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眼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图谱》从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照相的六种基本方法和技巧入手,详细阐述了各类眼科疾病在裂隙灯检查中的观察要点,以及典型病例的特征表现;结合病史及文字描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对眼科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部分病例治疗过程中特征性体征的变化,以及最终预后的状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总结出了眼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规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 Slit Lamp Biomicroscopy
第二章 眼睑疾病 Disorders of theEyelids
第一节 眼睑位置、功能异常 Positional or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Eyelids
第二节 眼睑炎症 Inflammatory or Infectious Disorders of the Eyelids
第三节 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第四节 眼睑肿瘤 Tumors of the Eyelids
第三章 结膜疾病Disorders of the Conjunctiva
第一节 细菌性结膜炎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第二节 病毒性结膜炎 Viral Conjunctivitis
第三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 Chlamydial Conjunctivitis
第四节 免疫性结膜炎 Immunologic Conjunctivitis
第五节 结膜变性疾病 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onjunctiva
第六节 结膜肿瘤 Conjunctival Tumor
第七节 球结膜下出血 Subconjunctival Hemorrhage
第四章 角膜疾病Disorders of theCornea
第一节 角膜炎 Keratitis
第二节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 Corneal Degeneration and Dystrophy
第三节 角膜软化症 Keratomalacia
第四节 角膜先天异常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Cornea
第五节 角膜肿瘤 Tumors of the Cornea
第五章 虹膜睫状体疾病Disorders of the Iris and Ciliary Body
第一节 葡萄膜炎 Uveitis
第二节 葡萄膜先天异常 Congenital Disorders of the Uvea
第三节 葡萄膜囊肿和肿瘤 Tumor or Cyst of the Uvea
第六章 晶状体疾病Disorders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第一节 白内障 Cataract
第二节 晶状体全脱位和半脱位 Dislocation or Sublux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第三节 晶状体先天异常 Congenital Disorders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第七章 巩膜疾病Disorders of the Sclera
第一节 巩膜外层炎 Episcleritis
第二节 巩膜炎 Scleritis118
第三节 巩膜葡萄肿 Scleral Staphyloma
第八章 青光眼Glaucoma
第一节 概述122
第二节 原发性青光眼 Primary Glaucoma
第三节 继发性青光眼 Secondary Glaucoma
第四节 先天性青光眼 Congenital Glaucoma
第九章 眼底疾病Disorders of the Fundus
第一节 玻璃体疾病Disorders of the Vitreous Body
第二节 视网膜疾病Retinal Diseases
第三节 脉络膜疾病Choroidal Disease
前言/序言
有一句格言,“百闻不如一见”,反映了“亲眼所见”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对于一个健康的个体,视觉信息占所有信息来源的绝大部分,是人感知自身和自然并与之相适应的重要基础。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越了语言本身所能承载的内涵。无论你用多么精美和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办法将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件物品和事件描述的“淋漓尽致”。因此,“亲眼所见”就显得尤其重要。
通常所说的“学习”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在短而有限的时间内将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问。医学是关于人自身的科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和语言能够全面描述人类自身,就连概括都很困难,原因之一是“人”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因此,要掌握好任何一门关于人类自身的学科如医学,“亲眼所见”显得尤其重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实习和见习不可或缺。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亲眼所见有利于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并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夯实基础。
典型的病例资料一直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医师紧急救护,留给学生们“亲眼所见”的时间非常有限;一些特殊危重的急救环节,往往需要到实习或住院医师阶段才有机会跟上级医师一起参与救治,方才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因此,如何将典型和生动的病例资料通过影像的方式保存并再现给广大师生一直是带教老师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过去,各种解剖标本和模型、素描绘画、幻灯片、手术录像、照片都是各大医学院校常用的辅助教学工具,起到了很好的教学作用,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今天,数码影像技术高度发达,采集患者实时、动态的影像资料已经变得相对容易。在眼科,可随身携带的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卡片机”可以拍摄患者的全身、头部和眼部照片。眼科最常用的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也可以装上数码相机,为我们对眼部进行清晰拍照并进一步放大提供了便利。
