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建筑材料与构造

2018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建筑材料与构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士兴 著
图书标签:
  • 注册建筑师
  • 建筑材料
  • 建筑构造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卷
  • 考试辅导
  • 2018年
  • 一级建筑师
  • 建筑工程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116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942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2
字数:6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1995~2017年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真题共1400多道题(2008年、2009年构造部分除外).通过对这些真题进行统计,分析了该科目考试中的大纲变化、合格标准、通过率和重复率等情况,总结了应考的注意事项.书中真题按教材章节整理,根据教材、参考书目、现行标准规范和图集给出答案和说明,适于考生在考试前突击复习;本书也可用作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帮助考生模拟考试,书中附有基于2013年、2014年、2017年真题编写的三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习题说明可在真题部分查询),涵盖了近年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
  本书可供参加注册一级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和其他相关设计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A 建 筑 材 料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3
第二章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15
第三章 水泥 21
第四章 混凝土 32
第五章 建筑砂浆 46
第六章 砖、瓦、石 50
第七章 建筑钢材 67
第八章 木材 83
第九章 建筑塑料 93
第十章 防水材料 104
第十一章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116
第十二章 装饰材料 129
B 建 筑 构 造
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 159
第二章 墙与隔墙 172
第三章 楼、地层 231
第四章 楼梯与台阶 256
第五章 屋顶 269
第六章 门窗 303
第七章 变形缝及抗震设施 321
第八章  其他 330
C 模 拟 试 题
2018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 建筑材料与构造 343
2018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二 建筑材料与构造 355
2018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三 建筑材料与构造 367
参考答案 377
参考规范、规程 379
参考文献 380

