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傢 : 好住宅設計解剖書

暖暖的傢 : 好住宅設計解剖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島田貴史,德田英和 著
圖書標籤:
  • 住宅設計
  • 室內設計
  • 傢居裝修
  • 好住宅
  • 設計案例
  • 空間規劃
  • 傢居美學
  • 舒適住宅
  • 暖心設計
  • 生活方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03025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618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漫時光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2
字數:17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室內設計師、設計專業學生或傢居愛好者
細節處處有故事。
當日常生活中的瑣碎意識成“形”之時……傢中的一切看似司空見慣,其實卻隱藏瞭無數的“細節”秘密和設計。
在學習這些細節時,僅僅看圖、繪圖是不夠的,瞭解其中的細節誕生“背景”非常重要。它們有時是客戶的一句話,有時是來自前輩設計師的教導,有時是木匠的金玉良言,有時是主婦的經驗之談等。
在這本書中,這些細節的“故事背景”與製圖、設計圖交相呼應,圖文並茂,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一邊讀,一邊情不自禁地頷首摺服道:“原來如此”!

內容簡介

傢是一盞燈,傢是一個屋簷,傢是一張柔軟的床。如何設計一個舒適而溫暖的傢?設計師從玄關開始,嚮我們一一介紹各個部位的設計,後給齣幾個實例進一步解讀,給齣隱藏其中的秘密和設計。

作者簡介

島田貴史,一級建築師。1970年齣生
於大阪府,畢業於築波大學藝術係專門學群環境設計專業,後又在京都工藝縴維大學修完瞭設計工科造型工學專業的課程。在PREC研究所時主要參與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等建築、景觀的規劃和設計。2008年開設瞭島田設計室。德田英和,一級建築師。1969年齣生於愛知縣。畢業於名城大學理工二學部的建築學專業。在石田信男設計事務所從事設計被動式太陽能住宅。在OM研究所時擔任OM太陽能公司總部“地
球之卵”的設計監理。2004年開設瞭德田英和設計事務所。

精彩書評

邊做飯邊照看孩子,吃完飯就能直接躺在地上看電視,不需要垃圾桶的廚房,此類設計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方案。實用和有趣的設計,會為你的傢帶來趣味和暖意。

目錄

目錄
序 6
第1 章 玄關與門廊的設計 9
01玄關門廊外簷的高度應伸手可及 10
02 用整塊鋼闆製作外簷 12
03 鋪有羊羹式地磚的玄關門廊 14
04 內推式玄關門 16
05 玄關的木質推拉門 18
06 擴充玄關四周的收納空間 20
07 帶有土間收納的玄關 22
08 能從室內取件的信箱 24
專欄 從田野到住宅世界 26
第2 章 廚房的便利之美 27
01 廚房中看不見的細節 28
02 方便的廚房設備 30
03 下沉式餐廚空間 32
04 廚房傢具的細節 34
05 不需要垃圾桶的廚房 36
06 廚房一側的書房 38
07 能夠隱藏竈颱的開放式廚房 40
專欄 一旦決定,不再改變 42
第3 章 不經意間聚集傢人的場所 43
01 起居室和餐廳的對角關係 44
02 好友聚會的餐廳 46
03 躍層中的對角關係 48
04 柳桉木單闆留縫拼接而成的天花闆 50
05 具有浮遊感的起居室和露颱 52
06 傢具的正反兩用 54
07 正方形沙發 56
08 傢庭空間的軟隔斷 58
09 近2.5 m2 的午休室 60
10 固定沙發和電視櫃 62
11 餐廳一側的電腦角 64
12 可移動的榻榻米邊颱 66
13 打理燃柴壁爐四周 68
專欄 建築和地基之間的留白 70
第4 章 有序的用水空間 71
01 3.3 m2 的洗臉更衣室 72
02 天然大理石洗臉颱 74
03 鋪有木材和瓷磚的浴室 76
04 優先考慮傢務動綫的2樓浴室平麵設計 78
05 隱蔽的晾衣空間 80
06 寶貴的室內晾衣空間 82
專欄 對被動式建築的執著 84
第5 章 窗戶設計決定空間品質 85
01 因小窗而實現的對話 86
02 小窗上的懸掛式障子 88
03 無框移門 90
04 利用雙層格障子通風 92
05 利用格子紗窗通風 94
06 1樓小窗的防盜措施 96
07 打開屋角煥然一新① 98
08 打開屋角煥然一新② 100
09 打開屋角煥然一新③ 102
10 利用滑撐的外翻窗 104
11 自然光的錶演① 106
12 自然光的錶演② 108
13 照顧細節需求的竹簾架 110
14 必用的零部件(平開式門窗) 112
15 必用的零部件(推拉式門窗) 114
16 準防火地帶的大開口設計① 116
17 準防火地帶的大開口設計② 118
18 準防火地帶的大開口設計③ 120
專欄 對木質門窗的設想 122
第6 章 樓梯、走廊、儲藏室……內部空間也需要精雕細琢 123
01 半地下臥室與低天花闆土間 124
02 樓梯間的全方位利用 126
03 樓梯的人文關懷 128
04 寬度不一的躍層樓梯 130
05 巧用走廊空間① 132
06 巧用走廊空間② 134
07 巧用走廊空間③ 136
08 小空間裏的壁龕架 138
09 獨立的學習角 140
10 儲藏室深處的書房 142
專欄 給傢取名 144
第7 章 連接街區的外部結構、入口通道 145
01 門窗套成為立麵主題 146
02 連接天空的瞭望颱 148
03 在剖麵的凹凸空間中醞釀生活氣息 150
04 住宅和街道的中間 152
05 住宅和街道的中間 154
06 兼作長凳的外廊 156
07 0建築麵積的帶頂棚的自行車停放處 158
專欄 住宅的姿態 160
實例的細節解讀 161
Kaede House(島田貴史設計) 162
稻口町之傢 1、2(德田英和設計) 176
建築數據 190

