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栾海明 著
图书标签:
  • 装配式建筑
  • 预制建筑
  • 技术标准
  • GB/T51231
  • GB/T51232
  • GB/T51233
  • 建筑工程
  • 建筑技术
  • 规范解读
  • 装配式建筑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324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337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装配式工程的设计人员、构件厂设计人员、审图机构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和从事装配式项目管理的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1.依据新标准编写。依据2017年新颁布标准编写。
2.按照标准目录体系编写。将标准文提炼出来,对重点内容进行解析。轻松掌握标准关键点。
3.编写内容精炼。浓缩标准中条文及解析内容,进行总结分类,用直观的形式表现,便于短时间掌握标准重点内容。
4.编写形式易用。彩色印刷。版式新颖。易查易用,节约查找时间。

内容简介

本书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2016)三个标准中条文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标准中条文的相关规范内容进行链接解读。
本书有助专业人员快速深入理解三个标准的内容。减少查阅相关资料工作量。
本书可供从事装配式工程的设计人员、构件厂设计人员、审图机构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和从事装配式项目管理的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1.总则 2
2.术语和符号 2
2.1.术语 2
2.2.符号 4
3.基本规定 4
4.建筑集成设计 5
4.1.一般规定 5
4.2.模数协调 7
4.3.标准化设计 10
4.4.集成设计 12
5.结构系统设计 14
5.1.一般规定 14
5.2.结构材料 19
5.3.结构分析和变形验算 24
5.4.构件与连接设计 28
5.5.楼盖设计 33
5.6.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37
5.7.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44
5.8.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 53
5.9.外挂墙板设计 56
6.外围护系统设计 60
6.1.一般规定 60
6.2.预制外墙 64
6.3.现场组装骨架外墙 65
6.4.建筑幕墙 67
6.5.外门窗 69
6.6.屋面 70
7.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72
7.1.一般规定 72
7.2.给水排水 74
7.3.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76
7.4.电气和智能化 77
8.内装系统设计 78
8.1.一般规定 78
8.2.内装部品设计选型 79
8.3.接口与连接 80
9.生产运输 81
9.1.一般规定 81
9.2.原材料及配件 83
9.3.模具 91
9.4.钢筋及预埋件 94
9.5.预应力构件 97
9.6.成型、养护及脱模 100
9.7.预制构件检验 104
9.8.存放、吊运及防护 112
9.9.资料及交付 113
9.10.部品生产 115
10.施工安装 115
10.1.一般规定 115
10.2.施工准备 118
10.3.预制构件安装 120
10.4.预制构件连接 123
目..录
吁...
10.5.部品安装 128
10.6.设备与管线安装 131
10.7.成品保护 131
10.8.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132
11.质量验收 134
11.1.一般规定 134
11.2.预制构件 135
11.3.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 138
11.4.部品安装 142
11.5.设备与管线安装 145
第二部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1.总则 149
2.术语 149
3.基本规定 151
4.建筑设计 151
4.1.一般规定 151
4.2.建筑性能 151
4.3.模数协调 154
4.4.标准化设计 154
4.5.建筑平面与空间 155
5.集成设计 156
5.1.一般规定 156
5.2.结构系统 156
5.3.外围护系统 173
5.4.设备与管线系统 180
5.5.内装系统 183
6.生产运输 185
6.1.一般规定 185
6.2.结构构件生产 186
6.3.外围护部品生产 189
6.4.内装部品生产 190
6.5.包装、运输与堆放 191
7.施工安装 191
7.1.一般规定 191
7.2.结构系统施工安装 193
7.3.外围护系统安装 197
7.4.设备与管线系统安装 201
7.5.内装系统安装 201
8.质量验收 203
8.1.一般规定 203
8.2.结构系统验收 204
8.3.外围护系统验收 206
8.4.设备与管线系统验收 209
8.5.内装系统验收 210
8.6.竣工验收 211
9.使用维护 211
9.1.一般规定 211
9.2.结构系统使用维护 213
9.3.外围护系统使用与维护 213
9.4.设备与管线系统使用维护 214
9.5.内装系统使用维护 215
第三部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1.总则 217
2.术语 217
3.材料 218
3.1.木 218
3.2.钢材与金属连接件 219
3.3.其他材料 220
4.基本规定 222
5.建筑设计 225
5.1.一般规定 225
5.2.建筑平面与空间 226
5.3.围护系统 227
5.4.集成化设计 229
6.结构设计 232
6.1.一般规定 232
6.2.结构分析 234
6.3.梁柱构件设计 235
6.4.墙体、楼盖、屋盖设计 235
6.5.其他组件设计 236
7.连接设计 237
7.1.一般规定 237
7.2.木组件之间连接 238
7.3.木组件与其他结构连接 238
8.防护 240
9.制作、运输和储存 241
9.1.一般规定 241
9.2.制作 241
9.3.运输和储存 245
10.安装 246
10.1.一般规定 246
10.2.安装准备 248
10.3.安装 248
11.验收 249
11.1.规定 249
11.2.主控项目 251
11.3.一般项目 253
12.使用和维护 255
12.1.规定 255
12.2.检查要求 255
12.3.维护要求 256

