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為宋紹興十八年(1148)荊湖北路安撫使司刻遞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雙行三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建康實錄》是六朝史料集,記載定都建康的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史事,起自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 建於陳後主禎明三年(589), 體例上兼采實錄和紀傳兩體。
許嵩,自稱高陽(今河北蠡縣一帶)人,生平曆來無考,隻能從《建康實錄》本身簡單瞭解,他是高陽(今河北高陽縣一帶)人,其先人東漢末南渡。許嵩生活在唐玄宗、肅宗時代,曾在建康長期居住,對建康周圍地理十分熟悉,而且對六朝遺跡作過詳實的考察。
第一冊
建康實錄(捲一—六)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建康實錄序3
捲一 吳上5
捲二 吳中 55
捲三 吳中下97
捲四 吳下127
捲五 晉上173
捲六 晉上217
第二冊
建康實錄(捲七—九)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七 晉中1
捲八 57
捲九 晉中下123
第三冊
建康實錄(捲十—十二)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 晉下1
捲十一 宋上87
捲十二 宋中161
第四冊
建康實錄(捲十三—十六)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三 宋下1
捲十四 宋下39
捲十五 齊上133
捲十六 齊下189
第五冊
建康實錄(捲十七—二十) (唐)許嵩撰 宋刻本 1
捲十七 梁上1
捲十九 陳上 105
捲二十 陳書下 139
《建康實錄》二十捲,唐許嵩撰。據書前自序,作者為高陽(今河北蠡縣一帶)人,其生卒年不詳,據張忱石考證,其活躍於玄肅兩朝,高陽為其郡望,而非裏籍。高陽,唐屬瀛洲,許姓世居高陽北新城都鄉樂善裏,為高陽望族。東漢和西晉末年,高陽許氏傢族兩度南下。從《建康實錄》中對建康周圍的詳細描述來看,許嵩在建康一帶長期居住過。許嵩所著除《建康實錄》外,據《宋史.藝文誌》載,還有《六朝宮苑記》二捲,久已不傳。
本書約成於肅宗至德元年 (七五六),為記載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四百餘年曆史的編年體史著,始於漢獻帝興平元年(一九四)孫吳起事,終於陳禎明三年(五八九)後主失國,因六朝均建都建康 (吳時名建鄴),故名。捲一至四記吳,捲五至十記東晉,捲十一至十四記宋,捲十五至十六記齊,捲十七至十八記梁,捲十九至二十記陳,敘述各朝興廢、君臣行事,其中記錄六朝遺跡達百餘處,為後世研究相關內容的重要依據。另外,其書引據較為廣博,保存瞭大量誌乘、史傳史料,因唐初及唐前的典籍大多今已亡佚,故其書可補充和訂正正史遺缺及訛誤,更顯示齣其價值所在。誠如自序中所雲“嵩述而不作……今質正傳,旁采遺文,所記六朝史事,當是以不同史書為藍本。吳、晉兩朝所為”“若土地山川,城池宮苑,當時製置,或互興毀,各明處所,用存古跡,其有異事彆聞,辭不相屬,則皆注記,以益見知”。其書體例兼采實錄與紀傳,南朝宋以前各帝王編年實錄,以下以紀傳體記述臣僚事跡。將諸臣事跡附載於薨卒條下,為後世沿用。然此書因將混用,清王鳴盛批評其“粗疏紕漏,不可勝摘”。
《建康實錄》曆代官私目錄皆有著錄,最早刊本應為北宋嘉祐本,然久佚不傳。此書前後刊刻四次,宋刻二次、清刻二次,餘皆鈔本。此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荊湖北路安撫使司重刻北宋嘉祐本,為現存最早刻本。此本至明代已有缺頁,現捲四、八、十、十一、十五、十六、十七、十九均有缺。書後有記“江寜府嘉祐三年十一月開造《建康實錄》,並案《三國誌》、東西《晉書》並《南北史》校勘,至嘉祐四年五月畢工,凡二十捲,揔二十五萬七韆五百七十七字,計一十策”“紹興十八年十一月 日荊湖北路安撫使司重彆雕印”。書上鈐有“明善齋記”“毛晉私印”“虞山毛氏汲古閣收藏”“季振宜藏書”“乾學之印”“平陽汪氏藏書印”“楊以增印”“楊紹和”等印,可知疊經毛晉、季振宜、徐乾學、周锡瓚、汪士锺、楊以增等收藏,流傳有緒。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周叔弢購得,一九五二年捐贈北京圖書館(今國傢圖書館)。曾收入《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今據此本影印,以饗廣大讀者。
這次入手瞭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建康實錄》,完全是齣於對曆史細節的好奇心。我總覺得,很多大曆史的宏大敘事之下,藏著無數生動鮮活的故事,而《建康實錄》這樣的史料,恰恰是挖掘這些故事的金礦。建康,這個在中國曆史上有著特殊地位的城市,它見證瞭王朝的興衰,文化的碰撞,以及無數文人墨客的足跡。 宋本,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聖的意味。它意味著在漫長的曆史流傳中,這部書經過瞭時間與版本的層層篩選,保留下來的,往往是最接近原貌、最可靠的版本。我對手抄本和刻本之間的差異,以及宋本在後世版本中的地位一直很感興趣,這次有機會能夠一窺宋本的真容,實在是非常難得。 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曆史學傢,但每次翻閱這樣的古籍,總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魅力。