前言/序言

  在各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注册建筑师考试不仅考试门次多、强度高、时间长,还以其难度和极低的通过率而著称,也因此被称为“含金量”最高的考试.自1995年11月首次在全国进行注册建筑师考试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19次,因考试时间调整、大纲修订、题库更新、注册管理工作调整等原因,1996年、2002年、2015年、2016年各停考一次.在网络讨论中,考生普遍反映试题的难度很大,通过率极低.表1提供了自2003~2008年辽宁省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报名及通过情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截至当年为止,9门科目全部通过的人数最多的2007年,也只有6??93%.这个数据和当时广大考生的感受是比较接近的.
  2005年第5期?建筑学报?发表的原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赵春山、郭保宁关于注册考试的文章?中,选择了20个省市区、210家设计单位(其中甲级153家、乙级57家)、具备报考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条件的7007人(其中已全部通过考试1621人)进行调研,并对报考、通过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该文章显示,参与调研的“已报考的3860人中,全部通过九科考试的人员共有1621人,平均通过率为42%”.由于选择的样本为甲、乙级设计院的在职建筑师,因此,该文章中的“平均通过率”和本书的通过率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别的.
  无论如何,这样低的通过率,与我国建设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极其不符的.应该承认,作为维持整个建筑行业执业水准的重要措施,注册建筑师考试尽管会出现在个别年份、个别科目上降低标准的情况,但在整体难度上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太大.2008年2月,原人事部、原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将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成绩的有效期限由原来5年调整为8年.2004~2007年各年度各科目考试成绩的有效期限分别延长到8个考试年度,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主管部门应对人才短缺现状和考生呼声的一种举措.
  在6门知识题的考试科目中,建筑材料与构造更是因其难度大、知识点多和通过率低而成为许多考生通过注册考试的“拦路虎”.据统计,2014年全年考试中,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通过率仅为19??54% (见表2),是知识题中最低的.
  1?? 要求更加宽泛的新考纲.2002年修订的考试大纲中,对该科目的要求为:“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含新型建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材料规格、使用范围及其检验、检测方法;了解绿色建材的性能及评价标准,掌握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能正确选用材料,合理解决其构造与连接;了解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节点及其对工艺技术精度的要求.”与旧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材料部分,增加了对新型建材和绿色建材的要求;在构造部分,增加了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要求.2003年以后的考题中,这些变化都有所体现.最近几年的考题中,绿色、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考查内容.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题目不再是直接针对基本概念或单一的规范条文,而是综合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这对考生复习时的综合和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趋于稳定的合格标准.2001年之前,与其他知识题一样,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合格标准也是60% (共120题,72分).2003年起,由于题库更新和试题难度增加,当年的合格标准降低为66分(55%).自2006年起,合格标准又逐渐恢复到72分(见表3),其他的知识题科目也都执行了60%的合格标准.2011年后,考试中多门知识题科目减少了考题数量.其中,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题目由120道变为100道,但60%的合格标准仍旧维持不变.根据注册委员会对考试整体通过率的一贯要求,可以预测,如果没有题库更新、规范与大纲调整等重大因素的影响,60%的合格标准将持续下去.
  3?? 有所改善的低通过率.1995年全国首次举行注册建筑师考试时,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通过率为22??8%,其中浙江省为44??79%;2003年,浙江省502名新参加考试的人员中,只有42人通过了建筑材料与构造考试,通过率为8??37%?.从内蒙古自治区(2004~2006年)和云南省(2004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该科目的平均通过率仅有11??15%.表4所列辽宁省2003~2008年该科目考试的情况?所示,2003~2006年的通过率同样较低,平均通过率为15%.2007年之后,辽宁省该科目的通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旧在30%以下.
  4?? 试题分布的规律性.通过对1995~2007年(见表5)、2011~2017 (见表6)的试题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两门课程的题目分布上基本维持平衡,尽管2004~2010年间构造题目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但在2011年之后又恢复了平衡.当然,其中个别题目,如涉及建筑材料性能和工程应用的一些题目,放在材料或构造中都是可行的.
  分析表中的试题分布,还可以看出:在2007年之前,材料部分的考题每年会对不同的章节有所侧重.例如,1995年的“混凝土”,1997、2003~2006年的“装饰材料”,1998年、2001年的“砖、瓦、石”,1999年的“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以及2000年、2003年的“建筑钢材”等章节,题目数均超过10道.而2011~2017年的材料试题分布则表明,“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和“建筑钢材/金属”成为考题数量最多的三章.在构造部分则以“墙与隔墙”和“屋顶”两章作为考试的重点,平均每年题目数超过构造部分题目的一半,最多的2017年则超过2/3;其他章节中试题的分布则相对较为平均.另外,在考试题目所涵盖的知识点分布、规范引用、题型设计、答题技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读者可以在复习过程中仔细揣摩.
  5?? 较高的重复率?.表7和表8分别为1997~2007年、2011~2017年建筑材料与构造
  重复试题的分布情况,该统计将当年与以往各年的考题重复和知识点重复加以累计,并在考
  题编辑中进行合并.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1)除1997和2003年,2007年之前历年的考题重复率均大于20%,平均为31??4%,最高的2007年达43??3%.而2011~2017年的平均重复率为26??2%.
  2)2007年之前,单个知识点的重复次数最多达8次,重复超过6次的考题共有17道题目,相应的知识点为:混凝土的性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措施、承重空心砖的最小强度等级、冷轧扭钢筋的合理应用范围、夹丝玻璃是防火玻璃、大漆的特性、确定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的依据、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耐火极限、住宅区道路及停车场的构造做法、地面垫层做法、室外混凝土伸缩缝、屋面防水分级及三毡四油做法适用于Ⅲ级以下屋面、卷材防水的泛水构造、刚性防水层的构造、架空隔热屋面、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的做法、铝合金门窗与墙体的连接.
