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眼界。一身孤胆走过烽火大地,跨过南极北极,用自实习和工作收入走遍七大洲100多国,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履历,却只有27岁。
? 奇遇。中东战火燃烧之地,善良的伊拉克大家族,撒哈拉里三毛荷西故地,种种冒险故事非常吸引人。
? 感动。独旅路上,遇到的陌生恩惠数不胜数,战火摧毁不掉的善良,贫穷扭曲不了的人心,一颗颗陌生人递上的滚烫的心,让人潸然泪下。
? 深度。作者本身有新闻人的视角,能够发掘不同文化、种族、宗教背景下的人性,文字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 观点。单身女孩独旅上路,自然心怀戒备,走过非常规地带,更是处处小心。一次次勇敢击退骚扰,机智逃脱危险,但也不妨碍她一次次向善良的陌生人敞开心扉。通过种种经历,传递平等、自由、包容等观念,令人肃然起敬。
? 实用。随书附赠《嘉嘉的独旅手册》,为越来越多喜爱独旅上路的人提供实用的物品准备、心理准备、安全防护、食宿交通等小贴士。
内容简介
一个神经大条的酷女孩,吃住不挑,不做攻略,用实习和工作收入走过七大洲100多国,一路走来惊魂未定,却又荡漾着温暖。独自旅行,她充满好奇又心怀戒备,而一次次遭逢的善意,又让她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感恩所有陌生人的恩情,她记录下这些冒险、奇遇和与旅途中与人有关的故事。而故事里*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战火下的人性至善,是陌生人之间的无私扶助,是人与人交往中处处闪烁的人性善良的光芒,*种族,*阶级。
作者简介
马嘉骊
英文名Carrie,27岁,新闻系毕业,曾任新闻节目制片人,现居悉尼,从事政府公关。
大学时开始用媒体实习收入一个人旅行,在坐绿皮火车游完北方数省后,开始独自前往北非、中东等地区。23岁时独自旅行过七大洲,迄今已走了100多国。
独旅途中结交无数朋友,她突发奇想开始在旅途中收集梦想,即“有梦”计划;她的另一个项目,是收集100多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即“百眼看中国”计划。
网易人间签约作者,豆瓣阅读签约作者。
微博:@神经大条的马嘉嘉
精彩书评
阅读妳的文章,觉得妳离三毛很近。
——南施(三毛好友)
一切温暖都有归处,从她来的方向。
——苏清澈
看你的文字总能感受到笔下的温暖,你的思考你的感悟总能不经意间触动人心,你的人生是*的。
——Rachel
每一次读Carrie的文章,心都会被巨大的温暖和爱柔软地淹没。在她的经历面前,我宛如孩童,睁大双眼,很快进入剧情。
——莲心不染
目录
Chapter 1 中东奇遇
开罗,奇迹之都/ 002
与码头同眠/ 013
我的约旦父亲,阿拉法特/ 017
遭遇以色列式“审讯”/ 029
易卜拉欣的和平小屋/ 032
Chapter 2 阿里旅舍
误住繁星酒店/ 042
在赫拉特的乱世之交/ 049
终遇阿里旅舍/ 057
“关乎情谊,无关生意”/ 063
Chapter 3 我不允许你独自旅行
你为什么去伊拉克/ 071
百人哭丧/ 074
盘算着离去/ 080
不花分文游览巴士拉/ 082
这个至善的家族/ 085
意料之外的纳杰夫之行/ 088
晨雾中的挥手告别/ 094
Chapter 4 库区擒狼记
驶离巴格达/ 100
世上另一处伊拉克/ 103
与色狼斗勇/ 108
Chapter 5 印度行纪
睡过道的人/ 117
并未死去的人性/ 123
蓝城里的“未婚”老头儿/ 128
圣城瓦拉纳西/ 135
合不上的嘴/ 144
在阿姆利策的患难之交/ 154
梦想世界和平的由美子/ 158
Chapter 6 沙漠里的玫瑰国
