭ARM體係結構、Linux內存管理、進程調度管理、並發與同步、中斷管理、內核調試技巧等內容。本書的每節內容都是一個Linux內核的話題或者技術點,讀者可以根據每小節前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圍繞問題進行內核源代碼的分析。

  本書內容豐富,講解清晰透徹,不僅適閤有一定Linux相關基礎的人員,包括從事與Linux相關的開發人員、操作係統的研究人員、嵌入式開發人員及Android底層開發人員等學習和使用,而且適閤作為對Linux感興趣的程序員的學習用書,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用書和培訓學校的教材。


  

作者簡介

張天飛,筆名“笨叔叔”。Linux內核愛好者,從事Linux內核和驅動開發十餘年,在多傢芯片公司從事過手機芯片底層軟件開發和客戶支持工作。

精彩書評

  

  在參加2017年北京舉辦的LinuxCon大會期間遇到瞭張天飛,瞭解到他正在寫作一本《奔跑吧Linux內核》新書。迴來後讀瞭本書的樣章,其問答方式的寫作手法構思巧妙;以工程實踐經驗為基礎,讓讀者把知識活學活用的創意也頗有特色。書名也很吸睛,《奔跑吧Linux 內核》這個書名,源於作者每天堅持奔跑5公裏,而且該書作者打算跟隨Linux 內核版本的演變不斷地更新本書。也希望讀者跟隨本書,堅持學習Linux內核不動搖。

  —陳莉君 西安郵電大學


  

  Linux是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的、成熟的操作係統。Linux內核是整個Linux的基礎和核心,包括從存儲管理、CPU和進程管理、文件係統、設備管理和驅動、網絡通信到係統引導、係統調用等內容,非常值得搞嵌入式、物聯網、機器人、智能硬件、VR/AR等領域需要軟硬件協同開發設計的工程師們深入研究。此書就是以Linux為例,詳盡闡述瞭原本枯燥的操作係統的方方麵麵的知識,是一本很好的從知曉到熟悉Linux的進階學習讀物。

  張天飛是12年前和我在上海億道的同事,非常熱愛底層技術探究。直到現在還能夠靜下心來做些底層研究的同誌不多,希望他可以不斷分享多年學習心得和從業經驗給廣大Linux學習者。加油!

  —石慶 億道控股Emdoor聯閤創始人&億境虛擬現實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Linux內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手機、平闆電腦、服務器、汽車到智能傢電,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長久以來,一直沒有一部深入淺齣介紹整個Linux內核的中文書。英文書很多也是稍顯過時,因為內核的變化是如此之快。很高興看到有這樣的一本書齣版,把新的內核與內核設計及一些重要變更的原因呈現齣來,讓內核不再是一個黑盒子。這對任何要做性能優化、開發驅動程序,甚至直接修改內核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Tim Chen Linux內核資深技術專傢


  

  這是一本深入講解基於ARM Cortex-A處理器在服務器和智能設備上運行Linux係統的書,可以幫助讀者理解硬件如何與底層Linux內核交互,對Linux內核愛好者和Platform/BSP軟件開發者係統學習工作很有益。

  —修誌龍 ARM公司應用工程師經理


  

  對於安卓智能手機底層係統研發人員來說,本書有如一場及時雨,不僅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解讀新的ARM64體係架構和Linux 4.x內核,還及時呈現瞭與智能手機係統用戶體驗密切相關的內核新技術,比如EAS調度器。本書作者攜十餘年的Linux內核和驅動開發經驗,傾情奉獻,誠意滿滿,推薦細細品讀、慢慢揣摩!

  —吳章金 魅族手機研發中心BSP部技術總監


  

  本書的形式設計非常巧妙,它采用一種啓發問答的形式,這樣容易讓讀者帶著問題去閱讀,並可以直接用迴答問題來驗證閱讀的效果。本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內容新,能夠緊扣內核的新變化。

  —宋寶華 Linux內核資深技術專傢,技術暢銷書作者


  

  這是一本Linux操作係統工匠的力作,作者站在Linux操作係統前沿,以情景分析的方法嚮我們展示瞭新版本內核的秘密。與所有深入講解內核代碼的書籍一樣,本書同樣值得讀者反復推敲、仔細琢磨。如果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有更好的建議和意見,請告訴所有人。畢竟,開源社區是集市,而不是教堂。

  —謝寶友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專傢委員,Linux ZTE平颱維護者


  

  在軟件定義一切的時代,作為開源世界重要基石的Linux變得越發重要,掌握堅實的Linux內核知識幾乎是軟、硬件工程師進階所必須的。本書作者采用交互問答的方式,將新Linux內核抽絲剝繭,依次呈現給讀者,既適閤初、中級開發人員係統學習,也適閤高級開發人員隨時參閱,強力推薦!

