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嘉驪 著
圖書標籤:
  • 旅行
  • 安全
  • 自我成長
  • 女性
  • 獨立
  • 冒險
  • 心理
  • 指南
  • 生活
  • 自我救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8293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4809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軟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84
字數:288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 眼界。一身孤膽走過烽火大地,跨過南極北極,用自實習和工作收入走遍七大洲100多國,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履曆,卻隻有27歲。
? 奇遇。中東戰火燃燒之地,善良的伊拉剋大傢族,撒哈拉裏三毛荷西故地,種種冒險故事非常吸引人。
? 感動。獨旅路上,遇到的陌生恩惠數不勝數,戰火摧毀不掉的善良,貧窮扭麯不瞭的人心,一顆顆陌生人遞上的滾燙的心,讓人潸然淚下。
? 深度。作者本身有新聞人的視角,能夠發掘不同文化、種族、宗教背景下的人性,文字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 觀點。單身女孩獨旅上路,自然心懷戒備,走過非常規地帶,更是處處小心。一次次勇敢擊退騷擾,機智逃脫危險,但也不妨礙她一次次嚮善良的陌生人敞開心扉。通過種種經曆,傳遞平等、自由、包容等觀念,令人肅然起敬。
? 實用。隨書附贈《嘉嘉的獨旅手冊》,為越來越多喜愛獨旅上路的人提供實用的物品準備、心理準備、安全防護、食宿交通等小貼士。

內容簡介

一個神經大條的酷女孩,吃住不挑,不做攻略,用實習和工作收入走過七大洲100多國,一路走來驚魂未定,卻又蕩漾著溫暖。獨自旅行,她充滿好奇又心懷戒備,而一次次遭逢的善意,又讓她對這個世界有瞭新的認識。因為感恩所有陌生人的恩情,她記錄下這些冒險、奇遇和與旅途中與人有關的故事。而故事裏*令人動容的,是那些戰火下的人性至善,是陌生人之間的無私扶助,是人與人交往中處處閃爍的人性善良的光芒,*種族,*階級。

作者簡介

馬嘉驪

英文名Carrie,27歲,新聞係畢業,曾任新聞節目製片人,現居悉尼,從事政府公關。

大學時開始用媒體實習收入一個人旅行,在坐綠皮火車遊完北方數省後,開始獨自前往北非、中東等地區。23歲時獨自旅行過七大洲,迄今已走瞭100多國。

獨旅途中結交無數朋友,她突發奇想開始在旅途中收集夢想,即“有夢”計劃;她的另一個項目,是收集100多國人眼中的中國印象,即“百眼看中國”計劃。

網易人間簽約作者,豆瓣閱讀簽約作者。
微博:@神經大條的馬嘉嘉

精彩書評

閱讀妳的文章,覺得妳離三毛很近。
——南施(三毛好友)

一切溫暖都有歸處,從她來的方嚮。
——蘇清澈

看你的文字總能感受到筆下的溫暖,你的思考你的感悟總能不經意間觸動人心,你的人生是*的。
——Rachel

每一次讀Carrie的文章,心都會被巨大的溫暖和愛柔軟地淹沒。在她的經曆麵前,我宛如孩童,睜大雙眼,很快進入劇情。
——蓮心不染

目錄


Chapter 1 中東奇遇
開羅,奇跡之都/ 002
與碼頭同眠/ 013
我的約旦父親,阿拉法特/ 017
遭遇以色列式“審訊”/ 029
易蔔拉欣的和平小屋/ 032

Chapter 2 阿裏旅捨
誤住繁星酒店/ 042
在赫拉特的亂世之交/ 049
終遇阿裏旅捨/ 057
“關乎情誼,無關生意”/ 063

Chapter 3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
你為什麼去伊拉剋/ 071
百人哭喪/ 074
盤算著離去/ 080
不花分文遊覽巴士拉/ 082
這個至善的傢族/ 085
意料之外的納傑夫之行/ 088
晨霧中的揮手告彆/ 094

Chapter 4 庫區擒狼記
駛離巴格達/ 100
世上另一處伊拉剋/ 103
與色狼鬥勇/ 108

Chapter 5 印度行紀
睡過道的人/ 117
並未死去的人性/ 123
藍城裏的“未婚”老頭兒/ 128
聖城瓦拉納西/ 135
閤不上的嘴/ 144
在阿姆利策的患難之交/ 154
夢想世界和平的由美子/ 158

Chapter 6 沙漠裏的玫瑰國
卡薩布蘭卡/ 164
比利時姑娘諾拉/ 171
同鄉人麗虹/ 178
重遇諾拉/ 184
菲斯奇遇記/ 189
摩式噩夢/ 193

Chapter 7 探荷西
初訪拉帕爾馬島/ 199
與南施姐結緣/ 206

Chapter 8 不懼去愛的貝蒂娜
她隻需藝術與愛來養活/ 218
跨越大洲的重逢/ 228
號啕在裏斯本街頭/ 233
巴黎鐵塔下的愛與離彆/ 239

Chapter 9 迷失哈瓦娜
車輪上的愛恨/ 250
迷醉人心的莫吉托/ 257

Chapter 10 一艘不航行的船
38 封郵件/ 268
毫無期待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271
最漫長的夜/ 276
無法齣航的船/ 280

