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社特推出《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和《会议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四合一读本,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共7章27条,该管理办法首次对中央和基层党组织使用财政资金开展党建活动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了党建活动经费管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计划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党建活动计划编制和审批制度,加强源头控制。党建活动计划要报本单位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并报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工委备案。二是严格规定党建活动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活动组织方式。明确党建活动经费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发生的直接支出,不能发放任何形式的个人补助,包括交通补助和伙食补助。三是对活动内容、地点、用餐等做出限制性规定,即“八个严禁”。包括严禁借党建活动名义安排公款旅游;严禁到党中央、国务院明令禁止的风景名胜区开展党建活动;严禁借党建活动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等。
《会议费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目前计划外会议时有召开、会议规模和会议开支超出标准等突出问题,重点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加强会议费管理:一是强化会议年度计划和审批管理制度。二是严格会议费预算管理,将会议费纳入部门预算,单独列示,并要求会议费预算细化到具体会议项目,执行中不得突破。三是严格会议费报销和支付管理。报销时须附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单、定点饭店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凭证等,并规定会议费支付采用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四是建立会议费公示制度和会议年度报告制度。
《培训费管理办法》是2017年1月4日新修订的,本次《培训费管理办法》主要作了以下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培训的计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实行培训项目分类管理,与会议费联动调整综合定额标准;调整讲课费课时计算单位和相关标准。
《差旅费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出差人员的城市间及市内交通费和伙食补助费的报销管理问题。
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上了一堂“经济课”。虽然标题听起来有些严肃,但仔细研究后,我发现它所涵盖的内容,正是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迫切需要的“干货”。特别是关于“会议费”和“培训费”的管理,这两项开支往往是基层党组织经费的大头。书中能否详细阐述如何在保证会议和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开支?例如,关于会议的规模和时长有没有明确的建议?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需要与基层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避免“形式主义”?我个人非常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是“必要的”会议和培训,哪些则可以通过更便捷、更经济的方式来完成,比如线上会议、视频培训等。同时,对于培训的师资、场地、教材等方面的花费,书中能否给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让我们在选择时更有依据,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所在单位在差旅费报销方面遇到的种种困惑。每一次出差,都要对照着厚厚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小心翼翼地填写每一项费用,生怕哪里出了差错。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把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差旅费报销标准讲得清清楚楚,还对不同级别的出差人员在住宿、交通、伙食补助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区分。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 incidental expenses”或者说是“杂费”的规定,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最容易产生争议。书中能否清晰地界定哪些杂费可以报销,哪些又属于个人应承担的费用,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差旅费报销的建议,比如是否有一些推荐的酒店、机票预订平台,或者是在行程结束后如何更便捷地整理报销单据。毕竟,差旅费的合理支出,不仅关系到组织的经费使用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基层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我一直觉得,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经费的使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地发挥党建活动的成效,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像是在给这门艺术和科学,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它涵盖了党建活动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多个方面,这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思路。我尤其对“党建活动经费管理”这部分内容抱有很高的期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活动算作是“党建活动”?哪些支出可以计入党建活动经费?如何才能确保这些经费真正用于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组织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是被挪作他用,或者仅仅是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界定和指导,帮助我们区分“必要之花”和“面子之花”,避免资源浪费,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创新性的经费使用模式,或者是一些成功案例,那将是对我们基层党建工作者的一大启发。
评分老实说,看到这本《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的书名,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不就是一本“官样文章”吗?作为一个常年在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很多时候感觉它们离我们实际工作太远了。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并且细细品读了其中关于会议费和培训费的部分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书中对会议的规模、时长、地点选择,甚至是茶歇、饮水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能影响到一笔费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培训费这块,它不仅规定了培训的审批流程,还对培训的师资、教材、住宿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组织培训来提升党员素质的单位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能帮助我们避免被一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忽悠”,也能让我们在组织培训时更有底气,知道什么才是“可以花”的,什么又是“不该花”的。这本书就像一本“明白账”,把每一笔钱的花费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让我们知道如何才能合规、合情、合理地使用这些经费,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真正服务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十分“直给”,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它的核心内容——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在经费使用上的规范。作为一名关注基层党建的普通党员,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挺纠结的。一方面,我期待它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经费难题,比如如何合理申报、如何规范报销,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怎样才能真正把党建经费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流于形式。毕竟,党建工作需要资金支持,但每一笔钱都应该用得明明白白,用得有成效。另一方面,我也担心这本书会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强调流程而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毕竟,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很多时候需要因地制宜。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窍门”,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更有吸引力、更有实效的党建活动。而且,对于一些“灰色地带”,这本书能否给出清晰的界定和指导,避免我们因为不了解规定而触碰红线,也是我非常看重的。这本书的厚度我还没来得及仔细丈量,但光是看目录,就感觉内容相当扎实,希望它能成为我们解决基层党建经费难题的“一本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