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皇帝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从这,开始进入雍正皇帝波澜壮阔的人生……
(责任编辑:陈宾杰杨淳子)
内容简介
康熙末年,处于盛世景象的大清王朝实已危机四伏,一场黄河水灾引发财政危机。危急关头,办差阿哥胤禛挺身而出。他摆下鸿门宴,强行向地方官和富商“募捐”二百多万两银子;为了追讨国库欠款,甚至逼得老臣上吊。他了解国计民生,深谙朝野间的制约与平衡之道,在险象环生的夺嫡大战中胜出。
雍正皇帝登基后,着手整肃吏治,擢用新人田文镜、刘墨林等,同时查抄贪官污吏的家财,用以军需及赈灾,官场气象为之一新;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一系列新政,旨在抑制官绅敛财并发展经济;借青海大捷之利,粉碎八爷党的政变阴谋,然而八爷党余威未尽,欲借铁帽子王架空雍正……
一方面是宫廷内部的帝位之争,一方面是与既得利益集团的斗争,这两种斗争始终贯穿于雍正皇帝错综复杂的一生。雍正王朝是康乾之治承前启后的王朝,作者以其作为一个切面,深入探讨了封建王朝面临的诸多问题。看懂雍正王朝,也就看懂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
作者简介
刘和平,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历史学者。祖籍湖南邵东,生于湖南衡阳,长期从事历史学研究,舞台剧、电视剧和小说创作,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影视著作权专家鉴定委员会会长。
其编剧创作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囊括了包括“飞天奖”“金鹰奖”及“白玉兰奖”在内的各种编剧奖,后者更为业界视为史诗级的巨作。其编剧创作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被历史学界公认为是“对历史学的研究和阐述已达到史学研究的前沿”,更被众多业内外人士称为“中国电视剧历史剧高峰之作”。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卷
片头
第 一 集 办差阿哥
第 二 集 哀民生之多难
第 三 集 困龙在田
第 四 集 庙堂鼠雀何其多
第 五 集 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 六 集 孤臣难为
第 七 集 我有深疾问不得
第 八 集 八爷如意否
第 九 集 戒得 戒得
第 十 集 满朝乱敲东宫鼎
第十一集 争是不争 不争是争
第十二集 难扶是阿斗
第十三集 千里杀人睡眼忪
第十四集 火烧《百官行述》
第十五集 明月照萧墙
第十六集 西北有鹿
第十七集 霜刃未曾试
第十八集 传位几阿哥
第十九集 雄主有忌
第二十集 雍正通宝
下卷
第二十一集 天下第一巡抚
第二十二集 英才难入彀
第二十三集 逢君之恶
第二十四集 罪在朕躬
第二十五集 天子重英豪
第二十六集 取瑟而歌
第二十七集 英雄欺人大将军
第二十八集 灯下黑
第二十九集 跪雨午门
第三十集 摊丁入亩
第三十一集 包衣奴才
第三十二集 连贬十八级
第三十三集 本是同根生
第三十四集 旗人原来不耕田
第三十五集 一体当差 一体纳粮
第三十六集 科甲朋党
第三十七集 图穷匕首见
第三十八集 八旗议政
第三十九集 有国无家
第四十集 高处不胜寒
后记
精彩书摘
这里是难民营与当地居民相隔禁地的边沿。
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哭喊声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围观。
胤禛一行也被这哭声吸引,牵着马走近人围。
人围中,一领破席盖着一具尚未成年的少年尸首。
破席一端露出那少年干瘦的小脚。
一个乌眉灶眼的孩子跪在尸首旁嚎天吼地哭喊:“大爷们哪!买下我吧!买下我吧!我得卖几个钱葬了我哥呀!我哥死得惨哪!他讨来的残汤剩饭都让我吃了,他是为了我活活饿死的呀!”
这时,已有些人朝这少年面前扔铜板。
那孩子不停地叩头:“你老积善有福呀!生下儿子个个点状元,生下女儿人人封诰命哪!你老人家后人红顶子用车装,凤冠霞帔用船运哪!”
人围中有人笑出声来:“这小子花嘴不要钱,出这么多红顶子,凤冠霞帔,谁来养活他们哪?”
那孩子接口哭应:“我来养哪,谁教他们都是儿子和女呀,我做牛做马,拼死累活都来养你老人家的红顶子和凤冠霞帔呀!”
就连“一笑黄河清”的胤禛也不禁破颜莞尔,突然,他的眉峰一耸。
胤禛发现,那“尸首”露在席外的脚趾头微微动了动。
胤禛心里明白,却不点破,只是对身旁的胤祥点了点。
胤祥朝身旁的侍从使了个眼神。
那侍从会意,掏出一颗碎银扔在那孩子面前。
那孩子眼睛一亮,哭声立止,急忙拾起碎银,扫拢铜钱,装入袋中。然后将破席一掀,叫道:“坎儿,快起来谢爷们的赏!”
破席下的“尸首”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同那孩子一道跪在地上叩了个响头,齐道:“谢爷们的赏!”
