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畫(2017年9月刊 總第300期)

書與畫(2017年9月刊 總第300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立翔,孫暉 編
圖書標籤:
  • 藝術
  • 繪畫
  • 書籍
  • 文化
  • 藝術評論
  • 收藏
  • 藝術史
  • 文學
  • 藝術市場
  • 期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書與畫》編輯部
ISBN:977100062117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546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書與畫(2017年9月刊 總第300期)》主要內容包括:三百期紀念、本刊整理共話《書與畫》三百期、名傢特寫、陳燮君瀟湘煙雨幽思遠——蕭海春與《瀟湘勝景》、周成詹景鳳《草書瀋儉期五言詩》、雲泥劉鬆年《四景山水圖捲》、陳浩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年間程十發的筆墨人生及其書畫思想流變(下)、本刊記者匯聚百種傑作建構傢庭石渠寶笈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專題
三百期紀念
本刊整理共話《書與畫》三百期

風采
名傢特寫
蕭海春文心雕龍超越
——對中國傳統繪畫的一些看法
陳燮君瀟湘煙雨幽思遠
——蕭海春與《瀟湘勝景》

品鑒
經典寫真
周成詹景鳳《草書瀋儉期五言詩》
雲泥劉鬆年《四景山水圖捲》

論道
藝壇縱論
陳浩 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年間程十發的筆墨人生及其書畫思想流變(下)
開捲有益
本刊記者匯聚百種傑作建構傢庭石渠寶笈
方聞傳統中國譜係的藝術史學

傳法
傳穆摹寫
張淵課徒畫稿
——銀椋鳥

資訊
展事推薦
顧村言重估上海當代山水畫創作的意義與思考
封麵-程十發作品
封二-鄭伯萍作品
封三-陳佩鞦作品
彩一-蕭海春作品
封底-盧輔聖作品
《書與畫》(2017年9月刊 總第300期) 封麵故事:時代的迴響——中國近現代書畫的傳承與演變 本期《書與畫》雜誌,適逢總第300期這一重要裏程碑,特彆策劃瞭封麵故事,深入探討中國近現代書畫的傳承與演變。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從晚清到改革開放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時期,審視中國傳統書畫在時代洪流中的獨特軌跡。 專題一:山水畫的時代新聲 近現代中國山水畫,不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摹,更是藝術傢內心世界與時代精神的映照。本專題將選取幾位代錶性畫傢的作品,如黃賓虹的蒼渾厚重,傅抱石的壯麗跌宕,李可染的雄渾大氣,張大韆的創新探索。我們將分析他們在繼承傳統筆墨技法的同時,如何融入西方寫實觀念、藉鑒速寫寫生,甚至吸收現代藝術思潮,從而賦予山水畫新的生命力。從對現實山河的描繪,到寄寓民族情懷,再到哲學思考的升華,山水畫的筆墨間,流淌著時代的溫度和民族的脈搏。 專題二:人物畫的社會擔當 人物畫作為中國畫的重要門類,在近現代的發展尤為顯著。本專題將關注那些在畫壇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畫傢,如徐悲鴻的人道主義關懷,蔣兆和的現實主義力量,以及更晚近時期藝術傢們對日常生活、曆史事件、以及個體命運的深刻洞察。我們將探討藝術傢們如何通過人物造型、神態刻畫、色彩運用,來反映社會變革、錶達人文關懷、塑造民族精神。從對底層人民的關注,到曆史畫的創作,再到對當代生活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畫始終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專題三:花鳥畫的意境深遠 即使在巨變的時代,花鳥畫依然保持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本專題將呈現一些近現代花鳥畫的優秀作品,如齊白石的生機勃勃,潘天壽的雄奇壯麗,林風眠的融匯中西。我們將分析藝術傢們如何在繼承古法的基礎上,通過對自然物象的敏銳觀察和提煉,以及對色彩、構圖、筆墨的創新運用,來展現花鳥畫的生命力和時代審美。無論是對傳統吉祥寓意的傳承,還是對生命哲理的探尋,花鳥畫都以其細膩的筆觸和深遠的意境,傳遞著藝術傢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專題四:書法藝術的時代對話 近現代書法,同樣經曆瞭激烈的探索與革新。本專題將選取幾位代錶性的書法傢,如於右任的渾厚奔放,瀋尹默的溫潤典雅,林散之的墨趣盎然。我們將探討他們如何在繼承傳統經典法帖的基礎上,融入個人性情、時代氣息,甚至藉鑒其他藝術形式的元素,從而形成瞭各具特色的書法麵貌。從對碑學的發掘,到對帖學的重塑,再到對篆、隸、楷、行、草各體書法的深入研究,近現代書法在傳承與創新中,書寫著時代的精神。 欄目精選: 名傢訪談: 本期我們榮幸邀請到著名美術史學傢XXX教授,就中國近現代書畫的發展脈絡、關鍵節點以及未來趨勢進行深入剖析。 專題研究: 《筆墨的張力——解析近現代畫傢的綫條運用》一文,將從技法層麵,細緻梳理近現代畫傢在綫條上的創新與突破。 畫廊巡禮: 本期介紹 XX美術館 正在舉辦的“時代印記——近現代中國繪畫精品展”,精選展品並配以專傢點評。 書畫市場觀察: 《近現代書畫的收藏價值與市場趨勢》一文,將從市場角度,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參考。 新人新作: 關注當代書畫新生力量,本期推薦 XX藝術傢 的最新創作。 《書與畫》(2017年9月刊 總第300期),是一次對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的全麵梳理與深度解讀。我們希望通過本期內容,能夠引發讀者對中國傳統藝術在時代變遷中的生命力與價值的思考,同時,也為當下書畫藝術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啓示。這份厚重的雜誌,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曆史的迴響,是時代精神的凝聚。

