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拜集

鲁拜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玛·海亚姆 著,张鸿年,宋丕方 译
图书标签:
  • 诗歌
  • 波斯
  • 奥马尔·海亚姆
  • 古典文学
  • 哲学
  • 爱情
  • 人生
  • 智慧
  • 翻译文学
  • رباع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03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655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8
字数:34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的翻译底本是知名的公元1462年抄本,亦称《乐园》(arabkhānah)本。这部波斯语的海亚姆《鲁拜集》之所以又名《乐园》本,是因为按照古代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以阿拉伯字母计数的方法(Abjad),组成“乐园”一词的7个波斯字母所代表的数字之和恰巧是867,也就是希吉来历867年(对应的公元纪年是1462年),即此抄本形成的年代。《乐园》本共收录鲁拜554首(计入重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抄本,其蕞大的优点是集抄时间(1462 年)数据可靠,收诗数量多。它几乎是海亚姆《鲁拜集》早期写本中收诗数量蕞多、“蕞全”的本子。本次出版,译者将《乐园》本所有鲁拜悉数译出,波斯语汉语对照,希望能对海亚姆《鲁拜集》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有所助益。
  经伊朗学者伏鲁基考信的海亚姆诗作共66首,《乐园》本涵盖了其中的55首。所以本书将伏鲁基考信的66首中不见于《乐园》本的11首作为增补收入集末。

内容简介

  本书为奥玛·海亚姆波斯语《鲁拜集》的汉语译本,其翻译底本是知名的公元1462年抄本,亦称《乐园》(?arabkhānah)本,共收录鲁拜554 首(计入重复)。这个版本集抄时间(1462 年)数据可靠,收诗数量多。它几乎是海亚姆《鲁拜集》早期写本中收诗数量蕞多、“蕞全”的本子。本书为《乐园》全本汉译首次出版。
  经伊朗学者伏鲁基考信的海亚姆诗作共66 首。《乐园》本涵盖了其中的55 首。本书将《乐园》本未收的11首作为增补收入集末。
  本书以波斯语汉语全文对照形式出版,希望能对海亚姆《鲁拜集》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奥玛·海亚姆,公元11~12世纪的波斯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哲学家。

内页插图

目录

译者序言……………………………………………………1
鲁拜集………………………………………………………15
版本序号对照表……………………………………………431
翻译后记……………………………………………………433
出版后记……………………………………………………435

精彩书摘

  一
  理智无法洞悉你本质的隐秘,
  你不在意我们顺从还是抗拒。
  我罪行累累,但仍未失去希望,
  你宽大为怀,我总寄希望于你。
  二
  我虽然从未钻透顺从的珍珠,1
  从未拂净脸上的罪恶的尘土。
  但对你的宽厚仁慈始终不疑,
  从未将唯一的主说成为二主。
  三
  如若我在世上犯下罪行,
  毕竟有望得到你的佑助宽容。
  你说:走投无路时我会助你,
  如今我已一筹莫展陷入绝境。
  ……

