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十三五”國傢重點圖書《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是一部環境工程實用技術書。
本書為讀者分享瞭各種廢舊鋼鐵、廢銅、廢鋁和其他廢舊金屬等的再生利用概況、品質檢驗、預處理技術、再生利用技術和再生利用工藝實例等內容,對廢舊金屬資源的迴收利用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本書係統介紹瞭廢舊金屬資源循環利用的實用技術,內容包括:廢舊金屬資源綜閤利用的概述;廢鋼鐵的再生利用技術,主要包括廢舊鋼鐵的再生利用概況、品質檢驗、預處理技術、再生利用技術和再生利用工藝實例;銅的再生利用技術;鋁的再生利用技術;其他廢舊金屬的再生利用技術;超級冶煉廠、生命周期分析和工業生態園區。
本書可供從事廢舊金屬循環利用的工程技術、研究、生産和經營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劉明華,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教授,男,1970年齣生,漢族,九三學社成員,於2000年6月畢業於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在華南理工大學製漿造紙工程國 傢重點實驗室作博士後研究,2002年7月至今於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工作,現任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生物質技術開發基地主任,主要從事精細化學品、環境友好材料、生物質能源和可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方麵的研究。在教學方麵,主要承擔《環境材料學》、《水處理劑製備及應用》、《水汙染控製工程》、《環保藥劑研究與應用》、《再生資源導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在科技攻關方麵,先後主持瞭國 傢863課題、國 九五攻關課題、國 傢自然科學基金等30多項國 傢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已申請國傢發明專利54件,其中已授權43件;齣版編著15部,並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錶論文11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80多篇。在科技轉化方麵,先後與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石獅市清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福建金源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環境保護設計院等多傢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在水處理藥劑、染料分散劑、木質素改性産品、水煤漿添加劑、印染還原劑等新産品的研究與開發方麵開展閤作,項目閤作金額高達2000多萬,部分産品已産業化,取得瞭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憑藉自身對科研事業的執著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先後獲得福建省技術發明奬三等奬、福建省專利奬三等奬、福建省優 秀科技工作者、盧嘉锡優 秀導師奬、寶鋼優 秀教師奬、福建紫金科技創新奬、6·18突齣貢獻奬、中國産學研閤作創新奬、國 傢發明創業奬、福建省十大傑齣青年、福建青年科技奬、運盛青年科技奬等24項奬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金屬的消費量日趨增加,而原生金屬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人類將要麵臨嚴重的資源危機。“十二五”以來,我國再生資源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三五”期間,根據《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産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徵求意見稿),再生金屬、報廢汽車拆解和再生利用以及廢橡膠、廢塑料、廢舊機電産品的害化再生利用被列入瞭再生資源領域專項整治方案,標誌著廢物資源化已經上升到戰略性高度。再生金屬行業是資源再生産業中最具代錶性的行業之一,再生金屬與生産同量的金屬相比,具有節水、節煤、少排放固體廢棄物和廢氣的環保優勢。廢舊金屬資源的再生作為資源綜閤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證資源永續、減少環境汙染、節省能源、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鑒於此種情況,近年來廢舊金屬資源的迴收利用産業得到瞭多方重視,並且以投資少、消耗低、成本低等特點在國內外得到瞭迅速發展。
為響應“十三五”提齣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目標,促進再生金屬行業的信息交流和技術閤作,推廣再生金屬資源的應用技術,加速再生金屬資源的循環利用,我們通過查閱曆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編著瞭這本《廢舊金屬資源綜閤利用》,以供讀者參考。
本書共6章,第1章是緒論;第2章~第5章主要介紹瞭廢鋼鐵、銅、鋁及其他金屬的再生利用;第6章對超級冶煉廠及生態工業園等概念進行介紹。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實用性強,可供從事廢舊金屬加工、物資迴收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再生資源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本書主要由黃建輝、劉明華等編著,陳曉梅、郭佳、李莎等參與瞭本書部分章節內容的編著工作。全書最後由黃建輝和劉明華統稿、定稿。
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參考瞭大量資料和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錶示真誠的謝意。
限於編者的專業水平和知識範圍,雖已盡力,但疏漏和不足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和同仁不吝指正。
編著者
2017年5月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技術宅”量身定製的!我一直對金屬材料非常感興趣,也對如何將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東西充滿好奇。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是滿足瞭我所有的幻想。書中對於各種廢舊金屬的化學成分分析、物理性質變化,以及在不同工藝條件下的反應機理,都寫得非常細緻。我尤其沉迷於那些關於提煉和分離的章節,比如如何利用化學試劑選擇性地溶解某種金屬,或者通過物理方法將其與其他雜質分離。書中的公式和圖錶非常多,但作者的講解清晰明瞭,讓我在理解復雜概念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其中的數學之美和工程之巧。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在實驗室裏探索各種可能性的小科學傢,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新奇和挑戰。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學的知識應用到我自己的小實驗中去!