精彩書摘

2020年開始零能耗住宅(ZEH)將成為設計標準,而這個項目就是一處率先遵循該理念的聯排住宅。
所謂的零能耗住宅,就是指住宅生産的能源超齣所消耗的。因此除瞭提高住宅隔熱性、氣密性,適當減少高耗能的空調、照明、熱水等設備的使用,還必須安裝太陽能發電係統等能夠製造能源的設備。
應要求,稻口町之傢1、2不僅在達到零能耗住宅標準的同時不失設計感,而且雙方還應當能夠各自享受生活而互不打擾。

稻口町之傢 1/ 享受坐在地闆上的樂趣
這個住宅的設計關鍵就在於“享受坐在地闆上的樂趣”。我們初研究瞭許多個帶有榻榻米起居室的住宅方案,但在與業主反復交流之後,決定融閤日式與西式的特徵,以“現代日式”為方嚮進行設計。終就有瞭這樣一座圍繞著下沉式餐廚的住宅。

稻口町之傢 2/ 暖意融融的生活
在計算過零能耗住宅的耗能之後會發現,比起其他取暖方式,熱泵空調係統的數值更小。然而,我從小就用煤油燈,總覺得傢裏應該有一個像壁爐那樣可以直接烘暖雙手的熱源,而且壁爐自身的魅力也會吸引人不由自主地靠近。隻是如今考慮到安全性和製作者的問題,壁爐的防護欄變得更高瞭。而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則是顆粒壁爐——外觀上類似燃柴壁爐,卻幾乎不存在煙霧問題。
在稻口町之傢2 項目中,也引入瞭顆粒壁爐,並采用瞭空氣集熱式太陽能係統“微風”,以“暖意融融的生活”為關鍵詞進行設計。

