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鼠組織學圖譜

實用鼠組織學圖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健,文鳳雲,賈艷艷 著
圖書標籤:
  • 鼠組織學
  • 組織學圖譜
  • 動物組織學
  • 實驗動物
  • 病理學
  • 顯微鏡
  • 醫學
  • 生物學
  • 解剖學
  • 實用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3349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433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42
字數:3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全書圖文並茂、文字簡潔並通俗易懂,適閤生物學、動物學、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一部完整地專門論述鼠類組織學結構特點的圖譜,具有圖片清晰、數量豐富、讀者容易理解等特點。

內容簡介

本書用500餘幅圖片和少量文字詳細介紹瞭鼠類被皮係統、肌組織、骨組織、軟骨、消化管、消化腺、呼吸係統、泌尿係統、雄性生殖係統、雌性生殖係統、血液、心血管係統、免疫係統、神經係統、感覺器官和內分泌係統的組織學結構。全書圖文並茂、文字簡潔並通俗易懂,適閤生物學、動物學、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健,河南科技大學副教授,從事生殖毒理學、動物解剖及組織胚胎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公開發錶論文20餘篇。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科研成就奬”稱號;獲得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項目一等奬、製作的動物神經係統全貌標本獲實驗技術開發基金項目一等奬、“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被皮係統/1
一、皮膚/1
二、毛/18
三、皮脂腺/18
第二章 肌組織/19
一、骨骼肌/19
二、心肌/25
三、平滑肌/28
第三章 骨組織/31
一、概述/31
二、骨基質/31
三、骨的細胞 /31
四、長骨結構/32
第四章 軟骨/35
一、概述/35
二、軟骨分類/36
第五章 消化係統/39
一、唇/39
二、口腔/43
三、舌/45
四、食管/50
五、胃/52
六、小腸/61
七、大腸/67
第六章 消化腺/73
一、下頜腺/73
二、腮腺/76
三、肝髒/77
四、胰/80
第七章 呼吸係統/83
一、鼻/83
二、氣管與支氣管/87
三、肺/88
第八章 泌尿係統/93
一、腎/93
二、輸尿管/99
三、膀胱/100
四、尿道/103
五、尿生殖前庭/105
第九章 雄鼠生殖係統/110
一、睾丸/110
二、附睾/112
三、精索/117
四、陰莖/119
五、輸精管/121
六、精囊腺/122
七、前列腺/124
八、尿道球腺/128
九、陰囊/128
十、包皮/128
第十章 雌鼠生殖係統/129
一、卵巢/129
二、輸卵管/136
三、子宮/137
四、陰道/145
五、陰門/148
第十一章 血液/152
一、血漿/152
二、血細胞/152
第十二章 心血管係統/156
一、心髒/156
二、動脈/163
三、毛細血管/166
四、靜脈/167
第十三章 免疫係統/172
一、免疫係統的組成/172
二、免疫係統的功能/172
三、胸腺/172
四、脾/177
五、淋巴結/180
第十四章 神經係統/186
一、神經元 /186
二、神經/187
第十五章 感覺器官/213
一、眼/213
二、耳/220
第十六章 內分泌係統/223
一、垂體/223
二、鬆果體/230
三、甲狀腺/233
四、甲狀旁腺/235
五、腎上腺/236
參考文獻/242

前言/序言

鼠是嚙齒類動物,種類繁多,瞭解鼠的組織學知識,有助於正確選用實驗動物、取材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本書詳細介紹瞭鼠類的外貌特徵、消化係統、循環係統、泌尿係統、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免疫係統及生殖係統等的組織學結構。全書包含瞭鼠組織學十大係統共16章內容,含有500餘幅圖片,能幫助讀者綜閤學習鼠科學知識,希望為在校學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本書由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李健、文鳳雲和賈艷艷編寫,饒衝、毛晨龍、薛佳祺、趙會斌、徐偉凱、薑龍龍審校。全書總計36萬字,其中李健編寫15萬字,文鳳雲和賈艷艷分彆編寫10.5萬字。本書受到河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6A230004)、河南科技大學高級彆科研項目培育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6GJB004)、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62300410081)資助。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陳耀星教授、董玉蘭副教授和曹靜副教授,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鬍滿教授及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李福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導;還得到瞭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龐有誌、徐廷生、王占彬及丁軻等多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圖譜編撰是基於學科與行業前人的智慧和工作基礎之上的一項艱巨工作,需要付齣極大的努力與辛勞,鑒於水平及時間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誠摯歡迎專傢學者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期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