前言/序言

  伊朗古称波斯。波斯是东方文明古国、诗歌大国。波斯文学在中世纪达到其辉煌顶峰。我们在这里向读者介绍的奥玛·海亚姆,就是波斯文学中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海亚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他生前,人们并不知道他写过诗,当然他也不在“波斯七大诗人”之列。1 可是在现代,如果问一位世界文学爱好者,最著名的波斯诗人是谁,答案肯定是奥玛·海亚姆。
  诗人奥玛·海亚姆
  奥玛·海亚姆(?UmarKhayyām,过去英语文献中多转写作Omar Khayyam,1048~1131) 的全名是阿甫尔法塔赫· 奥玛· 本· 易卜拉辛·海亚姆·内沙浦里(Abu'l-Fat??UmaribnIbrāhīm KhayyāmNīshāpūrī)。2 海亚姆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是最早提出一元三次代数方程解法的学者,被誉为整个伊斯兰时期最杰出的数学家;海亚姆医术高明,曾为幼年的桑伽尔(Sanjar)国王医治过天花;在天文学方面,他曾受塞尔柱王朝(SaljūqEmpire) 马里克国王(Malik-Shāh)之命,协同其他波斯科学家共建天文台,并修订出一部极高精度的波斯历法;在哲学上,同时代人盛赞他“通晓希腊人的学问”,他的《鲁拜集》遗篇以及其它波斯数学文献本身就是直接的证据。他深得马里克国王的器重,同时也是首相内扎姆·莫尔克(Ni?ām al-Mulk)的挚友。首相内扎姆从每年内沙浦尔的税赋中拨出十万金币给海亚姆,使其安心从事科学事业。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讲到,海亚姆与内扎姆·莫尔克以及哈桑·萨巴赫(? as an ?abbā?)三人曾是少年同学,一同拜入内沙浦尔的名师伊玛姆·莫卡达姆(Imām Muq add am)门下。3 时人尽知,莫卡达姆的门人高足,日后定有成就。一日哈桑便提议:三人日后不论谁先有成,定要提携其他二人。后来内扎姆·莫尔克果然作了塞尔柱王朝的首相。哈桑如约找他,首相让哈桑出任一个地位不高的财务官员。哈桑不满,又因卷入一桩宫廷逆谋,愤而离去。再后来,哈桑占山为王,成了伊朗伊斯玛仪派(Madhhab-iIsmā?īlī,知名的恐怖暗杀团体)领袖,人称“山中老人”。哈桑最终派人刺杀了内扎姆·莫尔克。内扎姆也曾问过海亚姆需要什么照料,海亚姆却不是求官,而是求个安稳职位,以诗歌与学问终老。
  这个传说情节生动,更因菲茨吉拉德(EdwardFitzgerald)引述的因缘而流传至广。4 可惜的是,这个故事并不可靠。它早已被伏鲁基(Mu?ammad?Alī Furūghī)等多名伊朗学者彻底否定。否定的理由,主要出自三人的年龄差异。海亚姆与哈桑年岁相当,却比内扎姆·莫尔克小29岁。按照波斯古代传统,年轻人拜入莫卡达姆师门的年龄不能小于15岁。也就是说,海亚姆与哈桑师从莫卡达姆时,内扎姆最起码也44岁了。而历史记载,内扎姆·莫尔克在40岁(公元1059年)时就已经成了首相。
  直到近代,作为诗人的海亚姆在伊朗的声名仍不十分显赫。伊朗国王纳赛尔丁(Nā?ir ad-DīnShāh)访英时,英国海亚姆研究会向他提议重修海亚姆陵墓,纳赛尔丁的回答竟是:“我感到奇怪,你们为什么如此推崇海亚姆。他并不是什么伟大的诗人。我的任何一个宫廷诗人的诗都写得比他好。”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纳赛尔丁国王麾下诸多宫廷诗人的名字甚至都没能进入二流诗人之列,而海亚姆的名字和他的诗歌却传遍世界。
  现在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心目中,就其声誉和影响来说,诗人海亚姆绝不亚于任何民族的最伟大的诗人。海亚姆《鲁拜集》流布甚广,其版本之多仅次于《圣经》,仅英译本就有三十多种。以纽约图书馆为例,其所收海亚姆《鲁拜集》各语种译本已达500 种以上。
  “鲁拜”(Rubā?ī,复Rubā?iyyāt)一词的波斯语本义就是“四行诗”。它是一种伊朗古代诗歌形式,诗有4行,每行11个音节,其中第1、2、4行协韵,或4行全部协韵,与我国的绝句诗相似。有许多波斯诗人都喜欢写这形式的诗歌。不过在本书中,我们谈到“鲁拜”,是专指由海亚姆所写的波斯语鲁拜四行诗。海亚姆生时无衣食之虞,也无需取悦于人。他所写的鲁拜,可能只是他在科学工作之余的即兴吟诵,聊作个人消遣。所以海亚姆的诗只在少数密友间传阅,在他生前并没有广泛流传。海亚姆的鲁拜用词平易,不假雕饰,语意平顺畅达。这种臻于化境的质朴平易风格,带有波斯语诗歌初兴时的特点,史称“霍拉桑风格”。
  伊朗现代著名作家萨迪克·赫达亚特(?ādiq?idāyat)在评论海亚姆的语言特点时曾说:“海亚姆在诗歌创作上,不承袭任何人的衣钵。他的平易的语言足以表达他诗歌中一切精微的思想,而且完全能够以简洁明朗的形式体现出来。有些思想家和诗人想学习他的风格,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学到。” 5