Chapter 11 走到世界的盡頭
美國不美/ 286
溫情的墨西哥/ 291
世界的盡頭——烏斯懷亞/ 295

Chapter 12 我已齣發
船行,一路嚮南/ 304
在世界的另一端遭遇不公/ 317
心是最好的紀念品/ 322

Chapter 13 我傢沙發藉你睡
從背包客到沙發主/ 330
湯吉, 一路嚮南/ 335
被酒吧攆齣來的硃廉/ 340
一對情侶帶來的沙發噩夢/ 347
勞倫斯: 粉底蓋不住的秘密/ 354
道不清的“遊客”妙妙/ 359
聖誕夜,我傢免費招待瞭15 人/ 364

後記:人生歲月不哀戚,還有夢境與黎明/ 373

精彩書摘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

你為什麼去伊拉剋
初識薩達,是在夏爾迦酋長國。
在首府夏爾迦機場候機時,纔開始隱隱擔心:在印度苦等纔拿到伊拉剋旅遊簽證,卻發現自己對伊拉剋一無所知,路綫、住宿、交通等信息都沒有查詢,現在卻將登上飛往伊拉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飛機。
坐在登機口旁,我四處張望,目光鎖定一位坐在我旁側,被黑袍捂得嚴嚴實實的穆斯林女人。誠惶誠恐,我道瞭句阿拉伯問候語“薩朗姆阿力空”,便問起當地情況。
她瞪眼看我:“你為什麼去伊拉剋?!”
我為自己的無知無畏感到羞愧,訕訕答道去旅行。
她更吃驚瞭,情緒激動地用阿拉伯語和一旁的穆斯林女人描述。
我隻好打斷說:“你彆擔心我,我自己去過一些地方,不會輕信他人。”
然後,我拿齣護照給她看,指著一個個簽證印章,稱自己走過非常規地帶也仍安然無恙,她更驚瞭,站起身,叫來身後的阿拉伯男性,指著我的護照一個簽證一個簽證地查看,和男人大聲地討論。
“噢,安拉!她還去瞭阿富汗!”“噢,安拉,還有敘利亞、巴勒斯坦、黎巴嫩和以色列!”
我覺得窘迫,伸手想討迴護照,“罷瞭,住宿我自己再查吧……”
她看看我,停止瞭和男人們的討論。她將護照放在我伸齣的手上,閤上我的手掌,又用力一握,說:“從這一刻起,我不允許你獨自在伊拉剋旅行。太危險瞭,你必須跟我迴傢!”
為趕早班機,我夜宿夏爾迦機場,然而頗多紅眼航班在深夜抵達,抵境的阿拉伯人吵吵嚷嚷,我一晚沒閤眼,纍得慌,根本沒精力顧得上這位婦人是認真的還是說說而已。
登機後,她輕拍我肩膀,介紹自己名叫薩達,又命令似的讓我坐其鄰座。我擔心會被她“查問”,又怕換座位影響他人,便說不用。
不是沒遇過這般熱情的人:在飛印度的航班上,一位印度老婦人讓我幫她翻譯入境錶格,她則邊織毛衣邊囑咐我下機後跟她迴傢;飛抵後,印度婦人沒瞭影蹤,我倒也輕鬆,沒給任何人添麻煩。我以為,正如印度婦人那樣,下機後乘客四散,薩達也不再關心我的安危和去嚮,這該就是故事的結局瞭。
下機後的審查,是伊拉剋之行嚴格關卡的開端:在海關齣口處,我被嚴辭攔下。入境官問我簽證怎麼獲得的,我答是在印度申請獲得的,又問誰做我的擔保人,我說在伊拉剋不認識任何人。他們愈加不耐煩,用紫光燈一再探照我的簽證,看是否為僞造,最後要求我遞交在伊拉剋擔保人的地址和名字,纔能準我入境。
我拿不齣任何有說服力的文件。幾近絕望時,忽見薩達朝我大步走來。她那寬大的黑袍鼓漲,包裹得隻露齣兩隻眼睛,氣勢卻足夠洶洶。她一把握住我的手腕,甩去一個凶巴巴的眼神,一字一頓地說:“我是她的擔保人,她在巴士拉和我住在一起,其他地方哪都不去。”
入境官被震住,半晌都沒反應過來,而薩達卻已拉著我穿過保安群,走齣機場。
我這纔意識到,她的這份好意並不是說說而已。
齣瞭機場,薩達與她的女性朋友讓我一同等車。吉普車駛來後,
薩達並沒有問我意見,便吩咐司機把我的行李塞進後備箱,而我,也被塞進車子裏,隨她們去往陌生的未知地。
車途中並無交談,一路見的都是鹽堿地和油井燃燒冒齣的濃煙,不見一丁點人影,心裏也怖懼,不知命運要將我帶嚮何處。


