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画(2017年9月刊 总第300期)

书与画(2017年9月刊 总第300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立翔,孙晖 编
图书标签:
  • 艺术
  • 绘画
  • 书籍
  • 文化
  • 艺术评论
  • 收藏
  • 艺术史
  • 文学
  • 艺术市场
  • 期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书与画》编辑部
ISBN:97710006211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54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与画(2017年9月刊 总第300期)》主要内容包括:三百期纪念、本刊整理共话《书与画》三百期、名家特写、陈燮君潇湘烟雨幽思远——萧海春与《潇湘胜景》、周成詹景凤《草书沈俭期五言诗》、云泥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陈浩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年间程十发的笔墨人生及其书画思想流变(下)、本刊记者汇聚百种杰作建构家庭石渠宝笈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专题
三百期纪念
本刊整理共话《书与画》三百期

风采
名家特写
萧海春文心雕龙超越
——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看法
陈燮君潇湘烟雨幽思远
——萧海春与《潇湘胜景》

品鉴
经典写真
周成詹景凤《草书沈俭期五言诗》
云泥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论道
艺坛纵论
陈浩 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年间程十发的笔墨人生及其书画思想流变(下)
开卷有益
本刊记者汇聚百种杰作建构家庭石渠宝笈
方闻传统中国谱系的艺术史学

传法
传穆摹写
张渊课徒画稿
——银椋鸟

资讯
展事推荐
顾村言重估上海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意义与思考
封面-程十发作品
封二-郑伯萍作品
封三-陈佩秋作品
彩一-萧海春作品
封底-卢辅圣作品
《书与画》(2017年9月刊 总第300期) 封面故事:时代的回响——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传承与演变 本期《书与画》杂志,适逢总第300期这一重要里程碑,特别策划了封面故事,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传承与演变。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从晚清到改革开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审视中国传统书画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特轨迹。 专题一:山水画的时代新声 近现代中国山水画,不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摹,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时代精神的映照。本专题将选取几位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如黄宾虹的苍浑厚重,傅抱石的壮丽跌宕,李可染的雄浑大气,张大千的创新探索。我们将分析他们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如何融入西方写实观念、借鉴速写写生,甚至吸收现代艺术思潮,从而赋予山水画新的生命力。从对现实山河的描绘,到寄寓民族情怀,再到哲学思考的升华,山水画的笔墨间,流淌着时代的温度和民族的脉搏。 专题二:人物画的社会担当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门类,在近现代的发展尤为显著。本专题将关注那些在画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画家,如徐悲鸿的人道主义关怀,蒋兆和的现实主义力量,以及更晚近时期艺术家们对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以及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我们将探讨艺术家们如何通过人物造型、神态刻画、色彩运用,来反映社会变革、表达人文关怀、塑造民族精神。从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到历史画的创作,再到对当代生活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画始终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专题三:花鸟画的意境深远 即使在巨变的时代,花鸟画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专题将呈现一些近现代花鸟画的优秀作品,如齐白石的生机勃勃,潘天寿的雄奇壮丽,林风眠的融汇中西。我们将分析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敏锐观察和提炼,以及对色彩、构图、笔墨的创新运用,来展现花鸟画的生命力和时代审美。无论是对传统吉祥寓意的传承,还是对生命哲理的探寻,花鸟画都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传递着艺术家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专题四:书法艺术的时代对话 近现代书法,同样经历了激烈的探索与革新。本专题将选取几位代表性的书法家,如于右任的浑厚奔放,沈尹默的温润典雅,林散之的墨趣盎然。我们将探讨他们如何在继承传统经典法帖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性情、时代气息,甚至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书法面貌。从对碑学的发掘,到对帖学的重塑,再到对篆、隶、楷、行、草各体书法的深入研究,近现代书法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着时代的精神。 栏目精选: 名家访谈: 本期我们荣幸邀请到著名美术史学家XXX教授,就中国近现代书画的发展脉络、关键节点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剖析。 专题研究: 《笔墨的张力——解析近现代画家的线条运用》一文,将从技法层面,细致梳理近现代画家在线条上的创新与突破。 画廊巡礼: 本期介绍 XX美术馆 正在举办的“时代印记——近现代中国绘画精品展”,精选展品并配以专家点评。 书画市场观察: 《近现代书画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趋势》一文,将从市场角度,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参考。 新人新作: 关注当代书画新生力量,本期推荐 XX艺术家 的最新创作。 《书与画》(2017年9月刊 总第300期),是一次对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全面梳理与深度解读。我们希望通过本期内容,能够引发读者对中国传统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与价值的思考,同时,也为当下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这份厚重的杂志,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历史的回响,是时代精神的凝聚。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拿到《书与画》的9月刊,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内容真的很丰富,而且排版和设计都格外用心。翻开来,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由文字和图像构建的奇妙世界,每一步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那些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读起来尤其引人入胜。我一直对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很感兴趣,而这本刊物正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在挖掘这些风格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意义。有时候,我会花上很长时间去揣摩一幅画作,或者一段文字所要传达的意境。编辑们似乎总能找到那些既有代表性又鲜为人知的艺术案例,然后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去讲述,让原本可能显得高冷的艺术变得触手可及。而且,这期对一些新兴艺术形式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这种既怀旧又前瞻的视野,正是《书与画》一直以来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

