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代表作!获第13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特别收入珍贵手稿!
★自由理性、特立独行、黑色幽默,二十年来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猎猎旌旗感召着一代代年轻人,王小波是书店里永不消失的风景!
★王小波全部作品的授权!包括从未面市的遗稿及大量私人照片!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全稿,并作序追忆对王小波的思念之情。
★王蒙、王朔、李敬泽、章诒和、徐则臣、徐浩峰、麦家、冯唐、柴静,诸多文坛名家倾情推荐,致敬王小波。
海报:
写出《黄金时代》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写得好。——王小波
本书收入王小波颇负盛名的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其中《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故事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正面书写对“性爱”“自由”的追求,反思人的生存现状,并彰显了人性中的自由与本真。王小波说:“写《黄金时代》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第13届、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编剧奖。
黄金时代
三十而立
似水流年
一
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样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陈清扬找我证明她不是破鞋,起因是我找她打针。这事经过如下:农忙时队长不叫我犁田,而是叫我去插秧,这样我的腰就不能经常直立。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腰上有旧伤,而且我身高在一米九以上。如此插了一个月,我腰痛难忍,不打封闭就不能入睡。我们队医务室那一把针头镀层剥落,而且都有倒钩,经常把我腰上的肉钩下来。后来我的腰就像中了霰弹枪,伤痕久久不退。就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起十五队的队医陈清扬是北医大毕业的大夫,对针头和勾针大概还能分清,所以我去找她看病。看完病回来,不到半个小时,她就追到我屋里来,要我证明她不是破鞋。
陈清扬说,她丝毫也不藐视破鞋。据她观察,破鞋都很善良,乐于助人,而且最不乐意让人失望。因此她对破鞋还有一点钦佩。问题不在于破鞋好不好,而在于她根本不是破鞋。就如一只猫不是一只狗一样。假如一只猫被人叫成一只狗,它也会感到很不自在。现在大家都管她叫破鞋,弄得她魂不守舍,几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陈清扬在我的草房里时,裸臂赤腿穿一件白大褂,和她在山上那间医务室里装束一样。所不同的是披散的长发用个手绢束住,脚上也多了一双拖鞋。看了她的样子,我就开始捉摸:她那件白大褂底下是穿了点什么呢,还是什么都没穿。这一点可以说明陈清扬很漂亮,因为她觉得穿什么不穿什么无所谓。这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自信心。我对她说,她确实是个破鞋。还举出一些理由来:所谓破鞋者,乃是一个指称,大家都说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没什么道理可讲。大家说你偷了汉,你就是偷了汉,这也没什么道理可讲。至于大家为什么要说你是破鞋,照我看是这样:大家都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而你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你是破鞋。假如你不想当破鞋,就要把脸弄黑,把乳房弄下垂,以后别人就不说你是破鞋。当然这样很吃亏,假如你不想吃亏,就该去偷个汉来。这样你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破鞋。别人没有义务先弄明白你是否偷汉再决定是否管你叫破鞋。你倒有义务叫别人无法叫你破鞋。陈清扬听了这话,脸色发红,怒目圆睁,几乎就要打我一耳光。这女人打人耳光出了名,好多人吃过她的耳光。但是她忽然泄了气,说:好吧,破鞋就破鞋吧。但是垂不垂黑不黑的,不是你的事。她还说,假如我在这些事上琢磨得太多,很可能会吃耳光。
倒退到二十年前,想象我和陈清扬讨论破鞋问题时的情景。那时我面色焦黄,嘴唇干裂,上面沾了碎纸和烟丝,头发乱如败棕,身穿一件破军衣,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粘上的,跷着二郎腿,坐在木板床上,完全是一副流氓相。你可以想象陈清扬听到这么个人说起她的乳房下垂不下垂时,手心是何等的发痒。她有点神经质,都是因为有很多精壮的男人找她看病,其实却没有病。那些人其实不是去看大夫,而是去看破鞋。只有我例外。我的后腰上好像被猪八戒筑了两耙。不管腰疼真不真,光那些窟窿也能成为看医生的理由。这些窟窿使她产生一个希望,就是也许能向我证明,她不是破鞋。有一个人承认她不是破鞋,和没人承认大不一样。可是我偏让她失望。
我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想证明她不是破鞋,就能证明她不是破鞋,那事情未免太容易了。实际上我什么都不能证明,除了那些不须证明的东西。春天里,队长说我打瞎了他家母狗的左眼,使它老是偏过头来看人,好像在跳芭蕾舞。从此后他总给我小鞋穿。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清白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
二、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
三、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
结果是三条一条也不成立。队长家确有一棕色母狗,该母狗的左眼确是后天打瞎,而我不但能持枪射击,而且枪法极精。在此之前不久,我还借了罗小四的气枪,用一碗绿豆做子弹,在空粮库里打下了二斤耗子。当然,这队里枪法好的人还有不少,其中包括罗小四。气枪就是他的,而且他打瞎队长的母狗时,我就在一边看着。但是我不能揭发别人,罗小四和我也不错。何况队长要是能惹得起罗小四,也不会认准了是我。所以我保持沉默。沉默就是默认。所以春天我去插秧,撅在地里像一根半截电线杆,秋收后我又去放牛,吃不上热饭。当然,我也不肯无所作为。有一天在山上,我正好借了罗小四的气枪,队长家的母狗正好跑到山上叫我看见,我就射出一颗子弹打瞎了它的右眼。该狗既无左眼,又无右眼,也就不能跑回去让队长看见—天知道它跑到哪儿去了。
我记得那些日子里,除了上山放牛和在家里躺着,似乎什么也没做。我觉得什么都与我无关。可是陈清扬又从山上跑下来找我。原来又有了另一种传闻,说她在和我搞破鞋。她要我给出我们清白无辜的证明。我说,要证明我们无辜,只有证明以下两点:
一、陈清扬是处女;
二、我是天阉之人,没有性交能力。
这两点都难以证明。所以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无辜。我倒倾向证明自己不无辜。陈清扬听了这些话,先是气得脸白,然后满面通红,最后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了。
