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戴维·曼恩(Dave Mann) 著
图书标签:
  • 完形治疗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技巧
  • 案例
  • 实战
  • 咨询师
  • 治疗师
  • 自我实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49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5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244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主要的适读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疗培训的学员,以及想对完形取向有更多了解的执业心理咨询师。
《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是引进英国老牌出版社Routledge 的心理学经典系列“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中的一个分册,与APA那套心理咨询系列偏重理论性不同,本书以要点式呈现完形治疗的关键点与技巧,特别推荐给受训中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以及执业心理咨询师参考。

内容简介

完形治疗提供了一种聚焦当下的关系方法,其核心是一种基本信念,即相信来访者知道调整其情境的方式。通过对话和创造性实验来提升觉察,完形治疗师们为来访者创造了走上个人化健康之路的条件。

《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为这一充满弹性和影响深远的方法提供了简明的指南。全书包括如下几个讨论主题。

·支撑完形治疗的理论假设;
·完形评估和进程诊断;
·场理论、现象学和对话;
·伦理和价值观;
·评估与研究。
本书主要的适读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疗培训的学员,以及想对完形取向有更多了解的执业心理咨询师。

作者简介

戴维· 曼恩是英国心理治疗协会( United Kingdom Council for Psychotherapy,UKCP)的注册完形心理治疗师,在“回心”研究所(Metanoia Institute)、完形心理治疗培训所和舍伍德心理治疗培训所担任督导和培训师。他还是《British Gestalt Journal》(《英国完形杂志》)的副主编。

目录

第一部分完形治疗之旅地图:基础理论假设
1 什么是完形?002
2 什么是一个完形?005
3 创造性调整007
4 图形与背景009
5 当下012
6 自我的过程:自我演绎014
7 我:本我、自我和人格的概念016
8 整体论与健康导向019
9 完形与精神病学/生物医学模型的关系021
10 觉察连续体023
11 个人主义和场范式026
12 接触边界028
13 体验的完形循环:早期构想030
14 体验的完形循环:后期发展032
15  接触的阻抗、中断与缓和036
16 内摄039
17 回射042
18 投射045
19 融合048
20 接触的维度050
21 未竟之事:蔡加尼克效应052
22 关怀与创造性中立054
23 改变的悖论056
24 自主性与审美标准059
25 像“赋能一样”支持061
26 接触与阻抗063
27 五项能力065

第二部分开始治疗之旅:准备与启程
28 治疗初始环境和情境070
29 探知预期,制定协议072
30 倾听来访者的故事076
31 诊断过程078
32 评估过程081
33 来访者的情境084
34 来访者的接触机能086
35 来访者的觉察(觉察的三个区域)089
36 移情、反移情和共同移情的可能性092
37 来访者如何“身入”095
38 治疗计划:规划治疗旅程098

第三部分治疗之旅
39 生活空间和场102
40 以发展的视角看待生活空间105
41 作为当下情境的治疗空间108
42 场被需求所组织110
43 对支持的研究112
44 羞愧和内疚都是场的功能115
45 挑战和实践准备117
46 文化场119
47 创造性实验121
48 隐喻与想象的使用123
49 家庭作业和练习126
50 感觉和感受 128
51 共同创造、暂时性和水平化130
52 意向:伸出手,让我的世界有意义133
53 先验现象学和胡塞尔135
54 现象学还原的准则137
55 存在主义现象学:“我是”139
56 主体间性:我总是陷入自己的经验中141
57 关注身体的“感觉”143
58 投射性认同145
59 能量、兴趣、需求、活力147
60 觉察和觉察减弱149
61 接触模式152
62 对待梦156
63 马丁·布伯:我-你及我-它关联159
64 之间162
65 代入——关于共情的一个警示164
66 存在166
67 确认168
68 致力于对话170
69 非剥削172
70 活在关系中174
71 协调176
72 我-你态度、我-你时刻178
73 自我表露180
74 语言182
75 破裂与修复184

第四部分转化:旅途换乘
76 对环境的侵犯行为188
77 发展理论190
78 五层次模型193
79 实验196
80 发展性支持200
81 两极化与赢家/输家203
82 “啊哈”体验206
83 宣泄与释放208
84 培养对觉察的觉察211
85 个体与团体治疗213
86 结束216
87 持续的自我治疗219

第五部分伦理和价值观:所有治疗旅程的重要警示牌
88 治疗边界224
89 评估风险227
90 迈入更广阔的场230
91 带着差异的视角工作233
92 性话题236
93 治疗中的抚触239
94 完形督导242
95 治疗师的支持245