  —段夕華 IT老兵,開源技術愛好者


  

  伴隨計算機層次化體係結構的更迭,操作係統、編譯係統和數據庫作為IT、互聯網及物聯網的基石,多年來不斷演進。而Linux內核自1991年發起至今,集數萬人智慧結晶,承上啓下,早已成為學術界與工業界協作與創新的重要平颱。本書作者從事Linux內核研發多年,勤於總結,故能將其脈絡梳理詳略得當,恰到好處。希望本書會讓您踏上一次愉悅的內核之旅,不虛此行。

  —劉傑 百度主任研發架構師,Linux內核資深技術專傢,XFS文件係統核心開發者


  

  學習Linux內核的第一手材料必然是代碼,但是單純研讀代碼猶如盲人摸象,容易迷失方嚮。本書立足於代碼分析,輔以大量的子係統的概觀,並以啓發式問題為綫索,讓你在Linux內核的世界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賴江山 Linux內核SRCU模塊的維護者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發展方興未艾,遮掩瞭TMT底層基礎設施應有的光芒。Linux從1991年至今,廿年有餘,曆經瞭起初的前衛與今日的普及,每一個年代依然在演繹著新的故事。輝煌之餘,略有遺憾,近些年全球鮮有書籍對Linux 4.x時代進行係統的梳理,本書彌補瞭這一遺憾,在此嚮緻力於底層基礎架構領域的讀者推薦此書。

  —王齊《Linux PowerPC詳解—核心篇》和《PCI Express體係結構導讀》作者


  

  毫無疑問,ARM平颱是目前使廣泛的計算機平颱,也是Linux係統應廣泛的平颱,這本基於ARM的Linux Kernel 4.x內核分析來得恰是時候。本書從ARM的係統硬件開始介紹,導齣基於這些硬件的內核軟件設計;從應用常見的係統調用開始,展開到在內核中如何實現這些係統調用,為中級層次讀者一一揭開Linux係統內核的麵紗。獨特的問答方式也為該書的一大亮點,即使是內核老手也能在閱讀中發現樂趣。希望此書能給國內廣大內核愛好者帶來歡樂和幫助!

  —時奎亮 Linaro資深內核專傢


  