卡萨布兰卡/ 164
比利时姑娘诺拉/ 171
同乡人丽虹/ 178
重遇诺拉/ 184
菲斯奇遇记/ 189
摩式噩梦/ 193
Chapter 7 探荷西
初访拉帕尔马岛/ 199
与南施姐结缘/ 206
Chapter 8 不惧去爱的贝蒂娜
她只需艺术与爱来养活/ 218
跨越大洲的重逢/ 228
号啕在里斯本街头/ 233
巴黎铁塔下的爱与离别/ 239
Chapter 9 迷失哈瓦娜
车轮上的爱恨/ 250
迷醉人心的莫吉托/ 257
Chapter 10 一艘不航行的船
38 封邮件/ 268
毫无期待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271
最漫长的夜/ 276
无法出航的船/ 280
Chapter 11 走到世界的尽头
美国不美/ 286
温情的墨西哥/ 291
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 295
Chapter 12 我已出发
船行,一路向南/ 304
在世界的另一端遭遇不公/ 317
心是最好的纪念品/ 322
Chapter 13 我家沙发借你睡
从背包客到沙发主/ 330
汤吉, 一路向南/ 335
被酒吧撵出来的朱廉/ 340
一对情侣带来的沙发噩梦/ 347
劳伦斯: 粉底盖不住的秘密/ 354
道不清的“游客”妙妙/ 359
圣诞夜,我家免费招待了15 人/ 364
后记:人生岁月不哀戚,还有梦境与黎明/ 373
精彩书摘
我不允许你独自旅行
你为什么去伊拉克
初识萨达,是在夏尔迦酋长国。
在首府夏尔迦机场候机时,才开始隐隐担心:在印度苦等才拿到伊拉克旅游签证,却发现自己对伊拉克一无所知,路线、住宿、交通等信息都没有查询,现在却将登上飞往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飞机。
坐在登机口旁,我四处张望,目光锁定一位坐在我旁侧,被黑袍捂得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女人。诚惶诚恐,我道了句阿拉伯问候语“萨朗姆阿力空”,便问起当地情况。
她瞪眼看我:“你为什么去伊拉克?!”
我为自己的无知无畏感到羞愧,讪讪答道去旅行。
她更吃惊了,情绪激动地用阿拉伯语和一旁的穆斯林女人描述。
我只好打断说:“你别担心我,我自己去过一些地方,不会轻信他人。”
然后,我拿出护照给她看,指着一个个签证印章,称自己走过非常规地带也仍安然无恙,她更惊了,站起身,叫来身后的阿拉伯男性,指着我的护照一个签证一个签证地查看,和男人大声地讨论。
“噢,安拉!她还去了阿富汗!”“噢,安拉,还有叙利亚、巴勒斯坦、黎巴嫩和以色列!”
我觉得窘迫,伸手想讨回护照,“罢了,住宿我自己再查吧……”
她看看我,停止了和男人们的讨论。她将护照放在我伸出的手上,合上我的手掌,又用力一握,说:“从这一刻起,我不允许你独自在伊拉克旅行。太危险了,你必须跟我回家!”
为赶早班机,我夜宿夏尔迦机场,然而颇多红眼航班在深夜抵达,抵境的阿拉伯人吵吵嚷嚷,我一晚没合眼,累得慌,根本没精力顾得上这位妇人是认真的还是说说而已。
登机后,她轻拍我肩膀,介绍自己名叫萨达,又命令似的让我坐其邻座。我担心会被她“查问”,又怕换座位影响他人,便说不用。
不是没遇过这般热情的人:在飞印度的航班上,一位印度老妇人让我帮她翻译入境表格,她则边织毛衣边嘱咐我下机后跟她回家;飞抵后,印度妇人没了影踪,我倒也轻松,没给任何人添麻烦。我以为,正如印度妇人那样,下机后乘客四散,萨达也不再关心我的安危和去向,这该就是故事的结局了。
下机后的审查,是伊拉克之行严格关卡的开端:在海关出口处,我被严辞拦下。入境官问我签证怎么获得的,我答是在印度申请获得的,又问谁做我的担保人,我说在伊拉克不认识任何人。他们愈加不耐烦,用紫光灯一再探照我的签证,看是否为伪造,最后要求我递交在伊拉克担保人的地址和名字,才能准我入境。
