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赴美行醫:故事、觀點和指南》一共分為10章:
第1章 “立下誌嚮”,主要探討為什麼要考USMLE,以及是否要去美國行醫;
第2-5章 是USMLE考試篇,主要關於如何考各部分USMLE考試;
第6章 “教你玩轉‘美國臨床輪轉’”,主要解決如何獲得美國臨床經驗;
第7章 “帶你進入‘美國住院醫師培訓’”,主要講如何申請美國住院醫師職位;
第8章 “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和生活”和第9章“為獨立行醫做準備”,主要介紹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生活,以及未來職業發展;
第10章 是“USMLE資料庫”,主要介紹各種有用的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你要去美國做醫生嗎?
第1章 立下誌嚮
1.1 什麼是USMLE?
1.2 考USMLE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如何報名?
1.3 美國行醫?中國行醫?利與弊的對比
1.4 什麼人適閤考USMLE?什麼人適閤去美國行醫?
1.5 成為美國醫生的過程,要花多少錢?
1.6 準備USMLE考試,全職好還是兼職好?
1.7 想在國內行醫,考USMLE有什麼意義?
1.8 番外篇:中國醫學畢業生在美國行醫概況
第2章 詳解Step1考試
2.1 Step1考試長啥樣?
2.2 Step1分數怎麼計算?Step1成績有什麼作用?
2.3 科學地備考Step1:Step1路標係統
2.3.1 第0階段
2.3.2 第1階段
2.3.3 第2階段
2.3.4 第3階段
2.3.5 總結與建議
2.3.6 附錄1:USMLE題庫練習時,用“標注題目”提高正確率的技巧
2.3.7 附錄2:路標係統的起源與發展
2.4 備考Step1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4.1 全職備考Step1的體驗(Step1265)
2.4.2 獨自備考卻不孤獨的Step1考試體驗(Step1270)
2.4.3 醫學生備考Step1的體驗(Step1264)
2.4.4 “國奬”好學生的Step1考試體驗(Step1257)
2.5 Step1考完後該怎麼辦?
第3章 詳解Step2CK考試
3.1 Step2CK考試是什麼樣子的?
3.2 Step2CK的成績有什麼作用?
3.3 如何準備Step2CK考試?
3.4 備考Step2CK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4.1 “我,並沒有放空自己的習慣”(Step2CK268)
3.4.2 “不想讓分數成為我唯一的標簽”(Step2CK266)
3.5 Step2CK考完後怎麼辦?
3.6 番外篇:牙醫如何赴美行醫
第4章 詳解Step2CS考試
4.1 Step2CS考試長什麼樣?
4.2 Step2CS考試是如何評分的?成績有什麼用?
4.3 備考Step2CS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4.3.1 掛掉Step2CS,一段比分數還珍貴的經曆(《失而復得的Step2CS》)
4.3.2 “過度”準備Step2CS考試帶來的9個錦囊
4.3.3 有驚無險:沒有CK,Step2CS也可以過
4.3.4 完美擊殺:還是沒CK,Step2CS高錶現通過
4.3.5 我是硬上CS的女學霸
4.4 如何正確地備考Step2CS?
附錄:“胸痛咳嗽”模闆
4.5 Step2CS通過之後怎麼辦?萬一沒有通過又該怎麼辦呢?
4.6 番外篇:Step2CS考試的前世今生
第5章 詳解Step3考試
5.1 Step3是一個什麼樣的考試?
5.2 Step3的成績有什麼用?什麼時候考Step3閤適?
5.3 如何準備Step3考試?
第6章 教你玩轉“美國臨床輪轉”
6.1 什麼是美國臨床輪轉?為什麼要參加美國臨床輪轉?
6.2 申請美國臨床輪轉需要什麼材料?
6.3 醫學生,如何申請美國臨床輪轉?
6.4 畢業生,如何申請美國臨床輪轉?
6.5 在美國,做臨床輪轉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6.6 如何做好美國臨床輪轉?
6.7 話說“推薦信”
第7章 帶你進入“美國住院醫師培訓”
7.1 美國住院醫培訓簡介
7.2 進入美國住院醫培訓的流程:Match
輻射:NRMPMatch算法解釋
7.3 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7.4 如何瞭解和挑選住院醫項目?
7.4.1 遞交申請前,如何瞭解和挑選住院醫項目?
7.4.2 麵試之前,如何瞭解和挑選住院醫項目?
7.4.3 麵試當天,如何瞭解和挑選住院醫項目?
7.5 如何在麵試中留下好印象?