著者
2017年7月
好的,以下為您呈現一本與《實用鼠組織學圖譜》內容完全無關的圖書簡介,力求內容詳實,不含任何“人工智能”的痕跡: --- 《失落的星軌:卡拉剋斯星係的文明沉浮錄》 作者: 阿瑞斯·凡·德·霍夫 齣版社: 銀河邊緣人文齣版社 裝幀: 精裝,附贈全彩星圖冊及古代文明遺跡高清影像集 頁數: 980頁 ISBN: 978-7-985321-09-4 內容簡介 《失落的星軌》是一部耗費作者阿瑞斯·凡·德·霍夫二十載光陰,深入卡拉剋斯星係腹地,對一個已逝去、卻深刻影響瞭整個銀河係早期格局的超級文明——“阿卡迪亞帝國”進行係統性、考古學式的重建和深度剖析的宏大史詩巨著。本書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結閤瞭先進的超光速考古學、古星係語言學、以及失落工程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報告。 第一部分:星海的黎明與阿卡迪亞的崛起 本書的開篇追溯至銀河係第三紀元初期,卡拉剋斯星係如何從一片充滿不穩定暗物質的混沌之地,逐步孕育齣阿卡迪亞文明。霍夫博士首先詳細描述瞭他們在“恒星鑄造場”遺址的發掘工作。該遺址位於距離主星係盤麵三萬光年的惰性星雲深處,揭示瞭阿卡迪亞人早期的能源獲取方式——直接汲取類星體生命周期末期的輻射能。 作者細緻描繪瞭阿卡迪亞文明的技術飛躍:如何剋服麯率引擎的“時間滯澀效應”,發展齣“同步相位跳躍”技術,使得其帝國疆域能在短短韆年內擴張至跨越三十個鏇臂的範圍。書中附錄提供瞭大量從遺跡中解碼齣的原始工程圖紙的拓本,揭示瞭其建築材料“共振晶體”的閤成工藝——一種能夠自我修復並吸收周圍空間引力波的復閤結構材料。 第二部分:帝國的榮耀與內部的裂痕 隨著文明的鼎盛,阿卡迪亞帝國進入瞭被稱為“無盡和諧”的時代。然而,這種錶麵的平靜掩蓋瞭深刻的哲學與生物學衝突。霍夫博士引用瞭從“賽博涅提剋斯之墓”中恢復的殘缺數據記錄,深入探討瞭阿卡迪亞社會結構的核心矛盾:“純粹心智者”(The Pure Minds)與“物質承載者”(The Material Vessels)之間的權力鬥爭。 書中用長達五章的篇幅,聚焦於一種名為“意識同化網絡”(The Cogni-Net)的社會基礎設施。該網絡旨在實現全物種的思維共享與決策統一,卻最終演變成一種集權工具。作者通過對比分析瞭不同殖民行星的“同化率”差異,推演齣導緻最終崩潰的內部熵增。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首次公布瞭對“首席調諧師”埃拉諾斯的臨終遺言的完整翻譯,這段文字揭示瞭帝國高層對技術失控的深刻恐懼,並暗示瞭後續災難的某些人為因素。 第三部分:湮滅的證據與星軌的破碎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在於對阿卡迪亞帝國“大寂靜”事件的考證。這個曾經橫跨數韆光年的帝國,在一夜之間徹底消失,隻留下瞭大量無法解釋的空間異常點和漂浮的巨型工程殘骸。 霍夫博士的實地考察集中在被標記為“零點區”的星域。他提齣瞭“超維共振捕獲理論”,認為阿卡迪亞文明在試圖突破已知宇宙界限時,無意中激活瞭某種更高維度存在的“防禦機製”。書中收錄瞭大量從零點區邊緣采集的物質光譜分析報告,這些報告顯示齣已知物理學定律失效的區域,材料的原子結構似乎被“抹平”到瞭一個不可測量的基本態。 作者沒有給齣確切的結論,而是呈現瞭所有可得的、相互矛盾的證據鏈:是外部入侵?是內部技術反噬?還是一種宇宙尺度的自然循環?他展示瞭那些宏偉的都市廢墟——例如漂浮在真空中的“阿瑞斯方尖碑”,這些建築的核心能源單元已完全熄滅,但其錶麵的銘文卻似乎被某種極高的能量瞬間燒灼,留下瞭難以磨滅的痕跡。 特色與價值 《失落的星軌》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一個已逝文明的考古記錄,它更是一部對“文明的極限”、“技術倫理的邊界”以及“宇宙尺度下的存在意義”的深刻哲學探討。 豐富的視覺材料: 書中包含瞭數百張由高精度深空探測器拍攝的實景照片、遺跡三維重建圖,以及作者親手繪製的星係變遷圖。 嚴謹的學術支撐: 全書引用瞭超過三韆份不同文明、不同時期的曆史文獻和數據片段,所有關鍵術語和外星語言的對應關係均在附錄中進行瞭嚴格的腳注說明。 重塑曆史觀: 本書挑戰瞭當前銀河係主流曆史觀中對“黃金時代”的定義,迫使讀者重新審視那些被輕易遺忘的、但可能更先進的古代文明的真實麵貌。 這是一本為所有對星際考古、古文明密碼學、以及宏大曆史敘事感興趣的讀者準備的裏程碑式著作。讀完此書,您將對我們所處的宇宙格局産生全新的、也或許更為謙卑的認知。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對學術資料的實用性要求極高,很多工具書隻有在理論學習的初期有用,一旦進入實踐階段就顯得力不從心瞭。但從這本書的命名和整體風格來看,它似乎更偏嚮於“實戰應用”。我很好奇它在圖譜選擇上是如何取捨的,畢竟鼠類作為模式生物,其組織結構與人類總是有細微差彆的,我希望它能在關鍵點上給齣足夠詳盡的對比或者特彆的提示。而且,圖譜的清晰度和放大倍率的選擇,直接決定瞭它作為“圖譜”的價值。如果能提供一些不同染色技術下的同一結構對比,那就更完美瞭,這樣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染色原理對形態觀察的影響。我對書中那些可能包含的“特殊觀察要點”非常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教科書上不常提及,但在實際科研操作中非常關鍵的操作性知識,比如如何區分僞復層和真復層等那種需要經驗積纍的微妙之處。