百人哭喪
車子在一處籬笆牆前停下,細看纔發現籬笆葉子後有一扇鐵門。
一位麵目祥和的中年男人打開門,裏麵的宅子纔顯瞭齣來。對我的到來,男子並不驚訝,和善地迎我們進門。
客廳裏,陸續走進十幾位穆斯林女人,都裹著黑袍,卻因為在傢的緣故,扯下瞭麵紗,活潑的神色不再小心翼翼地隱匿。薩達嚮她們介紹我,女人們發齣嘖嘖的嘆叫,紛紛來抱我。
傢族裏的大姐是位中學英語老師,我由她處得知瞭宅子概況。這是一個大傢族,她們都是親姐妹關係;薩達長住阿布紮比,她的丈夫在加拿大經商,女兒也在溫哥華求學,薩達這次返伊,是因為傢族裏的長兄心髒病突發離世,她趕迴來參加追思會。齣門迎我的是她們的二哥,他現在是傢中同輩裏唯一的男性。
我僅有一個背囊,裝瞭少許衣物,為錶謝意,我把一條自己捨不得戴的絲巾送給薩達,又給她的姐妹們送瞭些禮物。物品送齣,其實都是不捨的。背包不大,旅途漫長,篩來選去,能留下的,都是珍愛的,都是有故事的,但相較她們領我迴傢的恩情,就算傾囊相贈,都不足以報答。
新鮮勁兒過後,疲倦重重襲來。我靠著背包,在大廳一角坐下,拿齣手機和爸媽聊天報平安。傢族中的女人忙忙碌碌,在客廳和廚房頻頻進齣,也不再管我。薩達走過來,溫柔地說:“等一下會有很多客人來傢裏。因為今天我們要為長兄舉行祭祀儀式。你現在是我們傢族的一分子瞭,稍後你要同她們打招呼的。”我不知就裏,點頭答應。
和爸媽還沒聊上幾句,傢族裏就來瞭客人。薩達和姐妹們迎上去,拉著客人的手說話,話沒說完,又看嚮我。我想起薩達的叮囑,不敢怠慢,忙跳起身道好,一副又倦又愣的模樣,朝著客人90 度鞠躬,大聲說:“薩朗姆阿力空!”客人笑,薩達也樂。
客人摸摸我的頭,開始用阿拉伯語跟我聊天,我聽不懂,隻好又笑又點頭,客人更喜瞭,一會兒拉著我的手,一會兒鬍嚕起我的頭發來,手掌寬又暖。
那一幕裏,我像是巴士拉傢族裏的女娃:終於要齣嫁瞭,傢族喜得不行,客人也欣慰。客人說的那些阿拉伯語,就好像是“我看著她長大,從留著老鼠尾的假小子,到現在要嫁人的大姑娘,真叫人感慨”,隻可惜傻閨女怎麼都聽不懂,隻曉得一個勁兒點頭傻笑。
好不容易,客人總算被叫去廚房觀摩,我趕緊退迴自己的小角落休息。纔坐熱,又來瞭客人,我隻好再次起身問好。薩達拉著來客的手,咕咕叨叨不知在聊什麼,話語中不時蹦齣我的名字來。
陸續和十幾位客人問瞭好,從臉到胳膊都被捏瞭又捏,發根到發梢被摸瞭又摸,我開始不耐煩,問那位教英語的傢族大姐:“還有多少客人?”大姐揚起下巴說,十分驕傲:“要來200 多位客人呢。”
趁著新的賓客還沒來,我趕緊迴角落和爸媽視頻聊天。背後有人經過,突然傳來一聲尖叫。
猛地閤上電腦,是我的第一反應。深知在當地習俗裏,女人未加遮蓋的臉是不容許被鏡頭攝下的,被陌生男性看到她們的臉龐,是為羞恥。我轉過頭去,對身後尖叫的傢族女性連聲道歉。她捂著嘴,尖叫著跑開,又一把將大姐扯瞭過來做翻譯。
大姐麵對羞窘的我,大笑著問:“剛纔和你視頻的是誰?”
我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
大姐笑意更深瞭:“是誰?”
我不知如何應對。
大姐急瞭,催我:“快說呀!我姐妹說,他很帥!”
我狂跳的心髒這纔平復下來:“那……那是我爸爸。”
大姐開始起哄,纔一刹那,傢族裏其他女性都聞聲而來,齊聲催我打開電腦。於是,我那無辜的老爸,在再次接通我的視頻邀請後,愣生生被眼前幾十位裹著黑袍的激動的女人們嚇著瞭。他笑瞭一會兒,默默地收下瞭女人們的尖叫和問好,但很快便撐不住場,把媽媽叫瞭過來。
估計我媽心有敵意,不然怎會捋好瞭劉海,還抹瞭淡色唇膏,一改以往聒噪的齣場,優雅地坐在鏡頭前,媚媚地笑。
穆斯林女人看瞭媽媽的舉動,大喝瞭一聲倒彩,散瞭個乾淨。
幸得新客齣現,薩達和姐妹們又轉身去忙接待瞭。當然,我也不許缺席,又得去點頭哈腰傻笑薩朗姆阿力空。
陸陸續續,200 多人都來瞭,我也纍得不行,躲迴角落裏裝聾扮啞,對客廳裏正熱議我安危的女人們不聞不問。
傢族大姐過來問我:“你怎麼沒讓你爸爸成為穆斯林?”我很開心,覺得她尊重喜愛我爸爸,纔會希望他加入她信仰的宗教,於是我天真地反問:“為什麼你希望我爸爸成為穆斯林?”
她說:“因為我們這裏男人可以娶四個妻子,這樣他就可以休瞭你媽媽,再娶我和我的三個妹妹啦!”我的心一下子就碎瞭。
她瞧見我的手機桌麵圖片是我爸媽的閤影,於是叫來姐妹們瘋傳我的手機,要看我爸爸。收迴手機時,我還擦瞭擦不知誰滴在屏幕上的口水,大舒一口氣,簡直又好氣又好笑。
起先,女人們還在手舞足蹈地哈哈笑談,纔過瞭一會兒,祭師上席,祭悼儀式開始,女人們忽然擰緊瞭五官,放聲大哭起來,哭得此起彼伏,哭得肝腸寸斷,哭得山崩地裂,身子都止不住地顫,哭聲像一把把短刀子,四竄著插滿瞭房間。轉變之快,叫我目瞪口呆。
儀式短暫,隻持續瞭十來分鍾,前半部分由瘦削的年輕祭師主持,迴憶敘述逝者平生二三事;後半部分則由她領著在座的人們進行禱告,祈求安拉讓長兄靈魂安寜;最後環節,是由她捧著受過祈福的瓶裝聖水,用枝葉點蘸,施灑在每一位參與者的頭上,祝福她們。
祭祀剛過,頭頂的聖水還沒淌下,女人們已擦乾瞭眼角的淚,扯下頭巾,神色又再飛揚起來,客廳和廚房恢復瞭熱鬧哄哄的場麵。
大傢族給賓客們備瞭烤魚、饢餅、雞肉、西瓜,還有豆子熬製的黏稠甜點,這種甜點是在白事後給人們送祝福用的。用餐過後,我與傢族成員把200 多位賓客送到門口,一一擁抱告彆,這漫長的一天,便這樣過去瞭。
巴士拉傢族把去世長兄的房間清理齣來給我睡。我知道善良的魂靈不會害人,並不覺怕。

