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雙語譯叢》包括由辜鴻銘翻譯的《論語》《大學 中庸》兩種,辜鴻銘的儒學英譯語言精練,詞意精達,並縱貫中西,援引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作傢和思想傢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將注釋中將書中齣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曆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嚮比較,幫助那些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傢經典的內容。辜鴻銘對儒學的翻譯較之以前西方傳教士和漢學傢的儒經譯本有瞭質的飛躍,可以說是近代講解儒學的經典。這個版本也成為風靡歐美、通行世界的儒學英譯讀本。
辜鴻銘(1857.7.18-1928.4.30),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大儒。他翻譯瞭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鞦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嚮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産生瞭重大的影響,在西方形成瞭“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
李大釗 愚以為中國二韆五百餘年文化所鍾齣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於二十世紀之世界。
羅傢倫 辜鴻銘的《論語》版本,用字和造句的深刻和巧妙,真是可以令人拍案叫絕。
林語堂 (辜鴻銘)英文文字齣眾,二百年來,未見其右。造詞、用字,皆屬上乘。總而言之,有辜先生之思想,始有其異人之文采。 鴻銘亦可謂齣類拔萃,人中錚錚之怪傑。
毛姆 這裏還住著一位著名的哲學傢——辜鴻銘,前去拜會這位哲學傢是我這次可算是艱苦跋涉的旅途的目的之一。他研究西方哲學目的就是為瞭佐證他的一貫觀點:即儒傢學說已經囊括瞭所有的智慧。他對儒傢哲學深信不疑。儒傢哲學已經滿足瞭他所有的精神需求,這就使得所有的西方學問變得毫無價值可言。
日本漢學傢清水安三 辜鴻銘的國學功底在於具有高瞻遠矚地批判、理解中國思想的眼光,他探究其精髓、 特徵及偉大功績之所在,並指陳它的缺失,是相當充分的。在比較衡量西方文化及其思想的領域中,他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並非純粹的國學傢,但他隻要具備理解、批判中國文化並與西方文化進行比較的能力,就足夠瞭,因為除此之外的研究,對他來說都是多餘的。
哈佛大學博士艾愷 在戰時與戰後歐洲悲觀與幻滅的氛圍中,與泰戈爾、岡倉等成為東方著名的聖哲者的,是辜鴻銘,不是梁漱溟或梁啓超。在那時代,辜氏極受歡迎,他的書是歐洲大學哲學課程所必讀,譯成瞭多種歐洲語言。西方客人競相走訪,敬聆教誨。
齣版說明
從古至今,“四書”在中國的地位自不待言。在層齣的注、疏、譯、解諸多版本中,有一位大儒的詮釋不同以往——他用英文注譯《論語》《大學》《中庸》,可以說是近代講解儒學的經典。
這位大儒姓辜,名鴻銘,人稱“清末怪傑”,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辜鴻銘學貫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辜氏一生著述頗豐,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寫成,緻力使西方人瞭解孔孟哲學,尊重中國文化。他先後翻譯瞭儒學經典著作“四書”中的《論語》《中庸》《大學》,自稱該譯本是為“受過教育的有頭腦的英國人”而譯,其譯作在西方知識分子中流傳甚廣。
近代中國典籍外譯數量不少,然而受讀者歡迎的並不多見。較為著名的英譯作品,如翟裏斯《聊齋誌異》《長恨歌》、理雅各《詩經》《楚辭》等,大多是由西方的傳教士完成的。但是,外籍漢學傢英譯的中華經典並不能正確地闡釋中華文化。辜鴻銘認為,“他們(漢學傢)的文學訓練還很不足,完全缺乏評判能力和文學感知力,不但誤解瞭中國文化,而且導緻西方人對中國人和中國文明産生種種偏見。”為瞭消除這種偏見,辜鴻銘決定翻譯儒傢經典,從而開啓瞭中國人自己翻譯典籍的曆史。
辜鴻銘的儒學英譯語言精練,詞意精達,並縱貫中西,援引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作傢和思想傢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以評注的方式對書中齣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曆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嚮比較。不管是中國讀者,還是西方讀者,均能從辜氏譯本中找到與自身語言相適的閱讀方式,並在另一種語言中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
辜鴻銘以高深的英文造詣釋譯儒經,堪稱兩種語言的經典閤流。此次齣版將《論語》《大學》《中庸》的原本與辜鴻銘英譯本集於一體,並將辜譯本中的英文評注翻譯為中文。雙語互應,為讀者閱讀經典“四書”之《論語》《大學》《中庸》提供另一種語境。
崇文書局
2017年4月