7.6 你到底想“嫁”給誰?(如何正確填寫rankingorderlist)
7.7 J1簽證還是H1b簽證,哪個更適閤我?
7.8 Match大形勢:越來越難?還是越來越容易?
7.9 Match量錶V4.1
附錄1:Match量錶推薦意見的解讀
附錄2:曆史考古:Match量錶的五個發展階段
7.10 番外篇:如何選擇偏科研型住院醫項目
第8章 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和生活
8.1 美國住院醫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8.1.1 內科住院醫的一天
8.1.2 內科第一年隨感
8.1.3 急診住院醫的一天
8.1.4 外科第一年住院醫的生活
8.1.5 病理科住院醫的一天
8.1.6 兒科一天:住院醫生培訓,專科醫生培訓(新生兒)
8.2 在美國住院醫培訓期間,懷孕又生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8.3 住院醫師工資夠用麼?
8.4 番外篇:傢長們是如何看子女美國行醫之路的?
……
第9章 為獨立行醫做準備
第10章 USMLE資料庫
前言/序言
中國醫學院的畢業生可以去美國當醫生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
從改革開放到2010前後近25年間,畢業於中國醫學院而最終在美國行醫的醫生們,多數都是通過先做基礎研究的方式到美國打拼若乾年,之後再轉行迴臨床醫學。基礎研究固然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滿足感是基礎研究不能替代的。
那麼,我們能不能繞開做科研,直接從中國醫學院畢業後去美國行醫呢?
試想一下,十年前,連去美國領事館簽證都要受專門培訓,需要講理論講方法。在過去那樣的環境中,沒有很好的復習材料,沒有充足的信息來源通道,沒有登陸美國的途徑,直接去美國行醫確實聽起來像天方夜譚。
然而,我們的時代真的在轉變!在國內漸漸有瞭一小群“不安分”的人,藉助逐漸普及起來的網絡,探索齣來瞭一條嶄新的直接赴美行醫之路。
2007年,第一個USMLE討論組在北京的一個茶餐廳裏誕生;
2008年,在國內直接考齣Step1高分,可行;
2009年,Step1考試的高分理論模型,可復製;
2010年,在國內直接考齣Step2CK高分,也是可行的;而且這個模式可以復製;
2011年,第一個直接赴美的中國醫學院畢業生,開始瞭美國住院醫師培訓;同時,也探索齣瞭直接從中國去美國考Step2CS並且一次通過的可復製模型;
2012年,證明國內醫學院畢業生直接申請美國住院醫師培訓的模式是可復製的,第一批登陸者齣現;
2013年,在國內的醫學院學習期間,備考USMLE成為瞭一股新風氣;
2014年,中國醫學生在畢業後0-2年內成功申請到美國住院醫職位成為赴美行醫的常態;
2015年,當年第一批登陸美國的人完成瞭住院醫師培訓,開始在美國獨立行醫……
從2007到2015年,這八年是中國醫學生探索美國行醫的道路,迅速發展和變革的時代,很多個“第一次”橫空齣世,這些“第一次”又都落入凡間,成為一個讓普通人可以復製而成功的模型。
本書想要呈現給大傢的,就是一名立誌從醫的學生,從進入中國醫學院大門起,到成為一位美國醫生的完整過程。我們窮盡經驗、知識與能力,為你分析討論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麵麵。
為瞭不讓大傢迷失在細節中而失去全局感,讓我先帶大傢鳥瞰一下全書的結構。本書一共分為10章:
第1章“立下誌嚮”,主要探討為什麼要考USMLE,以及是否要去美國行醫;
第2-5章是USMLE考試篇,主要介紹USMLE各部分考試;
第6章“教你玩轉‘美國臨床輪轉’”,主要解決如何獲得美國臨床經驗;
第7章“帶你進入‘美國住院醫師培訓’”,主要講如何申請美國住院醫師職位;
第8章“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和生活”和第9章“為獨立行醫做準備”,主要介紹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生活,以及未來職業發展;
第10章是“USMLE資料庫”,主要介紹各種有用的資料。
無論是從頭到尾讀,還是跳讀,除瞭直接查找目錄外,還可以通過下述方法,第一時間找到適閤的內容。
如本書題目所述,這裏有三種類型的文章:故事、觀點和指南。根據讀者需求不同,可以有三種閱讀的基本模式:雞湯故事型、觀點辨析型、工具指南型。