盤算著離去
醒來時,客廳地毯已鋪滿瞭饢餅乳酪,傢族女性們滿麵笑意地招呼我用餐。我問,我今天可以齣門走走嗎?
果然如我料想那般,薩達搖頭,喚來一位大男孩,“這是我們的侄子穆罕默德,這段時間他會帶你到處逛逛。不許你獨自齣門。”
穆罕默德在馬來西亞留過學,看起來是個能夠接受不同文化的人。我趕緊把憋瞭幾天的秘密告訴他:我曾在網上發過帖子,詢問如何前往北部的庫爾德地區,一位住在庫區的男性阿瑪給我留言,建議我拼乘多人齣租車前往巴格達,再由巴格達拼車前往庫區。阿瑪還好心告訴我,他在巴格達有好友,可以托其找一位靠得住的齣租車司機。
穆罕默德反問:“你憑什麼相信阿瑪?”
“我本抱懷疑態度,直到我收到一位庫區女孩的私人留言,她說她與阿瑪在庫區的一些社交派對上碰過幾次麵,說他是值得信賴的人。”我如實說道。
穆罕默德竟冷笑起來:“你居然相信一個未曾謀麵的男網友?還是一個會去派對上花天酒地的男人!你知不知道一個居心不良的司機,可以隨時把你高價賣給恐怖組織?”同阿富汗一樣,伊拉剋民間也認為齣租車司機會為瞭錢財,動邪念將外國乘客賣給恐怖分子。
我辯稱自己並未隨意信任阿瑪,穆罕默德仍緊咬不放:“到瞭庫區呢,你要見阿瑪嗎?你為什麼執意去見一個陌生男人?”
我義正辭嚴地同他說:“我相信阿瑪,是相信人性本善,我去庫區, 是因為好奇, 想看看庫區的真實情況, 而並非為瞭見阿瑪。”
說著,我把當時求問的網絡頁麵打開給他看,並點開瞭阿瑪的個人資料。
穆罕默德查看一會兒,來瞭興緻:“喲,阿瑪是個外科醫生呢,那看來還是可信的。”
盡管對穆罕默德以職業判斷人的齣發點很不以為然,但齣於對巴士拉傢族的尊重,我不再與他爭論。
穆罕默德有他的執見,但也有巴士拉傢族血液裏天生流淌的好客。
他帶我坐車遊覽巴士拉城區,給我買電話卡,我掏錢要給他,他直言拒絕:“姑媽姨媽們交代我做的。”
本是自己的旅途,卻給陌生人添瞭麻煩,這連日欠下的恩情,已叫我忐忑不安,於是我盤算著盡快離開。

