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

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实,黄善卓,赵中媛 译,王诩著,孙武著,佚名著 注
图书标签:
  • 军事战略
  • 谋略智慧
  • 东方哲学
  • 鬼谷子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古代兵书
  • 商业策略
  • 人生智慧
  • 国学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1225161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61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包括《鬼谷子》《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比较多,主要讲述有关游说、辩论、韬略的理论,另外,还讲述了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其中修炼自身、养精蓄锐部分,是全书其他部分内容的基础。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在这十三篇里,孙武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础,将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论述得有声有色。其思想之精辟丰富,逻辑之缜密严谨,令人为之深深感叹和折服。本版《孙子兵法》辑录了历代名家,如曹操等对此书的精彩点评,并作详细的注译、解读,添加了军事及商场运用《孙子兵法》的经典案例,对读者活学活用这一经典著作提供范本。

《三十六计》一部兵法奇书,与《孙子兵法》合称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学的双璧,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三十六计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合三十六个计策。很多军事家利用《三十六计》中的谋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战例。


作者简介


《孙子兵法》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为孙武所著,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被尊奉为“兵圣”。

译注:黄善卓,图书策划编辑。


《三十六计》为我国民间智慧,明末清初时,无名氏采集群书编撰成书,流传至今。成书年代,作者何人,已无从考证,历代兵志也未予收录。

译注:赵中媛,图书策划编辑。


《鬼谷子》为鬼谷子所作,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卫国朝歌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译注:陈实。


目录

《三十六计》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2

第二计 围魏救赵 8

第三计 借刀杀人 13

第四计 以逸待劳 19

第五计 趁火打劫 27

第六计 声东击西 33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40

第八计 暗度陈仓 47

第九计 隔岸观火 52

第十计 笑里藏刀 59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64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70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76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83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88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93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99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105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112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118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124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129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134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139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145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152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159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166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172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178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186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193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203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210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218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224


《孙子兵法》目录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附录

……

《鬼谷子》目录

捭阖第一 1

反应第二 21

内楗第三 37

抵巇第四 55

飞箝第五 75

忤合第六 99

揣篇第七 117

摩篇第八 135

权篇第九 157

谋篇第十 179

决篇第十一 201

符言第十二 223

本经阴符七篇 239

持枢 263

中经 269


精彩书摘


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强烈欲望


捭阖第一

“捭”即开启,“阖”即闭藏,所谓“捭阖”,就是大开大合,大启大闭。鬼谷子将“捭阖”之道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阴阳学说融会贯通,并将之运用于纵横游说的说术言略中,使之成为战国策士们立身处世、说诸侯、干人主、掌机变、握形势的总原则,进而衍生出那个时代的纵横风云。因此,作为《鬼谷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捭阖》无疑具有提纲挈领、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


奥若稽古[1],圣人之在天地间也[2],为众生之先[3]。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4],知存亡之门户[5],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6],而守司其门户[7]。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8]。变化无穷,各有所归[9]。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10],校其伎巧短长。


[1]粤:句首语助词,表庄重。若:沿着。此指上溯。稽:考察。

[2]圣人:《鬼谷子》中所言“圣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古代有所贡献、有所创见的大智大勇之士,一种指当代精于纵横权术的游说辩士,与儒家所言“圣人”有别。此句中的“圣人”当指前一种。

[3]众生:泛指万物生灵。此处特指民众。先:先知先觉,指能够预测事物发展动向,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人。

[4]命物:意指抓住事物本质,表述事物名称和性质。

[5]存亡之门户:指世上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

[6]朕:指可以观测到的事物发展形迹、征兆。

[7]守司:把握,掌握。

[8]其道一也:即言自古至今,圣人的做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9]各有所归:即言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一定规律可循。

[10]权:权变。此指事物可以变化、可让人施术变动其发展方向的成分。能:能力。此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变性从而按自己的固定轨迹运行的能力。


【译文】

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历史吧。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圣者生活在人世间,之所以成为芸芸众生先知先觉的导师,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阴阳、分合变化的观测,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而给它们立一个确定的名号,并洞晓其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预测其结局,还能洞察世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及时发现世上事物、人事的发展征兆,从而把握其关键所在。所以,圣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从古到今,其遵循的规律都是一样的。由此而论,世间事物虽然变化无穷、纷纭万端,但皆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或归于阴,或归于阳;或以柔为特征,或以刚为特征;或以开放为主导,或以闭藏为主导;或松弛不固,或紧张难入。因此,圣人在处理世间事务时,总是善于发现事物规律,把握事物关键,考察事物的发展过程,揣度、研究事物的可变性和不变性以及事物应变能力的强弱,因才而用、取长补短、有的放矢地处理问题。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1],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2]。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3],以求其实,贵得其指[4];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5]。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6]。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7]。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8]。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9]。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10]。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11]。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