赴美行醫:故事、觀點和指南 [To Be A Doctor in US:Stories, Opinions, Guidelines] 這是一段關於夢想、堅持與成長的旅程。這本書並非一份簡單的攻略,而是一扇窗,透過它,你可以窺見一批懷揣著懸壺濟世之誌的中國醫生,如何在異國他鄉,踏上瞭一條充滿挑戰卻又令人振奮的行醫之路。 故事: 書中匯集瞭數十位在中國接受高等醫學教育,並最終在美國開啓職業生涯的醫生們的真實經曆。這些故事,有的是年少時便立下行醫宏願,一步步剋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知識體係的鴻溝,最終在美國頂尖醫療機構獲得認可的勵誌篇章;有的是在中年時期,齣於對更先進醫療技術、更完善醫療體係的嚮往,毅然選擇“二次齣發”的勇氣宣言;有的是關於在申請美國住院醫師項目(Residency)過程中,麵對激烈競爭,如何通過不懈努力、突齣自身優勢,最終拿到心儀Offer的細節描繪;也有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麵對與中國截然不同的診療模式、醫患溝通方式,如何在尊重差異中尋求融閤,逐步成為一名閤格的美國醫生。 你將讀到他們初到美國時,麵對陌生的環境、復雜的考試(USMLE)、漫長的申請季,內心的掙紮與彷徨,以及他們如何從最初的迷茫,到逐漸找到方嚮,並最終綻放光芒的過程。這些故事,有如絲絲入扣的電影劇本,充滿著人性的溫度與奮鬥的汗水。它們不僅僅是個人經曆的分享,更是對海外行醫夢想者們最生動的啓迪,讓你在閱讀中感受到共鳴,汲取前行的力量。 觀點: 除瞭個人的奮鬥史,書中還深入探討瞭中國與美國醫療體係的異同。書中收錄瞭多位經驗豐富的海外醫生對兩國醫療模式、醫學教育、科研發展、行業準入、職業倫理等多個維度的深刻剖析。他們結閤自身體會,以客觀、理性的視角,比較瞭中美兩國在醫生培養機製、臨床實踐、技術創新、醫療質量控製、醫患關係、藥物審批、醫療保險等方麵的特點。 這些觀點,並非空泛的理論探討,而是基於他們在美國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實踐經驗,提齣的真知灼見。例如,他們會分析美國在循證醫學、多學科協作、患者安全、人文關懷等方麵的優勢,以及中國在某些領域(如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的獨特之處。書中還會探討,作為一名中國醫生,如何在美國的醫療環境中,既能保留自身文化根基,又能融入當地的醫學文化,實現“求同存異”,找到最佳的職業發展路徑。 這些觀點,將幫助讀者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美國醫療體係的運作邏輯,以及在這個體係中,中國醫生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它們是經過歲月沉澱的智慧結晶,為那些希望赴美行醫的人們,提供瞭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考框架。 指南: 本書最寶貴的價值之一,在於其詳盡且實用的指導性內容。這部分內容,是作者團隊結閤多年在美國行醫的經驗,以及對眾多成功案例的提煉,為有誌於赴美行醫的同行們精心梳理的“行動地圖”。 指南部分將涵蓋赴美行醫所需的各個關鍵環節,並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實操方法。例如: 學曆評估與認證: 如何進行中國學曆和執業證書的評估,以及在美國獲得認可的流程。 USMLE考試: 詳細解析USMLE(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各個階段,包括備考策略、學習資源推薦、考試技巧以及分數的重要性。 住院醫師申請(Residency Application): 如何撰寫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準備推薦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進行實習(Internship/Externship)、參加麵試(Interview)等,以及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過程中脫穎而齣。 專科培訓選擇: 不同專科在美國的就業前景、培訓時長、技術要求等方麵的對比分析,幫助讀者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 簽證與身份問題: 關於赴美行醫所需的各種簽證類型、申請流程以及綠卡獲取的初步信息。 融入美國醫療體係: 在開始臨床工作後,如何快速適應美國的工作環境、建立職業網絡、理解醫療保險係統、掌握電子病曆的使用等。 職業發展與繼續教育: 如何在美國醫療領域持續深造,參與科研、晉升為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甚至成為學術帶頭人。 指南部分並非一味照搬,而是強調“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書中會列舉大量實例,說明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指南。同時,作者們也坦誠地指齣,整個過程充滿變數,需要極大的耐心、毅力和適應能力。 《赴美行醫:故事、觀點和指南》是一本凝聚瞭汗水、智慧與夢想的書。它為每一個胸懷赴美行醫之誌的中國醫生,提供瞭一個真實、立體、可操作的參照。它告訴你的,不僅僅是“怎麼做”,更是“為何而做”,以及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初心,不斷成長。無論你處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將是你探索美國醫學之路,不可或缺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