它不像現代的通俗讀物,需要耐心去解讀,去體會。字裏行間,可能就隱藏著一個時代的風俗習慣,一個王朝的政治運作,甚至是一位帝王的心路曆程。我希望通過閱讀《建康實錄》,能夠對東晉和南朝的曆史有一個更立體、更具象的認識。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品味,既有古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實用性。作為一本厚重的學術著作,它需要堅固的裝訂和清晰的排版,而這套書在這方麵都做得相當不錯。我喜歡那種翻閱紙質書的觸感,以及聞到油墨香的味道,這是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是電子書無法比擬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令人滿意的購書體驗。這套書不僅僅是我的藏書之增,更是我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我期待著它能夠引領我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去聆聽曆史的迴響,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
評分終於收到瞭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建康實錄》。一直對南北朝時期的曆史頗感興趣,特彆是江南地區的變遷,而《建康實錄》作為一部承載瞭那個時代重要信息的史料,其宋本的價值更是毋庸置疑。拿到這套書,首先被它厚實的裝幀和古樸的字體所吸引。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仿佛穿越瞭時空,迴到瞭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 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隻是粗略地瀏覽瞭一下,但其嚴謹的編排和豐富的史料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從目錄來看,它不僅記錄瞭建康(今南京)自三國時期吳國建都以來的曆史沿革,還包含瞭大量關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貌的記載。特彆是宋本的齣現,其校勘和傳承的意義,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史籍的流傳過程和版本演變,無疑是極具價值的。 我尤其好奇書中對建康作為六朝古都的詳細描繪,例如都城建築的規模、宮殿的布局、以及城市的功能分區等等。這些細節,往往是宏大曆史敘事中最容易被忽略,卻又最能體現時代特徵的部分。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直觀地瞭解那個時期江南地區的發展狀況,以及它在中國曆史長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這套書不僅僅是一部史料,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看到“國學基本典籍叢刊”的字樣,就預示著這套書的學術價值和典藏意義。對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對斷代史有深入研究興趣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期待著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深入體悟古人留下的智慧和經驗,也為自己的知識體係增添一份厚重。 包裝非常用心,書籍完好無損地送達,這點讓人十分欣喜。考慮到是宋本影印,其製作的難度和精細度可想而知。每一個細節,從紙張的選擇到印刷的清晰度,都體現瞭齣版方的嚴謹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這套書的價值,不單單在於它所承載的曆史信息,還在於它本身作為一件精美的古籍復製品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評分這次入手《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建康實錄》,感覺像是完成瞭一個多年的心願。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那些承載著重要曆史信息的典籍有著特殊的感情。《建康實錄》這本書,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而“宋本”二字更是如同給它鍍上瞭一層金輝,意味著其珍貴和可靠。 我之所以對這本書如此著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建康作為六朝古都的特殊地位。從三國吳國到南朝的宋、齊、梁、陳,建康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瞭解那個輝煌而又復雜的曆史時期的窗口。我非常期待能從中看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麵麵,不僅僅是朝代的更迭,更希望瞭解普通人的生活,城市的風貌,以及文化的流變。 宋本的價值,我想不用多說,大傢都明白。它是曆史的見證,是文字的傳承。能夠直接接觸到宋本的影印本,這本身就是一種福氣。我希望通過細讀這本書,能夠更準確地把握那個時代的脈搏,理解那些曆史事件的內在邏輯。 當然,閱讀古籍並非易事,它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專注。但我相信,這本書的豐富內容和學術價值,足以支撐我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探索。看到書本的設計,從紙張到印刷,都透露著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這讓我對即將開始的閱讀更加充滿信心。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購書。這套書不僅是我的知識儲備的補充,更是我沉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方式。我期待著它能帶給我更多的啓發和思考。
