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

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舒菁英,副主编 著,龚静敏,舒菁英,副 编
图书标签:
  • BIM
  • 桥梁
  • 建模
  • Civil 3D
  • Revit
  • Tekla
  • 结构工程
  • 工程软件
  • 教程
  • 数字孪生
  • 基础设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20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067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2
字数: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指导初学者用桥梁BIM软件进行建模操作的教程。书中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中桥梁工程”这一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详细介绍了Autodesk Revit 强大的模型创建及绘图的应用技巧,以及运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项目渲染、施工模拟、进度管理的方法,使读者能够使用该软件方便、快捷地创建桥梁模型,读者全面学习桥梁BIM建模软件。
本书适用于本科、高职院校建筑学和土木类的桥梁BIM教学,也适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桥梁BIM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学习单元一BIM概述
1.1BIM简介 / 001
1.2国内外桥梁BIM应用案例 / 003
学习单元二Autodesk Revit基础操作
2.1工作界面介绍 / 004
2.2新建Revit项目文件 / 007
2.3保存项目文件 / 007
2.4视图控制 / 008
2.5图元操作 / 009
学习单元三创建箱梁桥项目
3.1项目驱动:箱梁桥项目简介 / 014
3.2预备知识 / 015
3.3新建项目文件 / 015
3.4标高轴网及平面视图的创建 / 016
学习单元四创建箱形截面主梁
4.1预备知识 / 019
4.2任务一:等截面单箱单室箱梁 / 020
4.3任务二:创建变截面箱梁截面 / 025
4.4任务三:第二类变截面箱梁截面创建 / 031
4.5任务四:创建单箱双室箱梁 / 036
学习单元五创建桥墩、桥台族
5.1任务一:桥墩任务简介 / 041
5.2预备知识 / 042
5.3创建桩基础、系梁、墩柱、盖梁、支座 / 044
5.4任务二:桥墩任务简介 / 048
5.5采用桥墩整体族创建桥墩 / 048
5.6桥墩的参数化设计 / 057
5.7创建桥台族 / 059
5.8将桥墩族载入到项目 / 063
学习单元六创建桥面系模型
6.1创建路灯族 / 067
6.2创建扶手族 / 068
学习单元七创建T梁桥
7.1项目驱动:T梁任务简介 / 069
7.2预备知识 / 071
7.3新建T梁项目文件 / 071
7.4新建族文件 / 072
7.5进行T梁的参数化设计 / 073
7.6T梁族载入到项目 / 073
7.7创建两T梁间现浇段模型 / 076
7.8创建边梁模型 / 078
7.9创建横隔板模型 / 078
7.10创建变截面T梁模型 / 078
7.11绘制图纸 / 080
7.12T梁钢筋的设置 / 081
学习单元八创建拱桥
8.1项目驱动:拱桥简介 / 085
8.2预备知识 / 087
8.3新建项目文件 / 088
8.4标高轴网及平面视图的创建 / 088
8.5创建“拱梁”自适应族 / 089
8.6“拱梁”自适应族载入到项目 / 091
8.7创建桥墩 / 091
8.8创建桥面结构 / 092
8.9创建横系梁 / 094
8.10创建拱座结构 / 095
8.11创建栏杆和中央分隔带 / 095
学习单元九创建斜拉桥
9.1项目驱动:斜拉桥简介 / 096
9.2创建斜拉桥项目文件 / 097
9.3创建主梁 / 097
9.4创建索塔 / 099
9.5创建薄壁墩 / 104
9.6创建承台及基础 / 106
9.7创建DD截面支座 / 109
9.8创建DD截面桥墩、承台及基础 / 110
9.9创建桥台 / 112
9.10创建斜拉索族 / 113
学习单元十工程量统计
10.1预备知识 / 116
10.2如何进行T梁工程量统计 / 118
学习单元十一Navisworks基础操作
11.1Navisworks软件简介 / 121
11.2工作界面介绍 / 122
11.3启动和退出Autodesk Navisworks / 123
11.4Revit与Navisworks的对接 / 123
11.5打开及创建文件 / 123
11.6保存和重命名文件 / 124
学习单元十二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项目渲染
学习单元十三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施工模拟
学习单元十四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进度管理
14.1预备知识 / 129
14.2进度表与模型的链接 / 133
附录一《桥梁BIM建模》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 137
二、课程性质 / 137
三、课程目标 / 137
四、课程模块描述与学时分配 / 138
五、课程实施说明 / 138
附录二《桥梁BIM建模》授课计划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指导初学者用桥梁BIM软件进行建模操作的教程。书中详细地介绍了Autodesk Revit 强大的模型创建及绘图的应用技巧,以及运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项目渲染、施工模拟、进度管理的方法,使读者能够利用该软件方便、快捷地创建模型和绘制工程图纸。
本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中桥梁工程”这一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Autodesk Revit全面的操作为依据,引领读者全面学习桥梁BIM建模方法。全书共分14个单元,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单元一:BIM概述主要介绍BIM的发展及国内外桥梁BIM应用案例。
学习单元二:Autodesk Revit基础操作详细介绍了项目文件的创建和设置、Revit Architecture中图元与族等方面的概念、Revit Architecture视图显示控制。
学习单元三:创建箱梁桥项目新建箱梁桥项目,介绍创建和编辑标高、创建和编辑轴网。通过学习标高和轴网的创建,开启桥梁BIM模型创建的第一步。
学习单元四:创建箱形截面主梁介绍创建基本箱梁的创建方法。无论是等截面还是变截面的创建,均可以通过箱梁截面画线工具的绘制、拾取线、拾取面创建,通过内建模型来创建。
学习单元五:创建桥墩、桥台族主要介绍如何创建和编辑桥墩,进行桥墩参数化的设计,使读者了解结构柱的应用方法。
学习单元六:创建桥面系模型主要介绍桥面系创建的插入方法与编辑操作,使读者较好地掌握构件图元添加的方法。