前言/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是共识。但长期以来, 建筑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创新不强、建筑品质不高、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亟须大力推动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 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变革, 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它不仅是房屋建设自身的生产方式变革, 也是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 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
发展新型建造模式,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是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是推动建筑业在“十三五冶和今后一个时期赢得新跨越、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装配式建筑可大大缩短建造工期, 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并且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和施工扬尘, 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
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指导企业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技术原理和方法, 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操作和应用, 编写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本书以条文解析和条文链接的形式, 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 T 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GB/ T 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 T 51233—2016) 进行深入的解析, 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规范的相关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 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了编写方便, 未能对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一一注明, 在此, 我们向有关专家和原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引领绿色建造新时代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传统的现浇式建造模式在高能耗、高污染、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装配式建筑,以其绿色、高效、节能、环保、质量可控等显著优势,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建造方式,更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正是应时代而生,旨在为广大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部品部件生产等单位的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技术指导。本书紧密围绕我国现行的三项核心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2-2016)和《装配式木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3-2016),深入解读其条文要义,并提供详尽的实施链接,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标准的精髓,熟练掌握应用技巧,从而有效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实践中的落地。 本书亮点与价值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标准条文,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和应用体验。其主要亮点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权威性与前瞻性兼具: 本书紧扣国家最新颁布的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标准,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同时,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本书也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方向的预判,助力从业人员保持领先地位。 2. 条文解读层层深入,透彻易懂: 针对每一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解读并非生硬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从标准的制定背景、技术原理、设计要点、施工难点、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剖析,力求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复杂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将被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图示和案例,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 3. 链接实践,学以致用: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抽象的标准条文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紧密链接。对于每一个重要条文,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设计细节、施工工艺、检验方法等,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这些链接内容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标准在项目中的具体要求,解决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 体系化与全面性: 本书涵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三大主流装配式建造体系,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完整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知识体系。从结构设计、连接节点、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阐述。 5. 实用性强,解决痛点: 很多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不知道如何具体落地执行。本书正是针对这些痛点,通过详实的解读和丰富的实践链接,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帮助企业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6. 激发创新,推动发展: 本书不仅传授现有技术标准,更是在解读中引导读者思考标准的局限性与创新空间。通过对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的介绍,鼓励读者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技术,为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书内容纲要(非本书具体内容,仅为概述性质)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本书的框架和涵盖范围,现概述本书可能包含的内容要点(请注意,此处仅为示例,具体内容请参考实际出版物): 第一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解读与实践 总则与术语: 深入解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适用范围,以及关键术语的准确含义。 设计要求: 结构体系: 详解预制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结构、叠合梁柱结构等不同体系的设计要点。 部品部件: 重点阐述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梯等部品部件的设计要求、尺寸精度、材料性能。 连接节点: 详尽解析预制构件之间的各种连接方式(如套筒灌浆连接、预埋件连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等)的设计原则、受力性能、构造要求,并提供节点详图示例。 抗震设计: 阐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特殊要求,包括构件抗震、连接节点抗震、整体抗震性能等。 防火与隔声: 介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构造要求、隔声性能设计与措施。 部品部件生产: 生产工艺: 探讨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模具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养护等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 明确部品部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方法、允许偏差、验收标准。 施工安装: 吊装技术: 详细介绍预制构件的吊装方案制定、设备选择、吊装方法、安全措施。 接缝处理: 重点解析预制构件之间接缝的密实性、防水性、耐久性处理技术,如灌浆、密封、防水卷材等。 施工顺序与协调: 探讨不同构件的安装顺序、施工进度控制、专业间的配合。 临时支撑与加固: 阐述构件安装过程中的临时支撑、固定及安全要求。 质量验收: 验收标准: 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各阶段验收标准和重点检查内容。 