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国就是这样
1. 德国发家史
2. 德国第一印象
3. 拿什么代表德国
4. 还你德国真面目之16问
?第二章?德国必备生存技能
1. 德国人的现代日常
2. 如何从衣着一眼分辨出德国人
3. 德国那不靠谱的服务业
4. 动手能力是衡量生活质量的硬指标
5. 租房是个大工程
6. 德国驾照有多难考
7. 要像了解你女朋友一样了解德国药房
8. 塞进你家邮箱里的那些收费单
9. 在德国生活究竟贵不贵
10. 德国超市里卖的是这些
?第三章?德国人,你在想什么
1. 德国笑话呵呵呵呵真好笑
2. 德国人的钱都花哪去了?
3. 德国人对中国人有什么样的偏见?
4. 如厕这件小事
5. 想养个小宠物?那么……
6. 蒸桑拿敢穿衣服?拿眼光杀死你……
7. 红灯区里究竟有什么?
8. 有种心病叫“日耳曼恐惧症”
9. 在德国,烧烤是种信仰
10. 一名德国华裔中学生的日常创作
?第四章?在德国可以玩出什么幸福来
1. 女人的周末下午怎么少得了咖啡和点心
2. 德国的农贸市场
3. 像德国人一样过节
4. 圣诞市场好玩吗?
5. 狂欢节游行是种什么体验
6. 跳蚤市场走一圈
7. 德国糟心时光Top 10
8. 德国美妙时光Top 10
?第五章?留学是个大课题
1. 有德国人坚持下来了,有人没有
2. 为什么在留学如此省钱?
3. 让“留德华”立刻翻脸的15种聊天方式
4. 毕业了,要不要混入德国职场
5. 后来我得了一种叫“留德后遗症”的病
?第六章?旅游也是个大工程
1. 德国的高速公路
2. 旅游新思路之德国旅游Top N
3. 旅行时,晚上怎么住?
4. 那些被忽视的旅游快乐
?第七章?吃吃喝喝在德国
1. 德国的中餐什么样?
2. 德国没有沙县小吃,快餐能吃啥?
3. 冰激凌蛋糕糖果巧克力,德国人怎么会不胖
4. 除了香肠和土豆,德国还有啥
5. 狂欢于在啤酒泡沫里的国度
6. 如何被德国餐厅成功拉入黑名单
前段时间收到了徐徐和关梦觉文友一叠《德国不装腔指南》的书稿,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些。年轻作者的书,总是文美图美,清新欢畅,还很实用。
以往中国对德国的介绍,受到“宏大叙事”文体的影响,首先会提到德国是马克思、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故乡,或者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等等。当下介绍德国首先侧重的是“工业4.0”、等等值得国人学习的技术方面。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怎么样?他们的日食住行如何?这一类的问题往往无人给出回答
翻阅这本书,发现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这个家园,原本已经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但是看到徐徐的阐述,竟又觉出了很多的新意和趣味,比如那个《拿什么代表德国》、《还你德国真面目之16问》,《德国人对中国人有什么样的偏见》,《有种心病叫“日耳曼恐惧症”》这些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拔高”到让人不敢讲的选题,但是徐徐拿了个很日常的切入口,说的都是家常事,娓娓道来,低调探入,诙谐讲述,有意思!