前言/序言

有故事的細節
這還是成立事務所之後不久的事。
當時是在和業主交流,對方突然說道:“廚房的操作颱麵好能稍寬於下麵的抽屜,這樣用抹布清理颱麵時,另一隻手就能輕鬆地接住所有碎屑。”(見第2章04節)聽到這一源於生活經驗且並無不妥的要求,未係統學習過住宅設計的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在設計住宅嗎?”
市麵上關於住宅細節的書已經不勝枚舉,參考學習當然非常重要。但我常常覺得,設計者還應該梳理實際情況,仔細思考,並且不時到現場,積極地嚮工程負責人和工匠谘詢,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其中重要的還在於,這一係列過程所形成的細節方案應當是有說服力的。
這本書麵嚮的讀者,尤其是學生和經驗較少的設計新人,看到“細節”兩字可能會覺得有些抽象難懂。但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你丟棄這樣的看法,因此會盡可能具體地介紹各種細節設計誕生的契機和試錯的過程。
實際上每個細節的背後,都有著各自的小故事。
在設計圖上畫齣正中對方心意的方案,常常要花費大把的時間。正因如此,我想還是得經過反復討論,再用自己的方式設計齣“有故事的細節”。
《空間密碼:住宅設計的藝術與科學》 傢,不僅僅是一個遮風擋雨的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承載情感、寄托夢想、安放身心的港灣。它承載著我們對舒適、美觀、功能與寜靜的無限追求。從一張白紙到一座溫馨的居所,住宅設計的魅力在於如何將居住者的生活哲學、品味偏好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巧妙地融入每一個角落,創造齣既實用又富含人文關懷的居住體驗。《空間密碼:住宅設計的藝術與科學》便是一本緻力於深度剖析住宅設計內在邏輯的書籍,它不局限於錶麵的風格流派,而是深入探索構成一個理想傢園的根本要素,揭示那些能夠真正提升居住品質的“空間密碼”。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圖冊或風格指南,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讀者穿梭於設計的迷宮,理解那些隱藏在設計決策背後的深層考量。我們將從最基礎的“地基”——空間布局入手,探討不同戶型如何通過巧妙的動綫規劃、功能分區以及空間滲透,實現空間的效率最大化和舒適度提升。例如,在小戶型中,如何通過一體化設計、隱藏式收納以及靈活隔斷,讓有限的空間煥發無限的可能性?在寬敞的大宅中,又如何通過閤理的區域劃分、視綫引導以及多功能空間的設置,避免空間的空曠感,營造齣溫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氛圍?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布局的“道”與“術”,幫助讀者理解,一個好的空間,其靈魂在於其“流淌”的生命力。 色彩,作為空間中最直觀的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並非隻關注流行色彩或搭配技巧,而是深入探討色彩與心理、色彩與光影、色彩與材料之間的微妙互動。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暖色調如何營造溫馨的氛圍,冷色調如何帶來寜靜與理性;淺色係如何放大空間感,深色係如何增加空間的厚重感。更重要的是,它將教會你如何根據居住者的個性、居住空間的功能以及自然光的照射情況,進行科學且富有藝術感的色彩選擇與搭配,讓色彩成為空間的“情感錶達師”。 光影,是賦予空間生命和情緒的魔術師。自然光與人工光的巧妙運用,能夠極大地影響居住者的情緒、健康和生活習慣。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理解自然光的“呼吸”——如何通過窗戶的大小、朝嚮以及室內外景觀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如何利用反射、摺射等原理,將光綫引入室內深處。同時,也將深入探討人工照明的設計原則,從基礎照明、重點照明到氛圍照明,如何通過燈具的選擇、色溫的設定以及布局的規劃,營造齣不同場景下的光影效果,讓夜晚的空間也同樣充滿魅力和功能性。 材料,是構建空間肌理和質感的物質基礎,也是承載設計理念和居住者品味的重要載體。本書將不僅僅羅列常見的裝修材料,而是深入探討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視覺感受以及環保性能。例如,木材的溫潤與自然,石材的堅毅與厚重,金屬的現代與冰冷,織物的柔軟與親膚,以及玻璃的通透與光澤。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如何根據空間的功能需求、設計風格以及居住者的觸感偏好,選擇最適閤的材料組閤,創造齣具有層次感、觸感和視覺美學的空間。它將揭示,材料的選擇,是賦予空間“溫度”和“靈魂”的關鍵一環。 傢具,作為空間的功能核心和美學點綴,其選擇與擺放至關重要。本書並非僅僅介紹傢具的品牌或款式,而是從人體工程學、空間比例、功能需求以及風格統一性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傢具設計的智慧。我們將探討,一把舒適的椅子,是如何通過麯綫、角度和材質的完美結閤,成為使用者身體的延伸;一張實用的餐桌,又如何在傢庭聚會中,成為情感交流的中心。同時,也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空間的大小、比例和動綫,進行傢具的閤理選購和擺放,讓每一件傢具都能在空間中找到最閤適的位置,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既滿足功能需求,又能提升空間的整體美感。 除瞭上述基礎要素,本書還將觸及更多關乎居住品質的細節。例如,收納設計,如何從“藏”到“顯”,將雜物巧妙地融入空間,既保持整潔,又不失便利性。綠植景觀,如何將自然元素引入室內,為空間注入生機與活力。聲學設計,如何通過材料和布局的調整,創造一個寜靜舒適的聽覺環境。甚至,我們還將探討智能傢居的未來趨勢,以及如何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於居住體驗。 《空間密碼:住宅設計的藝術與科學》所倡導的,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它相信,最好的設計,不是最奢華的堆砌,也不是最前衛的造型,而是最能夠理解和迴應居住者內心需求的設計。它鼓勵讀者跳齣被動的接受者角色,成為自己居住空間的“參與者”和“創造者”。通過理解這些“空間密碼”,讀者可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居住需求,更理性地評估設計方案,甚至能夠為自己的傢增添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創意與溫度。 本書旨在成為一本陪伴讀者從“理想”走嚮“現實”的設計指南。它所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發現美的眼睛,一種創造溫馨的雙手。無論你是即將裝修的業主,還是對室內設計充滿好奇的愛好者,亦或是希望提升空間設計專業技能的設計師,相信都能在這本《空間密碼:住宅設計的藝術與科學》中,找到屬於你的靈感與啓迪,最終構築起一個真正讓你感到“暖暖的傢”。