  3)从2011~2017年出现过的考题来看,重复超过6次的知识点共21个,包括:气硬性胶凝材料分类、常见材料的密度、高强度水泥的掺合料(硅灰)、常见树种的抗压强度比较、钢材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对性能的影响、钢材的有害元素及其影响、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生产岩棉的主要原料、钢化玻璃生产工艺、防水混凝土主体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地下室变形缝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条件、常见隔墙的耐火极限、地面混凝土垫层的伸缩缝、安全玻璃的使用高度及尺寸、各种屋面的坡度、架空隔热层构造、轻钢龙骨吊顶构造、顶棚材料选择、常见楼梯踏步尺寸、多层砌体的局部限制尺寸.
  4)从章节分布来看,2007年之前,材料部分的“混凝土”、“砖、瓦、石”、“建筑钢材”、“装饰材料”等章节累计重复题目数均超过15道,和试题分布规律相吻合;但重复率最高的章节则依次是: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砖、瓦、石”、“木材”.而2011~2017年,“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装饰材料”三个章节的重复题目超过10道;章节重复率较高的章节则依次是:“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建筑钢材”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5)在构造部分,2007年之前是“墙与隔墙”、“楼地层”、“屋顶”和“门窗”四章的重复题目数较多,每年均有重复的考题或考点,且重复率相对比较接近;2011~2017年,重复题目数较多的章节为:“屋顶”、“墙与隔墙”、“地基与基础”;章节重复率较高的章节则依次是“地基与基础”、“屋顶”、“变形缝”和“楼梯与台阶”.
  上述分析,尤其是考试的规律性和重复点较高的特点,对于把握考试特点、制订复习计划和应试策略非常重要.这也是本书编辑时的一个主要目标.此外,建议考生在复习“建筑材料与构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注册考试应以学习为目的. 注册建筑师考试是对建筑师综合知识和执业能力的考核,因此所涉及的科目和内容都非常广泛.只有充分认识到备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客观地针对要求进行准备.这是很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单就通过“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考试而言,仅仅掌握学校教育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诸多新材料及规范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从建筑师执业的角度来看,对材料和构造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也会给建筑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2?? 复习“建筑材料” 应以教材为本. 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四校合编的?建筑材料?(第四版,1997年)在高校中使用较为普遍[为便于和其他同名书目区分,本书简称?教材?].此书于2002年再版时更名为?土木工程材料?.[本书中引用时简称?新教材?].2007年前材料部分的考题中,有超过一半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约1/4的题目是从?建筑材料手册?(本书中简称?手册?)中选取的,只有很少比例的题目来自于规范及其他参考书目.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吃透教材上来.参考书目中列出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校主编或符芳主编的?建筑材料?,也可替代?教材?使用.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每年常常出现的1或2道偏题,多分布在材料部分.这可能会对考生的情绪造成影响,但从考试的最终结果来看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2)近年来,有不少材料的题目直接来自规范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建筑??装修)?(本书中简称?技术措施:产品?,共引用33次),值得关注.
  3?? 复习“建筑构造” 需以规范为纲. 与材料不同,构造部分的复习,不应以教材为主,而要将重点放在规范上来.统计下来,2007年前,直接从规范中提取考点的题目约占构造部分考题总数的2/3.为了帮助考生区分重点,本书的参考文献按参考数量多少为序列出了考题说明中出现的主要规范(有三道及以上的题目涉及)32本.其中,超过20道题目的8本为核心规范,最好能烂熟于胸(理解规范条文及条文说明并记牢);超过10道题目的8本为重点规范,最好能详细了解.此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年版,本书中简称?技术措施:建筑?,共引用56次)、各标准图集(本书引用时简称?图集?)和?建筑设计资料集?(本书简称?资料集-×?)则是构造部分考题的另外三个主要来源.
  4?? 对照真题复习. 尽管“建筑材料与构造”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但深入复习后会逐渐理清其中的脉络.由于历年考题的重复率较高,本书以?教材?的结构进行编辑整理,将考查的知识点融入真题的分析和说明中,以便于对照教材和规范复习.简言之,了解、熟悉真题的作用,除了能提升信心,更重要的是总结并掌握好知识点.
  本书共分真题与说明、模拟试题与答案、参考文献三个部分.
  本书将真题分为材料和构造两部分,依据教材中各章节的顺序列出了1995~2017年间的真题(其中,2008年、2009年仅材料部分),共计收录真题1400多道(其中材料部分690多道、构造部分700多道,各章节分布情况见表9);每道题目的后面注明该题的年份及题号(表示方法:[年份-题号]),并已将考题或考点重复的题目进行整理合并.答案和说明紧随题目列出,并尽量注明题目的出处,以便于查找相关知识点.
  由于许多规范都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更新,此次修订,对于因此而“出错”或不符的题目,有些予以删除或合并;有些则对题目进行修改以符合现行规范;有些则在说明中根据考试当年执行的规范给出解释,并对相应的新规范予以说明,以便读者比对、理解.
  模拟试题部分是按考试试卷格式的排版,分别依据2013年、2014年、2017年的真题和各章重要考点的分布状况编辑而成,每套题目均为100题.建议考生在复习完全书后进行自测,以回顾各部分的知识点是否掌握扎实.模拟试题只给出了答案,绝大部分题目的详细说明,可在相关章节查询.
  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主要的参考书目和规范,并注明最新规范及其所替代规范的编号,以便查阅.
  书中的真题,多是热心网友在ABBS、XDCAD和建筑新时代,现已关闭)网站上发布的.书中采用的部分规范、图集等的电子版是在“众智软件”的网站中下载的.
  本书第1版于2007年出版,其间,中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峰先生为本书提供了宝贵建议,陈兵、林峰等同事协助完成编辑和校对工作;王琳萍、王颖轶、刘雷超等参与了部分文字录入和图样绘制工作.王韧、曹永康、孙洪刚、范文兵、马文军、李朝阳、张健等诸多同事的热忱帮助,与陈凌、舒超、王坚锋、余治国、吴杰、郭春胜、吴月涛、金晔等校友的讨论和家人的一贯支持,也为完成本书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自初版以来,田东彬、肖金贵、pzy9902、zma3000、livyzhang、B??Balei等读者来信提供了具体的意见和支持,ABBS上的superlhy、南萧亭,XDCAD 上的慢慢长大、yuankun1973、yizhulan、zdh4867229、ccst,建筑新时代上的rk35等网友对题目进行了指正,胡同舟先生提供了2007年真题,姚军先生提供了自己记录整理的2011年真题,建筑新时代上的黄连、熊妹妹、zmflora、JSHZDJ237、FENGMIAO420 和ABBS 上的wolf_songy、waxgourd、myareme22、ww蜗牛ww、火龙1217、烤煎煮尸、Aileen0503等网友先后发表了2008~2017年的真题;2017年设置QQ群以来,群中李小云、蓉城4126等考友就考题解答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所有这些,都为再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漏之处难免,敬请批评指教.有关本书的任何疑问及建议,欢迎加入QQ 群或通过扫描封底的二维码进行讨论.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编 者
  2017年11月

