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

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礼立,罗奇敏 著
图书标签:
  • 云计算
  • 软件定义
  • 运维
  • 数据中心
  • 数字化转型
  • IT架构
  • 智能运维
  • 虚拟化
  • DevOps
  • 自动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21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373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融合完美的新锐智慧,讲述了云计算的承诺和如何从现在到未来付诸实现的故事,分析和描述了如何灵活地用现有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开源软件的方式,帮助企业将现有的IT方案和运维结合在一起,如何利用软件定义,将开发技术的可管理性、治理性、安全性和大规模运维管理提升到全新水平,以助力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1章 大数据时代的新纪元 // 001
1.1 大时代的文明思考 // 002
1.2 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 004
1.3 云计算带来敏捷红利 // 009
1.4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 // 012
1.5 “云”天万里看归鸿 // 016
第2章 我们该如何关注“IaaS” // 021
2.1 看“云”卷“云”舒 // 022
2.2 定义“云”的“五四三” // 024
2.2.1 五大主要特征 // 025
2.2.2 四个部署形式 // 027
2.2.3 三个服务模式 // 029
2.3 挑战传统数据中心 // 033
2.3.1 数据中心面临的十大问题 // 034
2.3.2 什么阻碍了数据中心的腾飞 // 039
2.3.3 现今数据中心的挑战和机遇 // 040
2.4 建设敏捷的数据中心 // 044
2.4.1 再论敏捷数据中心 // 046
2.4.2 云服务 // 052
2.4.3 服务“云” // 053
2.4.4 云服务平台 // 056
2.4.5 统一平台的力量 // 059
2.5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横空出世” // 065
2.5.1 软件定义“正在靠近” // 070
2.5.2 未来的数据中心由软件定义 // 071
2.5.3 现实挑战与驱动并存 // 074
2.5.4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不得不说的事 // 076
第3章 当软件定义遇到数据中心 // 081
3.1 数据中心的挑战 // 082
3.2 迎接数据中心新时代的到来 // 084
3.3 软件定义的“生态” // 087
3.3.1 软件定义生态与云计算 // 091
3.3.2 必然并非偶然 // 092
3.3.3 想说爱你不容易 // 092
3.3.4 最佳实践 // 093
3.3.5 群雄逐鹿 // 095
3.3.6 企业宝藏 // 096
3.4 IT变革之旅 // 097
3.4.1 奠定基石:虚拟化 // 098
3.4.2 进阶模式:云计算 // 099
3.4.3 遨游云端:IT即服务 // 100
3.4.4 技术模式再造 // 102
3.4.5 运维模式创新 // 103
3.4.6 如何开始?从哪里开始? // 105
第4章 庖丁解牛——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 111
4.1 核心“三驾马车” // 112
4.2 优势和好处 // 118
4.3 解开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DNA密码 // 120
4.4 服务体系框架 // 123
第5章 软件定义的计算 // 125
5.1 何为软件定义的计算 // 126
5.2 软件定义的计算非常重要 // 127
5.3 软件定义的计算的优势 // 129
5.4 软件定义的计算之体系架构 // 130
5.5 软件定义的计算的功能特性 // 135
5.6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实现IT控制 // 140
第6章 软件定义网络和安全 // 143
6.1 何为软件定义网络 // 144
6.2 网络虚拟化需求 // 146
6.3 虚拟网络原理剖析 // 147
6.4 软件定义网络的价值展现 // 148
6.5 功能探析 // 151
6.5.1 虚拟网络“X”了VLAN // 151
6.5.2 网关服务,我的地盘我做主 // 156
6.5.3 分布式防火墙,“长城万里”铸辉煌 // 157
6.5.4 无代理终端安全防护,值得你拥有 // 157
6.5.5 高级特性 // 158
6.6 下一代网络虚拟化平台 // 158
6.7 网络虚拟化和安全 // 163
6.8 网络与安全解决方案探究 // 168
6.9 网络虚拟化的实现 // 170
6.9.1 软件定义网络和虚拟网络 // 171
6.9.2 如何帮助我们 // 172
6.9.3 前景虽好,却处境艰难 // 173
6.9.4 是改造还是重建 // 174
6.9.5 为了未来,打好基础 // 175
第7章 软件定义存储 // 177
7.1 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轨迹 // 178
7.2 软件定义存储的自画像 // 180
7.3 软件定义存储与软件驱动存储 // 183
7.4 数据中心虚拟化对存储提出新的要求 // 184
7.4.1 3个领域的挑战 // 185
7.4.2 运营费用 // 187
7.5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系列技术的集合 // 188
7.5.1 基于软件层面的存储也有“基础设施” // 189
7.5.2 跨层功能剖析 // 191
7.5.3 软件定义“实现” // 193
7.5.4 “管理”的整形手术 // 195
7.6 “箴言”与“总结” // 197
7.6.1 教你如何规划和管理构架 // 198
7.6.2 软件定义存储建议 // 202
第8章 软件定义中枢——自动化管理 // 205
8.1 SDDC与自动化管理 // 206
8.2 自动化处理的常与非常 // 207
8.3 自动化管理方案 // 209
8.4 我眼中的云管理服务 // 211
8.4.1 运营管理服务 // 214
8.4.2 成本控制服务 // 215
8.4.3 安全服务 // 215
8.5 云管理从数据中心开始 // 216
8.6 有了金刚钻再揽瓷器活——自动化技术 // 224
第9章 服务是王道——IT即服务模式 // 229
9.1 千呼万唤始出来——云服务交付平台 // 231
9.2 服务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 235
9.3 云计算——运维是核心力 // 238
9.4 IT即服务模式 // 241
9.4.1 业务驱动 // 241
9.4.2 可用性的概念 // 242
9.5 实现SDDC运维管理 // 247
9.5.1 分3个阶段来实现 // 247
9.5.2 对运维的挑战 // 250
9.5.3 SDDC运维管理概述 // 252
9.5.4 SDDC运维需要加强自学与主动性 // 254
9.5.5 SDDC运维核心流程概述 // 256
9.5.6 智能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诞生 // 271
第10章 软件定义世界的展望 // 273
10.1 信息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 274
10.2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挑战 // 275
10.3 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 276
10.4 虚拟软件世界真的是未来吗 // 279
10.5 软件定义数字世界专为云而打造 // 282
10.6 未来中国信息化规划的畅想 // 288
参考文献 // 297