之[12];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1]有差:有差等,差别。

[2]无为:指无为之道。《鬼谷子》所说的“无为之道”与老庄的清静无为之道不同,这里指顺应自然之性而拨动之、因势而利导之的一种处世之道。牧:治理,处理。

[3]微:暗中。排:排察。

[4]指:同“旨”,旨意,主旨。

[5]示:启示,启发。此指启发对方让他敞开思想。闭:闭藏。此指使对方控制感情。

[6]异:与“同其情”之“同”为互词。同其情,即考察对方感情上与我们的同异点。异其诚,即考察对方诚意如何。

[7]离合有守:认识有差距。离合,原指二人相离或相逢,此指认识差距。守,原指各据一方,此指有距离。从:同“纵”,纵容,放纵。志:意愿,意志。

[8]贵:以……为贵,此处意为“首先要”、“关键是”。

[9]微:微暗,不露声色。道:此指阴阳之道,即变动阴阳、因势利导而处理事物的方法。追:相随,相合。

[10]权衡轻重:此指处理事情的谋略与措施。度数:度量,准则。

[11]自为之虑:此指自己另外谋划决策。

[12]内:同“纳”,接纳,吸收。


【译文】

世人中有贤良与不肖者,有智识之士与愚黯之辈,有勇敢者和怯懦者;有仁人君子及苟且小人……总之,人们的品行和素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针对不同的人品素质,要采取不同的态度与措施。对某些人可以开导,对某些人可以压抑;对某些人可以擢用,对某些人可以黜退;可以让某些人富贵,可以使某些人贫贱。总归一句话,要顺应人们的自然品性去分别对待他们。要起用一个人,首先要审定其品质如何,摸清其真假虚实,顺从其嗜欲愿望,发掘其志向意图,并要暗中排察他的言语,或启导他,或适当地贬抑、质疑他,以探知其真情实意,以明了其性格主流。得知对方实际情况后应缄默不语以挑动对方畅所欲言,以便了解对方所言是否于己有利。要么开导他给他以启示,要么压抑他使他控制自己。开导启发他,是为了让他畅所欲言以考察他在感情上与我们有无距离;压抑控制他,是为了观察他的反应如何,借此了解他对我们的诚心大小。考察某人可用不可用,还要查明其谋略计划的优劣以及同自己谋略计划的差距大小。若同我们的谋略计划距离较大,先纵容他,让他照自己的意志去办(而我们则暗中谋划)。当然,这种谋划要周密。若要谋划周密,关键是行事要微暗、不露声色,这样做,就与阴阳之道暗合无隙了。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或开启引导他,估量出他的情志;或压抑控制他,摸准他的诚心。此外,还要知道他的谋略措施,圣人因之作出测度与分析,若其谋略措施得当,与我们距离较小,合乎我们的准则,我们就可以据此帮他完善谋略措施;若其谋略措施失当,与我们距离较大,不合我们的准则,我们只好舍弃不用,自己另谋良策。因此,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时,或开导他帮他引出决策,或启发他吐露决策以便纳为己用;或抑制他以便于我们顺利起用,或拒斥他弃而不用。


捭阖者,天地之道[1]。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2]。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3]。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4],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5]。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6]。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7]。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8]。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9]。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10]。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

可[11]。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12]。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1]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天为阳,地为阴。