這個至善的傢族
自從我說瞭要去巴格達,薩達與姐妹們便在每晚7 點準時召開“會議”,討論我的安危。
每次的會議內容我都聽不懂,隻有不時穿插其中的“Carrie”“巴格達”“阿瑪”是我能聽明白的。有時她們也蹦齣一些我能辨彆齣的詞匯:“社交網絡”“網友”“男性”,我就氣急敗壞地同她們解釋:“阿瑪雖是網友也是異性,但他隻是好心幫我找車而已。”
薩達和姐妹們看看我,點點頭,再轉過身去,繼續她們的“社交網絡”“網友”“男性”。這種以我為主角而我又聽不懂的議論一般要持續40 分鍾,每次都以我盤腿坐在一旁瞌睡得頭撞地麵而告終。
直到又是一晚的“安全會議”,我再也扛不下去瞭,乾脆盤瞭瑜伽動作裏的蓮花坐姿,拍拍一旁的大姐,指瞭指自己的坐相,挑釁道:“你能做嗎?”體型豐滿的大姐好奇學做,剛掰起左腿,右腿又鬆瞭開去。她大笑,興奮地去拍身邊的姐妹,讓她也做。於是,她們一個接一個地嘗試盤成蓮花坐姿。我又使齣站立前屈式等絕活,終於把安全討論大會變成瞭全民健身運動。
在那之前,阿瑪已經聯係過我,稱他在巴格達的朋友已為我找到可靠的司機前往庫區,但我不捨也不敢告彆。那一刻,我突然下瞭狠心,對著剛掰完大腿、氣喘籲籲的巴士拉傢族姐妹們說:“我要離開你們,前往巴格達瞭。”
還笑嘻嘻掰著腿的她們一下子急瞭,問我:“怎麼去?”
“坐車去。”
“為什麼不坐直飛航班去庫區?”她們問。
那時我在印度丟瞭錢,身上隻剩300 美元,而前往庫區的單程機票就要500 美元。
“機票太貴。”
我並未坦誠相告,去巴格達,為的不僅僅是省下機票錢,還因為巴格達是我一直想去看的城市。
巴格達西南90 公裏處的巴比倫古城遺址是與古代中國、古印度和古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盛傳的“空中花園”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可長大後,再未聽誰把巴格達與古巴比倫文明相提並論,在國人眼裏,提起巴格達,隻聯想到“爆炸襲擊”。
我頗有心機地隱藏瞭想看巴格達的這個意圖,怕她們責備和擔心。
她們互看瞭一眼,最後薩達說:“我們給你買機票。”
我滿心感激,卻拒絕瞭這份好意。一旁的穆罕默德不滿我的不領情,吹須瞪眼地說:“哎,你們還不如給她買頭毛驢,讓她騎著去巴格達。”我撇瞭他一眼,讓他彆惹我:“我在中國可是開學校的。”
“喲,什麼學校?”他問,漫不經心地。
“Shaolin temple,你上網搜搜看。”我說得一臉誠懇,臉不紅心也不跳。
他果真去搜,捂著嘴迴來,一雙瞪大的眼中滿是敬佩和畏懼。多年後,穆罕默德在網上聯係我時,還不忘問我“學校辦得如何瞭”,當然,這是後來的玩笑瞭。
巴士拉姐妹們勸我不過,隻好妥協說:“明天帶你去納傑夫,再從納傑夫給你找車子去巴格達。”
我立刻驚喜萬分——納傑夫可是我最好奇的伊拉剋城市。一部介紹伊斯蘭聖城的紀錄片曾介紹過這座城市,它有直通麥加的大道,是伊斯蘭學術研究和神學研究的重要中心;納傑夫與費盧傑、庫法、卡爾巴拉並稱為什葉派的“四大聖城”,亦是什葉派穆斯林的精神中心。
“聖城”這一稱呼,讓納傑夫聽起來神秘兮兮。

前言/序言

後記: 人生歲月不哀戚, 還有夢境與黎明
七年前,有齣版社找到我,想把我在中東旅行的故事結集為書,我拒絕瞭,顧慮是:文筆不夠格,資曆不夠格,精神不夠格。 即便是此刻,我的這份自知仍沒改變。
可為何現在要成書瞭呢?
是因為,幾年來,凡聽過我寫下的這些經曆的朋友都很動容,這讓我意識到,這些故事需要被傳達,這些善良需要被獲知,不然,我便是辜負瞭旅行中的種種運氣。
這本書的寫作技巧顯得那麼粗糙,但因著所有細節都是真實的,它成瞭一本真誠的書。書裏全數遊記寫於2011 年至2015 年間,接待沙發客的故事則是發生在2016 年。中東、北非、東歐去瞭幾迴,第一次是在念大學時,後來幾次在大學剛畢業時,因為靠的都是實習收入,這幾趟旅行為瞭省旅費,睡過碼頭、車站,因為年輕,並沒覺得苦。
南亞和中亞也是在大學畢業後去的。印度是從2012 年開始,每年都會去一趟。美國、中南美洲國傢和南極,則是在我工作瞭兩年之後,趁開始新工作之前的空檔去的。摩洛哥和南歐是最近的長途旅行瞭,那是在2015 年春季。書中後半部分的旅途,因為有瞭工作積蓄做支撐,吃和住的條件好瞭許多,心智和心境也同初期旅行時不太一樣瞭。

重審稿子,讀到自己在中東憑一把小刀或一瓶鬍椒噴霧就敢如此無畏時,真為自己捏瞭把汗。然而,我現在長大瞭,怕死,那些在你看來好也罷壞也罷的冒險、莽勇都不會再在我的人生裏上演瞭。

我離開喀布爾後不久,阿裏旅捨的老闆法哈德成為阿富汗大選參選人的俄語、達利語翻譯,伴隨其參加各種電視辯論和采訪,卻因此遭到塔利班組織的威脅。他們聲稱,如果法哈德不停止他的這份工作,就會被砍掉頭顱。法哈德沒有懼怕,直到有一天塔利班組織差點將他綁架,他纔決定逃離阿富汗,去俄羅斯求學。學成後,他通過中介去瞭歐洲,在挪威申請政治避難被拒,隻好輾轉到瞭德國,在難民營裏待著。
一日,德國某電視颱到難民營拍攝紀錄片。在采訪環節,上鏡的法哈德竟被製片人相中,在德國電視颱投資的影片裏當上瞭演員,在劇組,他用6 周時間學會瞭德文。然而不幸的是,他在德國也沒有申請到政治避難,隻好前往巴黎,等待新一輪的政治避難申請結果。
得知他的命運多舛,我正要安慰他,卻發現他已把頭像換成在埃菲爾鐵塔前的留影,社交狀態也改為“我愛巴黎”。多麼樂觀頑強的人,命運自會有優待他的一天。
從旅途迴歸到平實生活,好多故事都有瞭比故事本身更精彩的後續,而法哈德隻是其中之一。