目錄

LINUX內核奔跑捲 1

第1章 處理器體係結構 4

本章思考題 4

第2章 內存管理 32

本章思考題 32

2.1 物理內存初始化 36

2.1.1 內存管理概述 36

2.1.2 內存大小 37

2.1.3 物理內存映射 38

2.1.4 zone初始化 40

2.1.5 空間劃分 44

2.1.6 物理內存初始化 45

2.2 頁錶的映射過程 51

2.2.1 ARM32頁錶映射 51

2.2.2 ARM64頁錶映射 60

2.3 內核內存的布局圖 67

2.3.1 ARM32內核內存布局圖 67

2.3.2 ARM64內核內存布局圖 70

2.4 分配物理頁麵 72

2.4.1 夥伴係統分配內存 72

2.4.2 釋放頁麵 85

2.4.3 小結 89

2.5 slab分配器 90

2.5.1 創建slab描述符 91

2.5.2 分配slab對象 103

2.5.3 釋放slab緩衝對象 108

2.5.4 kmalloc分配函數 111

2.5.5 小結 112

2.6 vmalloc 113

2.7 VMA操作 120

2.7.1 查找VMA 122

2.7.2 插入VMA 124

2.7.3 閤並VMA 129

2.7.4 紅黑樹例子 131

2.7.5 小結 133

2.8 malloc 133

2.8.1 brk實現 134

2.8.2 VM_LOCK情況 138

2.8.3 小結 148

2.9 mmap 150

2.9.1 mmap概述 151

2.9.2 小結 153

2.10 缺頁中斷處理 155

2.10.1 do_page_fault() 157

2.10.2 匿名頁麵缺頁中斷 165

2.10.3 文件映射缺頁中斷 169

2.10.4 寫時復製 175

2.10.5 小結 183

2.11 page引用計數 184

2.11.1 struct page數據結構 185

2.11.2 _count和_mapcount的區彆 188

2.11.3 頁麵鎖PG_Locked 192

2.11.4 小結 192

2.12 反嚮映射RMAP 192

2.12.1 父進程分配匿名頁麵 193

2.12.2 父進程創建子進程 198

2.12.3 子進程發生COW 200

2.12.4 RMAP應用 201

2.12.5 小結 202

2.13 迴收頁麵 204

2.13.1 LRU鏈錶 204

2.13.2 kswapd內核綫程 216

2.13.3 balance_pgdat函數 219

2.13.4 shrink_zone函數 228

2.13.5 shrink_active_list函數 233

2.13.6 shrink_inactive_list函數 238

2.13.7 跟蹤LRU活動情況 244

2.13.8 Refault Distance算法 244

2.13.9 小結 249

2.14 匿名頁麵生命周期 251

2.14.1 匿名頁麵的誕生 251

2.14.2 匿名頁麵的使用 252

2.14.3 匿名頁麵的換齣 252

2.14.4 匿名頁麵的換入 254

2.14.5 匿名頁麵銷毀 254

2.15 頁麵遷移 254

migrate_pages()函數 255

2.16 內存規整(memory compaction) 262

2.16.1 內存規整實現 263

2.16.2 小結 272

2.17 KSM 273

2.17.1 KSM實現 274

2.17.2 匿名頁麵和KSM頁麵的區彆 293

2.17.3 小結 294

2.18 Dirty COW內存漏洞 296

2.19 總結內存管理數據結構和API 309

2.19.1 內存管理數據結構的關係圖 309

2.19.2 內存管理中常用API 312

2.20 最新更新和展望 315

2.20.1 頁麵迴收策略從zone遷移到node 315

2.20.2 OOM Killer改進 316

2.20.3 swap優化 317

2.20.4 展望 318

第3章 進程管理 319

本章思考題 319

3.1 進程的誕生 320

3.1.1 init進程 321

3.1.2 fork 325

3.1.3 小結 344

3.2 CFS調度器 345

3.2.1 權重計算 346

3.2.2 進程創建 358

3.2.3 進程調度 369

3.2.4 scheduler tick 379

3.2.5 組調度 382

3.2.6 PELT算法改進 386

3.2.7 小結 387

3.3 SMP負載均衡 389

3.3.1 CPU域初始化 389

3.3.2 SMP負載均衡 401

3.3.3 喚醒進程 415

3.3.4 調試 421

3.3.5 小結 422

3.4 HMP調度器 422

3.4.1 初始化 423

3.4.2 HMP負載調度 425

3.4.3 新創建的進程 436

3.4.4 小結 437

3.5 NUMA調度器 438

3.5.1 node和page的關係 439

3.5.2 掃描進程 441

3.5.3 NUMA缺頁中斷 442

3.5.4 進程遷移 450

3.5.5 小結 455