評分我是一名在基層從事環保工作的技術人員,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我們平時接觸的廢舊金屬種類繁多,成分復雜,處理起來常常會遇到瓶頸。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技術字典”。書中對於不同金屬的特性、冶煉工藝、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價值的成分,都做瞭非常係統和專業的介紹。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低品位礦産資源的綜閤迴收”以及“城市礦山”的概念,這對於我們開發和利用一些分散的、低價值的廢舊金屬資源非常有啓發。書中提到的很多處理方法,雖然我們之前有所瞭解,但這本書的係統性整理和深入分析,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各種方法的適用性,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我還會將書中一些實用的技術方案推薦給我的同事們,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任何一本技術書籍。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甚至帶著一種哲學思辨的意味。他不僅僅在講技術,更是在探討“價值”的本質。他用“物質的循環”和“生命的延續”來類比廢舊金屬的再生過程,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廢物”的定義。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處理廢金屬,更是一種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書中提到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理念,貫穿始終,並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案例來加以論證。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設計”在廢物利用中的重要性,它啓發我思考,很多時候,我們丟棄的並非是“廢物”,而是設計不當的産物。這本書讓我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有瞭更深的思考,也讓我對未來的環保事業充滿瞭信心。
評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去翻閱這本書,畢竟“廢物資源綜閤利用”這個主題聽起來有點像是在“拾人牙慧”。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絕對超齣瞭我的預期。作者在廢舊金屬的迴收技術方麵,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從最基礎的物理分離、化學浸齣,到更復雜的電解提煉、生物冶金,幾乎涵蓋瞭所有能想到的技術手段。而且,書中不僅僅是羅列技術名稱,還會深入分析每種技術的原理、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經濟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電子廢棄物處理的部分,那裏麵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質的處理和貴金屬迴收,既有挑戰性又極具價值。這本書的圖文並茂,大量的流程圖、剖麵圖和實物照片,讓原本枯燥的技術描述變得生動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我感覺這本書的受眾範圍很廣,不僅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即便是對環保和資源再利用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獲益匪淺,甚至能激發一些創業的靈感。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打開瞭我對“廢棄物”的全新認知!以前總覺得廢舊金屬就是一堆沒人要的垃圾,堆在那裏占地方,還可能汙染環境。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這些“垃圾”裏麵蘊含著多麼巨大的寶藏!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技術原理講得通俗易懂。比如,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種類的廢舊金屬,像是廢鋼鐵、廢銅、廢鋁、廢舊電子垃圾等等,並且分析瞭它們各自的成分和特性。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實際的迴收再利用案例,有的是工業規模的大型項目,有的是一些創意十足的小型迴收點,這些案例讓我看到瞭將廢金屬變成有價值産品的無限可能。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變廢為寶”的理念,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迴收,而是通過技術手段,賦予這些舊物第二次生命,甚至比最初的價值更高。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學到瞭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的環保意識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也更加理解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評分不錯的書籍,很好很實用
評分不錯的書籍,很好很實用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東西很不錯,確實物有所值。
評分有點用,參考一下。。。。。
評分書的價格閤理,隻是京東包裝的質量太差,袋子已破損
評分書本包裝的好,快遞很快。
評分質量好,正品,內容很詳實
評分東西很不錯,確實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