我有幸記錄這些故事,得因於這些人:
我的父母、傢人。讀完這本書的你,一定感慨過我的父母該會是何等通達,纔允許我這般東西南北地闖蕩。的確,他們包容、開明,二十多年來一直尊重我的選擇,無論那是關於旅遊目的地、 學業、職業,還是愛情。未來,帶他們環遊世界是我的人生計劃。
湛江一中的語文老師陳華懷。在我的學生時代,陳老師給予我無數鼓勵,甚至在我寫錯字時,他還會與我核對,說“我想,或許是你新創的詞呢”。這種對創作的尊重督促著我,也纔有瞭我後來的堅持寫作。
前輩梁振濤先生。小時候,肉乎乎的外形給我帶來不少嘲笑,那種自卑感縈繞瞭我整個童年,梁先生教會我不要去在乎他人對外貌的評判。隻可惜他再也讀不到肥妹這幾年的成長經曆瞭。
中信齣版社的可可和本書責編雨薇。感謝可可對素未謀麵的我的信任和推薦,她甚至在看到書封設計方案時感動哭瞭。而雨薇,盡管她刪瞭書裏幾萬字的章節而因此被稱作本書的“後媽”,盡管在想書名時她曾開玩笑地提齣“你花40 塊,看我到處high”,盡管我曾想打飛的去北京和她掰一架,我還是很喜歡她。
三毛。可能齣乎你的想象,三毛所有作品裏,我最喜歡的是《溫柔的夜》,因為它曾陪我度過一個慌亂的雨夜。
更少不瞭這些摯友: 麥子、阿咪、卡導、思思、小北、老崔、emma Xu、Jessica hu、Chris Yan、DL…… 還有好些名字, 就不一一列齣瞭,他們自會明白,所有的幫助我都不曾忘記。

旅行並沒有讓我的人生有大的改變,而它也不是我生命的全部。隻是偶爾生活遇到瞭瓶頸時,我會翻齣衣櫃裏的行囊,開始幻想旅行的下一站。是的,無法免俗,旅行也成瞭我遠離生活雜擾的方式。
好多年輕時認死的理,日後漸漸鬆懈。早年都是背包旅行,後來懶瞭,去近的國度便拉起瞭箱子。曾說過最愛住宿捨間,後來卻忍不住住進瞭景觀誘人的酒店。再後來,深明這些都是形式,而探尋和求知纔是旅途目的;也堅持認為不是隻有遠行纔能算作旅行,旅行可以是一種探索和求知的心態,也可以是一種好奇和無知的狀態。如果你抱有這份好奇,傢附近一條從未走過的小巷,都可以成為新的旅途。
有時我也懊惱,思索怎樣在旅途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思來想去,還是因為能力有限,隻能滿足自己的快樂。做過的些微有意義的事,也許就是積纍瞭百餘個國傢的人對中國或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吧,因書中篇幅有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我的微博裏讀到完整的圖片故事。

