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吴觉农与上虞茶: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十五年回眸》系统梳理汇总了研究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重大活动,吴觉农茶学思想对上虞茶产业的贡献等内容。这对于学习追思觉农先生的崇高茶德风范和对振兴中国荼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激励广大荼人发展当代茶业,建设茶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
第一章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及沿革
一、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
二、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会议
三、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各地联络处
第二章 吴觉农诞辰纪念活动
一、纪念吴觉农诞辰105周年活动
二、纪念吴觉农诞辰107周年活动
三、纪念吴觉农诞辰108周年活动
四、纪念吴觉农诞辰109周年活动
五、纪念吴觉农诞辰110周年活动
六、纪念吴觉农诞辰111周年活动
七、纪念吴觉农诞辰113周年活动
八、纪念吴觉农诞辰114周年活动
九、纪念吴觉农诞辰115周年活动
十、纪念吴觉农诞辰U6周年活动
十一、纪念吴觉农诞辰117周年活动
十二、纪念吴觉农诞辰118周年活动
十三、纪念吴觉农诞辰119周年活动
第三章 吴觉农学术论坛
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二、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三、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四、第四次学术研讨会
五、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六、第六次学术研讨会
七、第七次学术研讨会
八、第八次学术研讨会
第二篇 吴觉农茶学思想与上虞茶业的二次发展
第一章 上虞茶业的二次发展
一、上虞茶叶历史悠久
二、上虞茶业的第一次发展
三、上虞茶业的第二次发展
第二章 上虞茶叶生产基地
一、零星栽培效益低
二、基地建设得到重视
三、基地生产与茶叶质量并重
第三章 上虞名优茶叶开发
一、手工炒制名优茶
二、机械化炒制促进名优茶的发展
三、主要名优茶
第四章 上虞茶叶品牌建设
一、品牌建设滞步不前
二、品牌建设起步发展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章 上虞茶叶加工经销
一、茶叶采摘
二、茶叶加工
三、茶叶经销
四、主要加工经销企业
第六章 上虞茶园生态种植
一、生态茶园的建设
二、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
三、生态茶园的间套种
四、观光茶园
第三篇 吴觉农茶人精神与上虞茶文化
第一章 吴觉农故址遗迹
一、吴觉农故居
二、吴觉农夫妇陵墓
三、吴觉农铜像
四、吴觉农纪念室
五、吴觉农坐像
六、泰岳寺茶场
七、春晖中学
八、上虞茶场
九、吴觉农手迹
第二章 上虞茶古迹
一、峰山道场
二、后山
三、凤鸣山
四、鹑鸪岩
五、凤鸣山茶亭
第三章 上虞茶艺馆
一、紫云阁茶庄
二、天香楼茶楼
三、春草堂茶馆
四、叁叁茶苑
五、茗泉茶庄
第四章 茶叶社团组织
一、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
二、上虞区茶叶协会
三、上虞区茶文化促进会
第五章 上虞茶人
一、钱樑
二、何耀曾
三、刘祖香
四、陈金富
五、戚建乔
六、魏福炯
“觉农”精神代代传
前言/序言
吴觉农先生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又是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茶学的泰斗,在世界茶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一生为振兴中国茶业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茶学思想为中国茶学界留下了一笔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被国人誉为“当代茶圣”。
1897年,吴觉农先生出生于浙江上虞茶乡。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立下了革新中国茶业,造福万千茶农的远大志向,并将原名“荣堂”改为“觉农”,以示一生为农兴农的决心。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发出了“中国茶业如睡狮一般,一朝醒来,决不至于长落人后,愿大家努力吧!”的呐喊。觉农先生在70多年的事茶生涯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学术观点,最早提出中国茶业改革方案,倡导制订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抗战时期在复旦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研究所,最早提倡并实施组织茶农合作社,主持翻译世界茶叶巨著《茶叶全书》,负责组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中国茶叶公司,晚年主编《茶经述评》,倡导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率先倡导与推进全国茶叶加工机械化,组织茶业宏观经济研究和茶叶历史研究,等等。他对中国茶业全方面和开创性的贡献,深受海内外学术界和茶人的尊崇,也对当代中国茶业的发展和振兴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当今中国,国运兴,茶运兴。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正在成为中国茶人的奋斗目标。截至2015年,全国茶园面积达4316万亩,产量228万吨,已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中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超过1000克,拥有13亿7000万人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茶消费大国。一个大力推进“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的美景正在勃勃展现。
据《上虞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其境内就有野茶生长,至唐代,已开始有人栽培茶树并加工茶叶。其中吴觉农先生的家乡丰惠后山、凤鸣山及鹑鸪岩出产的茶叶最负盛名,有的还被列为贡品。近年来,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全体会员的努力推动下,上虞茶人践行觉农先生茶德风范,上虞茶业在茶叶的品牌、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今年,为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专门编写出版《吴觉农和上虞茶》一书,系统梳理汇总了研究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重大活动,吴觉农茶学思想对上虞茶产业的贡献等内容。这对于学习追思觉农先生的崇高茶德风范和对振兴中国茶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激励广大茶人发展当代茶业,建设茶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此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谨向研究会的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
是为序。
探寻中国茶文化的深邃脉络,洞悉近代茶学泰斗的智慧光芒 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默默耕耘、为茶业发展贡献毕生心血的先行者。他们的思想、实践与传承,不仅奠定了现代中国茶业的基石,更照亮了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吴觉农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一生与中国近代茶业的转型发展紧密相连,他的茶学思想更是集中国传统茶文化之大成,并融入了现代科学的严谨视角,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吴觉农先生的生平事迹,也不是孤立地呈现他某一阶段的学术观点。它是一次深入的、系统性的探寻,旨在通过对吴觉农先生茶学思想的梳理、剖析与研究,回溯近十五年来中国茶学界围绕这一伟大人物所展开的学术探索与思想传承的脉络。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带领读者走进吴觉农先生的智慧世界,理解他为何能成为一代茶学宗师,他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并发展壮大的,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思想又焕发出了怎样的生命力。 一、 钩沉索隐,重塑茶学巨擘的知识版图 吴觉农先生的茶学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方方面面。然而,这些思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土壤,又饱含着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吸收与融合。