用戶評價

評分

《暖暖的傢》這本書,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關於“傢”的美學種子。它讓我明白,傢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容器,是心靈的港灣。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想象自己置身於書中描繪的那個理想空間中,感受那份寜靜與溫馨。 特彆是書中關於色彩搭配的章節,令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來都偏愛一些比較中性的顔色,總覺得那樣比較“安全”。但作者卻用大膽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闡述瞭不同色彩對人的情緒和心理的影響。比如,溫暖的黃色調能夠帶來愉悅感,而寜靜的藍色調則能幫助人放鬆心情。更重要的是,作者強調瞭色彩的層次感和對比度,以及如何根據空間的用途和采光條件來選擇閤適的色彩方案。

評分

《暖暖的傢》這本書,無疑是我近幾年來閱讀過的最具啓發性的一本書。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住宅設計的“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點亮我生活,並引導我走嚮更美好未來的“心靈之書”。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激動,仿佛找到瞭內心深處一直渴望卻未能錶達的東西。 其中關於“智能化傢居”的介紹,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並沒有將智能傢居描繪成遙不可及的科技産物,而是通過一些貼近生活的應用場景,展現瞭智能傢居如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舒適。例如,通過手機遠程控製燈光、空調,或者設置迴傢模式,讓傢能夠主動地適應我們的需求,這讓我對未來的居住方式充滿瞭期待。

評分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理想居住世界的大門。它讓我明白,一個“好住宅”,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能夠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想象自己生活在書中描繪的那些令人神往的空間裏,感受那份由內而外的舒心。 書中關於“空氣質量”的論述,尤其引起瞭我的重視。我以前隻關注房屋的保溫性和隔熱性,卻很少考慮到室內空氣的流通和質量。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閤理的通風設計、綠植的擺放,甚至是一些智能化的新風係統,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從而為居住者創造一個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遠不止於“暖暖的傢”這幾個字所能概括的。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住宅設計的書,更是一次深入到居住者內心世界的剖析。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對“傢”的理解,更多的是一個物理空間,是遮風擋雨的庇護所,是承載生活瑣事的容器。然而,當我的指尖滑過那些精心設計的圖紙,當我的目光穿梭於那些充滿溫度的文字描述中,我纔猛然醒悟,原來一個“好住宅”,是可以如此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情緒、行為,甚至潛意識的。 書中關於采光的設計,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隻要有窗戶,就有瞭光。但作者卻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剖析瞭不同朝嚮、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窗戶,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光,營造齣截然不同的空間氛圍。比如,清晨透過東嚮落地窗灑進的柔和金光,能讓人在一天的開始就感受到溫暖和希望;午後斜射進來的陽光,在配閤著恰到好處的遮陽設計,既能避免刺眼,又能為室內投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為生活增添瞭一幅流動的畫捲。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傢裏的窗戶,思考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調整,讓那原本有些“冷淡”的光綫,變得更富有人情味。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關於“傢”的深度對話。作者並非高高在上地傳授理論,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感受。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空間動綫的描述,印象深刻。以前我總覺得,隻要房間夠用就行,至於怎麼擺放傢具,怎麼行走,似乎並不重要。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一條流暢、閤理的動綫,能夠極大地提升居住的效率和舒適度。 例如,作者在分析廚房的“黃金三角”時,不僅講解瞭冰箱、水槽、竈颱之間的最佳距離,還延伸到瞭備餐區、烹飪區、清潔區的閤理劃分,以及餐桌到廚房的距離。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在日常生活中節省多少不必要的來迴奔波,將多少零碎的時間串聯起來,讓整個烹飪過程變得更加愉悅和高效。我甚至開始想象,如果當初裝修時,能參考這些理念,或許我的廚房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總覺得有些擁擠和不順暢。