第六部分对方法的研究和评估:终点和回顾
96 完形的精神传统和超个人250
97 研究与合适的研究范式252
98 在个体和团体治疗之外的完形应用255
99 回顾257
100 关于不确定性259

参考文献262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268
译后记270

精彩书摘

  《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在我作为完形培训师和督导的几年时光里,毫无疑问的是,在人们努力理解心理治疗和完形理论的所有概念和过程中,正是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引起了太多的困惑。通过上面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也许能让我们明白原因。尽管我确信奥格登的想法对于预先设定好的模式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我的观点是,这一特殊的心理分析思维并不能转换成完形思维。它无法承认经验是被共同建构的本质,它就不是现象学或者场理论。其他定义或多或少承认这些方面。但是,我相信上面讨论的仅仅是对反移情或共同移情这种过程的描述。这些术语的使用更充分地阐述了关系的动态性,但是描述投射性认同能让我们相信来访者仅是简单地把一种感觉加于治疗师(它总是以这种方式说出来)。毫无疑问,完形理论已经被从精神分析中引入的概念所丰富,但是我们的确需要认真考虑这些概念如何存在于完形的基本原则中。
  也许最近镜像神经元的发现(Schore,2003)可以为我们怎样理解他人心理状态提供一些解释,对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表达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其中这种现象其同建构的本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

前言/序言

正如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不是来自于虚空一样,完形治疗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就如同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方式有着堆叠沉积的历史,这些历史塑造了我们与现在的联系一样,完形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也被先于其概念存在的多层级的“场”(field) 所塑造。 当这一疗法的创始人(Perls,Hefferline and Goodman,1951——此后略称PHG)出版《Gestalt Therapy》一书时,这个场便富含多样性并具有创新的综合性。从完形充裕的理论背景中创造出一个真正整合性的方法,这一过程折射出其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弗里茨’·皮尔斯(Frederick‘Fritz’Perls)和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的个人经历。他们以一种具身式的方法进行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体现于初创的文本中,并贯穿于完形治疗的始终。这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如此丰富,蕴含了整体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场论、对话和诸如禅宗和道教的东方哲学等诸多哲学理念,好比富饶的土壤能滋养一粒橡果长成一棵参天橡树。这些已然存在的丰饶土壤中孕育出了完形,并不断产生出让完形在当今立足的基石。这些哲学派别——对,就是在刚才列举的那串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词——整合起来创造出完形治疗的方式,将在随后的100个关键点中徐徐展开。
完形治疗有多科学就有多艺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的支持,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我们则由这一疗法的艺术——直觉、创造力和即兴发挥所引导。艺术和治疗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已有的事物中创造出不同形式的新事物。完形治疗的实践就像艺术创作:艺术家的天赋得到了创造画作和学习技法所需的科学知识的支持。在创造独一二且意义非凡的事物时,人类的经验被赋予了形式。
当我应邀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与技巧”三个字从标题中去掉。这是对于一些错误概念做出的回应——有人认为在更广阔的场中,完形就是诸如“空椅子技术”(empty chair) 和“剧烈情绪宣泄”(通常是愤怒)这类技术。罗织几个富有表现力的实验作为戏剧团体的热身练习是不错的,但这不是完形治疗。然而,让我改变主意的原因是,我们确实在完形治疗中使用技术,但我们并不受技术的引导。技术的运用出现在关系中有助于促进觉察 (awareness),但关系出现在先。在完形主义中,我们确信,在我们之前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种智慧,即知道在与其情境的关系中到底需要什么。从这一意义上说,技术只是用来让已知的信息显现出来。
当你阅读这本书时,我会邀请你进行一些体验练习,这些练习被设计用来强化你对于特定关键点的理解。为了帮助阐明观点,书中有一些来自于我实践经验中的个案描述和简短的“手记”, 出于保密考虑采用了匿名的方式,同时运用了综合的描绘手法。出于对平等的关照,我交替使用 “他”“她”及不那么直接的“他们”,并在提到治疗师的时候交替使用不同的性别。就像我将完形治疗视为探索发现一样,你们会发现,我已经将《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本书写成了一个旅程。完形实验被用于与来访者为伴的治疗旅程的不同阶段,因此,与治疗相一致,其进程在书中也是平行论述的。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在旅程中某个特定的点上停下来,但需要提醒的是,这样做可能会错过这段旅程的一些背景信息。
由于篇幅限制和流畅性的需要,在许多解释中我可能会使用缩略语。例如,当我在“图形与背景”(figure and ground)一语中使用“图形”(figure)一词时,我的意思是指“图形与背景之间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每一处都用这样的短语,文字是不是会显得非常累赘!我希望这不会导致误解,但就像“初始即联系”(Buber,1958:18)一样,我邀请读者透过联系之镜审视书中的一切。如果我的个体文化让我在某些地方忽视了基本的完形原则,我向你们道歉。
这肯定会是个有趣的实验:如果让100个完形治疗师列出其所认为的100个完形治疗的关键点和技巧,我猜我会得到100种不同的答案,但这就是完形。每个完形治疗师都会基于完形丰富的共同理论基础,通过个人经历的塑造,形成自己的治疗哲学;每个个体都会将这一理论进行差异化的整合,就像每个人类个体都会以独特的方式将其经验模式化。没有两个完形治疗师是完全一样的,但这二者都能被认定为完形治疗师。回到我最初的类比——你最后一次看到两棵相同的橡树是什么时候?