[2]纵横、反出:即阴阳的具体表现。纵与横,反(返)与出,都是对立的事物,可用阴阳来涵括。反覆、反忤:亦为阴阳的具体表现。

[3]豫:同“预”,预先。吉凶:此指游说成功或失败。大命:此指游说目的。

[4]出入:此指表现、表述。

[5]阴阳其和,终始其义:终事始事的要义所在,是明了阴阳调和之理。

[6]故言长生……曰始:始为乾,乾为阳,故“始”“阳”并言。始即初始,出发点,引申为人生行动的目的所在。即言上述长生、安乐、富贵等事物都是人生所追求的东西。

[7]故言死亡……曰终:终为坤,坤为阴,故“终”“阴”并言。终:穷。穷急困窘,是人所不欲,是人生的忌讳。

[8]善:此指善言,善言为阳。恶:此指恶言,恶言为阴。

[9]阴阳:此指阴言和阳言。

[10]下:卑下的阴言。小:此指小人。高:崇高的阳言。大:此指君子。

[11]出:这里指被策士、说客们启发。入:这里指听从游说策士的话。

[12]家:这里指封有采邑的大夫。国:这里指据有一国的诸侯。


【译文】

捭阖之术,以阴阳之道为主旨。捭阖,就是变动阴阳,用开闭之法构成四季轮回,使万物化生、万事兴亡交替。纵和横,返和出,反和覆,反与忤,皆为阴阳之道的具体表现,都可用阴阳变动来区别、说明它们。而使用捭阖之术使事物转化,正是阴阳之道的关键所在。游说过程中的每一变化,都出自捭阖之术,所以要预先审知捭阖之术的阴阳变化法则,这是游说能否成功、游说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所在。口,是表达内心思想的门户;而心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宰。人的志向与意愿,喜好与欲求,思念和焦虑,智慧和谋略,都是由口这个门户出入从而表露出来的。所以,应该用捭阖之术来把守自己的口,用开闭之法来调控自己的言谈。使用捭术,就是让对方开口,让对方说话,这就是阳之道;使用阖术,就是让对方闭口,让对方沉默,这就是阴之道。懂得了阴阳之道的协调交替使用,就能够懂得“终”和“始”的意义了。所以,我们把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归为阳类事物,称作人生向往;把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归为阴类事物,称作人生忌讳。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向往型语言”,也就是说可以用这类美好的语言去说动对方进行某事;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忌讳型语言”,也就是说可以用这类令人厌恶的语言去威胁、警醒对方中止某种计谋。游说中运用捭阖之术时,先用阴言和阳言去试探对方(以确定对方是喜欢阴言还是喜欢阳言)。由此,与喜欢阳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崇高语言为主;与喜欢阴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卑下语言为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照此而论,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就没有探测不出来的真情,就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就没有不能说服的对象。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可以说动每个普通民众,可以说动每个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说动每个诸侯国的国王,甚至可以说动天下的君主。若要成就小事,可以小到极限,没有更小的了;若要成就大事,可以大到极限,没有更大的了。