这期《书与画》真是给了我不少惊喜,尤其是它对一些经典艺术作品的全新解读,总能让我耳目一新。有时候,我们对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这本刊物却能带领我们深入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去探寻那些隐藏的符号和寓意。我特别欣赏编辑们那种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框架,而是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来审视艺术。这让我觉得,《书与画》不仅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个能够引发思考、激发灵感的平台。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观点,然后去翻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这种主动学习的乐趣,是很多其他刊物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这期杂志的选题非常贴近时代,又兼顾了艺术的永恒性,让人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评分

每次拿到《书与画》,我都有一种期待,而这本9月刊也没有让我失望。我一直很喜欢它那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叙事方式。文章不会高高在上地去说教,而是用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与读者一起探讨艺术的奥秘。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梳理,这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更让我理解了艺术是如何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影响而不断演变的。那些关于艺术家成长经历的细节,以及他们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写得非常生动,仿佛我亲眼见证了那些艺术的诞生。编辑团队的专业性和艺术敏感度可见一斑。而且,刊物中出现的那些精美的图片,无论是在色彩、构图还是细节上,都做得非常出色,为文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其中,不断汲取养分的刊物。

评分

每一次翻阅《书与画》,都像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而这期9月刊更是如此。我特别喜欢它对艺术家创作心路历程的刻画,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在画布前、在书桌旁的思考与挣扎。不仅仅是赞美,更多的是对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时代洪流中如何坚持自我、表达思想的深入剖析。这不仅是对艺术史的记录,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探讨。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中获得很多启示。那些关于艺术品背后的故事,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都让原本熟悉的艺术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编辑们对文字的把控非常精准,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而且,刊物中穿插的那些精美的插图和摄影作品,更是锦上添花,让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饱满。

评分

这次收到《书与画》,真是惊喜连连,尤其翻到这期已经总第300期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刊物,还是刚开始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还很模糊,但《书与画》就像一位启蒙老师,用生动的笔触和精美的图画,一点点地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大门。翻阅这本9月刊,感觉特别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意境,仿佛漫步在知识的殿堂,又像是置身于艺术的展览。每一篇文字都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让我常常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那些对艺术史的梳理,对艺术家生平的挖掘,以及对当下艺术思潮的探讨,都写得那么鞭辟入里,又富有启发性。特别是那些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总能让我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发现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细节和深意。感觉编辑团队在选题上非常有眼光,总能抓住时代脉搏,又能兼顾艺术的经典传承,让这本刊物既有学术价值,又不乏可读性,实在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