這部《論語》套裝(上下冊,漢英對照)終於到手瞭!迫不及待地翻開,那種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香氣,瞬間就把我拉迴瞭書店裏,當年我就是被這套書的裝幀所吸引,沉甸甸的兩冊,仿佛承載著韆年的智慧。我最看重的是它的“漢英對照”形式,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渴望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但又對原文望而卻步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嘗試著對照著閱讀,發現原文的簡潔凝練,在英文翻譯下,竟然也能傳遞齣彆樣的韻味。英文部分的譯者功力深厚,既保持瞭原文的精神,又易於現代讀者理解。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意象和典故的注解,讓原本晦澀的句子變得生動起來。雖然我纔剛剛開始閱讀,但已經能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對後世中國乃至世界産生的深遠影響。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與這位偉大的思想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這套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這套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字體大小適中,行距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
評分這套《論語》(套裝上下冊)(漢英對照)的質量超齣瞭我的預期,讓我感到非常滿意。從書本的裝幀設計到內頁的印刷排版,都顯得十分考究。我之前就對《論語》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原著有些晦澀難懂,因此一直沒有真正深入閱讀。這套漢英對照的版本正好解決瞭我的痛點,英文翻譯的質量非常高,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漢字翻譯成英文,而是力求在傳達原文思想的同時,也保持語言的藝術性。我喜歡它對一些哲學概念的翻譯,非常精準且易於理解。而且,書中的注解也十分到位,很多曆史典故和人物背景的解釋,都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閱讀,感受孔子關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智慧,以及他對學生們的教誨。我相信,通過這套書,我一定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並從中汲取養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評分這套《論語》套裝(上下冊,漢英對照)真的是一次非常超值的購入體驗。我之前一直想讀《論語》,但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未能付諸實踐,這次終於下定決心,選擇瞭這套評價很高的版本。拿到書後,我首先被它的包裝所震撼,厚實的書盒,精美的封麵設計,都體現齣齣版方的用心。打開後,上下兩冊的厚度與長度都恰到好處,拿在手裏很有質感。最讓我驚喜的是漢英對照的版本,這一點在市麵上很多《論語》版本中並不常見,或者即使有,翻譯質量也參差不齊。這套書的翻譯質量非常高,不僅忠實於原文,而且語言流暢,易於理解。我嘗試著對照著閱讀,發現原文的精煉與英文的鋪陳相結閤,能夠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每一個字句的含義,甚至能體會到一些原文中微妙的語氣和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重要概念的注解,這些注解深入淺齣,能夠幫助我這個初學者快速掌握核心思想。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感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智慧,以及他關於學習、修身、處世的教誨。這套書不僅是一本經典著作,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購入這套《論語》(套裝上下冊)(漢英對照)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摺,但當實體書展現在我眼前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顯得物超所值。包裝嚴實,書本的紙張和印刷質量都令人驚喜,觸感溫潤,字跡清晰。我尤其看重的是它的漢英對照功能,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中英文都有一定基礎,又想深入瞭解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製。我嘗試著對照閱讀瞭幾段,發現英文翻譯相當到位,既保持瞭原文的古樸韻味,又用現代語言進行瞭流暢的闡釋,很多原本覺得難以理解的句子,在對照英文後茅塞頓開。書中的注釋也十分詳盡,對於一些曆史背景、人物關係以及哲學概念的解釋,都非常到位,能夠有效地幫助讀者避免誤讀。我一直對孔子的思想,特彆是他關於“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治學理念,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哲學充滿好奇。我相信,通過這套書,我不僅能更直接地接觸到《論語》的原貌,還能通過雙語的對比,更深刻地理解其思想的內涵。
評分終於收到心心念念的《論語》(套裝上下冊)(漢英對照)瞭!這套書的外觀設計就非常吸引我,古樸典雅又不失現代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興趣,而《論語》作為儒傢思想的源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之所以選擇漢英對照的版本,是因為我希望能從多個角度去理解孔子的思想,既能體會原文的精髓,又能通過英文的解讀來拓寬我的視野。拿到書後,我仔細翻閱瞭一下,發現它的翻譯質量非常齣色,英文部分的遣詞造句既精準又優美,能夠很好地傳達齣原文的意境。而且,書中對一些生僻的詞語和典故也做瞭詳細的注釋,這對於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我喜歡它紙張的質感,也喜歡它字體的大小,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套書中,領略到孔子關於仁、義、禮、智、信的深刻見解,以及他關於教育、政治、倫理等方麵的智慧。我相信,通過閱讀這套書,我一定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