3.6 EAS綠色節能調度器 457

3.6.1 能效模型 459

3.6.2 WALT算法 465

3.6.3 喚醒進程 480

3.6.4 CPU動態調頻 491

3.6.5 小結 494

3.7 實時調度 496

3.8 最新更新與展望 500

3.8.1 進程管理更新 500

3.8.2 展望 500

第4章 並發與同步 501

本章思考題 501

4.1 原子操作與內存屏障 503

4.1.1 原子操作 503

4.1.2 內存屏障 506

4.2 spinlock 508

4.2.1 spinlock實現 509

4.2.2 spinlock變種 511

4.2.3 spinlock和raw_spin_lock 512

4.3 信號量 513

4.3.1 信號量 513

4.3.2 小結 516

4.4 Mutex互斥體 517

4.4.1 MCS鎖機製 518

4.4.2 Mutex鎖的實現 525

4.4.3 小結 531

4.5 讀寫鎖 531

4.5.1 讀者信號量 532

4.5.2 寫者鎖 538

4.5.3 小結 544

4.6 RCU 544

4.6.1 經典RCU和Tree RCU 547

4.6.2 Tree RCU設計 551

4.6.3 小結 573

4.7 內存管理中的鎖 574

4.8 最新更新與展望 584

4.8.1 Queued Spinlock 584

4.8.2 讀寫信號量優化 591

4.8.3 展望 592

4.8.4 推薦書籍 593

第5章 中斷管理 594

本章思考題 594

5.1 Linux中斷管理機製 595

5.1.1 ARM中斷控製器 595

5.1.2 硬件中斷號和Linux中斷號的映射 599

5.1.3 注冊中斷 610

5.1.4 ARM底層中斷處理 618

5.1.5 高層中斷處理 626

5.1.6 小結 636

5.2 軟中斷和tasklet 637

5.2.1 SoftIRQ軟中斷 638

5.2.2 tasklet 642

5.2.3 local_bh_disable/local_bh_enable 647

5.2.4 小結 649

5.3 workqueue工作隊列 650

5.3.1 初始化工作隊列 652

5.3.2 創建工作隊列 659

5.3.3 調度一個work 665

5.3.4 取消一個work 675

5.3.5 和調度器的交互 680

5.3.6 小結 682

第6章 內核調試 684

6.1 QEMU調試Linux內核 684

6.1.1 QEMU運行ARM Linux內核 684

6.1.2 QEMU調試ARM Linux內核 687

6.1.3 QEMU運行ARMv8開發平颱 688

6.1.4 文件係統支持 690

6.1.5 圖形化調試 691

6.1.6 實驗進階 693

6.2 ftrace 694

6.2.1 irqs跟蹤器 695

6.2.2 preemptoff跟蹤器 696

6.2.3 preemptirqsoff跟蹤器 697

6.2.4 function跟蹤器 698

6.2.5 動態ftrace 699

6.2.6 事件跟蹤 700

6.2.7 添加tracepoint 702

6.2.8 trace-cmd和kernelshark 705

6.2.9 trace marker 707

6.2.10 小結 709

6.3 SystemTap 710

6.4 內存檢測 714

6.4.1 slub_debug 714

6.4.2 內存泄漏檢測kmemleak 718

6.4.3 kasan內存檢測 720

6.5 死鎖檢測 722

6.6 內核調試秘籍 728

6.6.1 printk 728

6.6.2 動態打印 730

6.6.3 RAM Console 731

6.6.4 OOPS分析 731

6.6.5 BUG_ON()和WARN_ON() 734

前言/序言

  AsLinuxspreadsoutintomoreandmoresystemsinallareasofcomputing,understandingtheinternalsoftheoperatingsystembecomesaveryvaluableskill.ThisbookwillhelpyoulearnaboutthecoreinternalsoftheLinuxoperatingsystem,providingyoutheknowledgetobeabletoadaptLinuxtoworkproperlyforthenewdevicesandenvironmentsthatyoucreate.

  Linux操作係統已經部署到越來越多計算領域的係統中,理解操作係統內核的實現就變成一個具有極高價值的技能。《奔跑吧Linux內核》可以幫助你學習Linux操作係統zui關鍵的內核,讓你有足夠多的知識去將Linux順利應用到你所創造的新設備和新應用環境中。

  —GregKroah-Hartman

  GregKroah-Hartman簡介:Linux基金會院士,Linux內核核心領袖之一,Linuxstabletree的維護者,《LinuxDeviceDrivers》一書的作者之一。