前言/序言

  推荐序一  欣闻本书即将出版,应作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张礼立博士的邀请写个序。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做这个命题作业。  就在不是很久的以前,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全新技术出现,我们把它叫作云计算。首席信息官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意识到虚拟化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企业效益,并使基础设施资产显著地降价。一直以来,云计算是企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经营其业务,同时推动企业进入大数据、设备的多样性、智能分析位置独立性和业务洞察力的时代。  经过了云计算的概念期和井喷期,企业和管理层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云计算为我们的业务和利益最大化服务?”  的确,一个云计算服务商要想获得企业级客户的青睐,实现云计算时需要考虑整个光谱或技术的堆栈,需要有完整的功能与服务能力。其中包括,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改造,网络转型和软件应用的分布,以及我们如何评估大数据和分析。无论是对于企业级用户还是最终消费者的,未来的云计算是指一个单一的全球性解决方案,一定是比较低成本的、易于使用和可用的、通过注册收费的服务。这包括全方位的数据和通信需求,协作建立语音、视频、电视、社交网络、内容服务,以及变更管理、流程管理和个人应用。所有的数据或任何媒体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可以通过中央控制云计算或对等网络的云基础架构来实现交付。  非常多的企业用户开始拥抱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实现内容的可用性、质量和流动性相比,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价格和效率的可接受水平、节省硬件开销、定制费用和昂贵的许可费的自主可控显得格外重要。选择按需交付而不是将钱花费在设计和开发上,并且一定是靠较少的人员来管理IT设施与应用服务。今天,任何一个应用软件都可以被迁移到云计算平台。虽然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利用云计算增加效率,不过,建议企业合理地规划云计算战略和治理策略。  作为全球信息化以及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专家,张礼立博士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以及IT即服务的独特视角给我们勾勒出未来云计算的蓝图。本书既有现实的科技,也有远方和诗。张博士在云计算和美国硅谷工作多年,有企业和最终商业用户双战略思维,他对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观点比较平衡,也较为完整。相信读者通过此书,不仅可以了解技术和部署模式的未来云,但更重要的是能意识到,配置与部署这一新的革命方法可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希望作者精益求精,根据读者的反映和自己的新思考不断丰富、改进本书、不断进取。也期待他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盘古智库理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推荐序二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SMDC)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蓬勃发展,给经济、社会、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消费互联网方兴未艾,企业互联网已经在普及。新技术改变了IT架构,也改变了经济社会和商业模式,于是政府上云、企业上云、用户上云,智慧城市、互联网+企业、智能制造等应“云”而生。  李克强总理参加在贵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时提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创新意识与传统产业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使新旧动能融合发展,并带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有力推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李克强总理的话预示推动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如今这个云计算,大数据及整个产业和技术革命到来的当口,大家一直在寻求创新和突破。浪潮集团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管理会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升级换代的两大驱动力;传统企业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互联、精细、智能”。前不久,张礼立博士向我推荐他的新书,并邀我作序。深感荣幸之余,我觉得此书正是我们需要并可以向大家系统地展示和介绍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定义技术及其商业应用的一本很好的图书,它既能让大家了解新兴技术的变革之路,又能让大家全面地认识软件定义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彼此间的共性和差异。  此书主要围绕软件定义的3个主体展开,即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存储。计算、网络、存储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是构成信息系统基础架构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硬件。然而在它们之前冠以“软件定义”4个字则完全颠覆了其原有的硬件属性,被软件定义化后,物理的边界变得模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逻辑的CPU、网络设备、磁盘等。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IT构架,使得企业的IT构架变得灵活而又高效,提升了信息系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硬件本身的价值被不断地挖掘和提升,这便是软件定义带来的最大的“魅力”。本书可以让读者系统而又扎实地一步一步从软件定义的概念、技术进化过程、核心的技术功能、用途收益和行业应用的各个方面开始了解,无论你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能获取想要的内容。  当然,本书的亮点不仅仅在于上面所说的软件定义的“三驾马车”。软件定义下的运维管理和模式也是本书浓墨重彩的一章。  ……