《东方智慧的璀璨星辰:古老谋略在现代的回响》 本书系,汇集了中华文明宝库中三颗璀璨的智慧之星——《鬼谷子》、《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它们并非单纯的古籍文献,而是历经千年沉淀,依然闪耀着不朽光芒的思想结晶。本套装以现代视角,对这三部经典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全新的诠释,旨在揭示其蕴含的普适性智慧,帮助读者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掌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奥秘。 第一卷:《鬼谷子:深邃洞察世事人心的言语之术》 《鬼谷子》,又称《捭阖术》,被誉为“智慧之书”,其作者鬼谷子,其生平隐而不彰,其思想却如海纳百川,博大精深。这部著作并非直接传授兵法战术,而是专注于人心的揣摩、言语的艺术以及处世的智慧。它以一种高度抽象和哲学化的语言,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言辞和洞察力来影响、引导他人。 本卷的解读,将带领读者深入鬼谷子所构建的“权谋”世界。我们不再将“权谋”简单地视为欺诈或算计,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高明的沟通策略、一种深刻的人性洞察。书中关于“捭阖”、“谋篇”、“揣摩”、“权谋”、“散势”等核心篇章,将被置于现代社会学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例如,“捭阖”之道,并非简单的“以曲求伸”,而是强调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开启或关闭沟通的渠道,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在现代商业谈判中,理解“捭阖”意味着要学会审时度势,选择恰当的时机与方式提出诉求,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灵活变通。 “谋篇”与“揣摩”则是理解人心的关键。鬼谷子告诫我们,了解他人的内心,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其言语、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这在现代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中都有深刻的印证。我们如何在高压的职场环境中,洞察同事、上级的真实想法?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避免被误导或利用?《鬼谷子》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教导我们,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通过“内窥”和“外察”,掌握信息的主动权。 “权谋”篇则探讨了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达成目标的艺术。这包括了对形势的判断、对人性的把握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如何在市场中立足?个人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鬼谷子》中的“论将”、“用间”等篇章,虽然提及军事,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思维、信息获取与情报分析的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危机公关等领域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本卷的解读,并非鼓励读者去玩弄权术,而是强调一种“以智取胜”的理念。它鼓励读者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洞察人心的能力,从而在人生的棋局中,成为一个更加从容、更加睿智的参与者。我们所解读的“鬼谷子”,是一个理性、审慎、充满智慧的引导者,他教导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二卷:《孙子兵法:千古不变的战略思维与制胜之道》 《孙子兵法》,这部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巨著,其核心价值早已超越了战场。它所阐述的战争哲学、战略思想、战术原则,对后世的军事、政治、经济、管理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套装对《孙子兵法》的解读,将回归其最本质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普适性法则。 我们将对“计篇”进行深入剖析,理解“五事七计”——道、天、地、将、法——并非仅仅是军事部署的考量,更是现代战略规划的基石。在企业层面,这对应着企业文化(道)、外部环境(天)、地理位置与资源(地)、领导力与执行力(将)、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法)。理解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是制定任何一项战略的首要步骤。 “作战篇”与“谋攻篇”所强调的“速战速决”、“全胜”的理念,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如何快速捕捉市场机会,如何高效执行战略,避免陷入漫长的消耗战,是每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应”的境界,即是在充分的准备和洞察之下,能够先发制人,或者在对手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虚实篇”是《孙子兵法》中极具哲学色彩的一章。它所阐述的“避实击虚”、“以逸待劳”等原则,在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策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企业如何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如何利用竞争对手的弱点来发展壮大?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有限的兵力(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节点,以取得最大的成效? “地形篇”与“九变篇”则强调了适应环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战场如此,现代社会亦然。外部环境变化莫测,竞争格局瞬息万变,唯有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在变化中生存并发展。这包括了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判能力,以及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调整策略、果断行动的能力。 本卷的解读,将《孙子兵法》的智慧与现代管理学、战略学、博弈论等学科进行巧妙的融合。我们探讨的“兵法”,并非冰冷的战术指令,而是关于如何理解竞争、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达成目标的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它教导我们,真正的胜利,在于智慧的运用,在于对全局的把握,在于对人心的洞察,最终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 第三卷:《三十六计:精巧绝伦的策略宝典与人生智慧》 《三十六计》,这部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计谋集,以其高度的凝练与精巧的设计,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策略智慧的代表。它将古人在军事、政治斗争中的经验,提炼成三十六条精辟的计策,每一条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且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巧妙之处。本套装对《三十六计》的解读,将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原则,以及它们如何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商业竞争中得以巧妙运用。 本卷的解读,将带领读者从“胜战计”到“败战计”,层层剥开《三十六计》的智慧外衣。我们不仅要了解计策本身,更要理解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情境以及潜在的风险。 “胜战计”如“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东风”等,它们强调的是主动出击,利用策略来制造有利条件,以智取胜。例如,“瞒天过海”并非鼓励欺骗,而是强调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制造假象来掩盖真实意图,为我方争取主动。“围魏救赵”则是一种高明的战略转移,通过攻击对手的要害,迫使其放弃对当前战场的纠缠,从而达到战略上的目的。在现代商业中,这可以理解为通过开辟新的市场,或者针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业务进行创新,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 “敌战计”如“调虎离山”、“擒贼擒王”、“釜底抽薪”等,则是在面对强大敌人时,如何运用策略来瓦解对手的力量,或者使其陷入被动。例如,“调虎离山”在于制造一个虚假的诱饵,将对手的兵力调离其坚固的阵地,使其露出破绽。“釜底抽薪”则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解决问题方法,直击问题的根源,彻底消除威胁。这些计策在现代的危机管理、冲突解决、谈判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败战计”如“美人计”、“空城计”、“反客为主”等,虽然名为“败战计”,但其核心在于以退为进,或者在劣势中寻求转机。例如,“空城计”并非真的虚无一战,而是通过制造一种虚张声势的假象,让对手因为恐惧未知而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我方争取时间,化解危机。这在现代的沟通谈判中,可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战术。 本卷的解读,将《三十六计》与现代的心理学、沟通学、策略管理等理论相结合。我们发现,《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策,都与人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有着深刻的联系。它教导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不仅要懂得如何进攻,更要懂得如何防守;不仅要懂得如何争取胜利,更要懂得如何避免失败;不仅要懂得如何利用他人,更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东方智慧的璀璨星辰》套装,是对中华古老智慧的一次现代性探索。它不是一套教人“害人”的秘籍,而是一份启迪人心的思维工具箱。