《建筑结构荷载与抗震设计规范》深度解析与实战演练 本书籍并非《2018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任何一部分,而是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更为核心和前沿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本书旨在为广大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建筑结构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资料,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荷载与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精髓,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审查中。 内容概览: 本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的完整体系。 第一部分:规范核心概念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对《建筑结构荷载与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逐一、细致的解读。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条文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发展历史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荷载分类与取值原则: 详细阐述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的定义、分类标准、作用机理以及规范中规定的取值方法。重点解析不同荷载组合下的荷载效应计算,以及规范中关于特殊荷载(如温度作用、人群振动、土压力等)的规定。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荷载取值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潜在的误差来源。 结构抗震设防目标与分区: 深入剖析我国不同地区地震设防烈度的划分依据、原则及影响因素。阐述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如保证烈度下不倒塌、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复等。详细解读规范中关于不同设防等级下结构的性能要求。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系统介绍规范中规定的各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包括等效侧移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计算步骤、关键参数的选取,以及如何根据结构特点和工程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 重点解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不同材料结构构件在承受地震作用时的抗震性能要求。详细阐述梁、柱、墙、楼板、基础等主要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如配筋要求、连接节点设计、锚固长度等,并提供大量典型节点图例和计算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 高层建筑与特殊结构的抗震设计: 专门针对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薄壳结构、筒体结构等特殊结构形式,深入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点,以及规范中针对这些结构类型提出的特殊抗震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规范条文精析与重点难点攻克 本部分将精选规范中最具代表性、最易引起混淆以及在实践中最常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条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 详细介绍隔震支座、阻尼器等隔震减震装置的原理、类型、应用范围及其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解析隔震结构的整体设计思路、连接构造、以及规范对隔震结构的特殊要求。 结构整体性设计: 强调结构整体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深入解读规范中关于结构整体性设计的要求,包括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楼层构件的连接、抗侧力体系的选择等。通过案例分析,说明结构整体性不足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考量: 探讨场地类别、地基土的抗震性能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详细解读规范中关于场地勘察、地基处理的抗震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地震作用的计算。 构件连接与节点设计: 针对混凝土梁柱节点、钢梁柱节点、砌体墙体连接等关键部位,详细讲解规范的构造要求和设计要点,并配以详细的图示和计算实例,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可靠的构件连接设计。 规范适用性与例外情况: 明确规范的适用范围,并详细解读规范中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和特殊规定,帮助读者在实际工作中避免误用和漏用。 第三部分:典型工程案例深度剖析 本部分将选取若干不同类型、不同设防等级的典型工程项目,从方案设计阶段的荷载确定、抗震设防目标选择,到详细设计的结构体系选择、构件详图设计,再到施工图审查和现场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全过程的深度剖析。 住宅楼的抗震设计: 以普通多层和高层住宅楼为例,详细展示荷载取值、结构体系选择、梁柱配筋、楼板构造等方面的设计过程,并重点突出其抗震设计要点。 公共建筑的抗震设计: 选取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分析其在荷载、结构形式、人员密集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在抗震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工业建筑的抗震设计: 探讨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在抗震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如设备荷载、工艺荷载、以及结构形式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特殊结构(如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 选取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展示在大跨度、大空间等复杂条件下,如何运用规范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 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 介绍规范在既有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常见的加固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这些真实工程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规范条文的实际应用,学习到优秀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与解答分析(并非实际考试模拟) 本部分将设计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涵盖规范主要内容的应用型题目,旨在帮助读者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题目将侧重于对规范条文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设计计算题: 包含但不限于恒活荷载计算、风荷载计算、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构件截面设计等。 构造措施题: 要求读者根据给定的结构类型和地震设防要求,绘制或描述关键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 方案选择题: 针对给定的工程背景,要求读者分析并选择最适合的结构体系、抗震措施等。 案例分析题: 提供一个简化的工程案例,要求读者根据规范分析其潜在的抗震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力求做到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避免使用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聚焦于实际应用,帮助读者真正掌握《建筑结构荷载与抗震设计规范》的精髓,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士。本书的出版,将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一直对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程感到头疼。复杂的概念,繁多的种类,以及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联系,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每当我翻开教材,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都会有一种畏难情绪。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化繁为简,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并且能够与考试紧密结合的书。这本书的题目就非常有针对性,它不仅收录了历年的真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尽的解析。对我而言,解析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通过解析,我不再是机械地记忆答案,而是能够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例如,关于不同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保温性等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这本书的解析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些性能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与构造方式之间的关系。此外,模拟试卷的设置,也让我能够站在考生的角度,去体验真实的考试氛围。通过模拟演练,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节奏,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我坚信,这本书的出现,将为我的备考之路注入强大的动力,帮助我攻克建筑材料与构造这块“硬骨头”。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几年,但从未参加过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职场人士,我深知考试的难度和专业性。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是我最需要巩固和提升的科目之一。虽然在工作中接触过,但要应对高强度的考试,我需要更系统、更全面的复习。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提供了历年真题,更重要的是,它为这些真题提供了“解析”。对我来说,解析是帮助我理解和记忆的关键。我需要知道为什么某个选项是正确的,而其他选项是错误的,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我建立起牢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书中提供的模拟试卷,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的机会。通过模拟演练,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节奏,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备考不再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情,而是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工具,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