我拿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文件。几近绝望时,忽见萨达朝我大步走来。她那宽大的黑袍鼓涨,包裹得只露出两只眼睛,气势却足够汹汹。她一把握住我的手腕,甩去一个凶巴巴的眼神,一字一顿地说:“我是她的担保人,她在巴士拉和我住在一起,其他地方哪都不去。”
入境官被震住,半晌都没反应过来,而萨达却已拉着我穿过保安群,走出机场。
我这才意识到,她的这份好意并不是说说而已。
出了机场,萨达与她的女性朋友让我一同等车。吉普车驶来后,
萨达并没有问我意见,便吩咐司机把我的行李塞进后备箱,而我,也被塞进车子里,随她们去往陌生的未知地。
车途中并无交谈,一路见的都是盐碱地和油井燃烧冒出的浓烟,不见一丁点人影,心里也怖惧,不知命运要将我带向何处。
百人哭丧
车子在一处篱笆墙前停下,细看才发现篱笆叶子后有一扇铁门。
一位面目祥和的中年男人打开门,里面的宅子才显了出来。对我的到来,男子并不惊讶,和善地迎我们进门。
客厅里,陆续走进十几位穆斯林女人,都裹着黑袍,却因为在家的缘故,扯下了面纱,活泼的神色不再小心翼翼地隐匿。萨达向她们介绍我,女人们发出啧啧的叹叫,纷纷来抱我。
家族里的大姐是位中学英语老师,我由她处得知了宅子概况。这是一个大家族,她们都是亲姐妹关系;萨达长住阿布扎比,她的丈夫在加拿大经商,女儿也在温哥华求学,萨达这次返伊,是因为家族里的长兄心脏病突发离世,她赶回来参加追思会。出门迎我的是她们的二哥,他现在是家中同辈里唯一的男性。
我仅有一个背囊,装了少许衣物,为表谢意,我把一条自己舍不得戴的丝巾送给萨达,又给她的姐妹们送了些礼物。物品送出,其实都是不舍的。背包不大,旅途漫长,筛来选去,能留下的,都是珍爱的,都是有故事的,但相较她们领我回家的恩情,就算倾囊相赠,都不足以报答。
新鲜劲儿过后,疲倦重重袭来。我靠着背包,在大厅一角坐下,拿出手机和爸妈聊天报平安。家族中的女人忙忙碌碌,在客厅和厨房频频进出,也不再管我。萨达走过来,温柔地说:“等一下会有很多客人来家里。因为今天我们要为长兄举行祭祀仪式。你现在是我们家族的一分子了,稍后你要同她们打招呼的。”我不知就里,点头答应。
和爸妈还没聊上几句,家族里就来了客人。萨达和姐妹们迎上去,拉着客人的手说话,话没说完,又看向我。我想起萨达的叮嘱,不敢怠慢,忙跳起身道好,一副又倦又愣的模样,朝着客人90 度鞠躬,大声说:“萨朗姆阿力空!”客人笑,萨达也乐。
客人摸摸我的头,开始用阿拉伯语跟我聊天,我听不懂,只好又笑又点头,客人更喜了,一会儿拉着我的手,一会儿胡噜起我的头发来,手掌宽又暖。
那一幕里,我像是巴士拉家族里的女娃:终于要出嫁了,家族喜得不行,客人也欣慰。客人说的那些阿拉伯语,就好像是“我看着她长大,从留着老鼠尾的假小子,到现在要嫁人的大姑娘,真叫人感慨”,只可惜傻闺女怎么都听不懂,只晓得一个劲儿点头傻笑。
好不容易,客人总算被叫去厨房观摩,我赶紧退回自己的小角落休息。才坐热,又来了客人,我只好再次起身问好。萨达拉着来客的手,咕咕叨叨不知在聊什么,话语中不时蹦出我的名字来。
陆续和十几位客人问了好,从脸到胳膊都被捏了又捏,发根到发梢被摸了又摸,我开始不耐烦,问那位教英语的家族大姐:“还有多少客人?”大姐扬起下巴说,十分骄傲:“要来200 多位客人呢。”
趁着新的宾客还没来,我赶紧回角落和爸妈视频聊天。背后有人经过,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猛地合上电脑,是我的第一反应。深知在当地习俗里,女人未加遮盖的脸是不容许被镜头摄下的,被陌生男性看到她们的脸庞,是为羞耻。我转过头去,对身后尖叫的家族女性连声道歉。她捂着嘴,尖叫着跑开,又一把将大姐扯了过来做翻译。
大姐面对羞窘的我,大笑着问:“刚才和你视频的是谁?”
我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
大姐笑意更深了:“是谁?”
我不知如何应对。
大姐急了,催我:“快说呀!我姐妹说,他很帅!”