本书将深入挖掘吴觉农先生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学术渊源,以及他个人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我们将从吴觉农先生的早期教育与经历入手,追溯他如何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将对茶的热爱与对科学的追求相结合。例如,他对于中国传统名茶产区的深入考察,对于不同茶树品种的细致观察,对于传统制茶技艺的精湛掌握,都为他日后系统性茶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他如何借鉴和学习当时西方先进的农学、植物学、化学等知识,并将之应用于茶叶的研究与改良之中。这种中西合璧的学术态度,是吴觉农先生思想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本书将重点关注吴觉农先生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茶学思想: 茶树栽培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吴觉农先生深谙茶树的生长习性,对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提出的茶园管理理念,强调科学施肥、合理修剪、品种选育等,对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梳理他在这方面的具体主张,并结合当时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探讨其思想的先进性与实践价值。 茶叶加工的精细化与标准化: 中国传统茶叶加工技艺源远流长,但往往依赖经验传承。吴觉农先生则致力于将科学的原理引入茶叶加工过程,对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研究,并推动加工过程的标准化。他对于不同茶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加工工艺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茶叶品质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将是本书重要的研究内容。 茶叶审评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茶叶审评是评价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也体现了茶学研究的综合性。吴觉农先生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茶叶品鉴的丰富经验,更将其与现代感官科学相结合,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本书将探讨他对于茶叶审评标准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他对茶叶风味特征的独到解读。 茶叶贸易与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作为一个将中国茶业的复兴视为己任的学者,吴觉农先生对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与发展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他积极参与茶叶贸易的国际交流,为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建言献策,并深刻认识到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本书将剖析他在这方面的思想遗产,探讨其对于当前中国茶叶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吴觉农先生深刻理解茶的文化内涵,他不仅关注茶叶的物质属性,更重视茶的精神价值。他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哲学意蕴、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将探讨他如何看待茶文化的传承,以及他对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所提出的思考。 二、 脉络梳理,呈现学术研究的立体图景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吴觉农先生茶学思想本身的解读,更在于它所展现的近十五年来围绕这一伟大人物所展开的学术研究的面貌。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吴觉农先生的茶学思想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挖掘与阐释。 我们将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呈现出中国茶学界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文献学的深入考证: 许多研究者投入大量精力,搜集、整理、考订吴觉农先生的著作、手稿、书信等文献资料,力求还原其思想的原貌,纠正以往研究中的偏差。例如,对一些失传已久的文章、报告的挖掘,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溯源,都为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吴觉农先生的思想提供了依据。 跨学科的视角融合: 近年来,茶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学、植物学范畴,而是 increasingly 融入了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本书将展示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丰富了我们对吴觉农先生茶学思想的理解。例如,从社会史的角度解读吴觉农先生对中国茶业转型中的社会变迁的观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对茶叶市场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其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者们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将吴觉农先生的思想付诸实践,并从中汲取新的研究灵感。例如,一些研究者结合现代茶园管理技术,验证吴觉农先生提出的栽培理念的有效性;一些研究者则通过复原传统制茶工艺,重新认识吴觉农先生在标准化加工方面的贡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是茶学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动力。 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 面对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传承吴觉农先生的宝贵遗产,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茶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是当前茶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本书将关注研究者们如何从吴觉农先生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应对当前中国茶业面临的挑战,例如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文化传播等。 三、 思想的光辉,照亮未来的探索之路 吴觉农先生的茶学思想,并非尘封的历史遗产,而是活在当下的智慧宝库。在当前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和研究吴觉农先生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希望通过对近十五年来学术研究的回眸,不仅展现了学者们对吴觉农先生思想的理解与阐释,更重要的是,它将启发读者思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与应用吴觉农先生的茶学思想? 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都在不断演进,如何将吴觉农先生的经典理论与时俱进地加以解读和应用,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如何继承和发展吴觉农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 吴觉农先生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为中国茶学研究树立了典范。在今天,这种精神对于培养新一代的茶学人才,推动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何通过吴觉农先生的思想,更好地讲好中国茶故事,传播中国茶文化? 吴觉农先生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洞察,他的思想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并将其有效地传播给世界。 本书以“回眸”为视角,并非意味着对过去的研究画上句号,而是为未来的探索开启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对吴觉农先生茶学思想的持续研究与深入理解,必将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这不仅是对一位茶学巨擘的致敬,更是对中国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邃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