在备考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与构造是我认为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科目。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而且很多知识点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其他的复习资料,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资料要么题目不够新,要么解析不够透彻,让我总感觉难以找到切入点。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就被“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这几个字深深吸引。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历年真题能够让我了解考试的出题方向和难度,而“解析”二字则让我看到了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希望。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对那些容易混淆或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帮助我彻底弄懂每一个考点。同时,书中提供的模拟试卷,也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战演练机会。我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相信,有了这本书的指导,我的复习会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也更有信心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设计师,但这次决心要挑战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部分内容,虽然是日常工作的基石,但要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我清楚需要更系统、更深入的复习。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庞杂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提供了历年真题,更重要的是,它为这些真题提供了详尽的解析。对我而言,这些解析是提升理解深度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回顾和巩固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或者那些对理论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比如,不同材料的性能参数是如何测定的?不同构造做法的经济性和耐久性如何权衡?这些问题,我相信在书中的解析中能够找到清晰的答案。此外,书中的模拟试卷,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检验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我可以在压力下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应试技巧,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我相信,这本书将是我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准备201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考生,我深知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考核,更是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判断力的检验。然而,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良莠不齐,很多书籍要么内容陈旧,要么解析不清,难以满足考生的实际需求。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的定位所吸引。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题目的堆砌,更是对考试趋势的深入研究和对考生复习方向的精准指导。我尤其看重“解析”二字。在我看来,好的解析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出题者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识别常见的解题误区。对于建筑材料与构造这样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清晰透彻的解析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模拟试卷,也让我看到了它在实战演练方面的优势。通过模拟考试,我可以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下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攻克难点,为我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为我这样的考生量身定做的救星!我是一名正在备考2018年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特别是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坦白说,刚开始复习的时候,看着厚厚的教材和密密麻麻的知识点,我真的感到一种无从下手、心力交瘁的迷茫。那些理论知识看似精炼,但实际应用起来却感觉云里雾里,尤其是各种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施工工艺以及构造做法,总是在脑海里混成一团。我尝试过自己找一些零散的资料,但零散的资料往往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别提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了。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具,一个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的向导。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这几个字时,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它明确地指出,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实战的演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考试的要求,掌握命题的规律,甚至预测考试的趋势。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复习的考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备考之路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盟友,为我的考试成功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我迫切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建筑材料与构造的知识,将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转化为清晰的图景和实用的技能,最终在考场上自信地答题。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建筑学研究生,目前正在为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做最后的冲刺。在准备过程中,我发现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虽然在本科阶段有所接触,但考试的要求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和广泛。很多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的细节,在考试中却可能成为决定性的考点。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和巩固这部分知识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提供了历年真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对这些真题的“解析”。在我看来,解析比单纯的题目答案更有价值,因为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掌握知识点的应用,以及识别常见的陷阱。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分析真题,但很多时候,我只能猜到大概,却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解析,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一步步地引导我,让我明白为什么选择某个答案,以及为什么其他答案是错误的。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我建立起牢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书中的模拟试卷,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战演练机会。在考试前进行模拟,能够帮助我熟悉考试的流程,掌握答题的时间分配,并且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和应试技巧上的不足。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复习方案,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建筑学高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直是我认为最具有挑战性的科目之一。理论知识艰深,实际应用场景复杂,这让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并且能够帮助我梳理知识体系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它不仅仅提供了历年真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尽的“解析”。我深知,仅仅知道答案是远远不够的,理解答案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才是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这本书的解析,相信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构造做法的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此外,书中的模拟试卷,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战演练机会。在考试前进行模拟,能够帮助我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流程,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和应试技巧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我非常有信心,这本书将是我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学习资源。