学习单元七:创建T梁桥主要介绍T梁桥项目的创建,变截面T梁、横隔板的建立方法,特别对变截面T梁的创建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学习单元八:创建拱桥介绍拱桥常用的需要应用“自适应族”来进行创建的这一类特殊构件的方法。
学习单元九:创建斜拉桥介绍了斜拉桥主梁、索塔、薄壁墩等构件创建与布置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用适当的构件“族”来创建合适的建筑构件。
学习单元十:工程量统计介绍了T梁混凝土工程量的统计方法。
学习单元十一:Navisworks基础操作介绍了Navisworks创建和保存文件的方法。
学习单元十二: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项目渲染通过对三维视图的渲染操作,使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外观特性及控制表现方式。
学习单元十三: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施工模拟桥梁BIM模型的优势是可以在施工时进行施工管理,本单元介绍施工模拟的方法,可运用施工模拟视频进行技术交底。
学习单元十四:利用Navisworks进行桥梁进度管理桥梁BIM模型在施工时进行施工管理的另一个体现是进行施工进度管理,本单元介绍施工进度设计的方法以及进度模拟视频的创建方法,施工管理人员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哪些分项工程进度滞后,方便管理。
本书主要特色有如下几点:
(1)本书的内容以实用性为主。
(2)全书的内容都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根据桥梁施工生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讲解模型建模的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3)读者可以扩展学习。本书的学习视频、成果模型、PPT免费提供,读者可登录网址www.cipedu.com.cn,输入本书名,选择课件,自行下载。
全书共14单元,可安排30~36课时。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李振院长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庾磊、唐勇、张学义、陈建伟、黄俊、卢浩、谢启文、余俊杰等多位学生的协助,在此表示感谢。主编的邮箱为26626072@qq.com。
本书是真正面向实际应用的桥梁BIM基础图书,是卓越院校建设配套教材,可以作为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学和土木类等专业的初、中级培训教程,还可以作为广大从事BIM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编者
2017年8月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实操手册 前言 在日新月异的工程建设领域,精湛的施工工艺与严苛的质量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基石。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工程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掌握先进的施工方法、熟悉关键工序的操作要点、理解并应用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已成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本书旨在为广大一线建设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贴合实际、易于理解、具有高度操作指导意义的实操手册。 本书紧密围绕工程建设中的各个主要施工环节,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类型工程(如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的典型施工工艺。我们力求从理论到实践,提供详实的操作流程、关键节点的注意事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同时,本书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环节,详细介绍了各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规范引用、以及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为建设优质工程贡献力量。 第一章 土方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1.1 土方工程概述 1.1.1 土方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挖方工程:基坑开挖、隧道掘进、道路路堑开挖等。 填方工程:地基改良、道路路堤填筑、回填土等。 土方运输:机械化与人工运输方式。 边坡防护: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处理。 1.1.2 土方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与难点 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基础稳定、结构安全、排水等。 场地限制:地下管线、相邻构筑物、地形复杂性。 天气影响:降雨、霜冻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土质变化:不同土层的力学性能差异。 1.2 基坑(槽)开挖施工工艺 1.2.1 基坑(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勘察与设计:地质勘探报告的解读,土方开挖方案的审查。 测量放线:精确标定开挖边线、基底标高。 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排桩、挡土墙等的选择与施工。 降水排水设计:明沟排水、集水井降水、井点降水、虹吸排水等方法的选择与布置。 1.2.2 基坑(槽)开挖方法与机械设备 机械开挖: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的操作要点与选择。 人工开挖:适用于小范围、精细化开挖。 爆破开挖:适用于岩石等硬土质,需严格安全管理。 1.2.3 基坑(槽)开挖过程控制 分层分段开挖: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过挖。 边坡稳定控制:放坡系数的确定与放坡方式,防止塌方。 地下水位控制:确保基坑内干燥,避免影响土体强度。 安全防护:围挡、警示标志、应急通道的设置。 1.3 填方工程施工工艺 1.3.1 填料选择与准备 填料要求:颗粒级配、含水率、压实度等。 土料处理:土方松散系数的确定,掺拌稳定剂等。 1.3.2 填筑方法与机械设备 分层填筑:控制每层厚度。 碾压机械: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在不同土料上的应用。 