我狂跳的心脏这才平复下来:“那……那是我爸爸。”
大姐开始起哄,才一刹那,家族里其他女性都闻声而来,齐声催我打开电脑。于是,我那无辜的老爸,在再次接通我的视频邀请后,愣生生被眼前几十位裹着黑袍的激动的女人们吓着了。他笑了一会儿,默默地收下了女人们的尖叫和问好,但很快便撑不住场,把妈妈叫了过来。
估计我妈心有敌意,不然怎会捋好了刘海,还抹了淡色唇膏,一改以往聒噪的出场,优雅地坐在镜头前,媚媚地笑。
穆斯林女人看了妈妈的举动,大喝了一声倒彩,散了个干净。
幸得新客出现,萨达和姐妹们又转身去忙接待了。当然,我也不许缺席,又得去点头哈腰傻笑萨朗姆阿力空。
陆陆续续,200 多人都来了,我也累得不行,躲回角落里装聋扮哑,对客厅里正热议我安危的女人们不闻不问。
家族大姐过来问我:“你怎么没让你爸爸成为穆斯林?”我很开心,觉得她尊重喜爱我爸爸,才会希望他加入她信仰的宗教,于是我天真地反问:“为什么你希望我爸爸成为穆斯林?”
她说:“因为我们这里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这样他就可以休了你妈妈,再娶我和我的三个妹妹啦!”我的心一下子就碎了。
她瞧见我的手机桌面图片是我爸妈的合影,于是叫来姐妹们疯传我的手机,要看我爸爸。收回手机时,我还擦了擦不知谁滴在屏幕上的口水,大舒一口气,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起先,女人们还在手舞足蹈地哈哈笑谈,才过了一会儿,祭师上席,祭悼仪式开始,女人们忽然拧紧了五官,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此起彼伏,哭得肝肠寸断,哭得山崩地裂,身子都止不住地颤,哭声像一把把短刀子,四窜着插满了房间。转变之快,叫我目瞪口呆。
仪式短暂,只持续了十来分钟,前半部分由瘦削的年轻祭师主持,回忆叙述逝者平生二三事;后半部分则由她领着在座的人们进行祷告,祈求安拉让长兄灵魂安宁;最后环节,是由她捧着受过祈福的瓶装圣水,用枝叶点蘸,施洒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头上,祝福她们。
祭祀刚过,头顶的圣水还没淌下,女人们已擦干了眼角的泪,扯下头巾,神色又再飞扬起来,客厅和厨房恢复了热闹哄哄的场面。
大家族给宾客们备了烤鱼、馕饼、鸡肉、西瓜,还有豆子熬制的黏稠甜点,这种甜点是在白事后给人们送祝福用的。用餐过后,我与家族成员把200 多位宾客送到门口,一一拥抱告别,这漫长的一天,便这样过去了。
巴士拉家族把去世长兄的房间清理出来给我睡。我知道善良的魂灵不会害人,并不觉怕。
盘算着离去
醒来时,客厅地毯已铺满了馕饼乳酪,家族女性们满面笑意地招呼我用餐。我问,我今天可以出门走走吗?
果然如我料想那般,萨达摇头,唤来一位大男孩,“这是我们的侄子穆罕默德,这段时间他会带你到处逛逛。不许你独自出门。”
穆罕默德在马来西亚留过学,看起来是个能够接受不同文化的人。我赶紧把憋了几天的秘密告诉他:我曾在网上发过帖子,询问如何前往北部的库尔德地区,一位住在库区的男性阿玛给我留言,建议我拼乘多人出租车前往巴格达,再由巴格达拼车前往库区。阿玛还好心告诉我,他在巴格达有好友,可以托其找一位靠得住的出租车司机。
穆罕默德反问:“你凭什么相信阿玛?”
“我本抱怀疑态度,直到我收到一位库区女孩的私人留言,她说她与阿玛在库区的一些社交派对上碰过几次面,说他是值得信赖的人。”我如实说道。
穆罕默德竟冷笑起来:“你居然相信一个未曾谋面的男网友?还是一个会去派对上花天酒地的男人!你知不知道一个居心不良的司机,可以随时把你高价卖给恐怖组织?”同阿富汗一样,伊拉克民间也认为出租车司机会为了钱财,动邪念将外国乘客卖给恐怖分子。
我辩称自己并未随意信任阿玛,穆罕默德仍紧咬不放:“到了库区呢,你要见阿玛吗?你为什么执意去见一个陌生男人?”