  2009年3月,以色列国家文物委员会对外公布了他们在耶路撒冷发掘的一个陶罐残片。陶罐以花叶和文字装饰,通体施绿釉。令举世震惊的是,陶罐肩部残片上所装饰的文字,恰是海亚姆鲁拜中的一行:“那手也曾轻拢在情人的颈上”(见本书第一〇七首)。根据遗址性质及陶片的工艺纹饰特征判断,这件陶罐的制作年代约在12~13 世纪,它正好也是海亚姆的鲁拜开始广为传播的时代。鲁拜集陶罐残片的发现一经公布,旋即毫无争议地荣登Archaeology 杂志评选的200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榜。
  海亚姆鲁拜的思想内涵
  海亚姆的鲁拜是典型的哲理诗,或者说,他的作品充满了伊壁鸠鲁主义哲学与火教哲学的内涵。诗人敏感的心灵、科学家的清醒认识和哲学家深邃的思考在生命的洪流中淬炼融合,而这一切又通过简明洗练、质朴无华的波斯语鲁拜呈现出来。在他的鲁拜中,海亚姆提出一系列对天地人生的追问: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人死后到什么地方去?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从来无人道出个中隐秘,
  我们从何方来,向何方走?
  这亘古大谜你我都茫然不懂,
  这谜样的天书你我都解读不通。
  大幕未落,你我尽可交谈言笑,
  大幕落时,你我都无影无踪。
  人道天堂上有仙女仙泉,
  奶酒蜜糖,如河似川。
  萨吉啊,斟满这杯高高举起吧,
  现世比幻境胜过千般。
  多么遗憾,生命在不断逝殇,
  死神逼得多少人痛断肝肠。
  没有一个人从彼世带来信息,
  让我们问讯远行人的近况。
  海亚姆是一位科学家,是一位在天文、数学、医学和哲学多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学者,同时他又生活在一定的宗教环境中。有些唯物论者在讨论物质第一性问题的时候,讥笑海亚姆的鲁拜羞羞答答,甚至前后龃龉,而有的宗教信徒又指斥海亚姆为异端。在纷纭的矛盾中,最终成就了海亚姆的,是他的诗。诗人杰出的品格和思想使他超越了唯物论者和宗教信徒的责难与前后夹击。他的鲁拜既不是纯粹的哲学讲义,也不是单一的宗教读本。他那些具有极高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的诗作,构成了一座世界文学的丰碑。
  对海亚姆的这种态度,著名学者伏鲁基表示肯定。伏鲁基在《海亚姆的鲁拜集》(Rubā?iyyāt-i?ākim-i?UmarKhayyām)序言中说:“那些认为海亚姆离经叛道的人没有看到,他的这种追求和探讨与宗教信仰并不矛盾。一个人凭他的内心信仰和哲学理念确信创世主存在,并履行一切宗教义务……因为主的奥秘是世人无法理解的……”
  在讨论海亚姆与宗教的关系时,还应该注意一种现象,即由于海亚姆有很高的名声,后世许多人也把自己的诗歌伪托到海亚姆名下。那些后来蹿入的伪托作品,在海亚姆的鲁拜中造成了少许混乱和自相矛盾。这些问题是不应诿罪到海亚姆身上的。
  海亚姆鲁拜的英译者菲茨吉拉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海亚姆的国际声名与他在伊朗国内的地位有巨大的反差。如今,海亚姆的鲁拜在世界诗坛上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且还日益增长。全球各种语言的海亚姆鲁拜译本有数百种。对海亚姆鲁拜的这种热爱首先应归功于英译者菲茨吉拉德(Edward Fitzgerald 1809~1883),各种语言译本多出自菲译第四版。
  菲茨吉拉德是英国诗人。他出身贵族,家道殷实,所以有充分的条件从事文学事业。1853 年菲茨吉拉德开始向好朋友柯威尔(Cowell)学习波斯语。1859 年,他自费出版自己的鲁拜英译第一版。书上市之后并没有受到重视,不久之后被归为特价处理的行列。菲氏译本后来得到著名诗人斯温伯恩(A.C. Swinburne) 和罗塞蒂(D.G. Rossetti)的赏识与推介,从而声名鹊起。诗人丁尼生(A. Tennyson)也大力肯定菲译鲁拜,他在一封信中对菲茨吉拉德说:“您所翻译的这本东方诗歌,真是优美动人,前所未见。您的伟大功绩在于把奥玛这颗太阳一样的明星发射到天空,照亮了所有人和所有地方。” 6
  菲茨吉拉德译的鲁拜出版时,正值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陈腐的道德准则和华丽藻饰的文风盛行。而质朴平易关怀人的命运和呼唤自由思想的海亚姆的鲁拜不啻是一股清新的和风,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从1857 年起直到逝世,菲茨吉拉德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海亚姆鲁拜的翻译事业。菲茨吉拉德生前一共翻译并印行了四版,第五版是他去世后出版的手稿整理版。