摊铺与整平:确保填土表面平整。 1.3.3 填筑过程控制 含水率控制:过干或过湿的危害。 压实度控制: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填方强度和稳定性。 填筑坡度控制:确保边坡稳定。 1.4 土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4.1 土方开挖质量检测 平面位置与标高复核:测量放线准确性。 边坡稳定性检查:观察裂缝、滑移迹象。 基底土质检查:是否存在软弱夹层、地下水涌出。 支护结构监测:变形监测、内力监测。 降水效果评估:基坑内水位。 1.4.2 土方填筑质量检测 填料检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实度检测:环刀法、核子密度仪等,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含水率检测:控制填筑过程中的水分。 标高与平整度检查:确保填方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稳定检查:观察是否有滑坡、沉降。 1.4.3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基坑塌方:超挖、边坡失稳、降水不足。 基坑积水:排水不畅、降水方案不合理。 填方沉降:压实度不足、填料不当。 边坡滑移:坡度过陡、排水不畅、土质不良。 第二章 混凝土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工程概述 2.1.1 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 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 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等。 2.1.2 混凝土工程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 基础、墙、柱、梁、板、楼梯等。 2.1.3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结构整体性、耐久性、使用功能的保证。 2.2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2.2.1 模板的种类与选择 木模板、钢模板、组合模板、爬升模板等。 根据构件形状、尺寸、荷载、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 2.2.2 模板的设计与制作 模板结构设计: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 模板的加工制作:精度要求。 2.2.3 模板的安装与支撑 安装顺序与固定:确保模板位置准确、牢固。 支撑系统:剪刀撑、扫地杆、连接件等。 脱模预留:考虑预留的脱模时间。 2.2.4 模板工程的拆除 拆除顺序与要求:避免损伤混凝土构件。 拆除后的检查与修补。 2.3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2.3.1 钢筋的种类与规格 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 2.3.2 钢筋的加工与制作 弯折、切断、焊接、绑扎。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2.3.3 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钢筋的绑扎:确保钢筋位置准确、连接可靠。 钢筋的搭接与锚固: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焊接:焊接质量控制。 预留孔洞与预埋件的安装。 2.3.4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钢筋原材检验:材质证明、外观检查。 钢筋加工尺寸复核。 钢筋安装位置与保护层厚度检查。 钢筋连接强度与外观检查。 2.4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2.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要求 根据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要求设计。 严格控制水灰比。 2.4.2 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与管理 搅拌机的选择与维护。 骨料、水泥、外加剂的储存与管理。 2.4.3 混凝土的搅拌与出料 搅拌时间与顺序。 搅拌均匀度检查。 2.4.4 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工具:搅拌车、串筒、溜槽等。 运输时间与距离:避免初凝。 防止离析与泌水。 2.5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2.5.1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模板、钢筋、预埋件的检查。 清洁模板内杂物。 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浇筑方案的制定:分层、分段、浇筑顺序。 2.5.2 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自由高度控制:避免骨料离析。 振捣密实:使用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内部无气泡。 分层连续浇筑:避免出现冷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特殊措施,如测温、降温。 2.5.3 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遇雨雪天气的应对。 防止混凝土被污染。 及时处理出现的裂缝。 2.6 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2.6.1 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 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防止早期开裂。 2.6.2 混凝土养护方法 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覆盖养护:覆盖草袋、塑料布等。 养护剂养护。 蒸养养护:适用于特定情况。 2.6.3 混凝土养护时间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环境温度确定。 2.6.4 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时间的确定:根据构件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 拆模顺序与方法:确保构件不受损伤。 2.7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7.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的检验。 