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计算和虚拟化基础知识,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数据中心建设中有关基础环境方面的相关技术和标准,包括数据中心的选址、功能区划分、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防护系统、监控系统等。
3、数据中心的网络子系统,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数据中心主要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市场上针对数据中心的主流网络产品、数据中心
网络的新技术以及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的计算子系统,包括两种不同计算架构的主要特点、服务器相关技术以及计算虚拟化技术和产品。
4、数据中心的存储子系统,包括存储基本技术和RAID、存储虚拟化相关技术、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
5、数据中心的安全子系统,包括信息安全概述、云数据中心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在数据中心部署的主要安全产品,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如何构建数据中心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6、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从基础环境、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不同方面介绍了相关运维技术。
内 容 简 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将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部分,阐述了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围绕数据中心职能的各组成部分,将全书分为7章。其中,第1章为数据中心概述;第2~6章,分别介绍了数据中心的基础环境建设、网络子系统、计算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和安全子系统;第7章围绕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从基础设施、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技术及工具。
本书可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部门以及各类数据中心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
第1章概述1
1.1云计算2
1.1.1云计算概念2
1.1.2云计算的发展现状2
1.1.3云计算的特点及优势4
1.1.4云计算发展对数据中心
提出的要求6
1.2虚拟化7
1.2.1虚拟化概念7
1.2.2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现状8
1.2.3虚拟化技术的应用9
1.3数据中心概述11
1.3.1数据中心的概念11
1.3.2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12
1.3.3数据中心的功能特点13
1.3.4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与挑战14
第2章基础环境建设17
2.1基础环境规划18
2.1.1数据中心选址18
2.1.2数据中心分级及技术指标18
2.2空间环境20
2.2.1功能区划分20
2.2.2机柜选型及布置21
2.2.3环境要求22
2.3布线系统22
2.3.1布线系统设计原则23
2.3.2拓扑结构23
2.3.3设备选型24
2.4供配电系统27
2.4.1等级标准要求27
2.4.2供电电源29
2.4.3主配电系统30
2.4.4UPS31
2.4.5二级配电系统34
2.5空气调节系统36
2.5.1空调类型36
2.5.2负荷计算38
2.5.3设备选型40
2.5.4具体实施41
2.6防护处理43
2.6.1静电防护43
2.6.2防火45
2.6.3防水48
2.6.4防雷49
2.6.5防电磁泄漏51
2.7监控系统52
2.7.1安防监控52
2.7.2环境监控54
第3章网络子系统59
3.1数据中心网络规划与设计60
3.1.1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的
需求分析60
3.1.2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原则60
3.1.3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原则61
3.1.4数据中心网络的规划和设计64
3.2数据中心网络核心设备66
3.2.1交换机工作原理66
3.2.2三层交换机在数据中心中
的优势68
3.2.3数据中心中网络的高可
用技术69
3.2.4数据中心中网络可靠性保障69
3.3数据中心网络主流产品70
3.3.1华为公司解决方案70
3.3.2思科公司解决方案72
3.4数据中心网络新技术75
3.4.1网络虚拟化75
3.4.2SDN77
3.4.3大二层网络79
3.4.4数据中心网络发展趋势82
第4章计算子系统85
4.1数据中心计算架构86
4.1.1云计算86
4.1.2高性能计算92
4.2服务器97
4.2.1服务器简介97
4.2.2服务器分类98
4.2.3服务器组件103
4.2.4服务器与PC机的区别109
4.2.5服务器主流厂商110
4.3计算虚拟化113
4.3.1计算虚拟化概述113
4.3.2计算虚拟化体系结构114
4.3.3计算虚拟化的优势115
4.3.4计算虚拟化平台115
第5章存储子系统121
5.1存储概述122
5.1.1存储的基本概念122
5.1.2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122
5.1.3存储技术发展趋势126
5.2磁盘的工作原理127
5.2.1磁盘结构与工作原理127
5.2.2磁盘接口协议130
5.2.3影响磁盘性能和I/O的因素132
5.2.4SSD133
5.3磁盘阵列技术RAID134
5.3.1RAID概述134
5.3.2RAID基础技术134
5.3.3RAID分级135
5.3.4RAID级别组合应用138
5.4主流存储设备140
5.4.1直连存储(DAS)140
5.4.2网络附加存储(NAS)142
5.4.3存储区域网络(SAN)148
5.5存储区域网络SAN149
5.5.1FC-SAN149
5.5.2IP-SAN156
5.5.3IP-SAN与FC-SAN的优劣159
5.6存储虚拟化160
5.6.1虚拟化的形式160
5.6.2存储虚拟化的类别161
5.6.3存储虚拟化面临的困境161
5.7数据备份162
5.7.1数据备份的意义162
5.7.2数据备份方式163
5.7.3备份系统架构163
5.7.4常用数据备份软件介绍166
5.8数据容灾技术167
5.8.1容灾的概述167