戴维·曼恩(Dave Mann)



《理解与疗愈:探索心灵的深层对话》 在浩瀚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或深或浅的内心困扰。当思绪陷入迷宫,情绪如潮水般起伏不定,我们常常渴望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通往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本书正是一盏明灯,旨在引领读者踏上一段自我探索与疗愈的旅程,理解那些隐藏在意识深处的模式,并掌握有效的方法,重塑更和谐、更充盈的内在世界。 我们并非孤立的存在,内心的体验与外在的世界紧密相连,我们的成长经历、人际关系、社会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我们。本书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些影响因素如何编织成我们独特的内在风景。它邀请我们放下僵化的思维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感受。 第一部分:认识心灵的“地图”——看见那些未被察觉的模式 在深入探索疗愈之道前,我们首先需要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这张地图并非是僵死的地理划分,而是动态流动的内在体验。 自我觉察:内在的罗盘 自我觉察是认识心灵的第一步,它如同一个内在的罗盘,指引我们关注当下的感受、思想和行为。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辨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和信号。例如,当感到焦虑时,它可能在告诉你,有未完成的事情让你担忧;当感到愤怒时,它可能在揭示你的边界被侵犯。书中将提供一系列练习,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敏感度。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日记、正念练习、身体扫描等方式,逐步拉近与自己内在世界的距离。 思维的陷阱:识别认知扭曲 我们的思维方式,常常是我们感受和行为的直接驱动力。然而,许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可能被一些“陷阱”所困扰,例如灾难化思维(总是预设最坏的结果)、非黑即白思维(将事物极端化)、读心术(认为自己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等。本书将详细剖析这些常见的认知扭曲,并提供实用的方法来挑战和重构这些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我们会学习如何用更客观、更灵活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情感的根源:链接过往与现在 我们的情感体验并非凭空而来,它们常常与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将探讨情感如何形成,以及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自我价值感和应对压力的方式。我们将学习如何温柔地回溯那些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的过往,理解它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今天的行为模式,但同时强调,理解并非是为了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未来的成长。 身体的语言:倾听躯体的智慧 身体与心灵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当我们承受压力、焦虑或悲伤时,身体常常会发出信号,比如肌肉紧张、消化不良、睡眠问题等。本书将强调身体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如何通过关注身体感受来理解和释放情绪。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身体姿势、呼吸练习等方式,与自己的身体建立更深的连接,并从中获得疗愈的力量。 第二部分:疗愈的工具箱——构建通往内在平和的桥梁 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疗愈工具箱。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主动地进行内在的转化。 接纳与慈悲: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疗愈并非要消除所有不愉快的情绪,而是学会接纳它们,并以慈悲之心对待自己。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接纳”的真正含义——不是消极的认命,而是停止对抗,允许事物本来的样子存在,从而释放不必要的内耗。同时,我们将学习如何培养对自己的慈悲,理解自己作为个体所经历的挣扎与不易,用一种温暖、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情绪的转化:从压抑到流动 许多心理困扰源于对负面情绪的压抑或逃避。本书将介绍各种安全而有效的情绪表达与释放技巧,例如自由书写、艺术疗法(绘画、音乐、舞蹈)、声音的运用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让情绪自然地流动,而不是被卡住,从而避免它们在体内淤积,引发更深层的问题。 关系的力量:建立健康的连接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许多心灵的创伤也可能发生在关系中。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中建立健康的边界,学会有效沟通,以及如何修复关系中的裂痕。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并脱离有毒的关系模式,拥抱滋养性的连接,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成长。 意义的追寻:找到生命的指引 当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目标时,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坚定和充实。本书将鼓励读者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为生命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方向。我们将学习如何将生活中的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从中发掘更深层的生命意义。 赋能与成长: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赋能读者,让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我们将学习如何设定清晰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成长。最终,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从被动承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生命创造者,勇敢地面对挑战,拥抱生活的可能性,并最终实现内心的自由与丰盈。 写作风格与理念: 本书的写作将力求平实、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而是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娓娓道来。每一章都将包含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让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自我疗愈的潜能,这本书就是为激发这份潜能而生,它将成为你探索内心、走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不是一套治疗手册,而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并最终活出更精彩人生的邀请。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对完形疗法充满好奇,特别是它强调“此时此刻”和整体性的视角,总觉得能触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运作。在寻找相关的入门书籍时,《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从书的结构和标题来看,它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且实用的框架。想象一下,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或者在个人成长中感到停滞时,能够快速翻阅到与当下情境相符的“关键点与技巧”,那将是多么大的帮助!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未竟事宜”的整合来促进个体的成长,以及如何运用“空椅子”等经典技术来处理内心的冲突和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被困在过去的阴影里,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而完形疗法似乎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重拾活力的路径。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听起来就像是一份宝贵的工具箱,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完形疗法的核心理念。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详实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真正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无论是帮助来访者,还是更好地理解自己。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离“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咨询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评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书名,就好像是为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完形疗法,又希望能够快速掌握其精髓的读者量身打造的。作为一名心理咨询爱好者,我一直对完形疗法所强调的“当下体验”和“整体性”的视角情有独钟。然而,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论上的困惑,或者在实践中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的表述,让我觉得它一定是对完形疗法最核心、最关键的理念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梳理,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把握其精髓,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完形疗法是如何看待“自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接触”和“撤退”的模式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的。更令我兴奋的是“技巧”这个词,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包含了丰富的实践指导。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咨询技巧,例如如何引导来访者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如何运用“空椅子”技术来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如何帮助来访者完成“未竟事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通往完形疗法精髓的捷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给我一种既专业又亲切的感觉。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心理健康领域发展的爱好者,我一直对各种疗法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完形疗法以其独特的视角,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当下的体验以及未竟事宜的解决,在众多疗法中独树一帜。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希望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完形疗法的精髓。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让我感到非常有吸引力,这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一些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原则,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把握完形疗法的脉络。而“技巧”这个词,则让我看到了实践的可能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让我不仅能理解理论,更能将其应用于生活中的自我觉察和人际关系。例如,我一直对“空椅子技术”感到好奇,不知道书中是如何详细介绍它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清晰、更易于掌握的完形疗法学习路径,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理解自我、疗愈心灵的一盏明灯。