江湖路長,有緣路上相見吧。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一段跨越時空的愛與守護 序章:命運的低語與不捨的牽絆 在廣袤無垠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生命,如同璀璨的星辰,短暫卻耀眼,留下的光芒足以照亮無數個世紀。而有些愛,則超越瞭生死的界限,編織成一張無形卻堅不可摧的網,將兩個靈魂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的故事,便始於這樣一種超越時空的牽絆。它講述瞭一個不曾抵達的遠方,一次被深切珍藏的約定,以及一份即使歲月流轉,也從未褪色的承諾。 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靈魂,即將踏上一段未知而令人興奮的旅程。這是他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探索自我、實現夢想的開端。然而,在他齣發之前,一段關於“不允許”的囑咐,如同低語般,悄然在他心中紮根。這並非是阻礙,而是一種深沉的愛,一種源於靈魂深處的守護。 這趟旅程,並非字麵意義上的獨自啓程。它的復雜性,它的意義,遠超任何簡單的定義。它關乎的選擇,關乎的成長,更關乎的是,在踏入那個未知的世界時,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究竟被誰占據。 第一捲:初遇,靈魂的共鳴 故事的開端,如同晨曦初露,帶著一絲朦朧的美感。那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卻仿佛是命運精心安排的劇本。兩個截然不同的靈魂,在人海中碰撞,激起瞭愛的火花。 他,如同一團烈火,熱情洋溢,對世界充滿瞭好奇與探索的渴望。他的人生,猶如一部未寫完的史詩,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她,則如同一汪深潭,內斂而深邃,擁有著旁人無法窺探的智慧與情感。她的存在,為他單調的生活,增添瞭絢麗的色彩。 他們的相遇,不是轟轟烈烈的戲劇性情節,而是細水長流的默契。一個眼神,一次微笑,一句無心的對話,都仿佛是久違的熟悉。他們發現瞭彼此靈魂深處的共鳴,找到瞭生命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他為她的寜靜所吸引,為她的智慧所摺服。她則欣賞他的熱情,他的敢於追逐夢想的勇氣。在彼此的眼中,他們看到瞭自己最渴望成為的樣子。愛情,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悄然滋長。 第二捲:承諾,超越時空的約定 隨著感情的升溫,他們之間的羈絆也愈發深厚。她看著他眼中那份對遠方的憧憬,看著他渴望翱翔的翅膀,心中升起的是不捨,卻也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遠方,都有需要去完成的使命。 然而,她的心,卻也如同被刻上瞭烙印。她知道,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便可能永遠錯過。她無法容忍,他的人生旅途中,會留下一個獨自前行的身影,一個沒有她陪伴的身影。 於是,一個帶著些許霸道,卻又充滿深情的約定,就這樣脫口而齣:“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 這句話,並非是對他夢想的否定,而是對他人生旅途的一種深刻的擔憂。她擔心的是,在他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遇到怎樣的睏難?會經曆怎樣的孤獨?她擔心的是,在他最需要支持和陪伴的時候,他獨自一人,該如何麵對? 這個約定,是一種強烈的占有欲,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她願意成為他旅途中的一道光,即使遠隔韆山萬水,也要指引他前進的方嚮。她願意成為他堅實的後盾,即使風雨再大,也要為他遮風擋雨。 這個約定,成為瞭他們之間最動人的情話,也成為瞭他即將踏上的旅程中最沉重的牽掛。 第三捲:啓程,遠方與思念的交織 終於,他齣發瞭。踏上那條通往未知的道路,他心中既有對新生活的憧憬,也有對她的深深眷戀。每一次迴首,都能看見她站在原地,目光如水,凝望著他遠去的背影。 她,則留在瞭原地,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約定。她沒有去打擾他的新生活,而是選擇瞭一種默默的支持。她會在他熟悉的 places 留下他喜歡的物件,會在他生日時,將最誠摯的祝福送往遠方。 她會翻閱他曾讀過的書籍,會聆聽他曾喜愛的音樂,仿佛這樣,就能與他産生一絲連接。她會想象他正在經曆的一切,會為他的每一次成功而欣喜,也會為他的每一次挫摺而擔憂。 時間,在思念中悄然流逝。他身處異國他鄉,感受著不同的文化,體驗著全新的生活。他遇到瞭形形色色的人,經曆瞭酸甜苦辣。在每一次感到迷茫和孤獨的時候,那句“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便會如同一道溫暖的光,照亮他前行的路。 他開始明白,這個約定,並非是束縛,而是他最珍貴的禮物。它提醒他,無論走到哪裏,他都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永遠有一個人在默默地為他祈禱,為他祝福。 第四捲:成長,獨立與相依的平衡 隨著旅途的深入,他也在不斷成長。他學會瞭獨立,學會瞭麵對睏難,學會瞭如何成為一個更強大的人。他開始理解,真正的愛,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他開始反思,如果當初沒有她的這個約定,他是否還能如此堅定地走下去?是否還能如此勇敢地麵對挑戰?或許,在某些孤寂的時刻,他真的會選擇放棄,會選擇退縮。 然而,正是因為那個“不允許”,他纔明白,他的生命中,有一個人,比他自己更在意他的未來。他開始想要變得更優秀,想要早日完成自己的夢想,然後迴到她的身邊,告訴她,他沒有辜負她的這份愛。 他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迴饋她的愛。他會分享他的點滴,會用文字描繪他看到的風景,會用聲音傳遞他的心情。他希望她能通過他的分享,也能感受到遠方的氣息,也能參與到他的生活中來。 他明白瞭,愛,並非是時時刻刻的陪伴,而是靈魂深處的理解與支持。愛,是即使身處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 第五捲:歸來,愛與成長的融閤 終於,他迴來瞭。帶著滿身的風塵,帶著對遠方的故事,也帶著對她的,一份更加成熟的愛。 他不再是那個初齣茅廬的少年,而是一個更加堅定、更加自信的男人。他經曆瞭人生的洗禮,他完成瞭夢想的初衷。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她,那個始終站在原地,守護著他,等待著他的人。 重逢的瞬間,沒有太多的言語。一個擁抱,一個眼神,便足以說明一切。她看到瞭他眼中的成熟,看到瞭他身上的光芒。而他,也看到瞭她眼中的欣慰,看到瞭她歲月中沉澱下的美麗。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她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淚光。 他微笑,緊緊地擁抱著她:“是的,你從來沒有讓我獨自一人。” 這個約定,在他們的生命中,畫上瞭一個完美的句號。它不是束縛,而是翅膀;不是阻礙,而是力量。它見證瞭他們的愛,見證瞭他們的成長,更見證瞭,有一種愛,可以穿越時空,永不落幕。 尾聲:永恒的羈絆 《我不允許你獨自旅行》並非隻是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它更像是一首關於生命、關於成長、關於愛與守護的贊歌。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是希望對方變得更好,是默默地支持對方去追逐夢想,即使這意味著分離,即使這意味著思念。 故事的結尾,並非是旅程的結束,而是新生活的開始。他們將繼續攜手,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共同書寫屬於他們的,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而那個關於“不允許”的約定,將永遠銘刻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動人的印記,成為他們永恒的羈絆。 這本書,獻給每一個在人生旅途中,曾經有過不捨的牽絆,有過深沉的愛戀,有過執著的承諾的人。它讓我們相信,無論我們走到哪裏,無論我們經曆怎樣的風雨,總有一個人在心中,不允許我們獨自旅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小說,與其說是一個故事,不如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像一位老友,在最恰當的時機,用最溫柔的聲音,告訴我一些關於人生最深刻的道理。我喜歡作者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那種深入骨髓的描繪,讓我每每讀到動情處,都會忍不住為之落淚,或者露齣會心的微笑。我能看到書中人物在經曆重重考驗時,那種孤獨無助,卻又在內心深處燃燒著不屈的火焰。這種火焰,不僅僅是求生的本能,更是對自由、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我被深深地打動瞭,因為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麵臨類似的睏境,都會感到孤獨和迷茫。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讓我看到瞭,即使身處黑暗,即使前路渺茫,我們依然有能力去尋找光明,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作者的文字,像一股清泉,滌蕩瞭我內心的塵埃,讓我重新找迴瞭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我不再害怕孤獨,也不再畏懼未知,因為我知道,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都是一次抵達更廣闊天地的機會。這本書,是我在人生旅途中,收到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它將永遠激勵我,勇敢地嚮前,去擁抱生命中的一切。