再看这些标题,《塞进你家邮箱的那些收费单》,《在德国生活究竟贵不贵》,《德国人的钱都花哪里去了》、《如厕这件小事》、《蒸桑拿敢穿衣服?拿眼光杀死你》……我又笑了,因为有趣啊!敢写这样文章的作者,首先一定是深深了解德国的民生,紧贴着这片土地的热腾腾的地气。第二能够挖掘这种小事情的,自然是个有心人,收集了那么多的“物证”,具备说服力。
更让人欣喜的与好奇的是,这不仅是一本纸质图书,还是一枚打开题材内容库的钥匙,因为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看到与书中内容相关的视频。作者带着摄像机,记录了相关的经历与内容,可以让读者实地感受德国社会的各种方面,这对于那些感兴趣于德国文化、但是又还没有身临其境的、想未来来德国留学以及旅游的读者来说,实在是非常实用。
徐徐是生活在德国多年的很勤奋的作者,她已经出版和主编了好几部口碑甚好的德国旅游文化书如《到德国》、《小镇德国》等,非常受国内读者欢迎,也是一名有着很多生活阅历的编剧,她的“新移民”系列小说被多家影视机构购买版权。另一位作者关梦觉是《欧洲时报》的记者和编辑,充满活力和热情,因为工作需要所以常要跑遍德国各地。所以,从两名作者的经历来看,她们合作写这样的一本德国指南书,确实得心应手,能从字里行间透出她们对这个国家民生方面的独特认知和情怀。
关愚谦 (国著名华人学者和翻译家)
2017年9月1日,汉堡
这本书就像一本“德式生活艺术”的启蒙读物,它没有刻意去“神化”德国人,也没有回避他们的一些“棱角”,而是以一种非常平和、接地气的方式,描绘了德国人在日常交往中的一些特点。我一直对德国的社会福利和公平性很感兴趣,这本书也从侧面展现了这种社会氛围是如何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比如,书中关于“礼貌”的界定,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需求,都有一些非常细致的指导。它让我明白,在德国,“尊重”不仅仅体现在法律层面,更是一种渗透到日常行为中的默契。而且,书里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如何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误解,都非常有借鉴意义。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想立刻去改变自己的书,而是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开始理解和欣赏另一种生活方式。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书中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能把你从“文化冲击”的泥沼里拉出来的手,尤其是我这种第一次踏足德国的人。在来德国之前,我脑子里对德国人的印象,可能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对北方人的那些夸张描绘,总觉得他们会非常刻板,一丝不苟,连笑都带着德国式严谨。但事实证明,我完全想多了,也太高估了这种“刻板印象”的普遍性。这本书没有直接告诉我“德国人就是这样”,而是通过各种有趣的场景和故事,一点点地揭示了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潜规则”和思维模式。比如,我之前以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看了书里关于“Ruhezeit”(休息时间)的细致讲解,我才意识到,原来在德国,安静是一种被高度重视的社会价值。不只是晚上,甚至在某些公共交通工具上,人们也会自觉地降低音量。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在异国他乡可能需要调整。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模仿”德国人,而是帮助你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从而让你在与德国人交往时,能更自然、更少误会,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好感。它就像一本“攻略”,但攻略得很巧妙,不是那种生硬的条例,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细节。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它带我看到了一个与我之前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德国。我原本以为德国人会非常难以接近,或者说,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会充满各种“陷阱”。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柔和、引导性的方式,让我逐渐理解了德国人沟通和互动的模式。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描绘各种生活场景,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比如,书中关于“时间观念”的阐述,以及德国人如何看待“承诺”,都让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打破了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也让我看到了,原来很多所谓的“差异”,其实是可以被理解和消化的。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它们生动有趣,让人感同身受,也让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文化探索”,它让我对德国有了更立体、更真实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可能在德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德国人的“不装腔作势”是有这么深厚的文化根源的。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说话做事,多少会带着点“面子”的考量,或者为了显得更“体面”而选择一些迂回的方式。但这本书却描绘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德国人似乎更看重效率和直接,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比如,书中提到了德国人在工作中,如果不懂,会直接问,而不是假装明白。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在国内,我们常常会因为怕丢面子而不敢提问,结果反而耽误了事情。这本书用了很多小故事来佐证这一点,比如关于如何给德国同事提建议,如何与他们讨论工作中的分歧等等。它教会了我,在德国,真诚和坦率往往比那些虚假的客套更受欢迎。而且,它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所谓的“不同”,其实是我们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作祟。书里的一些对比非常鲜明,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关于“真实”的旅行,它带我看到了一个不被标签化的德国,也让我更了解了如何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以一种更放松、更有效的方式去融入。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德国人“实用主义”精神的深刻解读,而且这种解读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之前总觉得德国制造代表着精密和完美,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德国人追求的“完美”,更多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实用主义。比如,他们不会为了追求某种不切实际的“形式美”而浪费时间和资源。我记得书中提到了关于德国人如何看待“效率”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出各种“权衡”的例子,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被固有的“完美主义”观念束缚,反而错失了很多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书中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比如德国人对家居装修的看法,对穿着打扮的态度,甚至是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都展现了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德国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以更务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指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变得更加开阔和灵活了。
评分Brilliant.
评分很有趣的休闲读物
评分内容比较一般,对了解德国帮助有限。
评分Brilliant.
评分很有趣的休闲读物
评分很有趣的休闲读物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应该叫不靠谱指南吧 刚翻了两页就发现两个地方配图不对
评分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