检测方法: 介绍常用的无损检测、实体检验等方法。 第二部分:装配式钢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解读与实践 总则与术语: 梳理装配式钢结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术语,如连接方式、腹板连接、翼缘连接等。 设计要求: 结构体系: 讲解常见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钢网架结构等。 部品部件: 重点介绍型钢构件、钢板构件、钢管构件等的设计与制造要求。 连接节点: 深入解读螺栓连接、焊接连接、销钉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的设计要点、强度与刚度要求,以及节点详图的应用。 抗震设计: 阐述钢结构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特点,包括延性设计、耗能设计等。 防火与防腐: 介绍钢结构的防火涂料、防火板的使用,以及防腐蚀的涂装要求。 部品部件生产: 制造工艺: 详细说明钢构件的下料、切割、坡口、焊接、钻孔、防腐处理等加工过程。 质量控制: 明确钢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精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等检验标准。 施工安装: 构件运输与堆放: 介绍钢构件的安全运输、堆放方式和注意事项。 高空安装技术: 讲解钢构件的高空吊装、定位、临时固定、焊接与螺栓连接的工艺。 精度控制: 强调安装过程中的整体垂直度、轴线控制、标高控制等精度要求。 节点连接施工: 详解现场连接节点的施工要点和质量检查。 质量验收: 验收重点: 明确钢结构工程验收的关键环节,如构件尺寸、连接质量、涂层厚度等。 检测方法: 介绍焊缝探伤、螺栓紧固力检测等。 第三部分:装配式木结构技术标准(GB/T51233-2016)解读与实践 总则与术语: 解释装配式木结构的基本概念,如胶合木、工程木、层积材等,以及结构体系的特点。 设计要求: 结构体系: 介绍木框架结构、木桁架结构、木板墙结构等。 材料选用: 明确不同种类木材的性能要求、含水率、防腐防虫处理。 连接节点: 重点解析木结构连接件(如金属连接件、销钉、螺栓等)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木材自身的连接方式。 防火性能: 介绍木结构的防火构造设计,如防火层、防火间距等。 耐久性设计: 阐述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虫等方面的设计考虑。 部品部件生产: 木材加工: 说明木构件的锯切、刨削、连接件预埋等加工工艺。 质量控制: 强调木材的含水率、尺寸精度、连接可靠性等检验。 施工安装: 基础与主体安装: 介绍木结构基础的连接,以及墙体、楼板、屋顶等主体结构的安装顺序和方法。 连接细节处理: 详解现场连接节点的施工要点,确保连接的牢固与可靠。 围护体系安装: 介绍木结构建筑外墙、屋面保温、防水等围护体系的安装。 质量验收: 验收要点: 明确木结构工程验收中对连接质量、材料性能、尺寸精度等的要求。 检查方法: 介绍木结构常用的检测手段。 第四部分:装配式建筑通用技术与发展趋势 部品部件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探讨部品部件的标准化设计与模数协调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性。 智能化建造与BIM应用: 介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中的应用,以及智能化建造的未来发展。 绿色建材与可持续发展: 强调装配式建筑在促进绿色建材应用、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产业化协同与供应链管理: 探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模式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装配式建筑在更高集成度、更高智能化、更低碳环保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结语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的出版,无疑将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书不仅是学习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必备参考,更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绿色建造的重要推手。我们坚信,通过本书的推广和应用,将有更多的从业者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共同谱写中国绿色建造的新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装配式建筑的年轻工程师,之前一直觉得这个领域有些神秘,标准规范也看得我头晕脑胀。拿到这本《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简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我尤其喜欢它将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三项核心标准条文清晰地罗列出来,并且配以详尽的解读。以前看原标准,很多地方模棱两可,难以理解其背后逻辑,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步地把条文背后的意图、应用场景、技术要点都讲得明明白白。例如,在解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部分时,书中不仅解释了连接节点的构造要求,还深入分析了不同连接方式的受力性能和施工便利性,这对我设计具体的节点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样,在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部分,我也找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和关键控制点。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贴合实际工作需求,不会陷入过于理论化的窠臼,而是紧密联系工程实践,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案例,让抽象的标准变得具体而生动。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装配式建筑工地,与书中的专家一起探讨技术难题,学习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对标准的解释,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教会我如何从技术标准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我真的非常庆幸能及时入手这本书,它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干货满满”。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教材和文章,但很多都停留在概念层面,或者是一些零散的技术点。而《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直接切入了国家标准的“脉搏”,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把标准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要点呈现在我面前。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每一条条文的“拆解”和“重构”,它不仅告诉我“是什么”,更告诉我“为什么”和“如何做”。例如,在关于防火性能的要求上,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构件在火灾中的受损机理,以及如何通过材料、构造和设计来满足防火要求。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示意图和表格,让复杂的条文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我尤其喜欢书中将不同标准之间的联系也做了梳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装配式建筑整体的技术体系。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我一直对国家标准的更新和解读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行业指南。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几项标准“搬”出来,而是真正做到了“解读”,并且是那种能够触及到技术核心的解读。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例如连接节点的可靠性、构件的精度控制、以及不同材料体系的优劣势分析,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标准落地到实际项目中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争议或理解偏差的条文,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解决方案,这大大减少了我们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从宏观的框架到微观的细节,层层递进,条理清晰,让我能够迅速找到我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融会贯通。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技术标准类的书籍往往比较枯燥,而且内容高度专业化。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吸引了。这本书的编写逻辑非常清晰,将原有的标准条文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解读,并且将不同标准之间的关联性也展现了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每一条技术要求的“溯源”,解释了这些要求的技术背景和现实意义。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定,以及这些规定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关于构件连接的章节,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连接方式的受力特性、施工难度以及经济性,这对于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不是那种冰冷的、生硬的教科书式的语言,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在循循善诱。

