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地图:创造人工智能万亿级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路径

未来地图:创造人工智能万亿级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路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吴霁虹 著
图书标签:
  • 人工智能
  • 商业模式
  • 产业创新
  • 未来科技
  • 战略规划
  • 技术趋势
  • 万亿市场
  • 数字经济
  • 创新增长
  • 新兴产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37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5822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本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书,而是一本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路径的书。作者为技术公司、传统企业、个人创业者、机构投资者,绘制了一份AI商业化的价值地图,这也是一张AI商业化的战略发展图。作者前一本作品《众创时代》销量超过5万册,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一本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书,而是一本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路径的书。作者为技术公司、传统企业、个人创业者、机构投资者,绘制了一份AI商业化的价值地图,这也是一张AI商业化的战略发展图。全书回答了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下AI冲击传统商业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发展下一个万亿级的多级繁荣新经济?

全书主要从两个重要维度,对核心问题做了阐释:

? 如何重塑商业价值主张。作者用大量案例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利他=利己,分享=获得,选择=进步”是成功实现人工智能商业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 如何重塑商业架构和商业模式。本书深度剖析了AI商业化的诸多难点,包括如何深度解决用户/客户痛点、企业运营痛点和商业生态协同痛点,以及如何创建全新的商业生态竞争优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总结出AI新技术对商业的“TOP-A”颠覆规律和“AI多维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提出了“BOT人机交互系统”解决方案,为AI+的创新、转型、升级找准切入点。


作者简介

[美]吴霁虹(Jihong Sanderson )

吴霁虹,创新管理学家,专注于全球化竞争与创新领域的研究,崇尚知行合一。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哈斯商学院讲席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研究生导师。

被誉为离中国企业家最近的美国学者,出版过《众创时代》《下一步: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Doing Business in China》等多本著作,她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战略、策略,并被中外企业应用。

研究之余,吴霁虹女士还倡导“以油画于冥想,以自然于行走,以电影于取乐”的生活方式。


精彩书评

这本书是中国一本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商业图书,作者吴霁虹女士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学院,长期致力于中美之间全球竞争战略与创新管理的研究、教学、实践及合作工作。为了完成这本书,她走访和调研了各种与AI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收集了规模庞大的丰富案例,与各位学者,尤其是她的丈夫,同时也是一位AI专家的乔恩?桑德森(Jon Sanderson)先生共同研究、探讨、总结得失,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知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霁虹教授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金沙江风投董事总经理、百度独立董事 丁健

吴霁虹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中国能量是如何卷入人工智能爆炸的”这个议题,我想,中国有着世界上消费群体,再加上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方面的快速崛起,我坚信,我们中国人、中国企业,一定能成为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生力军!

——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 // V

推荐序二 // IX

推荐序三 // XIII

序 // XVII

第1章 没有危险,哪来变革?

“不明是非”的AI // 004

三道危险,AI闯的祸 // 005

“越过雷池”的AI商业潮起 // 012

一张通往新商业的门票:未来AI的第四次浪潮 // 020

第2章 基于AI的多级繁荣新生态

从一个AI法官说起 // 025

三大定律让世界共情 // 029

一张AI价值地图,看懂技术商业化 // 041

人工智能商业化的TOP–A价值创造规律 // 049

新BOT商业生态圈模式 // 059

从C2C模式到BOT模式的区别? // 063

互联网+、工业4.0、AI+的区别 // 067

跟踪全球六大AI引领者 // 072

第3章 AI新锐崛起的奥秘

终局:人人AI,事事新锐 // 079

“技术牛尖,现金流油”的规律 // 081

知觉如何以AI进化电商? // 087

“功能性AI”的商业威力 // 091

能否一根针捅破天? // 094

改进现有系统获得的优势 // 098

“管道战略”能否成就AI世界架构师? // 100

第4章 引领者明争暗斗的AI战场在哪里?

得真知者得天下 // 111

向AI新商业的制高点进军 // 117

既统率百万人,又写出颠覆世界的软件 // 124

争抢与生态微生物共舞 // 126

谁将是下一个AI航母? // 130

第5章 中国能量是如何卷入AI爆炸的?

华人的天赋异禀 // 147

播下一颗AI 技术的种子 // 149

技术爆炸与AI商业价值体系 // 156

小公司要跨越的第一个“死亡谷” // 161

大公司为何会掉进第二个“死亡谷”? // 164

炸掉“金字塔”,重塑新生态 // 169

不可缺失的九类AI生态成员 // 174

第6章 AI神器如何抢夺用户界面?