通过对《鬼谷子》、《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深入解读,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普适性智慧,提升自身的洞察力、判断力、决策力与执行力,从而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更加从容不迫,更加游刃有余,真正做到“纵横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三部经典,将成为您在现代社会中披荆斩棘、成就辉煌的智慧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这套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孙子兵法》的解读部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解读角度非常新颖,它不仅仅是讲解兵法,更是将兵法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各种竞争场景,比如商业竞争、市场营销、团队管理等等。作者通过引用大量的现代案例,比如某知名企业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精准的战略眼光和高效的执行力,最终赢得胜利的,让我对“形人”和“势”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避实击虚”的解读,让我联想到在工作中,如何识别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利用,从而取得突破。我还在思考,如何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原则,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如何提前规避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这套书的解读,让我觉得《孙子兵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军事理论,而是真正能够指导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工具。我还在尝试将其中的一些概念,比如“庙算多者胜”的理念,应用到我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思考如何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对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略学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在阅读了一些历史小说之后,对《孙子兵法》更是充满了好奇。这次有幸购得这套《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其中包含了《孙子兵法》的全新解读,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收到书后,我第一时间翻开了《孙子兵法》的部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解读并没有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只是枯燥地解释古文,而是结合了现代商业、军事、甚至体育竞技等多个领域的实际案例,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也”等经典篇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我尤其对“兵贵胜,不贵久”这一章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析现代战争的快速节奏和商业竞争的瞬息万变,说明了抓住时机、速战速决的重要性。这与我工作中所面临的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不谋而合。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现代企业的战略决策案例,比如某知名科技公司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凭借精准的战略定位和高效的执行力,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这种“古为今用”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孙子兵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代经典,而是触手可及的实操指南。我还在思考,如何将“避其锐,击其惰”的原则应用到团队管理中,如何识别并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如何更好地激励团队成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套书的解读,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个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技巧的书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套《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完所有的内容,但仅仅是初步翻阅,就已经让我对这套书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尤其是在阅读《鬼谷子》的某些篇章时,我被其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所折服。作者在解读时,并没有局限于古代的语境,而是将其与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权力博弈、甚至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相结合,让我对“言论之术”有了全新的理解。书中对于如何“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论述,我常常会将其与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沟通情境联系起来。比如,如何在一场重要的商务谈判中,通过对方的只言片语,洞察其真实意图,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策略。这种“见微知著”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术”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势”的思维,即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识别并利用各种有利的因素,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我还在尝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我的人脉管理中,思考如何通过真诚的沟通和长远的布局,建立更稳固、更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这套书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和策略类书籍情有独钟的读者,我一直对中国的古代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这个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现代视角全新解读”这一点,让我觉得这套书不只是简单的搬运古籍,而是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收到货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三十六计》的部分。我一直认为《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充满了各种巧妙的计谋。这套书的解读,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作者通过大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将那些原本有些抽象的计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比如,书中对“欲擒故纵”这一计的解读,就结合了现代商业谈判和人际交往的实例,让我看到了这一计谋在今天依然具有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是用于欺骗或算计,更是一种高明的策略,懂得如何通过退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对“调虎离山”和“借刀杀人”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描绘成阴谋诡计,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心理博弈和时机把握,让我看到了这些计谋背后蕴含的深刻洞察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三十六计”,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战术,而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游刃有余的生存之道。我还在琢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锐地观察局势,巧妙地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来化解矛盾,达成目标。

评分

这次入手这套《纵横智慧的东方谋略书: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套装共3册)》,纯属是出于一种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的结合。工作上,我经常需要与不同层级、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如何洞察人心、把握时机、制定策略,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东方智慧,特别是兵家和纵横家的思想,总给我一种神秘而又极其实用的感觉。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阅了《鬼谷子》。初读之下,就被其中精辟的言论所震撼,仿佛醍醐灌顶。那些关于“言论之术”、“结交之道”的内容,不仅仅是古代的权谋,更是对人性深层需求的精准剖析。比如“欲速则不达”,放在今天看,何尝不是对很多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的现代社会现象的有力鞭策?还有“从善如流”,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胸襟去辨别善恶,才能真正做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植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精髓。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审时度势”的章节,作者通过现代的案例分析,将古老的智慧与当下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等场景巧妙地联系起来,让那些原本可能被视为陈腐的理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还在思考,如何将这些“言辞之巧”应用到实际的沟通中,既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这本书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代先贤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也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