评分

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对于装配式建筑这些标准,虽然了解其重要性,但一直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深入。然而,《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采用那种刻板的、纯粹罗列条文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来呈现内容。书中的解读部分,每一条都像是在跟我这位读者进行一次心与心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实践经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比如,在关于耐久性设计部分,书中不仅仅解释了相关条文的要求,还会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例如针对不同环境因素对构件寿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材料选择和构造措施来提升耐久性。这种深度解读,让我对装配式建筑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标准并非是僵化的规定,而是对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人文关怀,它让我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思考者”。

评分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初学者,我常常感到信息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将国家最权威的三项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每一条条文的“故事性”解读,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它在实践中会带来什么影响”。例如,在解读关于结构整体性设计的部分时,书中就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的受力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连接设计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标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安全考量。书中丰富的图例和案例,也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对抽象技术概念的理解障碍。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深入浅出地讲解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标准的书籍,而《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巧妙地将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三项关键标准融为一体,并且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为什么”的深入探究,比如为什么对某个连接节点的构造有这样的要求?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在实际施工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解答。这让我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条文,而是真正理解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精髓。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直击技术核心,实事求是。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

评分

作为一名对建筑行业充满好奇心的新媒体从业者,我一直致力于发掘和传播行业内的前沿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一手资料。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不仅仅是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更是对整个装配式建筑行业技术现状的深入洞察。书中对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三项标准的解读,做到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能满足技术人员的专业需求,又能让非专业人士初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清晰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表述。这本书就像一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百科全书”,能够解答我关于这个领域的大部分疑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自信地向我的受众介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工程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阅读过最实用、最有价值的技术类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对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三项标准的简单罗列,而是对每一项条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且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的装配式建筑实践经验。书中对一些关键技术点的讲解,比如预制构件的精度控制、连接节点的可靠性设计、以及不同材料体系的性能特点,都做到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的细致阐述,这对于我们整个项目团队的协同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市场上一部分关于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解读的空白,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

阅读《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条文链接与解读》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体验。它没有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将技术标准孤立地呈现,而是将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这三项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条条文的“情景化”分析,它会将抽象的技术要求放置到具体的工程场景中,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要求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例如,在探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时,书中不仅列举了相关的条文规定,还会详细分析不同保温材料的特点、构造方式对节能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满足节能标准。这种贴近实际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方面,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

不错的书 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

京东都是正品,物流太迅速了,一直信赖京东

评分

还没看内容,就质量而言是不错的

评分

很好,书很实用,五星。

评分

听说评价字数多有京豆是吧,那我就多打几个字吧!是还是可以的,快递一如既往。不过发现京东比别人家的贵一点的啊,还是要货比三家啊!这个书便概念,比较简单!

评分

图书是正版的,印刷质量很好,京东配送很给力!

评分

讲的可以,适合初学者。

评分

东西很不错,送货也很快

评分

工具书,买了还没看,包装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