2.7.2 模板工程质量检查 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刚度、稳定性。 缝隙严密性。 2.7.3 钢筋工程质量检查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 钢筋连接的质量。 2.7.4 混凝土配合比与搅拌质量控制 配合比的准确性。 搅拌均匀度。 2.7.5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颜色均匀、无明显离析、泌水。 密实度:振捣到位。 垂直度、平整度。 冷缝处理。 2.7.6 混凝土养护质量检查 养护方式、养护时间、养护效果。 2.7.7 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 抗压强度试验(试块)。 无损检测(回弹仪、超声波等)。 2.7.8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蜂窝、麻面:振捣不密实、模板漏浆。 裂缝:温度应力、收缩、钢筋配置不当。 露筋、孔洞:振捣不密实、模板支撑不牢。 尺寸偏差:模板安装不准确。 强度不足: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养护不当。 第三章 砌体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3.1 砌体工程概述 3.1.1 砌体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砖: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砖等。 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砂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3.1.2 砌体结构在建筑中的作用 承重墙、隔墙、柱、拱等。 3.1.3 砌体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材料合格、砂浆饱满、砌体方正、灰缝均匀。 3.2 砌体材料的检验与准备 3.2.1 砖(块)的检验 外观检查:裂纹、爆边、酥松。 尺寸偏差检查。 强度等级、吸水率等性能指标检测。 3.2.2 砂浆材料的检验 水泥、砂、石灰、外加剂的性能检测。 3.2.3 砌体材料的堆放与保护 防止受潮、污染、损坏。 3.3 砂浆的配制与搅拌 3.3.1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砌体材料、强度等级、施工要求确定。 3.3.2 砂浆的搅拌 机械搅拌:强制式砂浆搅拌机。 人工搅拌:注意事项。 搅拌时间与均匀度。 3.3.3 砂浆的稠度与使用期限 稠度检测。 一次配制,随用随抹。 3.4 砌体砌筑施工工艺 3.4.1 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墙体轴线、门窗洞口、阳台等部位的测量放线。 基层处理:清理、凿毛。 砌块(砖)的湿水:防止砂浆失水过快。 3.4.2 砌筑方法 砖墙砌筑: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等砌法。 砌块墙砌筑:空心砌块的砌筑要求。 砌筑砂浆的铺浆:厚度、宽度。 砌块(砖)的摆放与挤浆:确保灰缝饱满。 砌筑顺序:从下向上,从一端向另一端。 3.4.3 砌筑过程中的控制 墙体垂直度与平整度控制:使用砌墙线、靠尺。 灰缝厚度与饱满度控制。 门窗洞口、过梁、构造柱的砌筑。 拉结筋、预埋件的设置。 3.4.4 砌体伸缩缝、沉降缝的砌筑 设置要求与材料。 3.5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3.5.1 材料质量检查 砖(块)、砂浆原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 3.5.2 砂浆质量检查 配合比、稠度、和易性。 3.5.3 砌筑过程质量检查 墙体轴线、位置、尺寸偏差。 墙体垂直度、平整度。 灰缝饱满度、厚度。 材料的湿水情况。 洞口、过梁、构造柱等部位的砌筑质量。 3.5.4 砌体强度检测 砂浆试块强度。 砌体试块强度(非承重墙)。 3.5.5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墙体裂缝:材料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荷载过大。 灰缝不饱满:砂浆配比不当、铺浆不均。 墙体不垂直、不平整:砌筑工艺不当、测量放线不清。 墙体酥松:材料强度不足、砂浆强度不够。 渗漏:灰缝处理不当。 第四章 钢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4.1 钢结构工程概述 4.1.1 钢结构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钢材牌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连接件:螺栓、焊条。 4.1.2 钢结构工程的应用范围 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桥梁、展览馆等。 4.1.3 钢结构施工的特点 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 4.2 钢构件的制作与预处理 4.2.1 钢材检验与储存 材质证明、外观检查。 防锈处理。 4.2.2 钢构件的放样与下料 精确测量,减少浪费。 4.2.3 钢构件的加工 切割、坡口处理、钻孔、折弯。 4.2.4 钢构件的焊接 焊缝形式、焊接工艺。 焊前、焊中、焊后的检查。 4.2.5 钢构件的表面处理与防腐 除锈:喷砂、抛丸。 涂层:底漆、中间漆、面漆。 4.3 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 4.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基础预埋件的检查与测量。 安装顺序与方案的制定。 起重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4.3.2 钢柱的安装 校正垂直度与标高。 临时固定与永久固定。 4.3.3 钢梁的安装 起吊、就位、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 4.3.4 钢支撑、系杆的安装 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 4.3.5 钢屋架、屋面板的安装 确保屋面整体性。 4.3.6 钢结构整体校准与调整 复测、纠偏。 4.4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4.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钢材、焊材、螺栓等的合格证、复试报告。 4.4.2 钢构件制作质量检查 尺寸、形状、连接质量(焊接、螺栓)。 表面处理与防腐质量。 4.4.3 钢结构安装质量检查 基础预埋件的检查。 构件安装位置、标高、垂直度、轴线偏差。 连接节点(螺栓、焊缝)的质量。 整体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性。 4.4.4 焊缝质量检测 外观检查、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 4.4.5 螺栓连接质量检查 螺栓拧紧力矩、防松措施。 