5.8.2容灾系统分类167
5.8.3容灾等级167
5.8.4容灾系统中常用技术168
5.8.5常见的容灾系统方案169
第6章安全子系统171
6.1信息安全概述172
6.1.1信息安全定义172
6.1.2我国信息安全发展历程172
6.1.3网络安全事件回顾173
6.2数据中心安全威胁与防范176
6.2.1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176
6.2.2系统安全威胁与防范179
6.2.3数据安全威胁与防范180
6.2.4Web应用安全威胁与防范182
6.2.5云数据中心安全威胁184
6.3数据中心安全技术介绍186
6.3.1硬件安全防护技术186
6.3.2数据安全检测技术186
6.3.3数据隔离恢复技术187
6.3.4数据安全备份技术187
6.4数据中心安全管理介绍188
6.4.1安全管理制度188
6.4.2安全管理策略188
6.5数据中心安全产品介绍190
6.5.1网络安全产品190
6.5.2系统安全产品191
6.5.3数据安全产品191
6.6数据中心安全体系案例介绍192
6.6.1安全防护系统192
6.6.2安全检测系统193
6.6.3安全审计系统194
第7章数据中心运维管理197
7.1数据中心运维的重要性198
7.2基础环境运维199
7.2.1空调系统运维199
7.2.2供配电系统运维200
7.2.3安防系统运维203
7.2.4消防系统运维204
7.3网络子系统运维205
7.3.1文档建立205
7.3.2网络系统巡检206
7.3.3运维监控软件207
7.3.4运维管理制度的建立208
7.4计算子系统运维208
7.4.1服务器基础运维208
7.4.2操作系统运维210
7.4.3应用服务运维214
7.5存储子系统运维217
7.5.1存储基础设施运维217
7.5.2存储系统运维218
7.5.3存储区域网络运维222
7.6安全子系统运维227
7.6.1安全运维体系介绍227
7.6.2安全监测系统运维228
7.6.3安全防护系统运维229
7.6.4安全审计系统运维230
7.6.5安全运维管理规范231
附录233
参考文献240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软件开发架构从传统的B/S(Browser/Server)架构逐步向C/C(Client/Cloud)架构转移。在C/C架构中,应用系统和数据集中部署在云端,用户通过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访问云端的数据及应用。在这种架构中,提供云服务的数据中心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新型的云数据中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对于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围绕云服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将数据中心分为基础设施、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子系统,介绍了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的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绍了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基础知识,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2章介绍了数据中心建设中有关基础环境方面的相关技术和标准,包括数据中心的选址、功能区划分、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防护系统、监控系统等。
第3章介绍了数据中心的网络子系统,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数据中心主要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市场上针对数据中心的主流网络产品,还介绍了数据中心网络的新技术,包括网络虚拟化、SDN、大二层技术等,最后介绍了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趋势。
第4章从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两个方向介绍了数据中心的计算子系统,包括两种不同计算架构的主要特点、服务器相关技术,以及计算虚拟化技术和产品。
第5章介绍了数据中心的存储子系统,首先介绍了存储基本技术和RAID,接着围绕数据中心三类主流存储系统——DAS、NAS和SAN,对其工作原理和主流产品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存储虚拟化相关技术,最后介绍了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
第6章介绍了数据中心安全子系统,包括信息安全概述、云数据中心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针对这些威胁,本章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介绍了如何加强数据中心的安全保障能力,接下来介绍了在数据中心部署的主要安全产品,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构建数据中心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第7章围绕着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展开,首先介绍了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基础环境、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不同方面介绍了相关运维技术。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互联网骨干网及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维工作,书中很多内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所积累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适合作为高校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从事数据中心建设运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书之用。
本书主要内容由林予松、李润知和刘炜撰写,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曹四海、任世宗、施晓杰、牛呈云、段志刚、张鹏飞、李筝等人。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和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5月