《奔跑吧,Linux內核》:洞悉操作係統核心的深度之旅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操作係統探險。它將帶領讀者深入Linux內核的腹地,揭示這個強大、靈活且開源操作係統的精妙設計與運行機製。我們不再滿足於僅僅使用Linux,而是要理解它的“心跳”,掌握它的“脈搏”。 為何選擇深入Linux內核?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中,Linux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高性能服務器、嵌入式設備到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然而,絕大多數用戶,甚至是許多開發者,對其底層運作原理知之甚少。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限製瞭我們更深層次的優化、故障排查和創新。 《奔跑吧,Linux內核》旨在彌閤這一鴻溝。它將係統性地、循序漸進地剖析Linux內核的各個關鍵組件,讓你能夠: 理解內存管理的奧秘: 虛擬內存、物理內存、頁錶、緩存機製……這些概念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你手中可控的資源。你將學習到內核如何高效地分配、管理和迴收內存,以及如何優化內存使用以獲得更佳性能。 掌握進程與綫程的生命周期: 從進程的創建、調度到終止,以及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之間的切換,你將清晰地看到程序是如何在Linux係統中“奔跑”起來的。理解調度器的工作原理,能夠幫助你設計齣更具響應性的應用程序。 解析文件係統的邏輯: 文件係統是用戶與數據交互的橋梁。本書將深入探討ext4、XFS等主流文件係統的內部結構,理解 inode、目錄項、數據塊等概念,讓你明白文件是如何被存儲、檢索和管理的。 探索網絡協議棧的實現: 現代應用離不開網絡。我們將解構TCP/IP協議棧在Linux內核中的實現,理解套接字、數據包的傳輸、擁塞控製等機製,為網絡編程和係統性能調優打下堅實基礎。 洞悉係統調用的工作流程: 用戶空間的應用程序與內核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就是係統調用。本書將詳細闡述係統調用的過程,讓你理解應用程序是如何請求內核服務的,以及內核又是如何響應的。 揭秘設備驅動的開發: Linux強大的硬件支持離不開設備驅動。雖然本書不側重於編寫復雜的驅動程序,但會介紹驅動程序的注冊、與內核子係統的交互以及常見的驅動模型,讓你對硬件如何被操作係統控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理解同步與並發機製: 在多任務、多處理器環境下,如何保證數據的一緻性和係統的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本書將深入講解自鏇鎖、互斥鎖、信號量、原子操作等同步機製,讓你理解內核是如何處理並發訪問的。 探索模塊化與可伸縮性: Linux內核的模塊化設計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你將學習到內核模塊是如何加載、卸載的,以及如何利用模塊來擴展內核功能,而不必重新編譯整個內核。 本書的獨特視角與價值: 《奔跑吧,Linux內核》並非簡單地羅列API和數據結構。它更側重於: 原理的闡釋: 我們會深入講解每一個概念背後的設計思想和權衡取捨。例如,為什麼采用特定的內存分配算法?為什麼需要復雜的調度策略? 代碼的解讀(適度): 在必要時,我們會引用關鍵的內核代碼片段,並進行詳細的解釋。這並非讓你成為內核開發者,而是讓你通過實際代碼更直觀地理解理論。 圖文並茂的輔助: 大量精心設計的圖示將幫助你直觀理解復雜的概念,如內存布局、進程狀態轉換、數據流嚮等。 實戰的導嚮: 雖然本書主要聚焦內核原理,但講解的內容都與實際的係統性能、穩定性、故障排查息息相關。掌握這些知識,你將成為一名更齣色的係統管理員、開發工程師,甚至是一位優秀的調試專傢。 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本書的內容組織結構嚴謹,從基礎概念逐步深入到高級主題,確保即使是初次接觸內核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並逐步建立起全麵的認知體係。 誰適閤閱讀這本書? 係統管理員: 想要深入理解Linux係統運作機製,更有效地進行性能調優、故障診斷和安全加固。 軟件開發者(尤其後端、嵌入式、高性能計算): 希望理解應用程序在操作係統中的運行環境,優化代碼性能,編寫齣更健壯、高效的程序。 操作係統愛好者: 對計算機科學的底層原理充滿好奇,渴望一窺操作係統的“心髒”。 學生和教師: 在學習操作係統課程時,本書可以作為一本極佳的輔助讀物,提供更深入、更生動的講解。 任何希望提升技術深度的人: 瞭解操作係統內核,是理解現代計算技術棧的基石。 閱讀本書,你將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提升。 你將學會如何從宏觀到微觀,係統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你將具備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態度,不再滿足於錶麵的答案,而是追根溯源,理解事物的本質。 《奔跑吧,Linux內核》是一場知識的盛宴,一次思維的洗禮。 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激動人心的內核探索之旅,讓你的Linux技能得到質的飛躍!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奔跑吧 Linux內核》的封麵設計得極具動感,色彩搭配也頗為大膽,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澎湃力量。我初次翻閱時,最吸引我的是它對操作係統底層概念的闡釋方式。作者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語言,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讀者深入到Linux內核的深層結構中去探險。尤其是關於內存管理那一章,它將虛擬內存、物理內存的映射過程,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清晰的流程圖展現齣來,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復雜領域的讀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點。書中對於進程調度算法的剖析也相當到位,從經典的CFS(完全公平調度器)到實時任務的處理機製,都講解得絲絲入扣,讓我對係統資源是如何被精細分配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技術細節時,總能穿插一些曆史背景或者設計哲學,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輸入,更是一種對係統設計智慧的領悟。整體而言,它成功地將一個看似高冷的技術主題,變得平易近見,讓人有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

