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荷蘭] 伊拉斯謨 著,李康 譯
圖書標籤:
  • 基督教
  • 君主
  • 教育
  • 曆史
  • 政治
  • 宗教
  • 中世紀
  • 文藝復興
  • 政治哲學
  • 古典主義
  • 歐洲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92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6317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的錶述形式是一係列的勸戒和箴言(以簡潔易記的語句概括教誨的關鍵要領),對象是開明的統治者。其中的“基督教教義”其實隻是它對於領袖和法治所賦予的高度的道德地位。
  在本書中,伊拉斯謨提齣瞭針鋒相對的觀點。馬基雅維利力圖教導攫取權力的統治者,如何纔能zui好地維持這份權力。而伊拉斯謨卻直言不諱地贊同歐洲的世襲王室,明確指齣,打亂現行秩序會引發分岐,不利於社會整閤,代價過於高昂,因此難以考慮。統治者的臣民隻有遭受赤裸裸的暴政,纔有正當理由發起政治挑戰。基於這種對於現狀的認可與支持,伊拉斯謨在本書中為自己設下的問題是:如何確保那些世襲王位的統治者受到正確的教育,以便公正而仁慈地進行治理,使君主之治理永遠也不傳統淪為壓迫。

作者簡介

  伊拉斯謨(約1466—1536),荷蘭哲學傢,16世紀初歐洲人文主義運動主要代錶人物。1524年寫瞭《論自由意誌》並同馬丁·路德通信,批評路德。他知識淵博,忠於教育事業,諷刺瞭經院式教育,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學習自然科學。其一生始終追求個人自由和人格尊嚴。

目錄

代序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獻辭
第一章 基督教君主之誕生與教養
第二章 君主須遠佞臣
第三章 和平之藝術
第四章 歲入與稅負
第五章 君主之寬宏仁慈
第六章 法律之執行或修繕
第七章 官吏與其職責
第八章 條約
第九章 君主之聯姻
第十章 和平時期君主之要務
第十一章 論開戰
附錄
附一 頌奧地利大公腓力(選段)
附二 頌奧地利大公腓力
伊拉斯謨生平著述編年
澤名對照錶
澤者說明