陈清扬说,我始终是一个恶棍。她第一次要我证明她清白无辜时,我翻了一串白眼,然后开始胡说八道。第二次她要我证明我们俩无辜,我又一本正经地向她建议举行一次性交。所以她就决定,早晚要打我一个耳光。假如我知道她有这样的打算,也许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弦。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实则暗流涌动,充满了潜台词和未说出口的情感张力。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没有滥用煽情的桥段,而是依靠环境的渲染和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来推动情感的爆发。那种在平静表面下酝酿着巨大风暴的感觉,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屏住了呼吸。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急于给你答案,而是让你沉浸在那种悬而未决的氛围中,跟随角色一起去探寻真相或释怀。那种阅读体验,就像是拆解一个极其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读完之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总想找人讨论一下某个情节的深层含义,但又觉得,或许只有自己沉浸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微妙的震撼。
评分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的设计堪称精妙绝伦,它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但又处理得极其流畅自然,丝毫没有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作者在不同时间线之间穿梭自如,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总能在你以为已经掌握了全部线索的时候,抛出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一切判断。这种结构上的复杂性,反而为故事增添了无穷的层次感和探索的乐趣。我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去梳理人物之间的错综关系,每一次梳理都像是在解开一个复杂的谜团,充满了解谜的快感。这种叙事上的大胆尝试,无疑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它挑战了传统的故事讲述模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可以说,这本书的骨架搭建得极其稳固且富有想象力,绝非等闲之作可比。
评分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却又不失现代的犀利。我发现作者似乎对文字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每一个形容词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既准确又富有意境。它没有那种华丽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沉稳、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宏大的场景和坚韧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它对环境和氛围的描写,那种通过气味、光影和声音构建起来的世界,仿佛触手可及,极具沉浸感。尤其是一些哲理性的探讨,作者处理得非常高明,不生硬灌输,而是巧妙地融入到角色的困境和选择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方式,实在是一种高级的文学享受。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更像是一坛需要时间去细品的陈年佳酿,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风味。
评分我必须赞扬作者在塑造配角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配角的生命力甚至超越了主要角色,他们各自带着完整的人生轨迹和坚守的信念登场,哪怕只是匆匆一瞥,也令人过目难忘。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个极其真实可信的社会群像。书中对于社会百态的观察,精准得令人心惊,那种对人性复杂面——包括贪婪、软弱、坚韧与光芒——的剖析,既残酷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它没有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黑白两极,而是深入到灰色地带,展现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与抗争。读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那个世界,与形形色色的人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视,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与重量下的挣扎。这种对“众生相”的描摹,远比单纯聚焦于主角的冒险来得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情感底色是深沉的,但它并非一味地渲染悲剧。恰恰相反,正是在那层深沉的底色之上,那些微小的希望和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连接才显得愈发珍贵和闪耀。它探讨了“失去”与“铭记”的主题,但不是以一种沉溺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更具前瞻性的姿态,教导人们如何带着过去继续前行。书中的高潮部分处理得极其克制,没有歇斯底里的爆发,却有着直击灵魂的穿透力,那种力量是安静的,是持久的。它让你在读完后,不是感到心力交瘁,而是涌起一股平静的力量,仿佛经过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本书提供的价值,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和确认,它让人更加珍惜那些转瞬即逝却又无比真实的瞬间。
评分书很好看,准备看完这个再去看黄金时代的电影。
评分满减叠券,400-300,京东618活动超给力!
评分本书为王小波杂文代表作,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书中对女权主义、科学与迷信、同性恋、小说创作、知识分子等话题进行剖解,展现了一座智性的迷宫,让读者从他那里学会如何独立而自由地思考,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尊严与自由。这种观点在上世界九十年代点爆了一代人的青春,放在当下,依然具有鲜活的感染力。
评分读书日买的书,100减50,很划算,可以提前囤点书,留着以后看
评分正版书,纸质不错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评分京东上购买的好书,价格实惠!京东物流特别快,服务也好。赞!
评分宝贝很不错。一直在京东买书。特别快
评分那个时代是个超越的时代,如黄金一般。
评分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