評分

對於已經有一定編程基礎,希望嚮係統級開發進軍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發現它在探討模塊化設計和內核API穩定性方麵的內容非常深刻。很多教科書會強調“是什麼”,而這本書更著重於“為什麼是這樣設計”。舉個例子,在討論內核模塊加載與卸載機製時,作者深入探討瞭符號解析和依賴管理背後的復雜性,以及這些設計如何確保內核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下保持穩定運行。它的討論深度已經超越瞭“如何使用”,而是觸及瞭“為何如此設計纔能應對萬變”。這種對設計哲學和權衡取捨的深入剖析,讓我對Linux這一宏偉工程有瞭更深層次的敬意。讀完相關章節後,我感覺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都提升瞭一個維度,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某個子係統,而是將其置於整個操作係統生態中去理解其存在的意義。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也涉獵過幾本內核相關的書籍,但很多讀起來都像是冷冰冰的API手冊,缺乏連貫的敘事感。然而,《奔跑吧 Linux內核》卻成功地構建瞭一條清晰的學習主綫,它沒有把內核視為一個龐雜的模塊集閤,而是將其視為一個不斷“奔跑”的生命體。這種動態的視角貫穿始終,特彆是在講解I/O子係統時,我感受最為深刻。作者描述瞭數據從網絡接口到應用程序內存的完整旅程,期間涉及到的中斷處理、DMA(直接內存訪問)的協作,以及緩衝區的管理,被描繪成一場高效有序的接力賽。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手法,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再者,本書在工具鏈的使用上也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建議,比如如何利用perf進行性能分析,如何使用ftrace來追蹤內核事件,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立即可用的“武器”,而非停留在理論層麵空談。

評分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介紹網絡協議棧時所展現齣的清晰邏輯和專業水準。網絡內核往往是公認的復雜區域,因為它涉及到的並行處理和時序要求極高。這本書沒有試圖去涵蓋每一個RFC的細節,而是精準地抓住瞭核心的數據結構和處理流程。它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TCP/IP協議棧中數據包的封裝與解封裝過程,尤其是關於軟中斷在網絡接收路徑中的作用,描述得邏輯嚴謹,層次分明。通過閱讀這些內容,我不僅理解瞭數據包如何在內核中傳遞,還明白瞭為什麼在某些高並發場景下,特定的網絡優化策略是必需的。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參考書,更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史詩,它記載瞭無數工程師智慧的結晶,讀起來酣暢淋灕,讓人忍不住想要馬上動手去驗證書中所述的一切。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是其一大亮點,簡直是技術書籍中的一股清流。很多技術書籍在圖文排版上總是顯得局促而擁擠,但《奔跑吧 Linux內核》在留白和章節結構上處理得非常考究,眼睛不容易疲勞。我是一個習慣於對照源碼閱讀的人,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提供瞭關鍵代碼片段,還針對這些片段進行瞭詳盡的“翻譯”,告訴你每一行代碼背後的目的和作用。例如,在講解係統調用機製時,它沒有停留在用戶態和內核態的切換概念上,而是細緻地剖析瞭陷阱處理的整個堆棧過程,甚至涉及到瞭底層硬件中斷的響應流程。這種由宏觀到微觀,再由微觀迴溯到宏觀的設計,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而且,書中穿插的一些“陷阱與誤區”小節,更是體現瞭作者的匠心,這些往往是新手在實踐中容易犯錯的地方,提前規避瞭這些彎路,無疑是給讀者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值。

評分

幫朋友買的,那時候剛好搶到券,券後價格不錯

評分

把握好剩下的每一天,

評分

還行吧。

評分

對於Linux命令來說,這本書足夠瞭,講的也很好,適閤新手看。

評分

物流很快,次日到達!包裝很好!

評分

給老公買的,買瞭很多書,開捲有益吧,書的質量挺好的

評分

好厚的一本專業書籍。學姐推薦的。做工不錯。字體清晰。滿意。

評分

印刷精美,紙質很好,一看就是正版,值得收藏

評分

這個有點磕碰,不影響閱讀。寶貝已經收到瞭,真的是物有所值非常的滿意。賣傢的服務態度很好發貨速度也很快,包裹的嚴嚴實實沒有任何破損。快遞小哥送貨速度快,總體來說是一次愉快的購物呀,下次有需要還會再來買買買!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