然后,两人一溜烟钻出人围,飞跑而去。
胤禛:“能叫咱们上当,这孩子定有出息!”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杂沓而来。
一个壮硕精干的汉子领着几名随从驰马奔来。
那汉子远远地瞧着胤禛一行,就忙不迭滚鞍下马,把缰绳一扔,快步走向胤禛和胤祥。
那汉子奔至胤禛胤祥面前,干练地刷下马蹄袖,撩起衣摆,双膝跪地:“奴才年羹尧叩见四爷、十三爷!”
胤禛脸上飞快地掠过一丝欣慰,旋又凝肃地说:“起来吧。”
年羹尧:“是。”
胤祥笑了:“年羹尧,好你个小子,怎么知道我们会从这一路来?”
年羹尧也笑了:“奴才跟着四爷这么多年,能不知道主子的心思吗?我料定,第一,主子必定从黄泛区这条道来;第二,必定微服简从,因此,奴才也没穿官服,带着人在这里候了两天了。”
胤禛一边走,一边问道:“我的信收到了吗?”
年羹尧:“回主子,早就收到了。主子要请的那个人,奴才也已经安顿好了。”
胤禛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样?在杭州将军手下当参将还顺心吧?”
年羹尧:“回主子的话,奴才无论在哪儿也没有跟着主子‘顺心’哪!”
胤祥显然已抓住了这一对主奴的脉跳,不失时机地打趣道:“好一个奴才,真会顺着主子的杆儿爬。怎么?想跟我们回京呀?”
胤祥说着,偷偷给年羹尧递了一个眼色。
年羹尧会意,抓住机会说道:“诚所愿也,不敢请耳。”
胤禛:“好吧。这一向先跟着我和十三爷办理筹款赈灾的差使,办完了,咱们一块儿回北京。”
年羹尧一喜,抢步上前,向胤禛和胤祥请了一个十分边式的安:“谢四爷!谢十三爷!”
说着,胤禛一行已走到小镇的另一头。突然,他们发现刚才诈死骗钱的两个小孩正猴急鬼跳地同牵着一群女孩的那个叫王三发的人牙子争吵。
那人牙子把两个小孩交给他的一把铜钱和那颗碎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冷笑着说道:“这么点钱就想赎一个大姑娘,做你娘的梦去吧!”说着,把钱往地上一扔。
刚才卖身葬母的那女孩见状伤心地大哭起来。
装死尸的那男孩一面忙着在地上捡钱,一面说道:“翠儿,你别哭,你别哭,我和狗儿一定会救你的。”
狗儿却一跳一个高冲着那人牙子嚷嚷:“我操你妈天打雷劈的人牙子,几块薄木板就换人家一个大姑娘,逼良为娼,你不得好死!”
那人牙子大怒,举手朝狗儿扇去:“你这狗娘养的……”
那狗儿何其机敏,一闪闪开,继续骂道:“你这狗娘养的。有本事你松开绳子和小爷大战三百回合!”
那人牙子虽恼,却也担心松开绳子上了那狗儿的当,当即狠狠地吐了一口痰,牵着那群女孩走去。
那狗儿怎肯罢休?向坎儿使了个眼色,便要溜上前去偷解绳索。
那人牙子被撩得七窍生烟,扔下绳头便向狗儿扑去。
站在一旁观看的胤禛向年羹尧说道:“亮工,去,帮帮这两个小孩,放了那群姑娘!”
年羹尧:“是!”当即大踏步走向前去。
那人牙子正一把揪住狗儿的后领,扬手便要打去。
突然,一只大手捏住了人牙子扬起的手腕。
那人牙子顿时痛得龇牙咧嘴:“你他……”
年羹尧手上加劲一扳,那人牙子蹲了下去。
年羹尧:“光天化日,竟敢逼良为娟!快把这群女孩都放了!”
那人牙子:“你、你先松开手……”
年羹尧松手时顺势一推,那人牙子滚倒在地,接着挣扎着爬起嚷道:“好!你打得好!你管得好!你他妈知道这些女孩是谁买的吗?”
年羹尧:“谁买的,说来听听。”
那人牙子:“这是扬州府知府车铭车大人买了送给江南盐道任伯安任大人的家妓!有本事,你去放了她们!”
年羹尧闻言望了望胤禛、胤祥。
胤禛、胤祥走了过来。
胤禛望着那人牙子:“你刚才说这些女孩是车铭买了送给任伯安的家妓?”
那人牙子:“怎么?不相信?有种的随我到扬州府衙门去一趟?”
胤禛:“不错。我正要去扬州府衙门。”说着,转身吩咐年羹尧:“把这人牙子和女孩们都带上。走!”
年羹尧:“嗻!来呀,拿下这人牙子,带上这群女孩。”
众随从齐声暴应,上前抓起王三发,牵起绳头。
狗儿、坎儿见状走上前去,拦住年羹尧。
狗儿:“不行,你们不能把翠儿带走!”