評分

《暖暖的傢》這本書,讓我對“居住”這件事有瞭更深的敬畏。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房屋設計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經營幸福人生的指南。我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會産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睏擾我許久的問題,在書中找到瞭答案。 書中關於“聲音環境”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我以前隻覺得,噪音是不可避免的,隻能盡量去忍受。但作者卻通過對隔音材料的選擇、牆體結構的優化、甚至是如何通過傢具的擺放來吸收聲波等方麵的詳細介紹,讓我明白,通過科學的設計,是可以有效地隔絕外界的嘈雜,為居住者創造一個寜靜的內心空間。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建造一個漂亮的房子”,而是關於“如何建造一個能夠滋養我們靈魂的傢”。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被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所打動,這些細節往往蘊含著設計師的匠心獨運,以及對居住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例如,書中關於“動靜分區”的設計理念,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總是將臥室、客廳、書房等區域混在一起,導緻休息時會受到活動區域的乾擾,而進行需要專注的工作時,又容易被生活中的瑣事打斷。作者通過詳細的圖例和文字說明,展示瞭如何通過空間布局、隔斷設計、甚至僅僅是傢具的擺放,來有效地實現動靜分區,從而創造一個更適閤不同生活需求的純粹空間。

評分

《暖暖的傢》這本書,讓我對“傢”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知。它不再是一個冰冷的建築,而是一個充滿溫度的生命體,能夠與居住者産生共鳴,並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品質。我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産生一種強烈的共鳴感,仿佛作者在和我進行一場靈魂的對話。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尺度感”的設計。我以前總覺得,房子越大越好,空間越充足越舒適。但作者卻通過對不同尺寸空間的細緻分析,讓我明白,恰到好處的尺度感,比盲目追求大空間更為重要。比如,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角,可能隻需要幾平方米,但通過閤理的傢具搭配和燈光設計,就能營造齣無與倫比的安逸感。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將那些抽象的設計概念,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生活體驗。我不再是將它當作一本“教科書”來閱讀,而是把它當作一麵鏡子,照見瞭我對理想居住環境的渴望。書中關於收納設計的篇章,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長久以來,我傢的雜物總是無處不在,讓原本就不大的空間顯得更加淩亂。 我曾經嘗試過各種收納方法,但總覺得治標不治不本。而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不是簡單地教你買多少收納盒,而是引導你去思考,什麼樣的物品需要收納,收納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將收納融入到空間的設計之中,使其成為一種美觀且實用的組成部分。作者提齣的“藏與露”的巧妙結閤,讓我明白,並非所有的物品都必須“隱藏”起來,有些有意義的物品,恰恰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展示,成為空間的亮點。

評分

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它不是強製灌輸,而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思維方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傢”的期待。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發現自己不再局限於“有什麼”的問題,而是開始思考“想要什麼”。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可持續性”的設計理念。作者並沒有將環保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麵,而是通過詳細的案例和實際的操作建議,展示瞭如何在住宅設計中融入環保元素,例如節能材料的選擇、雨水收集係統的利用、以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好”的住宅,不僅要滿足當下的需求,更要對未來負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