評分收到《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建康實錄》這套書,心情還是挺激動的。我一直對魏晉南北朝那段紛亂而又充滿文化張力的時期情有獨鍾,而建康作為那個時代的中心,其曆史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建康實錄》顧名思義,就是記錄建康的方方麵麵,想想看,能將一座城市的曆史脈絡梳理得如此詳盡,該是何等不易。 這套書的“宋本”字樣,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宋代的書籍印刷術已經相當發達,宋刻本往往被認為是質量較高、保存較好的版本。能夠看到宋本的影印本,就如同能直接觸摸到那個時代的學術成果,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這對於想要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史、特彆是江南地區曆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件珍寶。 打開書本,厚實的紙張和清晰的宋體字,都顯示瞭齣版方的誠意。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一下,發現其中不僅有帝王將相的更迭,還有許多關於社會風俗、人物傳記、城市地理的記載,內容非常豐富。這些細節,往往是勾勒齣一個時代的鮮活畫麵的關鍵。 我個人對當時的文化發展非常感興趣,比如佛教在江南的傳播、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學藝術的成就等等。我希望《建康實錄》中能夠提供相關的史料,讓我對那個時代有更深入的理解。雖然閱讀史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基礎,但我相信,這套書能夠給我帶來豐厚的迴報。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很符閤其古籍的身份,大氣而沉穩,擺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我對這次的購書經曆非常滿意,也對即將開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次終於將《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建康實錄》收入囊中,心中感慨萬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南北朝時期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那個時代的可靠史料。《建康實錄》這個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種下瞭好奇的種子,而“宋本”二字,更是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它的期待值。 建康,這個在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城市,它經曆瞭太多王朝的起落,見證瞭太多文化的交融。而《建康實錄》正是記錄這一切的珍貴文獻。我一直對當時的城市規劃、社會結構、以及士族階層的日常生活有著探究的欲望。我相信,這本書中一定蘊含著豐富的細節,能夠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 宋本的價值,在我看來,是無可替代的。它代錶著一種更接近曆史本真的存在。能夠閱讀宋本的影印本,就像是在與韆年前的學者對話,感受他們留下的智慧和考證。這對於我這樣非專業研究者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希望通過細緻的閱讀,能夠理解史書的編撰方式,體會曆史的演變過程。 這套書的整體設計和製作水平都非常高。厚實的封麵、精美的裝幀,以及清晰的排版,都顯示齣齣版方的專業和用心。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作為一本重要典籍的分量。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在這套書中遨遊,汲取知識,增長見聞。 這次購書,不僅僅是為書架增添瞭幾本書,更是為我的精神世界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相信,這本書定能給我帶來深刻的閱讀體驗和豐富的文化滋養。
評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值得閱讀和收藏的作品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值得閱讀和收藏的作品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