我义正辞严地同他说:“我相信阿玛,是相信人性本善,我去库区, 是因为好奇, 想看看库区的真实情况, 而并非为了见阿玛。”
说着,我把当时求问的网络页面打开给他看,并点开了阿玛的个人资料。
穆罕默德查看一会儿,来了兴致:“哟,阿玛是个外科医生呢,那看来还是可信的。”
尽管对穆罕默德以职业判断人的出发点很不以为然,但出于对巴士拉家族的尊重,我不再与他争论。
穆罕默德有他的执见,但也有巴士拉家族血液里天生流淌的好客。
他带我坐车游览巴士拉城区,给我买电话卡,我掏钱要给他,他直言拒绝:“姑妈姨妈们交代我做的。”
本是自己的旅途,却给陌生人添了麻烦,这连日欠下的恩情,已叫我忐忑不安,于是我盘算着尽快离开。
这个至善的家族
自从我说了要去巴格达,萨达与姐妹们便在每晚7 点准时召开“会议”,讨论我的安危。
每次的会议内容我都听不懂,只有不时穿插其中的“Carrie”“巴格达”“阿玛”是我能听明白的。有时她们也蹦出一些我能辨别出的词汇:“社交网络”“网友”“男性”,我就气急败坏地同她们解释:“阿玛虽是网友也是异性,但他只是好心帮我找车而已。”
萨达和姐妹们看看我,点点头,再转过身去,继续她们的“社交网络”“网友”“男性”。这种以我为主角而我又听不懂的议论一般要持续40 分钟,每次都以我盘腿坐在一旁瞌睡得头撞地面而告终。
直到又是一晚的“安全会议”,我再也扛不下去了,干脆盘了瑜伽动作里的莲花坐姿,拍拍一旁的大姐,指了指自己的坐相,挑衅道:“你能做吗?”体型丰满的大姐好奇学做,刚掰起左腿,右腿又松了开去。她大笑,兴奋地去拍身边的姐妹,让她也做。于是,她们一个接一个地尝试盘成莲花坐姿。我又使出站立前屈式等绝活,终于把安全讨论大会变成了全民健身运动。
在那之前,阿玛已经联系过我,称他在巴格达的朋友已为我找到可靠的司机前往库区,但我不舍也不敢告别。那一刻,我突然下了狠心,对着刚掰完大腿、气喘吁吁的巴士拉家族姐妹们说:“我要离开你们,前往巴格达了。”
还笑嘻嘻掰着腿的她们一下子急了,问我:“怎么去?”
“坐车去。”
“为什么不坐直飞航班去库区?”她们问。
那时我在印度丢了钱,身上只剩300 美元,而前往库区的单程机票就要500 美元。
“机票太贵。”
我并未坦诚相告,去巴格达,为的不仅仅是省下机票钱,还因为巴格达是我一直想去看的城市。
巴格达西南90 公里处的巴比伦古城遗址是与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盛传的“空中花园”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可长大后,再未听谁把巴格达与古巴比伦文明相提并论,在国人眼里,提起巴格达,只联想到“爆炸袭击”。
我颇有心机地隐藏了想看巴格达的这个意图,怕她们责备和担心。
她们互看了一眼,最后萨达说:“我们给你买机票。”
我满心感激,却拒绝了这份好意。一旁的穆罕默德不满我的不领情,吹须瞪眼地说:“哎,你们还不如给她买头毛驴,让她骑着去巴格达。”我撇了他一眼,让他别惹我:“我在中国可是开学校的。”
“哟,什么学校?”他问,漫不经心地。
“Shaolin temple,你上网搜搜看。”我说得一脸诚恳,脸不红心也不跳。
他果真去搜,捂着嘴回来,一双瞪大的眼中满是敬佩和畏惧。多年后,穆罕默德在网上联系我时,还不忘问我“学校办得如何了”,当然,这是后来的玩笑了。
巴士拉姐妹们劝我不过,只好妥协说:“明天带你去纳杰夫,再从纳杰夫给你找车子去巴格达。”
我立刻惊喜万分——纳杰夫可是我最好奇的伊拉克城市。一部介绍伊斯兰圣城的纪录片曾介绍过这座城市,它有直通麦加的大道,是伊斯兰学术研究和神学研究的重要中心;纳杰夫与费卢杰、库法、卡尔巴拉并称为什叶派的“四大圣城”,亦是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中心。
“圣
我不允许你独自旅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