評分

這本書的光芒,如同夏日午後透過樹葉縫隙灑落的陽光,溫暖而又充滿力量。我剛翻開它,就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感衝擊所淹沒。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且極富畫麵感的筆觸,描繪瞭一個關於成長、關於勇氣、關於放手的復雜故事。我仿佛看到瞭書中那個年輕的身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豫、迷茫,卻又懷揣著對未知世界深深的渴望。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掙紮,那些對未知的恐懼,對過去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都被作者描繪得如此真實,仿佛就發生在我的眼前。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情感。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那些曾經讓我躊躇不前的原因,那些束縛我腳步的枷鎖,似乎都在這本書的光芒下,變得微不足道。我開始思考,生命中最寶貴的,究竟是什麼?是安穩的舒適區,還是勇於邁齣的每一步?作者用她精妙的文字,引導我踏上瞭這場自我探索的旅程,讓我看到瞭自己的潛力和無限可能。我為書中人物的成長而欣喜,為她最終的決定而動容,也為我自己在這段閱讀旅程中所獲得的啓迪而感激。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並在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作品。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股清風,吹散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積壓的陰霾。作者的文筆,有一種奇特的魔力,能夠輕易地撥動人心最柔軟的弦。我沉浸在書中構建的世界裏,感受著人物們的情感起伏,仿佛親身經曆著她們的人生。我看到瞭,在麵對人生的重大抉擇時,那種內心的矛盾與掙紮,那種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但同時,我也看到瞭,她們在經曆這一切後,所迸發齣的驚人勇氣與智慧。這種勇氣,不是魯莽的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堅定,是她們對自我價值的深刻認知。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塑造女性角色時的獨立與堅韌,她們不依附於他人,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而是堅定地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瞭“陪伴”與“獨立”的關係,讓我明白,真正的支持,並非是剝奪對方成長的機會,而是給予對方獨立前行的空間和力量。我從這本書中汲取瞭力量,也獲得瞭啓示,它將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指引我走嚮更廣闊的天地。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被書名吸引,覺得有些許戲劇化,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它的深刻遠超我想象。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旅行的書,更是一部關於“自我”的深度探索。作者筆下的人物,仿佛擁有著我曾經的影子,她們的掙紮、猶豫、以及最終的覺醒,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看到瞭她們在麵對分離時的不捨,在麵對未知時的恐懼,但更看到瞭她們在剋服這些情緒後,所展現齣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外界賦予的,而是從內心深處湧現齣來的,是她們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對獨立人格的捍衛。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繪人物內心轉變時的細緻入微,那種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被刻畫得淋灕盡緻。它讓我明白,成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這本書,像一位智者,循循善誘,引導我重新認識“獨立”的意義,讓我明白,真正的獨立,並非意味著孤立無援,而是擁有獨自麵對一切的能力,並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意義。我將這本書視作一本心靈指南,它將陪伴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地探索,不畏前行。

評分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預設瞭一個輕鬆的閱讀體驗,然而,它帶給我的,卻是遠超想象的震撼。作者用一種極其成熟且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揭示瞭關於人生、關於選擇的深刻哲理。我看到瞭書中人物,在看似平靜的生活錶麵下,隱藏著怎樣的暗流湧動。她們的每一次選擇,都牽扯著無數的可能,都關係著未來的走嚮。我被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精準把握所摺服,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那些深埋心底的渴望,都被她以一種極其藝術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影子,在那些迷茫的時刻,在那些艱難的抉擇麵前,所錶現齣的脆弱與堅強。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告彆”的意義,讓我明白,每一次的告彆,都是一次新的開始,都是一次破繭成蝶的升華。它教會我,即使麵對分離,即使麵對孤獨,我們依然有能力去擁抱新的生活,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我將這本書視為一位人生導師,它將陪伴我,在未來的日子裏,勇敢地探索,堅定地前行,去發現生命中最美好的風景。

評分

印刷質量很好 但為什麼頁邊距那麼大 圖顔色印得太深

評分

朋友推薦的,還沒看,據說很精彩。名字很符閤我現在的心境,果斷下單。

評分

送貨挺快,小孩挺喜歡

評分

看標題買的,希望閤胃口

評分

第一章就看哭瞭 覺得往後讀更催淚

評分

朋友推薦的,還沒看,據說很精彩。名字很符閤我現在的心境,果斷下單。

評分

故事真的很好看,排版也很精緻,物流很快。期待齣更多的書哦~

評分

書比較精美,還沒時間看

評分

看完瞭,寫的很樸實很真切,有融入到書裏的感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