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1.本书题型全面、紧扣大纲,命题新颖,适应广大考生学员的学习要求;
2.题目由易到难,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模考阶段,系统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考研数学重点;
3.习题后有详细的解析、总结和延伸,解题方法多样全面,难点和易错点分析,帮助学生透彻分析每道题目;
4.本书习题完全契合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对考试题型和重要知识点有准确的预测。
随着各高校逐步放开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并加大培养力度,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到管理类联考大军中,竞争非常激烈,用“多得一分、干掉万人”来形容其考试的严峻程度一点也不夸张,而数学在300分的初试总分中占到了75分的分值,是备考中的绝对重点。本书题量充足,题型全面,命题新颖,可以完全满足考生的备考需求。
本书主要针对管理类及经济类联考综合考试中的数学科目进行备考指导,题量大,习题紧扣考试大纲,题型介绍详尽,包括解题思路、难点分析、易错点分析、思维拓展等,帮助学员稳步提分。本书适合MBA、MPA、MPAcc等管理类联考考生,同时可作为其他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用书。
牛渤雄
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硕士考试辅导专家
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相关考试数学及逻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联考命题方向具有精湛的研究,多次命中考试真题。授课深入浅出,解题思路清晰、方法平实有效、语言风趣幽默。在培训辅导中深受学员赞誉,能够迅速提高学员应试能力。
第一章专项提高篇
1.1算术
练习1.1.1
1.2代数式和函数
练习1.2.1
练习1.2.2
1.3方程和不等式
练习1.3.1
练习1.3.2
1.4数列
练习1.4.1
练习1.4.2
1.5应用题
练习1.5.1
练习1.5.2
练习1.5.3
1.6几何
练习1.6.1
练习1.6.2
练习1.6.3
1.7数据分析
练习1.7.1
练习1.7.2
练习1.7.3
第二章强化突破篇
2.1算术
练习2.1.1
练习2.1.2
2.2代数式和函数
练习2.2.1
2.3方程和不等式
练习2.3.1
练习2.3.2
2.4数列
练习2.4.1
练习2.4.2
2.5应用题
练习2.5.1
练习2.5.2
练习2.5.3
2.6几何
练习2.6.1
练习2.6.2
练习2.6.3
2.7数据分析
练习2.7.1
练习2.7.2
练习2.7.3
管理类联考数学决胜1000题·解析册
目录
第三章模考冲刺篇
模考题(一)
模考题(二)
模考题(三)
模考题(四)
模考题(五)
模考题(六)
模考题(七)
模考题(八)
说实话,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阶段性的“平台期”,感觉自己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我那段时间就处于这种状态,感觉对概率和数列的综合题总是抓不住头绪。我把这本《决胜1000题》放在床头,每天睡前会随机挑选三五道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进行回顾。这种“回顾”而不是“重做”的策略,让我发现了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盲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但当知识点被拆解、重组成一个新的题型时,就暴露了理解上的偏差。这套书的题目覆盖面广,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交叉融合得恰到好处,让我得以在不同的情境下检验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深度。而且,书中的题目难度梯度设置得十分合理,它不会让你一上来就面对地狱模式,而是循序渐进地“拉高”你的思维上限。这种持续的、有节奏感的挑战,有效地帮助我突破了那个看似坚固的“平台期”,重新找回了对数学学习的掌控感。
评分这本《管理类联考数学决胜1000题》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数学基础薄弱、时间又紧张的备考者量身定做的救星。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接触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部分时,那种面对海量知识点和复杂题型的无力感。市面上很多参考书要么侧重理论推导,对我这种只想快速上分的实用主义者来说,显得过于冗余;要么就是题型太偏怪,跟实际考试的风格总有点出入。然而,这本厚厚的习题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扎实”和“高效”。它的题目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中等难度的技巧训练,再到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拔高,层层递进,每迈出一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于那些易错点和陷阱题的捕捉极其精准,很多题目我第一次做的时候都会掉进去,但对照后面的详细解析,才豁然开朗,明白了出题人的“小心思”。这种“受骗”又“学习”的过程,远比死记硬背公式有效得多。我个人的体会是,只要能沉下心来,把里面的核心题型吃透,应对联考数学中大部分中等难度的题目就基本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号称“题海战术”的教辅,结果往往是做了几百道题,真正考场上遇到新题型还是束手无策,感觉只是在重复劳动,效率极低。但这套“1000题”却展现出了极高的“信息密度”。它不像有些习题集那样为了凑数量而堆砌大量重复的、换汤不换药的题目,而是努力在有限的题量内覆盖到尽可能多的考点和题型变式。我尤其欣赏它的解析部分,那可不仅仅是给出正确答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思考问题。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做”(How),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Why),并且常常会提供不止一种解题思路,比如代入法、极端值法、几何法等等,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对于我这种习惯了固定套路的人来说,这种多维度的解题视角是突破瓶颈的关键。通过反复研磨这书中的例题和变式,我开始敢于接受那些看起来稍微陌生一点的组合题型,因为我知道,万变不离其宗,底层的逻辑结构并没有变。
评分我是一个对书籍的“手感”和“细节”很在意的人。这本习题集在装帧设计上,体现出了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纸张选择偏向于哑光,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感到刺眼,这对于需要大量刷题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题目和解析之间留白适度,方便我们批注、圈画和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我常常会在题旁边写下自己的错误原因或者某个技巧的关键词。此外,相对于一些市面上字体过小、排版拥挤的教辅来说,这本《决胜1000题》的字体大小和行距都让人感觉舒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也不会带来太大的视觉疲劳。这种对使用者体验的关注,虽然看似是“小事”,但累积起来对提升每日的学习效率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它真正做到了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本身,而不是被低劣的印刷质量分散精力,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追求高效率的联考考生。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战检验的学习者,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内化为本能反应。这本习题集的另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其对“时间管理”的间接训练。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部分时间是出了名的紧张,留给每道题的思考时间非常有限。虽然书本身没有计时功能,但在做那些需要多步计算的题目时,我发现如果我的解题路径不够简洁高效,就会被卡住很久。这迫使我必须在练习阶段就优化自己的运算步骤,寻找最“省时省力”的路径。比如,在解析中对某些运算技巧的强调,或者对某些特定模型的高效识别方法,都直接指导了我如何在考试中抢占时间。这套书的“实战感”很强,它让你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充分暴露自己的弱点和低效习惯,然后通过针对性训练去纠正。做完一套下来,我不再是单纯地看对错,更多的是在反思:“我能更快地想到这个解法吗?”“我的代数运算有没有可以简化的地方?”这种以效率为导向的训练,比单纯追求正确率更为重要。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提前半年准备考研,趁着有活动赶紧囤货
评分这些书都是别人推荐的。
评分京东自营的就是有保障
评分应该是真版本,还不错吧。!
评分老师大人的书,狠好
评分社科辅导班赞,书更赞
评分辅导班推荐买的,还不错
评分第一次给差评,首先是感觉书的质量不好,其次是真题竟然不配答案解析,有何用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