  菲茨吉拉德说他的翻译是意译。但是据一些学者考查,他的译文较一般意译自由度大得多。英国学者爱德华·赫伦·艾伦(Edward HerenAllen)经过研究认为:在菲译第一版中,与波斯文原文意思大体吻合的有49首, 将几首波斯文原诗糅合到一起译出的有44首, 出自尼古拉选本的有2首;此外,还有2首是诗人阿塔尔(?Attār)的,2 首是诗人哈菲兹的,2 首不知出处的(其内容与海亚姆作品的思想风格一致)。在菲氏第一版中,还有3 首是菲氏自己的创作。当然,这3首自创的诗在菲氏后来的版本中被删掉了。
  除菲氏版本外,海亚姆鲁拜其它的英译本尚有数十种之多。在多位英译者的译本中,人们唯独推崇菲译。到1925 年,菲译海亚姆的鲁拜已经重版139 次。因为菲氏的英文极其优美,而且传达出海亚姆鲁拜的神韵。现在,他译的鲁拜已经进入英国文学,被收入英文引语词典。
  如今,海亚姆的生平研究、名下鲁拜的真伪辨析、版本校勘、插图制作、思想探讨都成了世界文学中的重要课题。而菲茨吉拉德则是把海亚姆推上世界文坛的第一人。人们提起海亚姆,自然想到菲茨吉拉德,提起菲茨吉拉德,自然想到海亚姆。而海亚姆的鲁拜这只波斯大地的智慧之鸟,正是凭着菲译本的羽翼高翔于世界诗坛的高空。
  海亚姆在中国
  在现今华语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与 《鲁拜集》相关的作品,是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小说故事里明教教众中流传的“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就是《鲁拜集》中的诗句。而海亚姆的鲁拜传入中国的时间则非常之早,已知的例证可以追溯到1306 年(也就是诗人去世后175 年)之前。据陈达生提供的资料介绍,福州市郊有一座1306 年立碑的伊朗人墓葬,墓石上刻着一首波斯文鲁拜,译为汉语是:
  从地底深处直到土星之巅,
  我已解开宇宙中一切疑难。
  如今没有什么难题使我困惑,
  但面对死亡之结我却感茫然。7
  1924 年,郭沫若出版了据菲茨吉拉德英文本翻译的《鲁拜集》,比较全面地把海亚姆介绍给中国读者。从那开始,截止到目前,据英文本翻译的海亚姆鲁拜汉译本已有数十种,译者之中不乏文化名人。上世纪80 年代以后,出现了直接译自波斯文的汉译本,译者先后有张晖、张鸿年、邢秉顺和穆宏燕等。
  在海亚姆鲁拜的汉语翻译史上,关于菲译为第四版第99 首(波斯文原文为本译本第47 首)还有一则有趣的掌故。这首诗早在1919 年就由胡适翻译成中文,是胡适自认的得意之作。徐志摩则认为胡适的翻译并不理想,给出了自己的新译本。1924 年郭沫若的译本发表之后,闻一多在肯定郭沫若译作的同时,又对郭的译文提出了若干意见,并亲自翻译了这一首诗与郭译进行比较。中国现代四位第一流大诗人同时关注一首海亚姆的鲁拜,而且各自翻译互相讨论比较,堪称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这首诗的英译和四位诗人的译文如下:
  Ah! Love,could you and I with Him conspire,
  To grasp that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 ter it to bits – 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 t’s Desire.
  郭译:
  啊,爱哟,我与你如能串通“他”时,
  把这不幸的“物汇规模”和盘攫取,
  怕你我不会把它捣成粉碎——
  我们重新又照着心愿抟拟。
  闻一多的改译:
  爱哟,你我若能和“他”串通好了,
  将这全体不幸的世界攫到,
  我们怕不要捣得他碎片纷纷,
  也依着你我的心情再抟再造。
  胡译: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世界一齐都打破。
  要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造过。
  徐译:
  爱啊,假如你我能勾着运神谋反,
  一把抓住这整个儿“寒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会把他完全捣烂——
  再来按我们的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上述四位诗人的译文,我们觉得还是胡适的译文比较顺畅。更有趣的是,虽然胡适的译文是译自英文本,居然比英文本更接近波斯文原诗的意旨。海亚姆的原文鲁拜明白晓畅,没有任何费解之处。菲茨吉拉德翻译成英文时对某些诗做了处理,不是把两首诗糅合到一起,就是做了文字取舍。无论哪一种情况,菲氏译文都已经与原诗拉开了距离。下面是我们直接从波斯文翻译出的译文:
  如若能像天神一样主宰苍天,
  我就把这苍天一举掀翻。
  再铸乾坤,重造天宇,
  让不愿作奴隶的人称心如愿。
  波斯文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菲茨吉拉德忽略了,一个是第一行中的“天神”,另一个是第四行中的“不愿作奴隶的人”。“天神”是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词,它并不是现今常见概念里的“安拉”或“胡达”。这表明海亚姆概念里的宇宙主宰仍然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天神。“不愿作奴隶的人”这个词的意思是“向往自由的人”或“道地的纯种人”,其引申的意思是指伊朗人。海亚姆使用这个词的用意非常明显,是表示要让不愿为奴的伊朗人“称心如愿”。言外之意即公元7世纪外族入侵伊朗后,伊朗人过的是奴隶般的日子。明白了诗人用词的这些细微之处,就可以了解这首诗除了表示对人世的一般的不满之外,更体现了对入侵的外来统治者的憎恶这一深意。而这正是伊朗人的普遍心态。直到今天,伊朗人的这种心态仍然存在。菲译忽略了两个关键的词,一首含有反抗民族压迫和精神桎梏的诗就变为一首泛泛对世道不满的诗了。换句话说,菲译抽去了这首鲁拜的灵魂。
  我们不禁联想到有些英国人出于对菲译的热爱,竟说菲译超过海亚姆鲁拜的波斯语原诗。不知他们指的是什么超过了原作。若是说菲氏英译本的语言文学性,那么不同的语系、语族、语支、语种之间的语言文学性根本不存在可比性,英译本的英语文学性好坏也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若是论翻译,说菲译超过原作就未免言过其实了,十足反映出某些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海亚姆的鲁拜看似平易,但是字斟句酌,朴素的字句下含有深意。一般来说,译文超过原文似乎不大可能。讨论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首先应该分清主次,明确源流。关于诗人海亚姆与译者菲茨吉拉德的关系和定位,我们还是欣赏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见解。就在丁尼生赞美菲译尽善尽美的那首诗里,他说:
  (That Lenten fare makes Lenten thought,
  Who reads your golden Easter n lay,)
  Than which I know no version done
  In English more divinely well;
  A planet equal to the sun
  Which cast it, that large infidel
  Your Omar; and your Omar d rew
  Full-handed plaudits f rom our best
  In moder n let ters, and from two,
  Old f r iendsoutvaluing all the rest.
  ... 8
  我不知有何英译
  比这更尽善尽美。
  一颗行星抵得上,
  照射着它的太阳,
  那位伟大的叛道者奥玛。
  当代文学的英俊也都在,
  为你的奥玛拍手叫好。
  ……
  很明显,在丁尼生眼里,奥玛·海亚姆是太阳,菲茨吉拉德是月亮。月亮的光再亮,也不可能超过太阳,因为月光是太阳的反光。
  ***
  我们这次翻译《鲁拜集》所依据的底本是公元1462 年抄本,亦称《乐园》(?arabkhān ah)本。之所以称《乐园》本,是因为按照古代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以阿拉伯字母计数的方法(Abjad),组成“乐园”一词的7 个波斯字母所代表的数字之和恰巧是867,也就是希吉来历867 年(对应的公元纪年是1462年),即此抄本形成的年代。这本诗集在1462 年的集抄者是亚尔·阿合玛德·本·胡赛因·拉希迪·大不里士(YārA?madibn?usaynRashīdīTabrīzī),近世出版时校订者是德黑兰大学教授杰拉伦丁·胡玛依(Jalālad-Dīn Humā’ī)。胡玛依并不认为抄本中收录的所有鲁拜都是海亚姆手笔,但因为这是可靠的比较早的抄本,所以其文献价值很高。《乐园》本共收录鲁拜554 首(计入重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抄本。据胡玛依博士估计,这五百多首鲁拜中,真正属于海亚姆的至多在160首上下, 所以我们将伏鲁基考信的66 首中不见于《乐园》本的11首作为增补收入集末。
  张鸿年