评分

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重要性,它构成了建筑的骨骼与血肉。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我,在面对一级注册建筑师这样高难度的考试时,也感到了一丝挑战。尤其是近些年,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对传统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们日常工作中习惯了调用现成的规范和图集,但考试却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的内在属性、构造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力学基础。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顾深度与广度,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拓展新视野的参考书。市面上关于建筑材料与构造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工程应用;要么过于浅显,无法满足考试的深度要求。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和更新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有效地检验我学习成果的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不仅包含了历年真题,而且还提供了“解析”二字,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需要知道为什么某个选项是正确的,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误的,这种深度的解析能够帮助我理解出题者的思路,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同时,模拟试卷的设计,能够让我提前感受考试的压力和节奏,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本书似乎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复习闭环,从知识的输入到知识的输出,再到知识的反馈与调整,这是一套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参加过好几次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每次复习都会买很多参考书,但很多书要么内容重复,要么质量不高,最后都成了书架上的摆设。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我一直觉得是考试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知识点庞杂,记忆量大,而且很多东西都需要理解才能掌握。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啃那些厚重的教材,但收效甚微。看着日历一天天逼近考试日期,我的焦虑感也在不断加剧。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一本好的参考书,可以带来如此大的改变。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将历年真题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解析,这让我能够快速地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避免走弯路。而且,它的解析部分写得非常详细,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还深入剖析了错误选项的迷惑性,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书中的模拟试卷,其难度和题型都与真实考试非常接近,这让我能够真实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复习,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复习计划。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我相信它一定能帮助我顺利通过考试。

评分

正版 清晰好用 今年能考过了

评分

字体清晰,纸张厚实,正版正版!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不错,是新版的正版书,纸张一级棒,手感也不错,希望对考试有所帮助,希望考试顺利通过!!!!

评分

很好,帮助复习

评分

非常快,很好哦

评分

正品无疑,价格实惠,关键是物流超快!京东,?!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很好哟,我自己买错了,jd无条件退了货,这又买的,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