这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技术著作,对于想要在数据中心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来说,绝对是一份宝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展现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将数据中心从无到有、从规划到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清晰的划分,并在每一个阶段都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例如,在风险管理章节,作者不仅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还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来降低风险对数据中心的影响。此外,书中对安全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并给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过程,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敬畏。它让我明白,数据中心不仅仅是堆砌硬件,更是一门融合了工程学、管理学和安全学的高深艺术。
评分老实说,刚拿到《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比较泛泛而谈的技术书籍。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它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罗列各种技术参数上,而是着重于“为什么”和“如何做”。比如,在谈到电源系统时,它会先分析不同供电方案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然后才会深入到具体的设备选型和布线设计。这种由浅入深、由概念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理解技术原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从业务需求出发,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书中的许多章节都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的流程和模板,这对于实际项目落地非常有帮助。而且,它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比如云计算、边缘计算对数据中心的影响,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让我对这个领域保持了敏锐的洞察力。
评分当我拿到《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这本书时,我正在进行一项新的数据中心规划项目,而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非常贴合实际需求,而且作者的经验非常丰富,很多观点都极具启发性。例如,在关于制冷系统的部分,书中详细比较了不同的制冷技术(如风冷、水冷、液冷)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并结合了实际运行成本和能效比进行了分析,这对我选择合适的制冷方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另外,书中关于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如何影响数据中心设计和管理的部分,也让我茅塞顿开,它帮助我理解了如何在新技术浪潮下,构建更加灵活、弹性的数据中心架构。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传授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在阅读《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精细的管理。书中对冗余设计、容灾备份的论述,让我认识到在建设过程中“多一分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同时,它对监控系统、告警机制以及故障排除流程的详细介绍,也让我明白了在日常运营中,持续的监测和快速响应是保证服务连续性的生命线。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人员培训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数据中心离不开一支专业、有经验的运维团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打造“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书。读完后,我脑海中构建的数据中心蓝图更加完整,也更加务实,能够更好地指导我未来的工作实践。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对数据中心已经有了不少了解,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从最初的选址规划,到机房内部的供电、制冷、布线,再到后期的运维和安全管理,几乎涵盖了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书中对各种专业术语的解释非常到位,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绿色数据中心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能耗,这对于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IT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理论的阐述,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规模和类型数据中心的设计考量,以及在实际运营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有了更系统、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这本书绝对是数据中心从业者、IT管理者以及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的必备读物。
评分看看,对考试有好处
评分编者似乎想面面俱到,但每个章节过于简单。这种书做教材,会害死学生的。
评分学习了
评分包装没有书坏了一点包装没有书坏了一点
评分编者似乎想面面俱到,但每个章节过于简单。这种书做教材,会害死学生的。
评分可以直接去看你哦
评分很好
评分买了一堆书慢慢看,字数是个很烦滴事情。
评分京东快递 三天就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