4.4.6 涂层质量检查 漆膜厚度、附着力。 4.4.7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构件变形: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的控制。 连接节点松动:螺栓拧紧不到位。 焊缝裂纹:焊接工艺问题、材料问题。 防腐层损坏:施工过程中的碰伤。 第五章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5.1 装饰装修工程概述 5.1.1 装饰装修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涂料、壁纸、瓷砖、石材、木地板、吊顶材料等。 5.1.2 装饰装修工程的作用 美化建筑、提高使用功能、保护结构。 5.1.3 装饰装修施工的特点 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美观性强。 5.2 基层处理施工工艺 5.2.1 墙面基层处理 清理、修补、找平、打磨。 刮腻子:批刮层数、打磨。 5.2.2 地面基层处理 清理、找平、洒水湿润(粘结砂浆)。 5.2.3 顶棚基层处理 清理、检查平整度。 5.3 墙面装饰施工工艺 5.3.1 涂料施工 底漆、面漆的施工。 滚涂、刷涂、喷涂。 分色、套色。 5.3.2 壁纸、壁布施工 基层处理、壁纸裁剪、涂胶、粘贴。 接缝处理、滚压。 5.3.3 瓷砖、石材粘贴 排版、弹线、基层处理。 水泥砂浆或专用粘结剂粘贴。 勾缝、擦缝。 5.3.4 木饰面安装 基层固定、面板安装、线条收口。 5.4 地面装饰施工工艺 5.4.1 瓷砖、石材地面铺贴 与墙面类似,但注重地面找平与排水(卫生间)。 5.4.2 木地板铺设 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强化地板的安装方式。 龙骨固定、粘接、悬浮铺设。 踢脚线安装。 5.4.3 地坪漆施工 基层处理、底漆、中涂、面涂。 5.5 顶棚装饰施工工艺 5.5.1 吊顶安装 龙骨安装(轻钢龙骨、木龙骨)。 面板安装:石膏板、铝扣板、PVC板等。 灯具、通风口等预留孔洞。 5.5.2 藻井、造型顶棚制作。 5.6 门窗、橱柜、楼梯等安装 5.6.1 门套、门扇安装。 5.6.2 窗套、窗扇安装。 5.6.3 橱柜、衣柜安装。 5.6.4 楼梯踏步、栏杆安装。 5.7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1 材料质量检查 各种装饰材料的合格证、环保检测报告。 5.7.2 基层处理质量检查 平整度、牢固度、清洁度。 5.7.3 装饰面层施工质量检查 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 图案、颜色、花纹的对齐。 接缝的均匀性与严密性。 粘贴牢固度。 5.7.4 门窗、灯具等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牢固、开关灵活、密封性好。 5.7.5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涂料开裂、脱落:基层处理不当、材料质量差。 壁纸起泡、脱落:胶粘剂不当、基层潮湿。 瓷砖空鼓、脱落:砂浆不饱满、基层处理不当。 地面起砂、不平:砂浆配比不当、养护不足。 吊顶变形、下坠:龙骨安装不牢、承重不足。 门窗开关不畅:安装偏差、五金件质量问题。 第六章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6.1 施工安全管理 6.1.1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 6.1.2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体系。 6.1.3 安全技术交底与培训。 6.1.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6.1.5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6.1.6 起重吊装安全。 6.1.7 用电安全。 6.1.8 脚手架、临边、洞口安全。 6.1.9 防火、防爆安全。 6.1.10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6.2 施工环境保护 6.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6.2.2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6.2.3 施工噪声控制。 6.2.4 施工废水、废弃物管理。 6.2.5 绿色施工理念与实践。 结语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指南。在实际工作中,务必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及相关标准执行。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手中得力的工具,帮助您在施工一线不断提升技能,创造更多优质工程。 目录 (此处省略详细的章节和子章节目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在一家施工企业工作,负责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指导,让我在理解和执行设计意图时更加得心应手。书中关于施工模拟和可视化交底的内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我能够通过书中讲解的方法,将BIM模型与施工方案相结合,直观地展现施工顺序、关键工序的搭接、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比传统的二维图纸交底要清晰得多,也更容易让一线施工人员理解。书中关于构件安装的细节讲解,也为我们现场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例如,如何根据模型进行构件的预制、运输和精确安装,以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模型进行质量控制。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钢筋建模和管理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将复杂的钢筋布置信息模型化,以及如何利用模型进行钢筋工程量的精确统计,这对于减少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提及了BIM在施工场地布置、设备进场计划等方面的应用,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BIM的辅助,能够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BIM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BIM如何能够赋能一线施工,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对于我们施工单位来说,掌握BIM技术,就是掌握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