半人半神的AI神器平台 // 184

当O2O嵌入AI神器,让你尖叫 // 190

成就数据耕民才能成就自己 // 193

第7章 供给侧企业如何实现AI+?

一场静悄悄的AI+产业增强革命 // 207

认知革命,从两大维度“动手术” // 214

谛听——从BOT模式找切入点 // 217

从地狱到天堂的新逻辑 // 222

超级运营系统助力指数级增长 // 224

新技术让麻雀变凤凰 // 228

100岁长寿公司的秘密 // 231

第8章 新创企业的捷径在哪里?

成为微小的全球公司 // 240

为什么不要再穷折腾了? // 244

一个人的零售驿站 // 244

吃香的AI合伙人 // 247

一个年轻人的社区梦想 // 253

尝试这“10条商规” // 259

孵化平台、创业空间的路在何方? // 264

第9章 传统教育如何实现AI+?

一个人的全球学院 // 278

AI+教育,“超脑计划”的突破点 // 281

5种创新教育模式 // 286

挡不住的两股力量 // 292

智人结构的演变将走向何方? // 298

第10章 尚未解决的人类幸福问题

能让人类幸福的AI治疗师 // 303

BOT新经济有多大? // 306

不得不提的AI前辈巨匠 // 308

第11章 AI助力人类幸福

一个让人类身体变得更强大的机器人 // 314

“千人千面”的AI咪咕是如何做到的? // 320

飞行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 325

给输入法倾注生命力 // 330

每家都要“一生约”? // 337

898的召唤:当人生不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 // 341

“易听说”的尝试 // 346

香草小鲜也要实现AI // 349

哪些岗位即将消失?或许这100个人工智能公司说了算 // 355

后 记 // 367

案例索引 // 373


精彩书摘

2016年3月,全世界注目之下,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五番棋中以4∶1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半年多后,这款程序化名Master,一周内连续与数十位人类顶尖高手通过网络对战,60战,全胜。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棋力无可争议地超越了最顶尖的人类棋士。

这是一次甜蜜和苦涩交织的超越。基于围棋的复杂性,这一天曾被人认为远远未到时候,但它如此突然的出现,令人类再次意识到一个一直萦绕着自己的问题:机器的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范围内替代或超越人类?

围绕这个问题,人类已经进行了技术和商业上的长久探索。

第一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工智能的关键概念和算法得到定义。如今被提出和开发的重要技术,大多是对这些概念和算法的改进,启发式程序演变为后来的专家系统,感知算法演变为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工具,隐马尔可夫模型奠基了语音和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

第二次,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诸多智能化的机器被发明出来。IBM在1973年推出了第一个可以组装打字机零件的机器人。其后数年内,多项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被开发出来,如自动转换语音/文字的人工智能系统、以视觉导航方式搜索房间内物品的汽车系统、以知识为基础的医疗诊断程序“专家系统”。

这些科技成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身边遍布的、各式各样的、种类繁复的产品,比如能自动识别语音并转换为文字,和人进行基础对话的手机,以及能自动打扫房间的机器人、自动调节室温的空调

等等。

但它们还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在高度、精度、智能化上的要求,只能替代人类完成小范围内的任务,其商业价值也因此被圈限其内。

如今正在到来的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第三次浪潮。

IT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存储、运算和传输能力上都已有了几何级的提升。如本书所言,人工智能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建立强大而复杂的智能系统,这需要的4个基础条件,如今已一一具备:

? 数百万倍的计算能力;

? 更高级的算法;

? 万物互联的海量数据;

? 高容量、 大带宽的通信管道。

人工智能注册专利在2008年到达高峰,人工智能专利诉讼则在2011年之后急剧飙涨。其商业前景显然受到极大认可,并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大战中,突然以一种超越预期的方式呈现,敲响了我们的门铃。

当一种新工具以压倒性的效率优势得到普遍应用,无数的产业和职业就面临着根本性变革。未来,人工智能棋手、人工智能驾驶员、人工智能医生、人工智能编辑,甚至人工智能总经理、人工智能总统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和商业领域,中国已经处在世界前沿位置,大规模普及具有极广阔的想象空间。整个市场和社会显然迫切需要这一类的研究和图书作为探讨的基础。

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商业图书,作者吴霁虹女士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学院,长期致力于中美之间全球竞争战略与创新管理的研究、教学、实践及合作工作。为了完成这本图书,她走访和调研了各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收集规模庞大的丰富案例,与各位学者,尤其是她的丈夫,同时也是一位人工智能专家乔恩·桑德森(Jon Sanderson)先生共同研究、探讨、总结得失,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

观点。

在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到关于AI替代人类的问题上,或许还要增加一个问题:若它如此强大,那么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它、与之共处并保护自我?