《星辰呢喃》 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渺小如尘埃,却又怀揣着对星辰的无限向往。本书《星辰呢喃》并非对既定知识的堆砌,而是一次深邃的灵魂探索,一次与古老宇宙的温柔对话。它邀请您一同穿越时间的迷雾,在寂静的夜空中,聆听那些超越人类理解的低语。 我们的旅程始于黎明前的寂静,当第一缕晨曦还未刺破夜幕。我们会从那些最早的文明说起,那些仰望星空,试图在点点繁星中寻找秩序与意义的先贤。他们用石刻、用歌谣、用古老的传说,将星辰的运行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那些关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关于行星的循循善诱,关于星座的英勇传说,都如同古老的种子,深埋在我们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之中。我们将追溯这些古老的叙事,感受它们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塑造了我们对宇宙的最初认知,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理解。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伟大的观测者。伽利略的望远镜,开启了人类观察宇宙的新纪元。那是一个充满了发现的时代,星云的壮丽,行星的卫星,银河的璀璨,都如同帷幕被缓缓揭开。我们不仅会关注那些科学上的突破,更会深入探究这些发现背后,观测者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好奇,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困惑,以及他们面对宇宙宏伟时的敬畏之情。我们会描绘出那些在简陋的仪器前,默默耕耘的身影,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和智慧,一点一滴地描绘出宇宙的真实模样。 然而,宇宙的奥秘远不止于此。《星辰呢喃》将引领我们进入物理学革命的时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和引力的传统认知。黑洞的奇点,虫洞的遐想,宇宙的膨胀,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却成为了科学家们探索的前沿。我们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这些深奥的理论,不是为了让您成为物理学家,而是为了让您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极限以及探索精神的伟大。我们会思考,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模样时,我们的存在又将如何被重新定义? 本书将深入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从那难以想象的大爆炸,到星系的形成,再到恒星的诞生与消亡,我们将跟随宇宙走过数十亿年的漫长旅程。我们会描述宇宙的“童年”——那充满混沌与能量的时代,以及它如何逐渐冷却、形成结构,最终孕育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会想象,在那寂静的宇宙深处,无数的恒星正在上演着生与死的壮丽悲歌,而每一个原子,都可能承载着宇宙最初的记忆。 《星辰呢喃》更关注的是,当人类的目光穿越遥远的星际,与宇宙进行深刻对话时,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我们在宇宙的尺度下,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存在,是否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偶然?抑或是,我们在宇宙的宏大叙事中,扮演着某种特殊的角色?本书会引用一些富有哲思的思考,引导读者去反思这些终极问题。我们会探讨,在面对宇宙的浩渺与未知时,人类所展现出的脆弱与坚韧,孤独与希望。 我们会穿越行星际,去描绘火星的红色荒原,去想象木星的巨大风暴,去聆听土星光环的低语。我们不仅会描述它们的地质特征,更会描绘它们在我们想象中所扮演的角色——火星作为人类移民的希望之地,木星作为太阳系的守护者,土星作为宇宙中最浪漫的象征。我们会从这些天体上,看到宇宙的多样性与无限可能性。 本书的视角将不仅仅局限于地球。我们将想象,在遥远的星系中,是否也存在着与我们相似的生命,是否也曾有文明仰望星空,发出同样的疑问?“地外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古老也最激动人心的梦想之一。我们会探讨搜寻地外文明(SETI)的努力,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这不仅是对科学的追问,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星辰呢喃》还将触及宇宙中的一些神秘现象。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却又如此难以捉摸。它们如同宇宙的面纱,遮蔽了我们对真相的认知。我们会尝试揭开这层面纱的一角,感受它们在宇宙演化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将思考,那些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力量,又如何塑造着我们所熟悉的世界。 本书的语言风格将力求诗意与理性并存。我们不会回避科学的严谨,但更会注入艺术的想象。我们试图用文字,去捕捉宇宙的壮丽与神秘,去描绘那些超越凡尘的美丽。每一颗星辰,每一片星云,都将被赋予生命,它们将不再是冰冷的点缀,而是活生生的宇宙生命体,它们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星辰呢喃》是一次邀请,邀请您放下日常的琐碎,抬头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呼吸。它是一次回归,回归我们作为宇宙的孩子,那份与生俱来的联系。它是一次启迪,启迪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将讨论那些关于宇宙的哲学猜想,关于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关于平行宇宙的理论。这些猜想虽然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它们却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想象边界,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无限可能性。它们挑战着我们的认知,也激发着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星辰呢喃》还会带您走进那些伟大的天文台,那些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探索宇宙的航程。我们会描绘那些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它们倾听着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我们会想象那些太空望远镜,它们在寂静的太空中,捕捉着宇宙最真实的面容。 最后,本书将回归到人类自身。当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看到了自身的渺小,也看到了自身的独特。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创造力,在宇宙的尺度下,或许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拥抱无限的宇宙,如何去理解和尊重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星辰呢喃》并非一本枯燥的科普读物,它是一本关于好奇、关于探索、关于梦想的书。它希望通过对宇宙的描绘,唤醒您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激励您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美丽。它是一次与星辰的对话,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存在的深刻体悟。希望在阅读此书之后,您再次仰望夜空时,眼中闪烁的,将是比星辰更加璀璨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鲁拜集》这本书的文字力量是无穷的。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的一部分。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他诗意的语言,引导我去探索,去思考。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并非是消极的,而是激人奋进,去把握当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活在当下”的论调,它提醒我不要沉湎于过去,也不要过分担忧未来,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这种态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一些意象,比如酒,比如歌,都带着一种对生命的热情与热爱,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种勃勃生机。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让我重新焕发了对生活的热情。