《云深不知处: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一、 引言:变革的浪潮,谁主沉浮? 我们正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之中。每一次技术浪潮的到来,都意味着旧的商业模式被颠覆,新的机遇在孕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再到如今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企业都在寻求突破与生长。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云计算的崛起扮演着核心驱动力的角色,它如同深邃的海洋,孕育着无限可能,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书《云深不知处: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度探索,旨在为那些在数字化浪潮中奋力前行的企业,绘制一张清晰、可行的转型地图。我们并非鼓吹某种单一的技术路线,而是深入剖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节点、核心挑战,以及应对之道。 二、 云计算: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战略的基石 云计算,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成本的降低和灵活性的提升。它是战略转型的加速器,是创新能力的赋能者,更是业务韧性的保障。 1. 战略层面的云化思考: 业务模式的重塑: 云计算并非仅仅是将IT基础设施迁移到云端,更重要的是驱动业务模式的思考。企业是否能够利用云的弹性、可扩展性和按需服务特性,快速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是否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精准地理解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营销?云原生架构的引入,更是将业务的敏捷性推向了极致,让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产品即服务”。 数据驱动的决策: 云平台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为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体系提供了可能。从客户行为分析到供应链优化,从风险预警到市场预测,数据正在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然而,如何有效地采集、清洗、整合、分析海量数据,并将其转化为 actionable insights,是企业在云化过程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融合: 云平台不仅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生态系统的连接者。企业可以利用云平台,与其他企业、开发者、服务商形成协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例如,通过API开放,企业可以与其他合作伙伴进行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构建更强大的商业生态。 2. 技术层面的云选择与架构: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博弈与融合: 不同的云部署模式各有优劣。公有云的便捷与成本效益,私有云的安全与可控性,混合云的灵活性与互联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数据敏感度、合规要求以及成本预算,选择最适合的云部署策略,并在不同云环境之间实现顺畅的连接与协同。 微服务与容器化: 传统的单体应用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需求。微服务架构将复杂的应用拆解为一系列独立、可部署的服务,配合容器化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极大地提升了应用的开发、部署、管理和扩展效率。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业务变化,实现持续交付。 Serverless计算: Serverless(无服务器)计算进一步降低了运维复杂度,开发者无需关心底层基础设施的维护,只需专注于编写业务代码。这不仅可以降低IT成本,更能加速应用的上市时间,让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创新上。 云原生数据库与存储: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数据库和存储方案已难以满足需求。云原生数据库(如云数据仓库、NoSQL数据库)以及弹性、可扩展的云存储解决方案,为企业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 敏捷运营:让IT能力与业务需求同频共振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IT部门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敏捷运营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 1. DevOps的实践与落地: 打通“孤岛”,实现“协作”: DevOps(开发与运维)的核心在于打破开发、测试、运维之间的壁垒,促进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通过自动化工具链的建设,实现代码的持续集成(CI)、持续交付(CD),能够极大地提高软件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文化变革的力量: DevOps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它鼓励透明、信任、共享,让团队成员共同为产品的成功负责。建立跨职能团队,推崇“拥抱变化”,是DevOps成功的基石。 度量与反馈: 敏捷运营强调通过度量来驱动改进。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收集应用性能、用户行为、系统状态等数据,并建立反馈闭环,持续优化流程和产品。 2. AIOps:智能化运维的未来 从“人治”到“智治”: 随着系统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治”模式已难以为继。AIOps(人工智能运维)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海量的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故障的预测、根因分析、自动化修复,乃至主动的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 智能告警与根因定位: AIOps能够识别异常模式,过滤误报,将告警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通过对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快速定位故障根源,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主动式性能优化与容量管理: AIOps不仅能够处理已知问题,更能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业务增长模型,提前进行容量规划,避免性能瓶颈;通过机器学习对应用行为进行分析,主动发现并解决潜在性能问题。 3. 