1950年,当人工智能还在娘胎里待产的时候,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就已经在尝试问答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三条保护伞式的定律:

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2. 除非违背第一条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3. 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条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它们是如此模糊,以至今天必须被定义得更加精确。

吴晓波

2016年3月于杭州


前言/序言

两年前,我把跟踪世界8年的研究成果梳理成文,出版了《众创时代》一书,并有幸入选了《书评周刊》《新智囊》等媒体的年度好书榜,至今,该书已经加印十多次,我感到非常欣慰,总算没有辜负读者们的期待。事实上,那时交给中信出版社的书稿,是从我的百万字写作中挑选出来的。8年的研究,我不仅发现了众创时代下的C2C(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消费)商业生态圈模式,还洞察到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商业的规律,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商业特殊化规律。所有这些,不可能在一本书中详尽,于是,就有了这本新书《未来地图》。

2015年年底,我受刘庆峰博士之邀,回国参加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语音产品发布会。当时,除了好莱坞大片登场的冲击感外,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居然已与世界一流同行的水平不相上下,有了我们自己原创的产品!我立刻萌生了要研究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案例的想法。我在想:中国企业能在世界前沿引领人工智能商业化吗?要知道,人工智能商业化可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课题。

资本对新商业是最有敏锐力的,但即使放眼全球,投资界对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问题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当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好友丁健后,他对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研究一下人工智能在商业化道路上,有什么新规律、新模式?这可就不是我原来想象的简单案例研究了。当然,也有很多人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突破,连技术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又怎么可能搞清楚商业或商业模式呢?而对我来说,这恰恰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活儿,我就喜欢挑战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于是,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创作空间,这是一个非常开放而又非常封闭的过程。

我先说一下“非常封闭”,是指我不得不专注,排除或停止所有与研究无关的事,因此我选择了闭关,我甚至在微信朋友圈里也“消失”了一阵。但是,我知道,真正的朋友绝对会支持我。

“非常开放”指的是,我在2016年春天,决定彻底放空自己,踏上了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的新旅途,向科学家学习,向企业家学习,向创业者学习,向工程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时代,机器都在学习,人不学习就完蛋了!

我的第一站,无疑是美国硅谷。在与我曾经在伯克利哈斯商学院的学生阿弩普·哈辛(Anoop Sinha)博士见面时,我惊喜地获知,他就是苹果Siri(苹果公司一项智能语音控制功能)项目的领导!他告诉我,人工智能并不可怕,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得以进入很深的领域,他鼓励我说,世界太需要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的新思想、新模式了,我的研究课题对当前该领域的发展非常有价值。这个反馈给了我无穷的信心。

我所到之处、所学之人,无论是伯克利、斯坦福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教授,谷歌、微软、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苹果、亚马逊等公司的产品和科学家,还是无数正在崛起的小公司的顶尖创意,五彩缤纷、超级前沿的研究,都让我受益匪浅。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就是一次人类历史上跨时代的认知革命。当我在一些中国企业学习和研究后,更是惊喜地发现,在这次认知革命中,不少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第一次在前沿创新领域,与世界一流的团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我也惊讶地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我身边原来的那些中产阶级精英分子,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被迫走上了快速沉沦的滑道。原因并非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那样(写这本书时,他还没有上任)——被中国人抢去了饭碗,他们其实是被人工智能淘汰了。更宏观一点儿的研究,也佐证了全球中产阶级正在被消亡的事实。

于是,我开始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商业应该如何创新,才能既得以获得人工智能增强人类的红利,又能让这种红利普惠人类商业和经济,而不是加大贫富两极分化。沿着这个问题,我的学习、研究和洞察,都有了清晰的目标,也就更顺利地有了这本书的成果。也许,你能在书中看到我研究的足迹。