评分

这本《鲁拜集》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次翻开,都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书中那些看似简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常常让我陷入沉思。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那种淡淡的忧伤中又透着对当下生活的热爱,让人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我常常会在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茶,伴着窗外的阳光,慢慢地阅读,感受文字带来的宁静与力量。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远离烦扰,专注于内心的平和。书中对享乐主义的描绘,也并非是肤浅的纵欲,而是一种看透世事后的洒脱,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不为虚无缥缈的未来而过度焦虑。它提醒我,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值得去体会,去感受,去珍惜。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感悟,就如同品一杯陈年的佳酿,越是细品,越能体会其中的醇厚与回甘。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指引我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在当下。

评分

这本《鲁拜集》真是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习惯于睡前翻阅几页,它总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安抚我的思绪,让我在平静中进入梦乡。书中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引发深刻的共鸣。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与我交流,分享他对人生、对命运的理解。我喜欢它在面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捉弄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达观与洒脱,没有抱怨,没有沮丧,而是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去拥抱。这种境界,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书中的一些片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们像一盏盏明灯,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我指引和力量。我时常会把书中的一些句子默读,感受它们在心中回荡的美妙。它让我明白,即使生活中有风雨,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阳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享受当下的幸福。

评分

我必须得说,《鲁拜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诗歌的魅力,原来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升华,一种情感的寄托。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能够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情感,最深刻的哲思。我反复阅读书中关于人生苦短,以及如何把握短暂生命的篇章,每次读来,都觉得意犹未尽。它就像一位智者,用平实而真挚的语言,与我进行一场灵魂深处的对话。我从书中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豁达。这种积极而又超脱的态度,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去度过。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己,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温暖和力量,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积极地去拥抱生活的美好。

评分

读到《鲁拜集》的这一页,我简直被文字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作者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他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那些关于星辰、关于酒、关于爱人的描绘,无一不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浪漫又带着一丝超脱。我特别欣赏他对宇宙万象的观察与思考,仿佛将宏大的宇宙浓缩在了寥寥数语之中,却又显得如此贴近人心。每次读到这些诗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同时也会思考人类在其中的渺小与伟大。书中对人生无常的描绘,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更加珍惜与身边人相处的时光。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是以一种极其真诚的态度呈现出来,让人在感动之余,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它的文字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照亮了我对生命、对宇宙的探索之路。

评分

期待已久的好书,刚好碰上这次活动,快递员辛苦还搬上楼。

评分

很好的波斯语文学作品,内容很充实,找了很久才下决心买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优惠活动下买的,价钱比较便宜,喜欢的赶紧入手吧。

评分

早期写本中收诗数量蕞多、“蕞全”的本子。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次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看看全集的内容,感受一下异域风情!

评分

挺好..........

评分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喝酒换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字体大,清晰。少量插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