精彩書摘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就像君主一樣,法律始終必須做到寜貸勿罰,原因或是由於它具有某種本質上的溫和;或是由於它反映瞭上帝的行事方式,不輕易陷於憤怒與復仇的情緒之中;又或是由於被錯放的人可以通過懲罰來挽迴,但受到不公懲罰的人就隻能陷於無助瞭。即便他依然幸存,誰又能估價另一個人的苦難?
  我們從書本上得知,在過去有這樣一種人,是暴君而非君主一基督教君主的行為必然與之截然不同 他們在衡量一項罪行的嚴重程度時,根據的是對其自身利益所造成的傷害。因此,在他們看來,剝奪一個窮人的財産,緻使他及其妻兒賣身為奴或乞討為生,隻是一樁小偷小摸的輕罪;而騙取國王的私錢或某個貪官哪怕幾個銅子兒,也屬於最嚴重的盜竊,應該遭到最嚴厲的懲罰。如果有人對邪惡不堪的君主咕噥瞭幾句,又或者在議論某個禍害百姓的官吏時稍有逾軌之處,他們也會大聲要求處以忤君之罪。但是,縱然是一般不算在良君之列的異教阜帝哈德良,也從不曾允許判處忤君之罪;縱然是冷酷無情的尼祿也不看重這種指控。還有一位對這種指控全然忽視的人據說嘗言:“在一個自由的國傢裏,也應當有言論的自由。”
  因此,良君對於損害其個人利益的那些罪行,應當無比樂意地予以寬恕,並為此提供最大的方便。誰還能比君主本人更輕易地忽略這類事情呢?復仇越是輕易草率,就越是顯得心懷歹毒,有失體麵。因為復仇是精神懦弱、心智委瑣的標誌,和君主最不相稱,君主必須具備高尚、寬宏的精神。
  ……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一部關於王權、信仰與治世的深刻論述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並非一本僅僅羅列治國方略的書籍,它是一部集神學、哲學、政治學與倫理學之大成的著作,旨在探討如何在基督教的信仰框架下,培養齣一位真正閤格的君主。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深刻的洞察力,它不僅著眼於君主的外在行為,更深入地挖掘君主內在的精神世界,並將此二者緊密地聯係起來,強調瞭信仰對王權閤法性、統治的公正性以及國傢長遠福祉的決定性影響。 全書的論述圍繞著一個核心命題展開:基督教的教義與原則,如何塑造一位君主的品格,並最終引導其走嚮閤乎上帝旨意、造福民眾的統治。作者認為,君主的地位並非僅僅是世俗權力的象徵,更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者,肩負著神聖的使命。因此,他的教育必須以虔誠的信仰為基石,以基督教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引。 第一部分:信仰的基石——何為基督教君主? 本書開篇即對“基督教君主”這一概念進行瞭界定。作者指齣,一位真正的基督教君主,其統治的閤法性不僅僅來自於血緣或武力,更來自於他對上帝的忠誠和對教會的尊重。他必須理解並內化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例如上帝的至高無上、罪的普遍性、救贖的必要性以及愛的誡命。這種理解並非流於形式,而是深入骨髓,影響其決策的每一個層麵。 作者詳細闡述瞭君主在信仰上的責任。他不僅要自己虔誠,更要成為其臣民信仰的守護者和引導者。這意味著君主必須理解聖經的教誨,學習教父們的智慧,並能夠將這些神聖的真理轉化為實際的治國方針。本書強調,一個缺乏信仰支撐的君主,其統治將如同無根之木,難以長久,更不可能帶來真正的繁榮與平安。 第二部分:品格的塑造——美德與虔誠的煉金術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深入剖析瞭塑造君主品格的關鍵要素。作者認為,虔誠的信仰是所有美德的源泉。君主必須培養謙卑、正直、仁慈、節製、勇氣和智慧等一係列基督教美德。 謙卑:君主必須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與有限,不因權力而驕傲自大。他應該明白,所有的權力都來自於上帝,並對上帝負責。這種謙卑使他能夠傾聽臣民的聲音,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願意尋求上帝的指引。 正直:君主必須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所有臣民,不受私情私利的影響。他要堅守真理,反對虛僞和欺騙,將正義視為統治的首要原則。 仁慈:君主應該效法上帝的仁慈,以愛心對待臣民,尤其關懷那些貧弱和受苦的人。他要避免濫用權力,不施加不必要的嚴酷懲罰,而是以寬恕和憐憫作為其統治的基調。 節製:君主必須能夠控製自己的欲望,抵製誘惑,不沉迷於聲色犬馬。他要以身作則,樹立道德的典範,引導整個社會走嚮高尚。 勇氣:麵對挑戰和危險時,君主需要展現齣非凡的勇氣,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勇武,更是堅持真理、維護正義的道德勇氣。 智慧:智慧的君主能夠明辨是非,做齣明智的判斷。這種智慧不僅來自於世俗的學習,更來自於對神聖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對人性的洞察。 本書通過大量的曆史典故和聖經故事,生動地展現瞭這些美德對於一位君主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如何能夠轉化為有效的統治藝術。 第三部分:治世的藝術——信仰如何指導政治實踐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探討瞭信仰如何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作者認為,君主的每一個決策,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應該以基督教的原則為齣發點。 法律與公正:君主製定的法律必須符閤上帝的律法,並且能夠真正地維護社會公正。法律不應成為壓迫的工具,而是保護弱者、懲治惡行的手段。君主本人更是法律的遵守者,以身作則,樹立法律的權威。 經濟與社會福祉:君主有責任關注其臣民的物質福祉,但這種關注必須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他應該鼓勵勤勞,反對貪婪,並確保財富的分配盡可能公平。作者還強調瞭照顧窮人、孤兒和寡婦的重要性,將其視為君主神聖職責的一部分。 宗教與教會關係:本書對君主與教會的關係進行瞭深刻的探討。君主既是教會的保護者,也應服從教會在精神層麵的教導。他要維護教會的純潔,支持其屬靈使命,並防止世俗權力對教會的腐蝕。 戰爭與和平:在對待戰爭的問題上,君主必須審慎。除非是為瞭正義或自衛,否則不應輕易發動戰爭。即使在戰爭中,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準則,避免不必要的殺戮和破壞。作者強調和平的可貴,並將促進和平視為君主的重要職責。 教育與公共道德:君主有責任推廣基督教的教育,並緻力於提升其臣民的公共道德水平。他要鼓勵人們學習聖賢的教導,培養良好的品德,從而建立一個更加美好、有序的社會。 第四部分:君主的長遠考量——永恒的國度與曆史的評價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超越瞭短期政治利益的考量,將君主的統治置於永恒的國度麵前。作者提醒君主,世俗的權力終將消逝,唯有與上帝的旨意相符的統治纔能獲得永恒的奬賞。因此,君主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對上帝的責任,並以一種能夠經受上帝審判的態度來行使權力。 本書還探討瞭曆史對君主的評價。一個真正虔誠而賢明的君主,即使在他有生之年可能遭遇不公或誤解,但曆史終將見證他的功績,並為他留下不朽的美名。相反,一個沉溺於世俗權力而忘卻信仰的君主,即使在生前風光無限,也終將被曆史遺忘,甚至遭受唾棄。 結論:一部超越時代的經典 《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並非一本過時的政治學說,其對信仰、品格與統治關係的深刻洞察,使其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醒著所有掌握權力的人,無論是君主還是其他形式的領導者,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徵服和壓迫,而是來自於內心的虔誠、道德的修養和對臣民的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衡量和指導權力的方式,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將信仰的力量注入到政治的實踐中,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公正、仁慈和持久的社會。它鼓勵我們認識到,一位真正的“基督教君主”,不僅是一位政治傢,更是一位屬靈的牧者,他的首要任務是引領其人民走嚮真理與永恒。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初讀這本書時,我曾被其中宏大的敘事所震懾,以為這是一部晦澀難懂的理論巨著。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作者的行文風格竟是如此的貼近人心。他用極其平實的語言,闡述著那些關乎治國安邦的復雜學問。尤其是當他談及“君主如何麵對自身的局限性”時,那種坦誠與自省,極大地拉近瞭書中的人物與現代讀者的距離。這本書的真正魅力,或許就在於它成功地將“神聖的職責”與“凡人的情感”融為一體,讓我們看到,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其成長之路也充滿瞭迷茫與試錯。這使我對教育的本質——即如何幫助個體找到並履行其在世界上的獨特位置——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布局,頗有一種古典園林的精妙感,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通過一係列並置和對比的案例,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考察框架。比如,對同一時期東西方兩位君主的教育方式的對比分析,那種跨文化的視角,為我們理解教育的普適性與特殊性提供瞭極佳的參照。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作者在敘述中偶爾穿插的個人反思,那幾段猶如清泉注入湖泊,瞬間打破瞭學術的刻闆,帶來瞭人性的溫度。這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思想的深度,又不失閱讀的愉悅感,像是在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啓發點。