这一年多来,我很幸运,遇到的人和事,企业和组织,都充满了未来感,这让我有一种好像画画的感觉,每一次触笔,都是创造。我在敲打每一个字时,都会刺激我的创作突触。这一年,我也很担忧,眼睁睁地看着很多企业家和企业还没赶上互联网+的浪潮,就又要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企业处在煎熬中,本来要上市的,没能上成;本来要转型的,没有转好;本来要改造的,改倒下了。

对很多企业和个人来说, 人工智能及其簇群的爆发,也许意味着“淘汰”、“贫困”,甚至“战斗”的终结。大众也许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人”(intelligent),而成为被降维的“聪明人”(smart)——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描述的那样:“不是什么人都是有用的”。而在他的新书《未来简史》中,“智人”正在成为“神人”。这正好佐证了这本书所关注的商业中“强者恒强,弱者更弱”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观点。

于是,我们发现,人工智能也许会让人类进入一个隐形的、争夺未来的“战争”之中。这场战斗,已经从商场开始了!其中有可能包含了智人与人工智能,智人与聪明人,智人(好人)与智人(坏人)的对抗。我暗暗想,我的这本书应该有点儿使命感,那就是提出这样的一种观点:通过技术商业化的创新,可以化解对立,而解决对立最好的方案,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级繁荣,而不是少数寡头的游戏。

因此,为大众转型、升级、创业、投资,至少提供不走弯路、不被淘汰的一些洞见,就成为我对研究成果的最低要求。而我最真切的希望是,如果这本书能通过发现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一些科学规律,为大众创业和企业转型、创新,提供可用来落地的战略框架与模式,帮助企业走上多级繁荣的新商业大道,那就是最理想的了。当然,这有赖于读者的最后收获。

同时,你一定要知道,我的研究是动态的,因为人工智能将一切变化都带入了超速发展的轨道,而且要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停地工作,处理我们不可预见之事,人工智能行政助理可以完成比人类更靠谱的日常任务;人工智能助教或呼叫运营员可以比人类更高效地应对要求;人工智能工程师可以做出比人类更好的设计创意;人工智能飞行员可以比人类更安全地引导飞船落地;人工智能研究员可以比人类更快地发现新科学定律;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比人类更聪明地实现自我组装。

你也一定知道,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都已经不是人工智能最新的创造了。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加速进入一个更神奇的领域。那就是人工智能对人类能力本身的增强,让普通人变成天才。人类只要拥有一种特殊的人工智能产品,就可以用心智/意念与其深度连接和沟通,借助云资源,让人类本来非常有限的资源和记忆,变成比之前聪明百万倍的新智人。

雷·库兹韦尔将这种因人工智能而增强人类能力的变化,称之为“双指数级增长”,因为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人工智能参与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是同步叠加的。20世纪80年代时,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10年,而未来,可能只需以毫秒计算。

可以想象,2017年1月,我写完这本书,而当你在春节后读到它时,也许就已经又有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概念出现了。如果你在2027年时再读这本书,书中的很多想法、策略、规律将会被检验。正像2006年,我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下一步: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一样,我当时提出,中国碎片市场与全球系统市场之间,有一个强基因与弱基因的全球竞争框架,其中不乏诸多规则、效应、路径等,有幸今天都被验证了;也像2015年的《众创时代》,我提出的共享经济商业生态圈模式,也在今天被广泛应用。当然,在2027年第一次读到这本《未来地图》的新读者,也许会感觉这像一本古怪的历史书。

因此,我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创新、迭代新思想和新方法,无论是打印的还是在线的。我感到,生在这个时代,是如此幸运!让我们一起迎接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技术与商业的认知革命,并享受人工智能时代多级繁荣新商业的创造过程。

吴霁虹

2017年1月16日


用户评价

评分

促销时买的,,还是挺合适的,多学习

评分

挺好玩的一本书,AR是亮点。

评分

书的印刷质量都很棒,让人爱不释手!11??就是购书季,囤好书,慢慢读!

评分

★2015年雨果奖获得者、《三体》作者刘慈欣倾情作序,共同探讨如何迎接智能革命。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评分

很好,满意。。。。。。。。。。。

评分

每个月买书已经形成习惯了

评分

一般般的书,感觉很一般又一次论坛作者上台吹牛逼,哈哈,然后买了之后看完,感觉就是在吹牛逼

评分

趁着京东大促销买的,很划算,一直想学机器学习,这次一下买了十几本,超便宜,很满意,目前正在学习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