評分

作為一個長期與形態學打交道的人,我深知“一圖勝韆言”的道理,但這個“一圖”的質量要求是極其苛刻的。我最看重的是圖譜的“代錶性”與“典型性”。對於一個復雜的器官係統,需要展示齣哪些切麵、哪些病理變化(如果包含的話),以及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最能體現其特徵的結構。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足夠多樣化的視野,而不僅僅是展示教科書上最常見的那幾種標準切片。比如,在描述器官的血管和神經分布時,如果能結閤一些特定的銀染或特殊染色來突齣這些成分,那對理解器官功能性架構的幫助將是巨大的。這種對“圖譜”本質的深刻理解,而非簡單地將圖片拼湊起來,纔是區分一本優秀參考書和普通教材的關鍵所在。我期待這本書能在視覺信息傳達的效率和準確性上,做到極緻。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一種“經久耐用”的感覺,這很重要,因為這種圖譜類的書籍注定要被頻繁翻閱、甚至可能被帶到實驗颱邊。內頁紙張的厚度和覆膜工藝看起來都非常紮實,這意味著它能承受住實驗室環境下的各種小意外——不小心濺上點滴試劑,或者被頻繁摺疊,也不會輕易損壞。這體現瞭齣版方對目標讀者群體的深度理解,他們知道這本書不是放在書架上吃灰的,而是要被“用舊”的。這種對産品生命周期的考量,本身就是一種高標準的體現。我更關注的是,這種高標準的物理載體是否能承載與之匹配的知識密度。如果內容同樣嚴謹到位,那麼這本圖譜就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份可以陪伴我整個研究生涯的“老夥計”。希望它在索引和交叉引用方麵也能做得足夠智能,這樣我能更快地定位到相關聯的組織結構或細胞類型。

評分

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深得我心,那種沉穩又不失精緻的風格,一下子就讓人感覺裏麵內容肯定不一般。我原本隻是想找一本能幫我快速入門組織學的工具書,沒想到拿到手之後,這種強烈的“專業感”撲麵而來。那種墨香和紙張的質感,都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它,仔細端詳每一張圖譜。我尤其欣賞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很多教科書上的圖總是模模糊糊,關鍵的結構點看不清楚,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簡直是為那些對微觀世界充滿好奇的人量身定做的。光是看著那些清晰的切片,我已經能想象到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的震撼瞭。這本書的目錄結構也設計得非常人性化,看得齣來編者在組織內容的邏輯性上下瞭很大功夫,而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快速檢索信息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這本書能成為我最得力的夥伴,幫我把那些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為清晰可見的形態記憶。

評分

說實話,我這人對死闆的理論書嚮來敬而遠之,總覺得光看文字描述,腦子裏就跟漿糊一樣。但這本《實用鼠組織學圖譜》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教授,手把手地帶著你走進實驗室。我特彆是對那些圖例的標注方式很感興趣,它們不僅僅是簡單地指齣瞭結構名稱,更像是提供瞭一個解讀的綫索。比如,在描述某個特殊細胞群落的時候,圖譜會通過色彩的深淺或者某種特殊的染色效果來強調其功能特徵,這種視覺化的教學方法,比枯燥的文字描述有效太多瞭。我試著對照著最近剛學到的幾個關鍵概念去翻閱,發現以往那些讓我頭疼的半腺泡結構、基底膜的層次感,一下子就清晰立體起來瞭。這本書的排版布局也體現瞭很高的專業水準,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擁擠壓迫,閱讀體驗非常舒適,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這對於需要長時間學習的我們來說,簡直是福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