評分

從純粹的學術角度審視,這本書的文獻引用和史料考據工作做得極其紮實,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嚴謹的研究態度。它並非簡單地復述已知史實,而是通過交叉比對不同來源的記載,試圖還原齣那些被時間磨損的關鍵細節。我特彆留意瞭作者在處理那些爭議性人物和事件時的處理方式,他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巧妙地搭建瞭一個讓讀者自行判斷的平颱,這體現瞭一種高度的智識上的謙遜。這種對史料負責任的態度,使得全書的說服力大大增強,讓我對其中闡述的教育理念的有效性深信不疑。對於任何一個對曆史和政治學感興趣的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參考寶典,其價值遠超一般的通俗讀物。

評分

這部作品的文字功底堪稱一絕,它摒棄瞭枯燥的政論腔調,轉而采用瞭一種近乎史詩般的抒情筆調,讀起來酣暢淋灕。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細緻入微,無論是初登大寶時的躊躇滿誌,還是晚年麵對政敵時的隱忍與算計,都躍然紙上,栩栩如生。特彆是書中對特定曆史事件的側麵描寫,那種通過微小的細節摺射齣宏大曆史背景的技巧,讓人嘆為觀止。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瞭陰謀與榮耀的宮廷之中,親耳聆聽那些關於國傢治理的密語。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使得書中的理論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紮根於鮮活生命體驗之上的真知灼見,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政治哲學”這一領域的理解邊界。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簡直是一場迷宮般的探險,作者將曆史的塵埃與哲學的思辨編織得天衣無縫。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穿越不同的時代,感受著那些君主們在權力與道德的十字路口上的掙紮與抉擇。我尤其欣賞它對“教育”這一主題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關注知識的灌輸,更深入到靈魂的塑造,探討瞭如何將一個繼承者塑造成一個既能維護國傢穩定,又能在精神上引領人民的領袖。書中那些關於仁慈與嚴厲的辯證關係,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不禁反思,在現代社會,我們所推崇的“領導力”教育,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失去瞭這份曆史的厚重感。那種將個人命運與整個民族的福祉緊密聯係起來的責任感,在今天的快節奏生活中,顯得尤為珍貴和引人深思。

評分

不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