服务管理与可靠性工程: 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的理念: SRE将软件工程的实践应用于运维工作,强调通过代码、自动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式来保障服务的可靠性。它关注服务的可用性、延迟、性能和效率,并设定明确的SLO(Service Level Objective)。 故障排除与演练: 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定期进行故障演练(如Chaos Engineering),模拟各种故障场景,提升系统的韧性,并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持续改进的文化: 运维工作不是简单的“救火”,而是要不断寻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改进点,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的流程和自动化工具。 四、 赋能创新:数字化转型驱动的业务增长 数字化转型最终的目的是驱动业务增长和提升竞争力。云计算和敏捷运营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能力支撑,让创新变得触手可及。 1. 数据洞察驱动的业务决策: 市场分析与用户画像: 利用云上的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挖掘用户行为、市场趋势,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为产品研发、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精准营销与个性化体验: 基于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的营销内容和个性化产品推荐,提升用户满意度和转化率。 风险控制与欺诈检测: 在金融、电商等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构建实时的风险监控和欺诈检测系统,保护企业和用户的利益。 2. 加速产品创新与迭代: 快速原型开发: 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PaaS服务,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搭建原型,验证新想法,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A/B测试与用户反馈: 通过灰度发布、A/B测试等方式,在小范围内验证新功能的效果,并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降低创新风险。 引入新兴技术: 云计算平台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的入口,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将这些技术融入到业务流程中,探索新的增长点。 3. 构建弹性与韧性的业务能力: 应对业务峰值: 云的弹性伸缩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应对突发的业务高峰,保证服务的可用性,抓住每一个商业机会。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云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能够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业务能够快速恢复,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全球化布局: 云服务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布局,使得企业能够轻松地将其业务拓展到全球各地,降低海外业务部署的门槛。 五、 挑战与展望:拥抱变化,持续前行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条坦途,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例如: 人才瓶颈: 缺乏具备云计算、DevOps、AIOps等技能的专业人才。 组织变革的阻力: 传统组织架构和思维模式的惯性。 安全与合规的考量: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行业合规要求。 技术选型的困惑: 市场上众多的云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成本控制与ROI: 如何有效控制云的成本,并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回报。 《云深不知处: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希望通过对云计算、敏捷运营、智能运维等核心理念和实践的深入解析,帮助企业理清思路,认清方向。转型之路,在于探索,在于学习,更在于不断地实践与迭代。唯有拥抱变化,持续学习,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数字化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抵达成功的彼岸。 本书旨在启发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企业审视自身的数字化现状,规划未来的转型路径,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和竞争力的飞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未来感和技术深度。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作者将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梭于日益复杂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架构之中。我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软件定义”这一核心理念是如何渗透到计算、存储、网络等各个环节,并最终构建起一个高度灵活、可自动化、可编程的IT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智能运维方面,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框架和方法论,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预测故障、优化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质量,甚至实现主动式的自我修复。同时,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能对未来的技术趋势,如边缘计算、Serverless、容器化技术(Kubernetes等)在软件定义基础设施中的作用进行前瞻性的探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塑造“软件定义世界”的宏伟蓝图。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一本能够提供深刻见解、实操指导,并激发创新思维的书籍,无疑将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在快速变化的IT领域保持竞争力。