笔者通过近5年的努力,收集到了在眼科临床中所见到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例眼前节照片2000余幅,按解剖结构层次先后顺序,从前到后,由浅及深,将所采集的照片编辑成书——《眼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图谱》。希望为广大医学生、眼科医师及全科医师提供教科书中没有的典型病例照片,通过清晰、放大的照片获取眼科常见病例的“清晰印象”,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本书系统收集了能用裂隙灯观察到的绝大多数眼病资料。无可置否,仅靠几个人组成的作者团队是不够的,很难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收集到“所有”眼病的图谱,但我们仍然在努力,仍在不断收集更多的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并随时准备补充到书的内容中去。
本书绝大多数照片是在业余时间安排拍摄。对于个别着急回家的患者,为了获得难得的影像资料,我们也曾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让后面的门诊患者稍稍等待。所用带高清数码摄像功能的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放在会诊中心,平时专家们出诊的时候,不便进去打扰,不得不让患者等到出诊结束。在此书成稿之际,我们想感谢所有愿意配合拍摄的患者,他们的耐心等待、理解和支持是这本书能够成册的坚实基础。
书中所收集的病例不敢说是最典型,也不敢说是最清楚的照片,而且不可能在短短5年内见到所有病例,但作者们用坚持和不懈、辛勤与付出将书中一例例典型病例照片尽可能表现清晰。裂隙灯照相仅能拍到眼睑、泪器、结膜、角膜、虹膜、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等眼前部结构,眼底的照片需要借助特殊的照相机或前置镜头,本图谱仅包含眼底部分内容。
本书通过近5年的努力,终于成稿。受时间、精力、作者人数、从业地域和时间等限制,本稿内容、编排顺序恐难迎合所有读者,甚至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在此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眼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图谱》 是一本为眼科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医学生量身打造的权威参考指南。本书深度聚焦于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在眼科诊断中的应用,通过海量高质量的图谱和详实的文字描述,系统性地展现了眼部各结构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视觉特征。 本书内容涵盖了眼科疾病的方方面面,从眼睑、结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到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等。每一章节都围绕特定的眼部结构展开,详细解析了正常情况下该结构的显微成像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呈现了与之相关的常见及罕见眼病的裂隙灯表现。 在角膜章节, 图谱不仅展示了健康角膜的清晰透明、层次分明,更详尽地描绘了角膜缘炎、角膜溃疡(包括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溃疡特征)、角膜水肿、角膜斑翳、角膜变性(如角膜营养不良、老年环等)、角膜肿瘤以及术后角膜变化等。对于每一种病变,都配有清晰的彩色图像,并辅以文字说明,详细阐述了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颜色、荧光素染色表现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关联,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灶。 在前房部分, 本书深入探讨了前房积血、前房积脓(低位脓性积聚、全房脓液等)、房水闪光(Koeppe结节、Busacca结节)以及前房异物等病变的裂隙灯图像特征。对于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书中特别强调了房角结构的变化,如虹膜嵌顿、周边虹膜粘连、房角后退等。 虹膜的章节, 提供了虹膜新生血管、虹膜萎缩、虹膜囊肿、虹膜肿瘤以及虹膜根部离断等病变的丰富图谱。对于葡萄膜炎的诊断,书中详细展示了虹膜后粘连、虹膜病变与房角结构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葡萄膜炎(如前部、中间部、后部葡萄膜炎)的典型裂隙灯征象。 晶状体病变的描绘 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从先天性白内障(如蓝莓酱样白内障、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到老年性白内障(如初发皮质性、核性、后囊下白内障),再到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等,书中都提供了详尽的图文并茂的展示。特别是对于白内障的定位和分级,通过精美的图像,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不同类型白内障的显微结构改变。 玻璃体病变的表现 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书中展示了玻璃体浑浊(如飞蚊症的类型、炎症性玻璃体浑浊)、玻璃体出血(其量、位置、与视网膜的关系)、玻璃体后脱离(及其与视网膜牵拉的关系),以及玻璃体囊肿等。对于视网膜脱离的早期诊断,书中也通过裂隙灯图像提示了玻璃体牵拉的征象。 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病变 是眼科疾病诊断的重中之重。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视网膜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部病变(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包括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如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视网膜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以及视神经病变(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对于每一种病变,都通过多角度、不同焦深下的裂隙灯图像,细致地展现了病灶的细节,并结合病理生理机制进行解读。 此外,本书还包含了眼部外伤、异物、先天性畸形以及眼科手术后并发症的裂隙灯表现。 对于眼睑、泪器、眶骨等眼周结构的异常,也进行了详细的图谱展示。 《眼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图谱》的编纂遵循了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书中所有的图谱均来自真实临床病例,并经过精心的筛选和标注,确保了图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文字描述简练而精准,避免了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堆砌,力求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本书的排版设计清晰明了,方便读者快速查阅。 本书的读者群体广泛,包括各级眼科医生、眼科进修医师、眼科在读研究生,以及对眼科疾病诊断感兴趣的医务工作者。对于想要提升裂隙灯检查技能、拓展眼科疾病诊断视野的专业人士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通过学习和应用本书中的知识和图谱,读者将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进行眼科疾病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