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茶錄》《品茶要錄》《茶疏》四種茶書專業注釋翻譯,唐、宋、明三代茶文化可知究竟。此書自2009年初版以來,廣受歡迎,纍計印數達三萬。此版修訂,加入瞭作者近幾年的研究心得,精益求精。
《茶經》共十篇,前六篇詳細介紹茶的起源及鑒彆方法、製造餅茶的器具、煎茶與飲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飲用方法等內容;《七之事》收集大量陸羽之前的茶史資料;《八之齣》介紹唐代茶業的主要産地,並分級品評。《茶經》既反映瞭唐代茶業的興盛,又是中國茶學的拓荒之作,也是後世茶書的楷模。本書譯注,以陶氏影宋《百川學海》本《茶經》為底本,並校以多種版本,以求詳實、準確。在對原書進行校勘的基礎上,對專業術語等作瞭科學的注釋,並有白話文翻譯。本書還收錄瞭宋蔡襄《茶錄》和黃儒的《品茶要錄》,及明許次紓的《茶疏》,一並解釋、翻譯,希望讀者能夠對中國茶業的發展和飲茶習俗有一個較為全麵的瞭解。
陸羽(733—804),字鴻漸,唐代著名的茶文化研究者,一生嗜茶,勤於專研。以《茶經》三捲聞名於世,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新唐書》有《陸羽傳》。
宋一明,1981年生,山東省兗州市人,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文學碩士,復旦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現任福建人民齣版社古籍編輯室編輯。撰有《茶經譯注》、《酒經譯注》,參與編寫《經學十二講》(中華書局2007年版)等。
說實話,我之前對《茶經》的印象,停留在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古典文獻層麵。直到我捧讀瞭這本《茶經譯注 外三種(修訂本)》,我纔發現,原來茶文化的魅力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觸手可及。譯文的語言非常現代化,通俗易懂,很多時候讀起來就像是在讀一篇優美的散文。但同時,譯注又保留瞭古籍的嚴謹性,對於每一個詞條、每一個典故都做瞭細緻的解釋,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學到紮實的知識。最讓我驚嘆的是,作者在翻譯和注解的過程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考古發現、曆史文獻和實地考察,對《茶經》中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記載進行瞭考證和闡釋,這使得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特彆是“外三種”的加入,讓我在閱讀《茶經》的同時,還能瞭解到其他重要的茶學著作,進一步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中國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初次接觸《茶經》是在學生時代,當時隻覺得是一本古老的茶文化著作,內容或許略顯枯燥。直到我偶然翻閱到這本《茶經譯注 外三種(修訂本)》,纔真正領略到陸羽筆下那份嚴謹與深邃。書的裝幀設計相當雅緻,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譯注部分做得尤為齣色,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在譯者的詳細注解下變得生動而清晰。尤其是對於各種茶具、茶道用語的考證,簡直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以前隻知道泡茶要放茶葉,倒水,喝,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泡一杯茶,背後蘊含著如此多的學問,從采摘、製作,到器皿的選擇,再到衝泡的技藝,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講究。譯者不僅在字麵上進行瞭翻譯,更是在文化和曆史的層麵上進行瞭深度挖掘,讓讀者能夠理解《茶經》成書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它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裏程碑意義。其中“外三種”的部分,更是拓展瞭我的視野,原來《茶經》並非孤立存在,它還與其他茶學著作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一點讓我對中國古代茶文化的豐富性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咖啡館消磨時光的人,我一直對東方茶文化抱有好奇,但總覺得入門睏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茶的世界的大門。譯文流暢易懂,注解詳實,卻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茶很好喝”這個概念,而是開始理解“為什麼好喝”,以及“如何纔能泡齣更好喝的茶”。書中關於茶器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不同材質的茶具,對茶湯的溫度、香氣、口感都有著微妙的影響,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傢中那些被隨意擺放的杯子,原來它們也有如此大的學問。而“外三種”的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中國茶文化的多樣性,瞭解瞭不同朝代、不同地區在茶飲上的發展和演變,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中華文明的厚重感有瞭更直觀的體悟。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普及瞭茶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去發現茶中蘊含的文化美學和生活智慧。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喝茶,不僅僅是一種解渴的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陸羽的《茶經》不僅僅是一部技術手冊,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體悟生活之美的哲學書。這本書的譯注,讓我得以窺見陸羽那顆對茶極盡虔誠的心。他對待每一片茶葉,每一個製作步驟,都如同對待藝術品一般,精益求精。我尤其喜歡書裏關於不同水源對茶湯風味影響的論述,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都能對最終的品飲體驗産生巨大的影響。譯者在注解中,穿插瞭大量曆史典故和地方風物誌,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加有趣,仿佛置身於唐朝的茶馬古道,與陸羽一同探尋那最純粹的茶香。而且,修訂本在原有的基礎上做瞭進一步的完善,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得到瞭澄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被納入其中,這對於希望深入瞭解《茶經》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評分拿到這本《茶經譯注 外三種(修訂本)》之後,我第一眼就被其樸素而又不失精緻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翻開書頁,裏麵的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十分舒適。譯注部分做得非常到位,譯者不僅忠實於原文,更是在字裏行間加入瞭大量的個人理解和考據,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古文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尤其欣賞譯者對陸羽所處時代社會背景的梳理,這讓我能更好地理解《茶經》成書的時代意義,以及其中所體現齣的當時社會的飲茶風尚和文化特徵。書中關於茶的分類、采摘、製作工藝的詳細描述,讓我這個對茶知之甚少的人,也仿佛變成瞭一個初窺門徑的學徒,能夠一步步地學習和理解。而“外三種”的補充,更是豐富瞭這本書的內容,讓讀者可以從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茶經》在中國茶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一本茶經的譯注,它更是一部瞭解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和生活美學的百科全書。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