评分

初次接触到《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本书,我就被它独特的书名所吸引。作为一名心理咨询的初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指导实际操作的教材。《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这个系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则明确地指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聚焦于完形疗法的精髓,并以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完形疗法最核心的几个概念,比如“场域理论”、“接触边缘”的运作机制、以及“整合”的概念是如何在个体成长中发挥作用的。同时,“100个关键点”的表述,也让我看到了它在内容的密度和实用性上的优势,仿佛它将繁杂的理论浓缩成了最精华的部分,让我能够更高效地学习。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技巧”这个词,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介绍,更是一本实操指南。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咨询技巧,例如如何引导来访者关注当下的感受,如何运用“空椅子”技术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如何帮助来访者完成“未竟事宜”。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渴望快速掌握完形疗法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评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书名,如同一个精准的定位,直击了我对完形疗法的核心需求。作为一名在心理咨询领域摸索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理论的博大精深与临床实践的千变万化之间的张力。我读过不少关于完形疗法的书籍,但很多时候,在面对来访者的复杂情况时,总会感觉理论的运用不够灵活,技巧的掌握不够纯熟。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的表述,让我看到了它试图将完形疗法最精要、最核心的理念进行提炼和归纳,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精华版”的学习资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完形疗法的基本假设,例如“场的理论”是如何指导我们理解个体与其环境的互动,以及“整合”的概念是如何帮助个体实现更完整的人格。而“技巧”部分,更是我最为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有针对性的临床技术,例如如何识别来访者的“接触中断”,如何运用“空椅子”来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如何引导来访者完成“未竟事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它是一本能够在我临床实践中起到“导航仪”作用的书籍,能够帮助我更精准、更有效地运用完形疗法。

