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地名文化建设创新的浙江探索》由三块内容构成:一是学理篇,地名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二是实务篇,地名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涵;三是案例篇,地名文化与社会治理以及各行各业的跨界实践案例。学理篇为地名文化的理论模式探讨,对认识地名文化与地名文化实践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实务篇为地名文化工作方略,也就是从地名管理部门角度出发,理解地名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以及与一般地名管理的区别。案例篇立足社会层面,探索地名文化与各行各业之间的互动实践内涵。
《地名文化建设创新的浙江探索》有三个目标读者群:一是各级政府,尤其是民政系统内的地名管理与文化建设工作者;二是与地名相关的各行各业人士,包括城乡规划、城市管理、遗产管理、旅游与文化产业、教育等人员;三是从事人文地理学、遗产学和地方志研究的学者和学生。
目录
学理篇
地名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模式
1 地名文化研究概述
1.1 近代地名文化研究回顾
1.2 “文化”再认识
1.3 地名文化、地名历史和地名遗产的区别
2 地名之“地”
2.1 地,是将语词文化变成现实的落脚点
2.2 地,是将词语转化为物质存在的能动体
2.3 地,是将过去变成当下传于后世的节点
3 地名之“名”
3.1 名的共时与历时语义
3.2 名,是地方文脉的锚
3.3 名,有一个历史的“谱系”
3.4 名,受制于特定时代话语域
4 地与名互动:在地文化
4.1 地与名的文化转化
4.2 地名文意与地名故事
4.3 山川城郭因地名而成为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
5 地名文化工作的浙江模式
5.1 地与名的转化实践
5.2 地名拉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5.3 服务各行各业的文化实践
实务篇
地名文化建设方略
1 有名必有义:地名文化治理
1.1 “名、义”考
1.2 通名与地域文化治理
1.3 以“礼义”立地名规范
2 文化区划与地名文化共同体
2.1 文化边界与区域协同
2.2 文化区划与地名文化共同体:“扬州”为例
3 地名的“在地”文化传播
3.1 “风草论”在地传播说
3.2 风行地上:《恋恋西塘》开启地名文化传播新模式
4 地名文化标识系统
4.1 地名标志与地名文化标识的区别
4.2 文化标识系统:树之风声
4.3 浦江郑义门:表厥宅里
5 文与献互征:地名文化叙述
5.1 地名文化叙述的意义
5.2 文献互征:地名文化叙述过程
5.3 地名文化叙述案例:衢州“信安陈氏墓庙”
案例篇
地名文化跨界实践
1 地名与民政事业的文化转向
1.1 民政是一项“在地”事业
1.2 以地名文化为“婚登”注入礼仪:析《云在树上》
1.3 前世今生“百岁里”,侍亲奉养愉色间
1.4 地名与养老:孟郊祠与莫干山老年乐园
2 地名与城市空间治理
2.1 杭州国际大都会战略
2.2 地名文化在城市空间的叙述
2.3 地名与城市文脉接续:衢州水亭门
3 大地正名与历史回声
3.1 文、献视角下的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村)认定
3.2 乡村记忆与自然景观:杭州西山地名考
3.3 《大地有名》为大地书写文义、激发乡愁
4 地名与地方精神激活
4.1 城市发展与记忆修复:落马营案例
4.2 吴越大地精神:地名文化博物馆
总结与建言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1.3 地名文化、地名历史和地名遗产的区别
“地名,或指向一座城市、一个村庄、一条街巷,或代表一条河流、一片海洋、一座高山。它们看似平凡无奇,却又意义深重。”①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于地作为实体,以及名作为语言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在地名文化建设中,人们常常以孤立的方式来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一系列地名文化认识的误区。在此,有必要区分地名历史、地名文化和地名遗产三个概念。特别需要明确地名文化与另外两者的关系和区别。
在地名文化建设过程中,地名历史、地名文化和地名遗产都是经常碰到的概念。很多情况下,三者经常混淆使用,导致许多问题不清晰。“地名历史”是对地名语词以及其指向的地理实体所作出的历史演变或者发展的分析,由此形成一种系统性关于地名的历史知识。“地名文化”虽然也涉及历史,但它是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本作为展示和解读的对象,历史文献在这里不是关于过去的知识,而是与当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的深度解读对象。具体来说,地名文化是把“文、献”作为文化,特别强调文献当中的口述史、文化记忆,而不是把文献当作史料佐证来认定历史事实。简单而言,“地名文化”把过去当作一种文化意象,或者说当作生活图片来展示。对当下来说,地名历史是“告知”,地名文化是“展陈”。
“地名历史”与“地名文化”的区别恰恰反映了现代历史学与传统“史”的区别,更凸显了地名实体与语词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说文解字》定义“史”是“记录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也就是说史官是对当下事件的记述,所以需要秉持公正地记事,这种历史是当下文化史。因为,史官不仅记录历史,还起到类似今天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礼记·玉藻》中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天子之侧、诸侯之旁、盟会之时、燕私之际,皆有史官在旁记录。只是史官不是借助大众监督,而是借助后代评说,是一种自我监督。然而,现代历史与中国传统史书不一样之处是,现代史学主要不是为了展示文化,而是记载与解释历史事实。在中国,二十四史被认为是政治文化史,或者说是一部传承的文化①。当代国际及现代历史(包括地名历史)则是客观解释历史事实的知识史。实际上,历史不是凝固在过去的事实,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展现给当下人使用,以史为鉴或激发地方精神。如《资治通鉴》序言所日:“《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地名文化”的思考方式更趋近于古代文献和传统历史脉络,它的历史不是作为知识,而是作为故事来讲述。地理在中国是属于史的一部分,记载地名的“文、献”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文化性。对这些地名文献的原始文本展陈与再叙述(不是解释)就必然具有“地名文化”特征而不是“地名历史”的特点。
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确认了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像中国这样拥有古老地名文化的大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地名文化遗产”不能只看作是非物质。“地名文化遗产”是非物质和物质两种形态的结合体,不可以将两者分割开来,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任何地名必然有现实存在的地方、地点或地域。同时地名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文物也不同,其标准不是历史原真性,而是对特定地理实体的记忆。地名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具有时间的永恒性。不是以地点是否有古老的建筑为标准,而是以所指地理实体的记忆清晰性为标准。
……
前言/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①2012年12月,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②
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地名工作的重要性,他说:“要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③李克强总理要求:“搞好地名普查,加强地名管理。”④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地名文化的保护问题呢?地名是书写在大地上的历史、藏之于生活里的文化。百姓日用而不知,故以前很少会去注意它。但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地名的变更,我国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村名被废弃①。地名被当作一种标签,一种商业品牌,任意改动,任意起名,由此,伤及了其背后传承下来的根与魂。为此,保护地名文化就成为当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地名是日用而不知的历史文化,如何理解地名的文化含义,如何把握地名背后的根与魂,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地名文化实践等问题,都是亟待探索的课题。
任何治理,包括民政,都是通过地方命名和区划落实到具体的区域管理中。《周礼·地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这是说,考察四方国境,辨正方向和位置,建立民政体制,一切都以民为本。“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大司徒借助地图,知九州地域广阔样貌,并辨别其中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和湿地,通过命名教育老百姓利用好土地。用沟和树标识边界后,在其地设立社稷、后土及田正之神,以表达对土地的感恩。这些涉及区划、地名、标志、阜民的地名文化蕴含着“敬土安民”的地名文化精神,今天当薪火相传。
地名文化建设创新的浙江探索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