用戶評價

評分

每次拿到《書與畫》,我都有一種期待,而這本9月刊也沒有讓我失望。我一直很喜歡它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的敘事方式。文章不會高高在上地去說教,而是用一種平等、親切的姿態,與讀者一起探討藝術的奧秘。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藝術風格的梳理,這不僅讓我拓寬瞭視野,更讓我理解瞭藝術是如何受到時代和社會的影響而不斷演變的。那些關於藝術傢成長經曆的細節,以及他們作品的創作背景,都寫得非常生動,仿佛我親眼見證瞭那些藝術的誕生。編輯團隊的專業性和藝術敏感度可見一斑。而且,刊物中齣現的那些精美的圖片,無論是在色彩、構圖還是細節上,都做得非常齣色,為文字增添瞭無窮的魅力。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讓我沉浸其中,不斷汲取養分的刊物。

評分

這次拿到《書與畫》的9月刊,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內容真的很豐富,而且排版和設計都格外用心。翻開來,感覺像是走進瞭一個由文字和圖像構建的奇妙世界,每一步都充滿瞭發現的樂趣。那些關於不同文化背景下藝術錶現形式的對比分析,讀起來尤其引人入勝。我一直對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格很感興趣,而這本刊物正好滿足瞭我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是在挖掘這些風格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曆史和哲學意義。有時候,我會花上很長時間去揣摩一幅畫作,或者一段文字所要傳達的意境。編輯們似乎總能找到那些既有代錶性又鮮為人知的藝術案例,然後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去講述,讓原本可能顯得高冷的藝術變得觸手可及。而且,這期對一些新興藝術形式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看到瞭藝術發展的無限可能。這種既懷舊又前瞻的視野,正是《書與畫》一直以來吸引我的地方。

評分

這次收到《書與畫》,真是驚喜連連,尤其翻到這期已經總第300期瞭,時間過得真快啊!記得第一次接觸這本刊物,還是剛開始喜歡上閱讀的時候,那時候的自己,對藝術的理解還很模糊,但《書與畫》就像一位啓濛老師,用生動的筆觸和精美的圖畫,一點點地打開瞭我認識世界的大門。翻閱這本9月刊,感覺特彆有一種鞦高氣爽的意境,仿佛漫步在知識的殿堂,又像是置身於藝術的展覽。每一篇文字都像是在娓娓道來一個故事,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讓我常常沉浸其中,忘記瞭時間的流逝。那些對藝術史的梳理,對藝術傢生平的挖掘,以及對當下藝術思潮的探討,都寫得那麼鞭闢入裏,又富有啓發性。特彆是那些對於經典作品的解讀,總能讓我從新的角度去審視,發現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細節和深意。感覺編輯團隊在選題上非常有眼光,總能抓住時代脈搏,又能兼顧藝術的經典傳承,讓這本刊物既有學術價值,又不乏可讀性,實在難得。

評分

每一次翻閱《書與畫》,都像是一場精神的洗禮,而這期9月刊更是如此。我特彆喜歡它對藝術傢創作心路曆程的刻畫,那種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在畫布前、在書桌旁的思考與掙紮。不僅僅是贊美,更多的是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在時代洪流中如何堅持自我、錶達思想的深入剖析。這不僅是對藝術史的記錄,更是一種對人生價值的探討。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曆,從中獲得很多啓示。那些關於藝術品背後的故事,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都讓原本熟悉的藝術作品煥發齣新的生命力。編輯們對文字的把控非常精準,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讀起來絲毫不會感到枯燥。而且,刊物中穿插的那些精美的插圖和攝影作品,更是錦上添花,讓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飽滿。

評分

這期《書與畫》真是給瞭我不少驚喜,尤其是它對一些經典藝術作品的全新解讀,總能讓我耳目一新。有時候,我們對一些耳熟能詳的作品,可能隻停留在錶麵的欣賞,而這本刊物卻能帶領我們深入其背後的文化土壤,去探尋那些隱藏的符號和寓意。我特彆欣賞編輯們那種打破常規、勇於創新的精神,他們不拘泥於傳統的學術框架,而是用一種更加開放和多元的視角來審視藝術。這讓我覺得,《書與畫》不僅僅是一本雜誌,更是一個能夠引發思考、激發靈感的平颱。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觀點,然後去翻閱相關的資料,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這種主動學習的樂趣,是很多其他刊物所無法比擬的。而且,這期雜誌的選題非常貼近時代,又兼顧瞭藝術的永恒性,讓人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力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