作为一名项目管理人员,我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提高项目整体效率和协同性的工具和方法。《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中巨大的潜力。书中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讲解,更是将BIM与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从项目启动、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到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有涉及。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BIM在协同工作流程中的应用。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共享模型,实现设计、施工、造价等各方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决策效率。书中关于碰撞检测的应用,更是让我看到了节约成本、规避风险的巨大价值。通过在设计阶段就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冲突,可以避免在施工现场发生昂贵的返工和索赔。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BIM在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建立4D模型,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关联,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帮助管理者更直观地了解工程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BIM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构建更加高效、透明、可控的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参与桥梁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它能够帮助你们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评分

我是一名桥梁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者,一直关注着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系统和详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书中对于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发展历程、核心理念以及未来趋势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BIM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换标准的内容。它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结构化、标准化的BIM数据模型,以及如何实现不同软件、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互通,这对于推动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及了BIM在桥梁健康监测和维护管理中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BIM技术在桥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巨大潜力。通过建立完整的BIM模型,并与传感器数据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桥梁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对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它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思路,我将把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我的后续研究中,为推动BIM技术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有多年经验的桥梁工程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最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也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软件操作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BIM在桥梁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从概念设计、深化设计,到施工模拟、后期运维,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BIM模型精度的要求和控制,以及如何通过模型进行多专业协同工作。书中提出的精细化建模理念,让我意识到,BIM不仅仅是三维几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承载的信息。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结构、钢筋、模板、荷载等信息嵌入到模型中,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碰撞检测,有效避免了设计阶段的冲突和返工。此外,书中关于施工模拟的内容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BIM模型进行施工进度可视化,可以清晰地展现不同阶段的施工顺序和立体交叉情况,这对于复杂的桥梁项目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参数化建模的讲解,它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创建可编辑的族和参数,实现模型的快速修改和更新,这对于需要不断迭代的设计来说,效率提升是巨大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怎么做”,更教会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能带来什么好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将BIM技术真正落地到桥梁工程实践中的工程师们。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以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式来应对现代桥梁工程的挑战,为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