年羹尧:“带不带她走,我做不了主。你得去问那位大爷。”说着,一指胤禛。
狗儿循着手势望去,不禁一愣,低声对坎儿说:“他们就是给我们银子的人,看样子不是坏人。我们去求求他。”
说完,狗儿拉着坎儿跑到胤禛面前,双双跪下:“老爷,你老救人救到底,我们三个人是一同逃难出来的,我们不能撇下翠儿一个人不管。你老放了她,生下儿子个个点状元……”
“生下女儿人人封诰命。是吗?”胤禛飞快地接过话茬。
狗儿被点破,有些尴尬,正想再说,胤禛却把脸一沉,对年羹尧说道:“一同带走!”说完,和胤祥大步走去。
……
《雍正王朝》:一部波澜壮阔的宫廷史诗,解码皇权与人性 穿越时空的凝视,洞悉王朝的脉搏 《雍正王朝》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历史小说,它以雍正帝的登基为起点,一路铺陈展开,直至这位性格复杂、治国手段铁腕的君王离世。小说并非简单地复述史实,而是以精妙的笔触,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权力博弈、人性挣扎与时代洪流。作者以严谨的态度考证史料,却又不失文学的想象力,将康熙末年群龙无首的朝堂、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以及雍正帝继位后如何力挽狂澜,重塑大清江山的曲折历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物群像:鲜活的灵魂,映照帝王之路 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塑造的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 雍正皇帝: 这是全书的核心,一个被历史标签化为“冷酷”、“专制”的皇帝。然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一个更立体的胤禛。他聪慧、隐忍,内心深处涌动着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与对权力的渴望。他背负着皇阿玛的期望,也承受着兄弟的猜忌与陷害。从一个在储位争夺中步步为营的皇子,到一个最终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的君主,胤禛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与挣扎。他并非天生就是暴君,而是被权力、被环境、被历史推向了一个必须做出艰难抉择的境地。小说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皇帝的孤独,一个改革者的艰辛,以及一个凡人在至高权力下的挣扎与嬗变。他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权衡,都牵动着整个王朝的命运。 康熙皇帝: 作为一代明君,康熙的晚年是本书重要的背景。他老谋深算,对几个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了如指掌,却也常常被权力的漩涡所裹挟。他既是培养了众多优秀皇子的“严父”,也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充满纠结的“慈父”。他深知大清江山来之不易,对于谁能担此重任,他有着自己的考量和盘算。康熙的智慧、他的无奈、他的权术,都为雍正的上位之路,乃至整个小说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其他皇子: 如八爷胤禩的温润如玉下的野心,十三爷胤祥的忠诚与牺牲,十四爷胤禵的耿直与冲动……这些皇子们并非简单的脸谱化人物,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为了各自的理想、为了各自的家族,在这个血雨腥风的权力场中上演着悲喜剧。他们的命运,与雍正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康熙末年大清王朝最动荡的时期。 朝臣百态:权力结构下的众生相 除了皇室内部,小说也细致描绘了朝堂之上形形色色的官员。有忠心耿耿、为国分忧的股肱之臣,如张廷玉、马尔萨斯;也有阿谀奉承、贪婪腐败的奸臣,如年羹尧(虽然后期有所转变,但其发迹与膨胀过程也是权力腐蚀人心的体现)、隆科多。这些人物的互动,展现了封建官僚体系的复杂性,也为雍正的改革提供了严峻的考验。雍正的“密折制度”、“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就是在与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的较量中逐步推行的。 历史的厚重与细节的考究 《雍正王朝》并非将历史事件简单地罗列,而是将它们巧妙地编织进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之中。小说中对清代官场制度、礼仪、服饰、建筑、甚至是当时的社会风貌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些细节的考究,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呼吸。 例如,关于“九子夺嫡”的描写,小说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权力斗争,而是深入到了每个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策略、手段,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从“明保”、“暗保”,到拉拢朝臣,再到利用舆论,每一个环节都写得惊心动魄。 艺术的升华:权力、人性与家国情怀 《雍正王朝》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对权力本身的探讨,以及权力如何塑造和扭曲人性。雍正的改革之路,充满了荆棘与血泪。他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甚至残酷的手段,这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褒贬不一的评价。小说则试图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去体察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同时,小说也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雍正帝以“为君难”、“为臣难”自省,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清帝国奠定一个更加稳固和繁荣的基石。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帝王,更是一个肩负民族命运的改革者。 阅读的价值:穿越时空的镜鉴 阅读《雍正王朝》,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段历史,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我们反思权力的本质,反思改革的代价,反思人性的复杂。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被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会被鲜活的人物所打动,也会在作者的引导下,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它让我们看到,历史并非是简单的善恶对决,而是一个充满了灰色地带、充满了无奈与取舍的过程。它让我们理解,一个伟大的王朝,需要无数的智慧、勇气、牺牲,才能得以维系和发展。 《雍正王朝》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鸿篇巨著。它以其宏大的格局、深刻的洞察、生动的人物,以及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清朝宫廷画卷,也让我们得以窥探一位帝王内心深处的复杂世界,以及那个时代所蕴含的深刻智慧与沉重抉择。它是一面映照历史的镜子,也是一幅解读人性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