评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书名,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完形疗法神秘世界的大门,而“100个关键点”则像是指引我探索其中的宝藏的地图。我是一名对心理学充满热情但又刚刚起步的学生,市面上关于完形疗法的书籍很多,但往往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零散,很难让我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本书的结构设定,恰恰弥补了我的这种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用一种清晰、简洁的方式,将完形疗法中那些看似深奥的概念,例如“场的理论”、“自性化”、“整合”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100个关键点”的学习,能够让我对完形疗法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扎实的掌握,并且能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而“技巧”的部分,则更是我迫不及待想要学习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让我能够亲身体验完形疗法的力量,比如如何更好地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处理那些让我们感到纠结的“未竟事宜”。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精心准备的“操作手册”,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完形疗法。

评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本书的书名,就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完形疗法奥秘的大门,而“100个关键点”则是我手中寻找宝藏的地图。作为一个对心理治疗领域充满热情但又还在学习阶段的人来说,我常常在浩瀚的心理学理论海洋中感到迷茫,尤其是对于像完形疗法这样强调体验和当下的学派,往往难以找到一个清晰且易于理解的切入点。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我期待它能够用一种非常简洁、直观的方式,将完形疗法那些看似深奥的概念,例如“场的理论”、“自性化”、“接触边缘”等,解释得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100个关键点”的学习,能够让我对完形疗法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扎实的掌握,并且能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而“技巧”部分,更是我迫不及待想要学习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让我能够亲身体验完形疗法的力量,比如如何更好地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处理那些让我们感到纠结的“未竟事宜”。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精心准备的“操作手册”,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完形疗法。

评分

我之所以会被《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本书所吸引,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核心需求。在日常的咨询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需要灵活的技巧运用。完形疗法以其独特的视角,强调“此时此刻”、“整体性”以及“未竟事宜”的整合,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但又觉得难以完全掌握的疗法之一。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的表述,给我一种它已经将完形疗法最核心、最精要的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梳理的预感,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华版”的参考资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完形疗法的基本哲学,例如“场的理论”是如何指导我们理解个体与其环境的动态关系,以及“整合”的概念是如何帮助个体实现更完整的人格。而“技巧”部分,更是我最为关注的。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临床技术,例如如何识别和处理来访者的“接触中断”,如何运用“空椅子”技术来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如何引导来访者完成“未竟事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它是我在临床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助力。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心理治疗领域的学生,我对于完形疗法的“此时此刻”、“整体性”以及“未竟事宜”等核心概念一直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我总觉得自己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市面上关于完形疗法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将复杂的理论用简洁清晰的方式呈现,并且提供大量实用技巧的书籍却并不多见。“100个关键点”这个说法,让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浓缩的宝典,能够快速地将完形疗法的精髓提炼出来,让我能够高效地掌握核心要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理解和运用“场域理论”来分析个体的行为模式,如何识别和处理“接触中断”,以及如何通过“整合”来促进个体的成长。更让我兴奋的是“技巧”这个词,我迫切地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咨询技术,例如如何引导来访者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如何运用“空椅子”技术来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如何帮助来访者完成“未竟事宜”。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更便捷、更高效的学习完形疗法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心理咨询与治疗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和临床的实用性。作为一名在咨询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很多时候,读了很多理论,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找不到最恰当的切入点。而“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表述,让我立刻联想到这是一本经过提炼、浓缩的精华读物。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我遇到瓶颈时,给我及时而精准的指导。完形疗法本身就非常注重体验和当下,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似乎就是为了将这种“此时此刻”的精髓,通过清晰的条目化,传递给读者。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复杂的完形概念,如“自我”与“环境”的互动,“接触”与“撤退”的模式,以及“阻抗”和“防御”机制,用如此简洁且具操作性的方式呈现的。特别是“技巧”部分,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具体的对话示例,或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在真实的咨询场景中运用这些方法。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种既需要理论深度,又渴求实践指导的咨询师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的专业书籍,非常实用的。

评分

网上书挺全的,发货速度也快,希望价格再便宜一点

评分

很好的认知治疗书适合专业人员学习

评分

心理学必看的书籍,以人为中心疗法。

评分

心理学必看的书籍,以人为中心疗法。

评分

书很好,赶上了读书会,为什么选择京东,就是一个字,快,好~

评分

好书,非常专业的书,对做心理咨询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