评分

我是一名独立的设计师,专注于桥梁的结构设计。《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BIM技术如何颠覆传统的桥梁设计流程。书中对于参数化设计和信息集成理念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我了解到,通过BIM模型,可以将结构计算、荷载分析、材料选择等信息无缝集成,实现设计参数的动态更新和优化。书中关于复杂构件建模的技巧,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启发。例如,如何建模弧形桥面、异形桥墩等,以及如何通过创建可编辑的族来实现设计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变形模拟,以及如何基于分析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更经济、更安全的设计目标。书中还提及了BIM在设计审查和审批流程中的应用,这对于缩短项目周期、提高审批效率非常有帮助。我通过这本书,深刻认识到BIM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它打破了二维图纸的限制,将设计过程从单一的几何表达提升到多维度的信息集成,为桥梁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无限可能。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对桥梁结构设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桥梁BIM建模认识的大门,我一直对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感到好奇,但总觉得有点高不可攀,特别是桥梁这种复杂结构。拿到《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入门可以如此顺畅。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BIM的核心价值,以及它如何改变传统的桥梁设计和施工流程。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为什么要建立信息模型,信息模型包含哪些关键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服务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模型创建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设计图纸构建出精确的桥梁三维模型,从基础的地基、桥墩,到复杂的桥面、栏杆,每一个构件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桥梁项目,展示了BIM建模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优势,比如碰撞检测、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等等。这让我对BIM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而且,书中提供的各种小技巧和注意事项,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避坑指南。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BIM软件,但总感觉不得要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热情,并且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所有对桥梁BIM建模感兴趣的工程师、学生,以及任何希望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从业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你一步步走向BIM建模的殿堂,为你未来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在校生,正在学习桥梁工程专业。在学校接触到BIM的概念,但一直觉得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指导。《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简直是我学习BIM的及时雨!书中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了BIM在桥梁工程中的奥秘。从最基础的软件界面介绍,到各类桥梁构件的建模方法,讲解都非常细致。我之前尝试自己摸索,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我所有可能会遇到的疑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参数化族的创建和编辑部分,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可以通过自定义参数来控制构件的尺寸、材质甚至行为,这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快捷键和操作技巧,让我学习效率大大提升。通过书中提供的实例,我能够一步步地跟着操作,构建出逼真的桥梁模型,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还了解到BIM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可视化,还可以进行工程量计算、碰撞检测,甚至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这让我深刻认识到,BIM是未来桥梁工程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BIM建模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它让我看到了BIM技术的巨大潜力,也激发了我深入学习BIM的决心,为我未来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评分

我是一家BIM软件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经常需要解答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宝贵参考资料。书中详细介绍了软件在桥梁工程建模中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及各种桥梁构件的建模技巧。这让我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他们在使用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型优化和性能提升的章节。它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如何创建高效的模型,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响应能力。书中还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的应用,展示了软件的强大功能和广泛适用性。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让我对BIM软件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我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事们,也相信它能帮助更多的BIM从业者提升技术水平。

评分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人员,我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中的信息,特别是与工程量、造价相关的部分。《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书中关于BIM模型如何进行工程量自动统计的功能,让我眼前一亮。我了解到,通过建立精确的BIM模型,可以大大减少人工统计工程量的繁琐和易错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书中还提及了BIM与造价软件的集成应用,这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BIM模型直接提取造价信息,实现设计、工程量、造价的联动,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BIM在变更管理中的应用。当设计发生变更时,BIM模型可以快速地反映出变更对工程量和造价的影响,从而为合同的调整和索赔提供有力的依据。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和造价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BIM如何能够提升合同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合同纠纷,为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从事桥梁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它将是你提升工作能力、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评分

我是一名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质量管理思路和工具。书中关于BIM模型如何进行质量检测和验证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我了解到,通过将BIM模型与设计要求、规范标准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桥梁构件尺寸、位置、材质等关键信息的自动检测,从而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书中关于BIM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的讲解,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例如,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构件安装的精度控制,如何通过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记录和追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BIM在后期运维阶段的应用。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利用BIM模型为桥梁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BIM如何能够提升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致力于提升桥梁工程质量的人员,它将是你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助力。

评分

本书还不错,讲述桥梁常用的构件建模,只是没有讲配筋;另外,描述不够仔细,施工过程中标高是变化的。

评分

很专业很好

评分

很好,包装精良,售后服务好,发货速度快!

评分

真心一般,适合刚接触BIM的人员学习用,稍微懂点技术的就不适合了!

评分

很好,包装精良,售后服务好,发货速度快!

评分

还不错,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

这本书不错

评分

本书还不错,讲述桥梁常用的构件建模,只是没有讲配筋;另外,描述不够仔细,施工过程中标高是变化的。

评分

还不错,挺好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