评分

《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迪者”。它并未止步于对当前云计算技术栈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软件定义”这一核心理念如何成为驱动整个IT行业变革的强大引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云计算中心这一复杂生态系统的解析,作者不仅仅描绘了硬件的堆叠,更是通过软件的视角,揭示了如何通过抽象、自动化和智能化来释放IT基础设施的真正潜力。对于智能运维部分,本书的论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清晰地勾勒出未来运维模式的演进方向,从被动救火到主动预防,从人工干预到智能决策。书中提及的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如AIOps、可视化管理、策略驱动等,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可扩展的云计算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

我一直对“软件定义”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落地应用充满好奇,而《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关于现代IT基础设施演进的“方法论”。作者通过对云计算中心这一核心场景的剖析,详细地阐述了软件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主导IT资源配置、管理和优化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智能运维这一章节,我仿佛看到了未来IT运维的雏形——不再是疲于奔命的救火队员,而是凭借智能化的工具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实现预测性维护和主动式优化。书中提到的各种自动化技术、编排工具以及数据分析方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我自己的工作中,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宏观的、系统性的认知框架,理解“软件定义”的深远影响。

评分

读罢《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场知识与视野的拓展之旅。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云计算技术细节的罗列,而是着力于揭示“软件定义”这一底层驱动力是如何重塑整个IT生态系统的。作者对云计算中心架构的解析,不仅仅是技术堆叠,更像是对整个体系如何通过软件进行抽象、控制和编排的深度洞察。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智能运维的部分,它摆脱了传统运维模式的束缚,而是将自动化、智能化作为核心驱动,探讨如何通过更高级别的抽象和策略来管理日益复杂的IT环境。书中对诸如AIOps、DevOps与NetOps的融合等前沿概念的阐述,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真正具备弹性、自愈能力和持续优化能力的智能数据中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它不回避实际落地中的挑战,也提供了思考解决之道,让我觉得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价值。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云计算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其潜能都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这本书,则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能触及我内心深处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籍之一。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阐述了“软件定义”这一概念是如何贯穿云计算中心的方方面面,从基础设施的搭建,到资源的调度,再到运维的管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智能运维的讨论感到兴奋,因为它描绘了一个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预测、自我优化的未来IT运维图景。作者对如何利用数据和算法赋能运维的深刻见解,为我提供了很多启发,让我看到了解决当前IT运维痛点的新思路。整本书的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虽然涉及的技术概念比较前沿,但作者的处理方式使得我这个非技术专家也能逐步理解其精髓,并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挺好的,老公要我买的,送货很快,一直在京东买书。

评分

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参考价值,很好。

评分

挺好的,老公要我买的,送货很快,一直在京东买书。

评分

挺好的,老公要我买的,送货很快,一直在京东买书。

评分

软件定义的诠释,挺不错的,可以看看!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

评分

刚买,看了两页,感觉还可以

评分

太虚

评分

太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